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大區服務中心的啟迪,整合資源能否緩解教育資源緊缺?

這幾天和不少朋友談到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問題。 這年頭城裡擠得要死, 一位難求, 學區房暴漲。 有的無非是讓做題的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

從廣義教育上看, 不一定多有效, 能改變多少命運也讓人懷疑。 也有人根本不相信現有體系, 有點條件就把小孩子早早送出去讀書。 NPR上這幾天報導了投資移民問題, 採訪了一些中國中產。 記者發現, 有些人並非大富大貴, 不過是傾其所有, 換孩子一個明天。 這些都說明教育問題牽動千家萬戶的利益。

要是人們肯動腦筋, 把小規模學校就地轉化, 反過來吸引人, 倒是緩解教育資源緊缺, 解決教育焦慮的好辦法。 教育改革, 和其他改革一樣, 得有一批具有理想主義和樂觀精神的人去推動。 說要理想主義, 因教育涉及問題太多, 從一個個解決問題的角度去應對, 即便沒有既得利益者的阻撓, 和吃瓜群眾的嘲弄,

攀枝錯節的問題會活活把你拖死, 讓你一事無成。 有時候必須另起爐灶地去考慮問題, 不要考慮太多“現狀”, 而是根據理想狀態, 去設想“干擾式創新”。

說樂觀精神, 因為你提出別的想法, 別的人沒法理解, 但冷嘲熱諷他們是很來勁的。 這種事情, 換一個燈泡要一群人, 一個人去換, 別的人去對付一群說風涼話的圍觀者。

另外可能還存在一個旁觀者清的問題, 局內人瞭解越多越害怕, 越縮手縮腳。 之所以說這些題外話, 是因為我住在德克薩斯, 有人嘲笑我高談闊論, 脫離現實。 我想你又不是我, 怎麼知道我沒有去調查?這種事情, 你在乎, 即便在萬里之外, 也會洞若觀火。 你漠視, 住對門都一無所知。 對這些話題, 我閱讀了大量資料,

打電話跟人多次調查不說, 周圍還有類似問題可供類比。 類比未必都合理, 但它畢竟可以提供一個參照系。

說到問題, 其中一個最為突出的是村小留不住老師的問題。 為什麼留不住?從大環境上說, 我想是城市化速度過快, 給人以發展只是從農村到城市“單向街”的印象, 讓鄉村教師缺乏職業榮譽感。 未來撤點並校的可能或者風聲, 導致鄉村教師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還有一個原因, 是我們那時候的小學老師, 很多都是本村人。 教的都是周圍的孩子, 所以責任性比較強。 現在村小老師本來就難招。 新招來的空降老師, 缺乏責任意識, 可能覺得委屈了自己, 窩在小地方影響了職業發展。

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最主要的是六個字:待遇,

待遇, 待遇(重要的事情講三遍)。 待遇上去了什麼都好解決。 國家下撥的教育經費都去了哪裡, 為什麼不能用來提高村小教師待遇?

照常理, 偏遠地區, 小的學區, 應該待遇更高才是。 我周圍很多小鎮學區很小, 面臨中國村小非常類似的問題, 他們的解決方法是招聘的時候工資一般比德州平均工資高一截。

北大教育財政所召開的小規模學校發展挑戰和財政投入策略研討會上提到了一些制度上的解決辦法:“(1)確保小規模學校辦學獨立性, 財政上為其設立公用經費專項獨立帳戶, 剝離中心校對鄉村小規模學校的人事和財務控制權, 僅保留教育教學業務指導權;(2)教育財政保障重心上移, 進一步強化省級統籌;(3)充分考慮小規模學校的辦學成本核定公用經費制定標準。 ”

還有一個同樣需要解決的問題, 是不能所有擔子都讓老師來扛, 對他們缺乏培訓、支持和職業發展。 在中國農村村小, 有時候連走訪留守兒童這種事, 都分攤給老師去做。 老師就連教書本身, 長期不充電都能形成職業倦怠,何況你還讓他們做其他他們並不一定擅長的事。

我家附近有個Region 14 Educational Resource Center。 我發覺它幹的事情,正是我們所謂的“整合資源”。這是一種教育大區的資源,其目的,是在保留各地小規模學區、學校的情況下,提供這些學校、學區沒有的資源,提供五花八門的培訓、發展和交流,這給老師卸掉了很多擔子。

其實教師服務和培訓發展,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無非是你提供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把一群人聚到一起,別的事情都好辦。我自己在大學下面一個教師培訓中心做事,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這個中心,學期中間總是熱鬧,人員川流不息。到底是什麼原因?時間和地點是關鍵。我們大部分職業發展活動,都安排在午飯時間。老師們反正要吃飯,去哪裡吃不是吃?另外,我們有各種培訓的空間。有時候你能提供這種家庭和單位之外的“第三空間”,也就夠了,足以吸引很多人上門。

上面說的教育大區服務中心,就是這種輻射範圍很廣的服務空間,就好比高速公路邊上的服務區一樣。我近日去這個大區教育中心參觀了一下。此時學期剛剛結束,其停車場是滿滿的,我老半天才找到停車位。裡面大大小小各種教室和會議廳,各種各樣的職業發展活動正在開展。這個中心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也就是其空間。我一路走來,看有的室內比較小,一小群人正在開會。有的室內只有一個老師靜靜地在那裡做事。也有很大的培訓室,很多人在裡面。

這麼一個中心,服務於42個學區、3900個教職工、200多個專職行政人員、間接影響到50000余學生。德克薩斯一個20多個這樣的大區。它們提供的服務,解決了教育後勤、培訓的各種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大區服務中心是服務機構,不是教育官僚機構。老師需要什麼,它設法提供什麼。

不知中國基礎教育可否參考這種“大區服務”的概念,把教育服務的擔子挑起來,而不都讓本地老師和管理者去扛?或許這是更好的資源整合,也給地方上創造新的就業和發展的機會。

本文轉載自fangberlin,作者方柏林。

長期不充電都能形成職業倦怠,何況你還讓他們做其他他們並不一定擅長的事。

我家附近有個Region 14 Educational Resource Center。 我發覺它幹的事情,正是我們所謂的“整合資源”。這是一種教育大區的資源,其目的,是在保留各地小規模學區、學校的情況下,提供這些學校、學區沒有的資源,提供五花八門的培訓、發展和交流,這給老師卸掉了很多擔子。

其實教師服務和培訓發展,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無非是你提供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把一群人聚到一起,別的事情都好辦。我自己在大學下面一個教師培訓中心做事,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這個中心,學期中間總是熱鬧,人員川流不息。到底是什麼原因?時間和地點是關鍵。我們大部分職業發展活動,都安排在午飯時間。老師們反正要吃飯,去哪裡吃不是吃?另外,我們有各種培訓的空間。有時候你能提供這種家庭和單位之外的“第三空間”,也就夠了,足以吸引很多人上門。

上面說的教育大區服務中心,就是這種輻射範圍很廣的服務空間,就好比高速公路邊上的服務區一樣。我近日去這個大區教育中心參觀了一下。此時學期剛剛結束,其停車場是滿滿的,我老半天才找到停車位。裡面大大小小各種教室和會議廳,各種各樣的職業發展活動正在開展。這個中心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也就是其空間。我一路走來,看有的室內比較小,一小群人正在開會。有的室內只有一個老師靜靜地在那裡做事。也有很大的培訓室,很多人在裡面。

這麼一個中心,服務於42個學區、3900個教職工、200多個專職行政人員、間接影響到50000余學生。德克薩斯一個20多個這樣的大區。它們提供的服務,解決了教育後勤、培訓的各種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大區服務中心是服務機構,不是教育官僚機構。老師需要什麼,它設法提供什麼。

不知中國基礎教育可否參考這種“大區服務”的概念,把教育服務的擔子挑起來,而不都讓本地老師和管理者去扛?或許這是更好的資源整合,也給地方上創造新的就業和發展的機會。

本文轉載自fangberlin,作者方柏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