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帥哥、富家公子、慈父,也是最被人們懷念的“美國總統”

今天是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誕辰100年的日子。 和咱中國一樣, 百年誕辰是個大日子。 前幾天, 甘迺迪的女兒、美國前駐日本大使卡洛琳·甘迺迪帶著兒子、女兒齊亮相, 為紀念父親錄了一段視頻。

卡洛琳·甘迺迪

卡洛琳在視頻中說:“我每天都在思念父親。 很多人把他記在心裡, 他們對我說:‘你父親激勵著我們, 使我們相信世界會更好’。 ”

有人認為卡洛琳的說法感情色彩很濃, 不過環環覺得這也是人之常情, 誰都避免不了, 咱們不妨再聽聽旁人又是如何說的?

奧巴馬說:“甘迺迪不是個凡人, 而是一個偶像, 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 他在地球上度過了短暫而光輝的時光。 ”補充一下, 今年5月7日, 已經卸任的奧巴馬還獲得了“甘迺迪勇氣獎”——老布希和安南也獲得過。

奧巴馬曾在甘迺迪的家鄉波士頓領取“甘迺迪勇氣獎”, 頒獎的正是卡洛琳。

比爾·蓋茨表示看好特朗普總統的前景時, 是這樣說的:老兄, 我看好你, 只要用好手中的權力, 你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甘迺迪。 換句話說, 美國人說你像甘迺迪, 那是看得起你。

說了這麼多, 環環想告訴你的就是, 不論生前身後, 甘迺迪在美國都很受歡迎:總統任上, 他的平均支持率高達70%;去世之後,

各種以甘迺迪命名的圖書館、街道、獎項也不少……原因何在?大概有這麼幾條。

年輕且帥氣。

雖說只看臉太淺薄, 但顏值還是要看滴, 尤其在美國這個有把選舉搞成選秀、把政治圈搞成娛樂圈的傳統國度中。

1960年, 甘迺迪43歲就當了總統。 放眼美國歷史, 也只有42歲當總統的希歐多爾·羅斯福可與之一比。 那時美國總統選舉歷史上第一次引入了電視辯論。 人們對那年電視辯論的印象是:甘迺迪神采奕奕, 富有朝氣;對手尼克森鬍子沒刮乾淨, 看上去還老冒汗, 總拿出手帕擦汗, 感覺被繁重的政務壓得喘不過氣。

即使在甘迺迪遇刺身亡的1963年, 他也不過46歲, 所以他留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定格在那個正值壯年的畫面上。

家族出身足夠傳奇。

說起世界範圍內顯赫的政治世家, 甘迺迪家族肯定在列。 甘迺迪的父親約瑟夫積累了巨額財富之後, 就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據說他早就有個夢想——這個家族一定有人要成為美國總統。 用他的話說, 自己登上了財富巔峰,

還要讓兒子登上權力巔峰。

幾個兒子也沒讓他失望。 除了長子小約瑟夫從軍, 在二戰中犧牲外, 其他三個兒子成就都不低。

長子小約瑟夫

二兒子約翰, 也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 如父親所願成了總統;

三兒子羅伯特曾擔任美國司法部長, 還在1968年成了民主黨無可爭議的總統候選人;

四兒子愛德華在1962年到2009年間,當了47年的國會參議院,被奧巴馬尊為“導師”……

單從幾個兒子的政治成就來看,老甘迺迪可以瞑目了。但是,1963年甘迺迪在總統任上遇刺身亡,殺手行刺動機人們至今眾說紛紜,羅伯特1968年在總統競選中同樣遇刺身亡。四兄弟中3個死於非命,只有小弟愛德華在2009年安然病逝。“甘迺迪詛咒”一時間流傳甚廣,給家族和甘迺迪本人增添了悲情和宿命的色彩。環環身邊一位留美多年的朋友說,這不是好事,但的確加重了甘迺迪在美國人心中的分量。

只拼顏值、拼家庭,甘迺迪也不會有今天的地位。主要還是他政績不俗,在總統任上表現不錯。

19歲進哈佛大學,23歲入伍,26歲到美日交戰激烈的太平洋戰場。海戰中,魚雷艇被擊中,甘迺迪帶著一幫戰友游到了附近小島,最終獲救。這不僅讓他登上了報紙頭版,還把軍功章拿到手軟。

1943年,太平洋戰場上的甘迺迪。

至於二戰之後,甘迺迪進入政壇,從眾議員做到參議員,中間還偷空寫了本《當仁不讓》,一不留神成了暢銷書,還得了普利策傳記文學獎。到了1960年,擊敗時任副總統的尼克森,成了美國總統。

總統任上,跟赫魯雪夫掰手腕,解決古巴導彈危機;支持《民權法案》《選舉法案》,保證黑人等少數族裔的利益;與蘇聯進行太空競賽,提出“十年內實現人類登月及安全返回”(如果多活6年,他就能親眼看到)的承諾……這一串政績,著實不錯。

當然,讓人們羡慕的還有他的愛情。

甘迺迪漂亮的妻子賈桂琳被人稱為“美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第一夫人”,夫婦倆不僅代表了國家形象,還引領了時尚潮流。

夫婦倆的照片即使放到時尚雜誌封面,恐怕也毫無違和感。

據說香奈兒和紀梵希這些時尚大師在設計作品時,都會考慮到賈桂琳的影響力。近朱者赤,甘迺迪也算是半個時尚達人。當年,摩洛哥國王訪美,甘迺迪一眼看出了王妃穿著紀梵希的禮服,使得王妃對她另眼相看。

如果忽略不幸遇刺身亡,甘迺迪堪稱人生贏家。但就是這麼一個人,卻對子女百般寵愛。他和女兒卡洛琳、兒子在白宮的生活照透著濃濃的親情氣息,令無數人眼紅。另外,他的兒子小約翰·甘迺迪在政壇上也頗有聲望,在人們看來“只要出山,必有所成”。

但1999年,39歲的小約翰自駕飛機出行時,在大西洋離奇地機毀人亡,“甘迺迪詛咒”仍在繼續。似乎甘迺迪家族的人們都嚴格執行著先人的計畫,只不過意外多了些。

父親在案頭辦公,小約翰在辦公桌下玩耍。

卡洛琳靠在父親的肩頭。

年輕帥氣、家世顯赫、政績斐然、熱愛家庭,這四點集中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令人嫉妒,何況這人還當了美國總統。也難怪不論甘迺迪是誕辰還是祭日,美國人都要紀念一番。

不過,甘迺迪家族在如今的美國政壇影響力依然不小。甘迺迪的女兒卡洛琳在駐日本大使任上3年多,直到年初特朗普上任後才卸任。隨著希拉蕊的失敗,有人已經將卡洛琳視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的熱門候選人。有輿論認為,她有可能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

卡洛琳的兒子,也就是甘迺迪的外孫,約翰·施洛斯伯格不僅繼承了外祖父英俊的外表,也繼承了其政治天賦,年紀輕輕就在不少重要場合發表過演講。難怪有美國媒體看好他的政治前途,曾說他已經初步顯露出在政壇獲得成功的潛質,而且他出身甘迺迪家族,露臉就有支持者。

約翰·施洛斯伯格與外祖父甘迺迪從軍時期的照片合影。

不知道甘迺迪家族的強大血統會不會給這個年輕人帶來好運呢?

四兒子愛德華在1962年到2009年間,當了47年的國會參議院,被奧巴馬尊為“導師”……

單從幾個兒子的政治成就來看,老甘迺迪可以瞑目了。但是,1963年甘迺迪在總統任上遇刺身亡,殺手行刺動機人們至今眾說紛紜,羅伯特1968年在總統競選中同樣遇刺身亡。四兄弟中3個死於非命,只有小弟愛德華在2009年安然病逝。“甘迺迪詛咒”一時間流傳甚廣,給家族和甘迺迪本人增添了悲情和宿命的色彩。環環身邊一位留美多年的朋友說,這不是好事,但的確加重了甘迺迪在美國人心中的分量。

只拼顏值、拼家庭,甘迺迪也不會有今天的地位。主要還是他政績不俗,在總統任上表現不錯。

19歲進哈佛大學,23歲入伍,26歲到美日交戰激烈的太平洋戰場。海戰中,魚雷艇被擊中,甘迺迪帶著一幫戰友游到了附近小島,最終獲救。這不僅讓他登上了報紙頭版,還把軍功章拿到手軟。

1943年,太平洋戰場上的甘迺迪。

至於二戰之後,甘迺迪進入政壇,從眾議員做到參議員,中間還偷空寫了本《當仁不讓》,一不留神成了暢銷書,還得了普利策傳記文學獎。到了1960年,擊敗時任副總統的尼克森,成了美國總統。

總統任上,跟赫魯雪夫掰手腕,解決古巴導彈危機;支持《民權法案》《選舉法案》,保證黑人等少數族裔的利益;與蘇聯進行太空競賽,提出“十年內實現人類登月及安全返回”(如果多活6年,他就能親眼看到)的承諾……這一串政績,著實不錯。

當然,讓人們羡慕的還有他的愛情。

甘迺迪漂亮的妻子賈桂琳被人稱為“美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第一夫人”,夫婦倆不僅代表了國家形象,還引領了時尚潮流。

夫婦倆的照片即使放到時尚雜誌封面,恐怕也毫無違和感。

據說香奈兒和紀梵希這些時尚大師在設計作品時,都會考慮到賈桂琳的影響力。近朱者赤,甘迺迪也算是半個時尚達人。當年,摩洛哥國王訪美,甘迺迪一眼看出了王妃穿著紀梵希的禮服,使得王妃對她另眼相看。

如果忽略不幸遇刺身亡,甘迺迪堪稱人生贏家。但就是這麼一個人,卻對子女百般寵愛。他和女兒卡洛琳、兒子在白宮的生活照透著濃濃的親情氣息,令無數人眼紅。另外,他的兒子小約翰·甘迺迪在政壇上也頗有聲望,在人們看來“只要出山,必有所成”。

但1999年,39歲的小約翰自駕飛機出行時,在大西洋離奇地機毀人亡,“甘迺迪詛咒”仍在繼續。似乎甘迺迪家族的人們都嚴格執行著先人的計畫,只不過意外多了些。

父親在案頭辦公,小約翰在辦公桌下玩耍。

卡洛琳靠在父親的肩頭。

年輕帥氣、家世顯赫、政績斐然、熱愛家庭,這四點集中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令人嫉妒,何況這人還當了美國總統。也難怪不論甘迺迪是誕辰還是祭日,美國人都要紀念一番。

不過,甘迺迪家族在如今的美國政壇影響力依然不小。甘迺迪的女兒卡洛琳在駐日本大使任上3年多,直到年初特朗普上任後才卸任。隨著希拉蕊的失敗,有人已經將卡洛琳視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的熱門候選人。有輿論認為,她有可能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

卡洛琳的兒子,也就是甘迺迪的外孫,約翰·施洛斯伯格不僅繼承了外祖父英俊的外表,也繼承了其政治天賦,年紀輕輕就在不少重要場合發表過演講。難怪有美國媒體看好他的政治前途,曾說他已經初步顯露出在政壇獲得成功的潛質,而且他出身甘迺迪家族,露臉就有支持者。

約翰·施洛斯伯格與外祖父甘迺迪從軍時期的照片合影。

不知道甘迺迪家族的強大血統會不會給這個年輕人帶來好運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