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代的黑科技,1600年前就有里程表了

在近代社會中, 無論是什麼樣的車型, 里程表絕對是必不可少的路程計量工具。 通常情況下, 由安裝在變速箱上的感測器來計算行駛里程。 那麼, 幾千年前, 不可能擁有里程表的年代, 我們的老祖宗是如何計算兩地之間的距離呢?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 有許多發明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中國古代車輛便是如此, 記裡鼓車是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一個精巧的機械發明, 主要用於計算道路里程。

記裡鼓車 減速齒輪的先驅

記裡鼓車與指南車屬於弟兄車型, 又名記道車、司裡車。 有關記道車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劉歆的《西京雜記》:“漢朝輿駕祠甘泉汾陽……記道車, 駕四, 中道。 ”可見至遲在西漢時期, 即已有了這種可以計算道路里程的車。 到後來, 因為加了行一裡路打一下鼓的裝置, 故名“記裡鼓車”。

據記載, 記裡鼓車分上下兩層, 上層設一鐘, 下層設一鼓。 記裡鼓車上有小木人, 頭戴峨冠, 身穿錦袍高坐車上。 車走十裡, 木人擊鼓1次, 當擊鼓十次, 就擊鐘一次。 同時期與指南車同為天子大駕外出的儀仗車。

記裡鼓車的原理用如今的話來講, 就是當代的“里程表”, 也是減速齒輪及計數器的先驅。 據資料記載, 記裡鼓車車輪的圓周長1丈8尺, 車輪轉一圈, 則車行1丈8尺。 古時以6尺為一步, 則車輪轉一圈車行3步。 (現代人說的一步是指腳邁出一次, 古人把這叫做跬。 古人說的步是指左右腳各邁一次, 所以古代的一步相當於現代的兩步。 )

車行時, 車輪轉動, 車輪內側的齒輪帶動車底齒輪轉動, 從而變成凸輪的杠杆轉動, 由繩索拉起木人手臂, 使木人抬手擊鼓。

車輪內側的齒輪與記裡鼓車內的齒輪的齒數比例為車輪每轉動一百圈, 車底次輪轉動一圈, 使得木人擊鼓一次, 於是每當木人擊鼓一次就代表車行一裡。 車輪滾動一裡的距離, 小人擊鼓一次, 就相當於計算器輸入“1”後連續相加, 這樣累計到十, 小人便會擊鐲。

實際上, 記裡鼓車是利用了齒輪的差動關係, 增加了計算、記錄里程的設備, 並增加了每行一裡, 下層擊鼓, 行十裡, 上層擊鐲的功能。 劉裕在東晉義熙十三年滅後秦時, 在長安繳獲記裡鼓車,說明記裡鼓車的應用應早於西元417年,距今起碼超過1600年。可見1600多年前,速度、里程裝置就已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運用,古人的智慧至今讓人嘆服。

在長安繳獲記裡鼓車,說明記裡鼓車的應用應早於西元417年,距今起碼超過1600年。可見1600多年前,速度、里程裝置就已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運用,古人的智慧至今讓人嘆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