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電”亮留守兒童的心燈——懷化供電公司“爸媽”的故事

“電”亮留守兒童的心燈

—— 國網懷化供電公司“愛心爸爸媽媽團”的故事

新湖南用戶端記者 趙志高 雷鴻濤 通訊員 劉曉紅 蔣葉子

孩子們開心時, 您根本分辨不出他們是留守兒童。

“爸爸媽媽, 我再也不會在外面玩到那麼晚回家。 我會好好聽老師講課……”

5月31日, 麻陽苗族自治縣江口墟鎮石眼潭小學熱鬧了起來。 一場主題為《我給爺爺奶奶演台戲》的文藝匯演在學校操場舉行。 防拐兒童劇《兔寶寶回家》獲得陣陣掌聲, 表演者是該校的留守兒童和國網懷化供電公司“愛心爸爸媽媽團”的志願者。

“與愛心爸爸媽媽一起表演節目, 孩子們開心得不得了。 ”校長舒易興說。

國網懷化供電公司“愛心爸爸媽媽團”關愛的不止是這所學校的留守兒童, 組建6年, 定點幫扶了5所山村學校, 讓600餘名缺失親情的孩子, 感受到家的溫暖, 健康快樂地成長。

山村裡的“兒童劇”

留守兒童與“爸爸媽媽團”共同表演童話劇《兔寶寶回家》。

石眼潭小學是“愛心爸爸媽媽團”今年新增的幫扶學校。

劇本由“愛心爸爸媽媽團”為主創作。 “我們想通過兒童劇的形式, 讓孩子們在娛樂的同時, 學習到防拐安全知識。 ”“愛心爸爸媽媽團”成員蔣葉子說。

在兒童劇中,

莉莉和可哥放學後可以回家找爸爸媽媽。 而現實中, 表演的雙胞胎姐妹小晶和小鑫一年只能見到爸媽一兩次。

傅翠玲老師告訴記者:“除了我的孩子, 這裡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 ”

十歲的雙胞胎姐妹爺爺奶奶在家帶著, 父母外出打工, 只有過春節才回來,

成為留守兒童。

考慮到留守兒童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愛心爸爸媽媽團”決定把今年在該校舉行的六一文藝匯演主題定為《我給爺爺奶奶演台戲》。 除了兒童劇, 還有舞蹈、歌曲、互動節目、愛心義賣等。

組織留守兒童排練兒童劇只是“愛心爸爸媽媽團”關愛活動的形式之一。 近年來, 他們還開展了“暖腳計畫”“關愛周計畫”“營養早餐計畫”“童趣運動會”“健康體檢”等活動。

2011年, 時任國網懷化供電公司團委書記(現為該公司工會女工主任)、“愛心爸爸媽媽團”發起人之一的楊湘玲, 來到芷江梨溪口學校獻愛心, 發現該校近8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

在農村, 狗是留守兒童的玩伴。

留守兒童需要什麼, 僅僅只是書包、文具、衣服、鞋子嗎?看著接過東西的孩子們既高興又惆悵的目光, 讓她和其他志願者陷入了思考。

“留守兒童對精神方面的需求勝過物質方面。 ”梨溪口學校校長楊建東給出了答案:這些孩子和爺爺奶奶在一起, 缺失父母的關愛, 缺乏安全感。

於是, “愛心爸爸媽媽團”當年在該公司應運而生, 期待為留守兒童再安一個“家”。

蔣葉子說,“愛心爸爸媽媽團”更注重陪伴留守兒童的生活,對他們的心靈進行撫慰。

“爸爸媽媽團”捐贈的圖書,留守兒童以前從未見過,非常新奇,好開心!

“我有兩個媽媽,一個在廣州,一個在懷化!”5月17日,在梨溪口學校,楊建東翻著一留守兒童的日記本對記者說,在留守兒童的心裡,這些“愛心爸爸媽媽”,就是他們的親人。

另一種“變形記”

“爸爸媽媽團”經常去鄉村小學給留守兒童上舞蹈課。

5月17日,蔣葉子和同事又一次到了梨溪口學校。看到“葉子姐姐”到來,孩子們下課後圍攏了過來,談起暑假計畫。

孩子們告之,如果暑假不去外地找爸媽,就和“愛心爸爸媽媽”住一周,參與“關愛周計畫”。

楊湘玲曾邀請該校學生小丹在假期住進了她家一個星期。楊湘玲認識小丹的時候,她還在讀小學四年級。“她當時比較膽怯,說話結結巴巴。”

楊湘玲和小丹結為了“一對一”幫扶對象,成為了她的“愛心媽媽”。

烘焙課,留守兒童跟著“愛心媽媽”自製蛋糕、有趣的圖案、精緻的點心。

“關愛周計畫”期間,小丹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去鳳凰旅遊,第一次去遊樂場……

小丹一臉燦燦地說,楊阿姨讓她提高了自理能力,更讓她開拓了眼界。

“小丹說她將來想做一名老師。”楊建東說,在接受“一對一”幫扶後,小丹性格更加開朗,笑容也更多了。

“看到孩子快樂學習生活,我們可以安心地在外打工。感謝愛心爸爸媽媽團!”5月30日,梨溪口學校學生小銀的爸爸在電話中對記者說。

“爸爸媽媽團”每次到鄉村小學開展童趣運動會,孩子們非常開心。

“作為國企,應該擔當社會責任,公司把‘愛心爸爸媽媽團’當作一個志願服務品牌來打造。”國網懷化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劉朝陽介紹,6年來,“愛心爸爸媽媽團”從10人發展到1個總隊、13個縣(市、區)分隊,以團員青年為主的100餘名志願者隊伍,從物質到精神、從教育到文化全方位關愛留守兒童。

期待為留守兒童再安一個“家”。

蔣葉子說,“愛心爸爸媽媽團”更注重陪伴留守兒童的生活,對他們的心靈進行撫慰。

“爸爸媽媽團”捐贈的圖書,留守兒童以前從未見過,非常新奇,好開心!

“我有兩個媽媽,一個在廣州,一個在懷化!”5月17日,在梨溪口學校,楊建東翻著一留守兒童的日記本對記者說,在留守兒童的心裡,這些“愛心爸爸媽媽”,就是他們的親人。

另一種“變形記”

“爸爸媽媽團”經常去鄉村小學給留守兒童上舞蹈課。

5月17日,蔣葉子和同事又一次到了梨溪口學校。看到“葉子姐姐”到來,孩子們下課後圍攏了過來,談起暑假計畫。

孩子們告之,如果暑假不去外地找爸媽,就和“愛心爸爸媽媽”住一周,參與“關愛周計畫”。

楊湘玲曾邀請該校學生小丹在假期住進了她家一個星期。楊湘玲認識小丹的時候,她還在讀小學四年級。“她當時比較膽怯,說話結結巴巴。”

楊湘玲和小丹結為了“一對一”幫扶對象,成為了她的“愛心媽媽”。

烘焙課,留守兒童跟著“愛心媽媽”自製蛋糕、有趣的圖案、精緻的點心。

“關愛周計畫”期間,小丹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去鳳凰旅遊,第一次去遊樂場……

小丹一臉燦燦地說,楊阿姨讓她提高了自理能力,更讓她開拓了眼界。

“小丹說她將來想做一名老師。”楊建東說,在接受“一對一”幫扶後,小丹性格更加開朗,笑容也更多了。

“看到孩子快樂學習生活,我們可以安心地在外打工。感謝愛心爸爸媽媽團!”5月30日,梨溪口學校學生小銀的爸爸在電話中對記者說。

“爸爸媽媽團”每次到鄉村小學開展童趣運動會,孩子們非常開心。

“作為國企,應該擔當社會責任,公司把‘愛心爸爸媽媽團’當作一個志願服務品牌來打造。”國網懷化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劉朝陽介紹,6年來,“愛心爸爸媽媽團”從10人發展到1個總隊、13個縣(市、區)分隊,以團員青年為主的100餘名志願者隊伍,從物質到精神、從教育到文化全方位關愛留守兒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