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1歲寶寶脫肛,醫生道出真相後,媽媽氣的直哭,徹底和奶奶鬧翻

剛剛1歲半的小輝, 最近每次大便後都有直腸脫出來, 由於最初脫出的程度不重, 每次家人都可以幫忙復原, 但是現在卻是越來越嚴重的跡象, 最近一次, 脫出的直腸有雞蛋那麼大, 這可嚇壞了小輝的父母, 趕緊帶著兒子到醫院肛腸科就診, 原來這是脫肛症, 如脫出物長時間不能回納, 可發生水腫、滲血、疼痛、潰瘍甚至嵌頓壞死。 好在小輝不算特別嚴重, 經過復位和後續的抗炎、補中益氣等治療, 小輝終於得以康復安全出院。

原來小輝的奶奶從他一出生就開始“噓噓”給孩子把尿, 並以把尿、把便成功為榮, 雖然小輝媽媽極力反對, 但是, 奶奶說:“小輝爸爸從小就是我給把尿的, 健健康康地帶到這麼大, 現在不是挺好的嘛, 哪兒能給娃包著紙尿褲到處走!讓親戚朋友看見多丟人啊;再說了, 那紙尿褲多貴啊, 接泡尿3塊錢就沒了, 這不是浪費嘛。

家長給孩子把尿的時候, 寶寶上身直立, 家長握著寶寶的大腿把著, 容易使寶寶的腹壓增大, 直腸容易往下滑動, 而小兒骶骨彎曲度較淺, 直腸呈垂直狀, 當腹壓增高時直腸失去骶骨的支持, 易於脫垂。

從小給寶寶把尿的後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便意排尿, 只知道根據“把尿”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 而不是生理性的需求了。 比如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說, 孩子晚上不能安睡, 非要把一泡尿才能接著睡, 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 只知道因為憋尿而哭鬧。 這樣既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發育, 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

父母當然也希望寶寶能夠自己小便。 大部分寶寶18~24個月時, 控制排泄的肌肉才成熟。 加之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 所以此時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有人擔心尿布使用時間長, 可能影響孩子的生育能力, 其實國外已經使用了幾十年,

也未發現這種現象。

【脫肛的具體復位方法】

讓患兒趴在家長的膝上, 家長的手指塗上石蠟或麻油, 然後緩慢地將脫出的套腸納入肛門內, 然後清潔肛周皮膚, 用吊帶將紗布墊固定於肛門兩側。 若脫出時間長, 脫出部位充血水腫, 復位有困難, 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診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