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告訴你,容忍別人的小小過錯,可能會有大的回報

一個人怎樣對待對你犯小錯的人, 其實非常重要。 很多小錯, 其實根本是沒有必要追究的, 這裡面的例子有很多, 絕櫻會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個。

還有丙吉與郭進的故事。

很多時候, 容忍小錯, 但是又把容忍小錯的事情不經意的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容忍, 但卻不求報恩, 自有後報。

絕櫻會

楚王有一天晚上搞蒙面舞會, 一個傢伙膽大, 趁著混亂, 調戲了一下楚王的一個愛妾, 結果這個愛妾找到楚王投訴, 並且把證據提供給了楚王, 他把那個傢伙頭上的冠纓給扯了下來, 只要一查在場的軍官們誰的纓子沒了, 那誰就是調戲者。

楚王想了一想。 下了一道奇怪 的命令:讓在場所有男士都把頭上的纓子給摘掉。

後來戰場之上, 有一名小軍官為了楚王奮不顧身奮勇拼殺。 得到楚王的嘉獎, 這貨正是準備給楚王帶綠帽子的那廝。 為了感謝楚王的大度, 不要命了。

吐丞相車墊

西漢丙吉擔任丞相時, 有一個嗜酒如命的車夫隨侍其外出, 酒醉後嘔吐在他的車上。 放在今天, 各位別說在一個丞相的車上吐了, 曾經河南那裡, 有一個農民因為喝了鎮長的茶杯, 就被拘留了一段時間。

當時西曹主吏將這件事情告訴丞相, 想責罰車夫。 漢代分東西曹, 西曹就是丞相的秘書班子, 他們也想責罰車夫, 但丙吉阻止他說:“因為酒醉的小過錯而懲罰, 何必呢?他不過是弄髒了丞相的車墊子罷了。 ”

這個車夫來自邊塞, 熟悉邊塞緊急軍情傳遞文書到京城的過程。 有一次外出, 他正好看見傳遞軍書的人拿著紅、白兩色的袋子, 就知道邊塞的郡縣肯定有緊急軍情發生。 於是車夫就跟著傳書的人到官署去打探消息,

果然得到了匈奴攻入了雲中郡和代郡的消息, 於是他立刻回府見丞相說了這件事, 還建議說:“胡虜所進攻的邊郡恐怕有不少年老多病、無法打仗的官員, 大人應該先瞭解一下有關情況。 ”

丙吉認為他的話很對, 便立刻召集東曹官員, 查詢兩郡官吏的檔案, 分條記錄下他們的年紀、經歷等。 果然, 事情尚未完全辦好時, 皇帝便下詔召見丞相和御史大夫, 詢問有關受到匈奴侵襲的邊郡的官吏情況。 丙吉回答得有條有理, 而御史大夫因倉促間無法知道詳情, 遭到了皇帝的責備;而丙吉之所以能得到稱讚, 被認為關心邊塞、盡忠職守, 其實是靠了車夫的幫助。

誣告將軍

宋朝人郭進擔任山西巡檢時, 有一個手下軍官進京告禦狀,

控告郭進不守法度。 天子召入詢問, 知道他是誣告, 就立即將他遣返, 交給郭進, 讓他任意處置。 當時正趕上並州賊寇入侵, 郭進就對這個軍官說:“你敢誣告我, 膽量的確不小。 現在我暫時不殺你, 如果你能將並州敵寇消滅掉, 我就上書朝廷推薦你;如果戰敗, 你就自己去投河, 不要玷污了我的寶劍。 ”

於是, 這個軍官奮不顧身, 拼死作戰, 最終大獲全勝。 郭進也果真推薦他升了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