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中美太空合作實現零突破:中國宇航員或登國際空間站

北京時間4日5時7分, 由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教授團隊研製的科研載荷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太中心由“獵鷹9”號火箭送往國際空間站。

預計搭載中方科研載荷的“龍”飛船將在當地時間6月6日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搭載專案的順利實施, 是中國空間科學項目首次登陸國際空間站, 標誌著中美空間科學合作取得“零”的突破。

據介紹, 本次登入國際空間站的北理工“空間環境致生物微進化規律實驗載荷”, 是在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開發專項和國防科工局民用航太專項支持下, 由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教授、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鄧玉林團隊自主創新研製, 它被帶入到國際空間站美國實驗艙, 實驗資料將傳回給中方研究人員進行後續科學研究。

中方科研載荷能由美方搭載並進入國際空間站實屬不易。 除了中國高校在空間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取得的成績得到國際認可外, 中方團隊也對相關法律進行了認真研究, 才最終實現中美空間技術合作的突破。 2011年, 美國國會出臺“沃爾夫法案”, 禁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與NASA有合同關係的美國航太企業與中國航太領域進行任何接觸和合作,

該法案成為阻止中美太空合作的“壁壘”。 北理工生命學院鄧玉林教授團隊大膽嘗試通過商業合作模式, 在2015年8月與美國NanoRacks公司簽署協議, 並通過各項審查, 為國際空間站帶去首個中國專案。

這名專家強調, 這次搭載活動不僅有著很強的科技意義,

同時還有著更大的政治意義, 為中美在航太高技術領域的合作打開了一扇窗, 為以後開展國際空間站乃至中國空間站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未來不僅我們的更多載荷可以進入國際空間站, 外方的載荷與太空人也可以進入中國的空間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