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和孩子一起玩音樂,這樣藝術啟蒙可以有!

文/菲爺

這周上完尤克裡裡課回到家裡, 趁熱打鐵趕緊再練上一會兒。 如你所想, 這樣的場景下, 2歲多的灣灣不圍上來搗亂, 那是不可能的!

但我早已備好哄娃神技——把她的玩具尤克裡裡也拿出來交給她, 說, 我們一起合奏吧!於是, 灣灣在一旁興高采烈亂彈她的, 我正兒八經練起我的曲子來。

玩到興起, 灣灣最近正好學會了ABC字母歌, 而我的吉他書本上也正好有《小星星》(和字母歌一樣的曲調)這首歌的和絃曲譜,

於是我動員灣灣來唱歌, 我彈奏, 還起了個名字, 教會灣灣一起大叫“我們是雙眼皮樂隊!”, 還擺出個ROCK的手勢, 大小兩個不正經, 嘻嘻哈哈地玩了一晚上。

把跟灣灣一起玩尤克裡裡的小視頻曬在朋友圈上, 不少好友留言:“孩子還不到3歲, 就可以開始教樂器了嗎?能學會嗎?

還有不少好奇地問我: “你還有空學樂器?你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音樂啟蒙?

首先我特別想澄清一個概念, 就是讓孩子和藝術之間的交集:一定是”學彈琴”、“學繪畫”、“學舞蹈”麼?

我就不能只是讓她“玩樂器、玩畫畫、跳舞玩?”

灣灣的爸爸時不時會煞有介事地跟我說:“你說我們要不要讓灣灣學鋼琴, 將來成為一個鋼琴家?”某天, 又突然冒出一句“ 要不讓灣灣學跳舞吧, 長大了當舞蹈家”, 然後馬上又充滿焦慮地自我否定“可是, 當一個舞蹈家能養活自己麼?”

看著他嚴肅而焦慮的表情, 我真是啞然失笑。 大概, 這也是這個時代中許多為人父母的焦慮:“現在學鋼琴的孩子都爛大街了,

我還要讓她學嗎?學吧, 好像現在儼然已經沒啥價值沒啥優勢了, 不學吧, 別人都會的我家孩子不會, 那不也是輸在起跑線上麼……”

我想, 這樣的一個回答應該能給這些焦慮的父母一個豁然開朗的答案:我們教孩子學樂器、學繪畫、學舞蹈, 讓他們領略音樂、藝術、美學, 是為了給他們多一把通向幸福的鑰匙。

“成功是通向幸福的唯一途徑”這樣的觀念顯然已經被許許多多的現實故事否決了, 而當孩子擁有這樣一把鑰匙的時候, 他們無論在怎樣的人生當中, 都能夠為自己找到一份心靈的歸宿——在浮躁世間中, 總有一份簡單純樸的愉悅可以相隨;在失意受傷時, 也總有一份他人所不能及的慰藉相伴;

這樣的理念, 當然不僅僅是給孩子的,

更是給予為人父母的我們自己的——我們想要孩子過一段精彩的人生, 當然要從自己的豐富人生開始, 以身示範。

奔向藝術的世界多晚都不算遲

不少人以為我是音樂世家中長大, 實際上, 因為條件所限, 我並未學過任何樂器, 直到上大學之後, 因為崇拜著彈吉他的師兄們在操場上談著吉他唱著歌那一份美好的情懷,除了跟著學彈,也踏踏實實地選修了好幾門音樂理論、視唱練耳的課程;

懷孕的時候,因為不能做劇烈運動了,多餘的精力無處安放,便開始報班每週上鋼琴課,學彈鋼琴。

遇到過不少人大跌眼鏡:“你都這把年紀了,還能學鋼琴麼……”

當然能啊!又是誰規定了,成年了就不能學鋼琴呢?

人一輩子都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當你的知識地圖越來越廣袤,享受不斷進步的樂趣,這樣的人生,才永遠是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啊!

事實上,歷經半年多的時間,除了上學鋼琴的課程,我幾乎每天都拿出一兩個小時來練習,進度飛快,很快就學完了一整本鋼琴教程。

其中有不少可愛有趣的經典兒歌,當做就是自然而然的胎教。灣灣出生後,我再彈起那些曲目,小人兒開心得咧嘴直笑,說不定就是回味曾在媽媽肚子裡的那些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有科學理論研究出林林總總的胎教方法,什麼撫摸法、拍打法、光照法、對話法,每天幾次、每次幾分鐘……我倒覺得,與其按部就班、索然無味地當做一個任務與孩子交流,倒不如隨心所至,將你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感、所需與孩子分享和交流。

不僅僅胎教是如此,孩子出生後更是如此。媒體輿論常常喜歡歌頌媽媽偉大,恨不得活該你當了媽簡直就必須泯滅自我、犧牲一切像個普度眾生的菩薩。

而實際上,媽媽自己就是一個“有專注、有熱愛、生機勃勃地生活的人”,以自己榜樣的力量讓孩子學會過有價值的人生,才是給孩子最好的付出和陪伴,難道不是嗎?

和孩子一起樂享其中

很多媽媽會說,“帶孩子那麼忙,你怎麼還能有時間自己學樂器的?”

嘿嘿,關於時間管理方面我的確是有很多小訣竅,例如我會劃出一定量”屬於自己時間”的邊界,規定每週五晚上是學樂器的時間;我也能放寬心看待“陪伴孩子”這件事;我也能有效地利用種種碎片時間;

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其實很多時候,把你的生活和陪伴孩子結合在一起,巧妙地“多頭並進”,和孩子一起樂享其中,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早在休產假期間,為了儘快減肥恢復身材,我每天下午都會抽2個小時到附近一個健身中心去學爵士舞,其中有幾首舞曲是需要全程舉著一個爵士帽道具來跳的。於是,學了爵士舞回來,我常常跳給灣灣看,大概也是那個金光閃閃的大紅色爵士帽特別吸引小嬰兒的眼球,她總是饒有興致、聚精會神地看著。

尤其是喂吃米糊的時候,只要“有媽媽在表演跳爵士舞”,她就能特別順利地吃完一大碗……於是每天早中晚幾餐的嬰兒米糊時間,也都是我的練舞時間,到最後真是閉著眼睛都能跳得滾瓜爛熟~

當然,很多時候我都喜歡在育兒理念中強調“為自己而活”的那一面,但和所有的媽媽一樣,我也會是個願意為孩子做個“有心人”的媽媽。

每週都會帶灣灣去金寶貝上早教課,很多家長可能上完就算了,甚至有的家庭壓根就是保姆或老人陪著來的,但我每次都親自陪著灣灣去,而且每上完一次課,我都會跑去找老師特別要一張當堂課所涉及所有歌曲的歌詞單,回去自己認真學會,然後回家也可以經常唱給灣灣聽,還可以針對很多生活情境改編,變成超有效的哄娃神曲呢!

例如,飯前要灣灣洗手的時候,就來上一曲wash your hands的歌曲,曲調可能就是《兩隻老虎》、《小星星》之類的經典歌曲,然後自己配上幾句簡單的歌詞,娃立刻乖乖就範了,甚至每次洗手的時候都要求我唱歌伴奏呢!

而我也會隨著心情不斷變換曲調和歌詞,嘿嘿,半桶水的非專業音樂創作人,有個忠實的小聽眾,是件多幸福的事呀!——我們說要付出一切給孩子,其實很多時候,何嘗不是彼此互相成就?

在日常中,我也願意陪著她一起瘋一起傻。灣灣喜歡看巧虎,裡面的每一首歌舞,我都會像個弱智兒童一樣帶著她一起跳、一起舞,本來只是乖乖窩在沙發裡看電視的娃,也便每次都跟著我興高采烈的跳舞。以至於才2歲半的灣灣上了幼稚園的小小班,老師誇讚說,“每天做操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還只會發呆呢,就只有你家灣灣,跳得特別有模有樣!”

給孩子最好的音樂啟蒙,何必非得抱著功利的目的、或者充滿指標考核般的任務感,就這樣和她一起共同樂享其中,何嘗不是最好的付出與陪伴?

The end

作者簡介: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因為崇拜著彈吉他的師兄們在操場上談著吉他唱著歌那一份美好的情懷,除了跟著學彈,也踏踏實實地選修了好幾門音樂理論、視唱練耳的課程;

懷孕的時候,因為不能做劇烈運動了,多餘的精力無處安放,便開始報班每週上鋼琴課,學彈鋼琴。

遇到過不少人大跌眼鏡:“你都這把年紀了,還能學鋼琴麼……”

當然能啊!又是誰規定了,成年了就不能學鋼琴呢?

人一輩子都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當你的知識地圖越來越廣袤,享受不斷進步的樂趣,這樣的人生,才永遠是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啊!

事實上,歷經半年多的時間,除了上學鋼琴的課程,我幾乎每天都拿出一兩個小時來練習,進度飛快,很快就學完了一整本鋼琴教程。

其中有不少可愛有趣的經典兒歌,當做就是自然而然的胎教。灣灣出生後,我再彈起那些曲目,小人兒開心得咧嘴直笑,說不定就是回味曾在媽媽肚子裡的那些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有科學理論研究出林林總總的胎教方法,什麼撫摸法、拍打法、光照法、對話法,每天幾次、每次幾分鐘……我倒覺得,與其按部就班、索然無味地當做一個任務與孩子交流,倒不如隨心所至,將你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感、所需與孩子分享和交流。

不僅僅胎教是如此,孩子出生後更是如此。媒體輿論常常喜歡歌頌媽媽偉大,恨不得活該你當了媽簡直就必須泯滅自我、犧牲一切像個普度眾生的菩薩。

而實際上,媽媽自己就是一個“有專注、有熱愛、生機勃勃地生活的人”,以自己榜樣的力量讓孩子學會過有價值的人生,才是給孩子最好的付出和陪伴,難道不是嗎?

和孩子一起樂享其中

很多媽媽會說,“帶孩子那麼忙,你怎麼還能有時間自己學樂器的?”

嘿嘿,關於時間管理方面我的確是有很多小訣竅,例如我會劃出一定量”屬於自己時間”的邊界,規定每週五晚上是學樂器的時間;我也能放寬心看待“陪伴孩子”這件事;我也能有效地利用種種碎片時間;

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其實很多時候,把你的生活和陪伴孩子結合在一起,巧妙地“多頭並進”,和孩子一起樂享其中,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早在休產假期間,為了儘快減肥恢復身材,我每天下午都會抽2個小時到附近一個健身中心去學爵士舞,其中有幾首舞曲是需要全程舉著一個爵士帽道具來跳的。於是,學了爵士舞回來,我常常跳給灣灣看,大概也是那個金光閃閃的大紅色爵士帽特別吸引小嬰兒的眼球,她總是饒有興致、聚精會神地看著。

尤其是喂吃米糊的時候,只要“有媽媽在表演跳爵士舞”,她就能特別順利地吃完一大碗……於是每天早中晚幾餐的嬰兒米糊時間,也都是我的練舞時間,到最後真是閉著眼睛都能跳得滾瓜爛熟~

當然,很多時候我都喜歡在育兒理念中強調“為自己而活”的那一面,但和所有的媽媽一樣,我也會是個願意為孩子做個“有心人”的媽媽。

每週都會帶灣灣去金寶貝上早教課,很多家長可能上完就算了,甚至有的家庭壓根就是保姆或老人陪著來的,但我每次都親自陪著灣灣去,而且每上完一次課,我都會跑去找老師特別要一張當堂課所涉及所有歌曲的歌詞單,回去自己認真學會,然後回家也可以經常唱給灣灣聽,還可以針對很多生活情境改編,變成超有效的哄娃神曲呢!

例如,飯前要灣灣洗手的時候,就來上一曲wash your hands的歌曲,曲調可能就是《兩隻老虎》、《小星星》之類的經典歌曲,然後自己配上幾句簡單的歌詞,娃立刻乖乖就範了,甚至每次洗手的時候都要求我唱歌伴奏呢!

而我也會隨著心情不斷變換曲調和歌詞,嘿嘿,半桶水的非專業音樂創作人,有個忠實的小聽眾,是件多幸福的事呀!——我們說要付出一切給孩子,其實很多時候,何嘗不是彼此互相成就?

在日常中,我也願意陪著她一起瘋一起傻。灣灣喜歡看巧虎,裡面的每一首歌舞,我都會像個弱智兒童一樣帶著她一起跳、一起舞,本來只是乖乖窩在沙發裡看電視的娃,也便每次都跟著我興高采烈的跳舞。以至於才2歲半的灣灣上了幼稚園的小小班,老師誇讚說,“每天做操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還只會發呆呢,就只有你家灣灣,跳得特別有模有樣!”

給孩子最好的音樂啟蒙,何必非得抱著功利的目的、或者充滿指標考核般的任務感,就這樣和她一起共同樂享其中,何嘗不是最好的付出與陪伴?

The end

作者簡介: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