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礦大在第二屆全國高校互聯網金融應用創新大賽上獲全國一等獎

6月3日, 第二屆全國高校互聯網金融應用創新大賽總決賽在江西財經大學舉行。 該賽事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 中央財經大學及江西財經大學聯合承辦, 共有全國幾十所高校師生積極參與, 數百支隊伍註冊參賽, 其中不乏985、211高校。 中國礦業大學代表隊經過初賽、複賽遴選最終進入全國總決賽, 並在決賽的眾多高校中脫穎而出, 最終斬獲全國一等獎。

中國礦業大學代表隊由管理學院金融學系吳從新老師擔任指導教師, 團隊成員為管理學院金融學2014級學生俞錦麗、戚夢瑤、郭乃瑜。 從團隊第一次接受教師指導到最終參賽, 正好經歷了一年的打磨。

決賽現場, 來自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全國各高校的32支精英隊伍, 通過作品展示和答辯, 一同角逐總決賽冠軍。 評委從應用前景、市場分析、作品內容、創新點、實際運行狀況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對決賽團隊的作品進行了嚴格的現場評審。

管理學院金融學系學子的作品——“文化產品的籌投資金融設計”憑藉新穎的金融思維創意、詳實精緻的文本內容和現場流暢的陳述答辯, 獲得在場評委的一致好評。 經過激烈角逐, 中國礦業大學代表隊在高手雲集的全國總決賽中一舉奪冠, 指導教師吳從新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比賽結束後, 更有風險投資公司互聯網金融部總監前來對接專案開發的相關事宜。

自去年11月大賽開賽以來, 團隊成員在緊張學習之餘多次熬夜奮戰, 一道精心準備參賽作品, 先後修改作品近百稿, 精益求精,

力求設計出立意創新巧妙、能夠利用金融思維解決現實問題, 同時又具有清晰的市場定位和可行性的金融產品。 團隊瞄準了風險構成複雜的文化產業鏈, 認為文化產業和金融高度融合最需要的是創新。 本次參賽的作品“文化產品的籌投資金融設計”針對目前高速發展的文化產業具有高風險和高回報的特點, 利用互聯網+這一時代背景, 基於資產證券化、金融期權等金融思維, 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籌資者和粉絲投資者(特別是大學生)搭建一個文化設計和投融資的橋樑。 產品增強了文化產業專案的變現能力, 可以緩解文化產業風險不對稱的難題, 一定程度促進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 展現了中國礦大金融學子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與扎實的專業功底。

賽前指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