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畢業旅行或成研學旅行新熱點

“我還年輕, 我渴望上路。 ”臨近畢業季, 畢業出行需求大大增加, 相應市場迅速爆發。 而畢業旅行匯流研學旅行, 又為這一素質教育流行趨向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 國內知名遊學教育機構、新三板掛牌企業世紀明德表示, 2017夏全面推出的畢業旅行主題產品, 受到了學校、家長及學生的追捧, 畢業旅行將成為研學旅行新的增長極。 據瞭解, 世紀明德畢業旅行主題系列產品結合《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整體框架等綱領檔進一步整合產品內核, 創新研學形式, 豐富研學體驗,

更加注重覆蓋面和縱深度, 以“畢業”、“青春”為主題元素, 讓學生們不斷“開眼”、“浸入”, 實現“洞明”、“成長”。

畢業旅行, 其實早在唐代就已出現, 當時還存在專門籌辦相關業務的民間組織, 稱為“進士團”。 世紀明德畢業旅行研學產品負責人指出, “目前我們的畢業旅行研學營主要面向小學六年級、初中三年級以及高中三年級將要畢業的孩子, 與常規研學相比, 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多是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從過去、當下到未來的銜接轉換, 體現為‘一個總結, 一份感恩, 一種期待’, 並通過專項定制的特色畢業典禮、最後的主題班會、重走讀書路等, 讓學生完成心理、視野、能力、素養等各個方面的儲備。 ”

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後,

研學旅行市場迅速爆發。 畢業旅行作為消費升級時代, 畢業紀念這種新的“銜接”觀念, 已逐漸植根于大多數家長、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的心中, 這是它不斷發展的社會原因及機遇。 畢業旅行使研學旅行覆蓋的群體更廣泛, 組織的形式更多樣, 或將成為研學旅行的一大熱點。 以世紀明德內蒙古畢業旅行研學營為例, 依託內蒙古的草原、湖泊、沙漠、古跡、森林、民俗六大自然人文奇觀, 蒙古包、敖包、馬頭琴、那達慕、成吉思汗等文化符號以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叉結合等特點, 進行了產品的綜合設計與研發。 據世紀明德相關產品負責人介紹, 未來將會挖掘更多適合畢業生開展畢業旅行的研學基地,
不斷地加入更為深度的畢業元素, 來滿足師生們的需求。

世紀明德畢業旅行·營員在內蒙古庫布齊沙漠

世紀明德CEO王京凱認為, 一個完整的研學旅行包括研學課程、研學線路、研學基地、研學導師以及安全管理五大要素, 以學生為中心, 以課程為核心,

以導師為關鍵。 而畢業旅行研學營除了要包含以上要素, 還需突出“儀式意義”。 心理學上, 儀式是一種有意義的特定行為方式, 是一個群體通過象徵的方式表達一定的感受和思想的特定的行為或活動。 畢業旅行研學營中諸如畢業典禮等環節設計就是借助這種集體氛圍、共情場景的營造, 來更好地深化學生的成長。

據瞭解, 世紀明德為新三板掛牌企業, 近一年來, 聯合研學旅行主管部門、研學旅行示範實驗區、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及中外優質中小學共同發起了“研學旅行在中國”系列重要活動, 旨在推動研學旅行在中國的全面落地, 助力中國教育的改革發展, 促進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及多樣化呈現。 目前,

活動已于北京、西安、長沙、呼和浩特、蘭州、成都落地, 並將陸續於貴州、江蘇、山東、河北、安徽、浙江等地, 開展研學旅行優質落地方案及優質資源的推介, 且已於2017年3月底在全國全面啟動“研學旅行在中國”研學課程設計大賽, 2017年4月起在全國各地區逐步啟動研學旅行課程設計交流會, 此外, 研學課程設計大賽系列課程彙編也將陸續編輯並出版, 最終實現“研學旅行在中國”到“素質教育在中國”的轉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