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葉青:給地方財政轉型多點耐心

我國地方財政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熱點。 的確,轉型中的地方財政困難不小。

困難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

一是嚴格執行環保法。 根據環保部的最新通報,強化督查目前已完成三個輪次的檢查。 僅在京津冀2+26個城市,現場檢查企業超過14200家,發現存在環境問題企業達到9700家以上,占比接近69%。 而其中,“散亂汙”企業數目驚人。 對於這樣的企業,出路無非是停產、限產或關門。 這對當地財政來說,短期內無異於收入的直接減少。

二是稅改與減稅。 受去年5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翹尾減收以及去年同期各地清繳營業稅導致的高基數(去年同月營業稅大幅增長74.8%)等影響,改征增值稅下降33.1%,同比減少1191億元。

不僅如此,中國過去5年累計減稅已逾1.2萬億元。 以往,地方財政有全部營業稅收入與25%的增值稅收入;在“營改增”之後,只有一半的“新增值稅”。

三是房地產的W型發展。 2017年1-4月,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5437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與1-3月持平;中部地區投資5755億元,增長16.8%,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5794億元,增長7.7%,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投資747億元,下降13.7%,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 說明全國房地產的增長態勢進入一個W的狀態:房價低,去庫存;房價一高,實行限購;房價停止上漲,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地方財政收入“吃緊”……導致多家上市房企正從傳統住宅服務延展至教育、醫養等多元化服務,但著力培育醫療、教育業務仍需要時間。

四是經濟轉型升級。 在5月末,各地都在連續公佈今年1-4月的經濟資料。 4月江蘇全省13市地方財政收入2687.68億元,而上年4月是2870.34億元。 山東17市地方財政收入4月2088.02億元,上年4月是2084.8億元。 浙江11市地方財政收入4月2082.37億元,上年4月是1895.23億元。 沿海財政收入尚且如此低速增長或者負增長,中西部、東北的財政收入更是如此。 財政是以經濟為基礎的政府性分配,沿海各省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快慢各異,根源在經濟轉型升級政策與效果的差距。

結合治汙、環境改造,這些年來長三角一些縣域經濟已把製造環節儘量轉移到中西部或者是海外。 這項工作做得早、做得好的地方,財政收入往往會保持較快增長,但廣大中西部地區完全承接產業轉移還需要一些時間。

所謂困難是上述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儘管短期困境仍會持續,但長遠來說,這些因素都是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必須經歷的陣痛。 隨著結構調整及環境治理逐見成效,稅收制度逐步理順,地方財政好轉值得期待。 (作者是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