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心細如針的項目安全管家——記中鐵十六局二公司廈門項目部安全員王新秀

在中鐵十六局二公司廈門環島路項目部, 有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安全管家, 大家都稱他“王管家”。 “管家一張口, 思想問題肯定有, 安全問題一開口, 準則條例通通有。 "在他口若懸河、不厭其煩的教誨下, 項目自開工以來從未發生過安全生產事故, 並且成功培育出了一批“標兵”, 打造出了一個“安全生產優秀項目部”。

王新秀在專案部隧道作業現場查看安全施工。

王新秀, 一名1963年出生的老鐵道兵。 自1984年兵改工之後, 他便一直在中鐵十六局二公司從事安全、品質管制工作, 現任該公司廈門環島路專案部安質部副部長。 平日裡, 除了負責現場安全生產工作之外, 還分管工班安全教育。 項目上場三年多以來, 因為在安全上“管得嚴”、對品質“管得細”, 他被大家親切地稱作“王管家”。

其實, 在項目部, 受“王管家”影響最大的還是安質部長龔念安。 他們同屬一個部室,

三年的時間裡, 他見證了這位年輕的安質部長由青澀走向成熟的轉變。

由於廈門工地施工檢查多、標準嚴, 三年前的龔念安常常抱怨工作多, 事情雜, 工作上負面情緒的長期積攢, 導致工作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

“心不平, 何以平天下”。 品質安全代表著企業的信譽, 更展現著形象, 是企業發展的根基, 安質部的大旗必須堅定地挺立起來啊!王新秀深知其重要性, 在得知情況後, 經常有意無意間地找龔念安聊心事, 他熟知這位年輕安質部長能力強、責任心重, 但是好面子, 人也偏內向, 於是他準備“旁敲側擊”私底下做龔念安的思想工作。

在三年多的時間裡, 王管家以他近乎苛刻的嚴要求督促出了一名合格的年輕安質部部長。

今年初, 龔念安更是被公司評為2016年度“文明工地”建設先進個人。 “人們常說,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在這個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項目部來說, 顯得格外的匹配。 ”龔念安時常感歎的說道。

時值三月, 廈門的雨季悄悄來臨。 經過一晚的雨水澆打, 施工現場的路基有些泥濘、打滑, 工人都是穿著雨靴上下班, 偏偏有個開鏟車的小吳, 好面子, 講時髦, 穿了一雙新皮鞋, 小心翼翼地上了車, 中途休息時, 下車卻打了滑, 摔了一跤。

事後經理找小吳瞭解情況, 他慚愧地說道:“我知道錯了!我虛心接受王管家的批評與教育, 堅決改正我這麻痹大意的思想!王管家真是開門見山, 一來就問我今年新發的雨靴為什麼不穿上?說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

在安全方面無小事, 安全設備一定的穿戴齊, 今天只是摔了一跤, 明天可能要摔一個大跟頭!還說這次要給我記過處分, 明天交一份500字的檢討書呢!”

看著床頭櫃上的兩瓶紅花油和那本泛黃、起角的《專案部安全施工條例》, 小吳低下了頭, 嘴上輕念著“雖說, 我們這位王管家嘴上絮絮叨叨的, 不過心比針還細啊!”。 (周競陽 張利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