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躍進時代的蘇聯有多瘋狂?前蘇聯的“自以為偉大工程”巡禮!

前蘇聯的領導人和全國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國家制度是最優越的, 因此對領導的指示一概服從, 即便是史達林等人的荒唐決定也不例外。 由於史達林本身的知識有限他並不能很好判斷國家事物, 他的決定有很多都是不合實際的錯誤。 也因此誕生了大量荒唐事件。

馬格尼托戈爾斯克城是前蘇聯開建的最大奇跡工程, 作為一個農業國向工業國跨進的大躍進式工程就在了歷史上, 蘇聯建國以後一直面臨著周邊資本主義列強的敵視和戰爭威脅, 蘇聯是個居安思危的國家, 打造國家工業化是幾代領導人畢生的信條, 史達林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在他眼裡落後就要挨打(說的很有道理), 因此工業化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而這位領導人眼裡的工業化就是鋼鐵的大量使用,

為修築遍佈全國的鐵路和相關橋樑橋樑, 製造坦克和軍艦;年輕的蘇維埃國家急需大量鋼鐵資源, 史達林的胃口更大對鋼鐵的需求量也就更多了這也推動了該專案的進展。 史達林聽說烏拉爾山脈南部有座“磁鐵山”, 擁有極其豐富的鐵礦資源。 為開採這座龐大的鐵礦礦山, 1929年, 蘇聯政府在鐵礦附近動工興建馬格尼托戈爾斯克城,

打算建造一座鋼鐵之城(史達林此時的氣魄類似於彼得大帝, 眾所周知心向海洋的彼得一世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建造了聖彼德堡)。

為建設這座規模宏大的世紀工程, 蘇聯政府不僅自己撥款, 還拉攏西方投資者參加這個項目。 按照城市規劃, 這座新城可供45萬人居住, 要在超過中國速度的5年內建造完畢。 結果在史達林強硬政治命令下這座鋼鐵之城在1934年就已經建成了, 這座礦山有也開始採礦, 但在二戰結束後不久, 當地鐵礦石儲量就已枯竭, 整座城市也陷人一片蕭條, 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因為沒有及時有效的應對資源枯竭而白白浪費了。

史達林有一個夢想。 希望用運河連接波羅的海和白海, 方便蘇聯海軍快速調動。 在開掘運河時, 蘇聯政府從勞改營調來大批犯人(政治東方時代不缺犯人, 他們大多都是政治犯), 不僅投入了大量人力還有寶貴的物力, 蘇聯是和窮國家每年有不少人餓死, 卻還要花費寶貴的金錢來修建這種類似我國京杭大運河的工程,

這也是史達林的政治污點。 但是它的成果是不能和京杭大運河媲美的, 因為經過艱辛施工後, 這項工程卻在 1933年停工了。 因為河道過窄, 軍艦不能通行, 運河即使建成也無法使用。 蘇聯政府為保全臉面, 下令從各家書店撤下早年出版的“運河建造英雄傳記”叢書, 因為書中提到的大多數人在1937年肅反運動中被槍決了。 運河其實也是沒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

根據奇特的“地表效應”,1984年,蘇聯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架大型地效飛機。這曾是蘇聯科學家的獨門絕技,根據“地表效應”原理製造的地效飛機能在離地幾十米的高度飛行,這種飛機的燃料消耗比所有的飛機都要少,運載量十分驚人可以搭乘150位乘客和大批貨物。然而這種飛機的製造費用極其昂貴,根本無法批量生產,使用可靠性和維護性也是不敢恭維的,因此即便是生產出的產品也是不能真正使用的,只能成為值得炫耀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擺設而已。前不久又傳出俄羅斯準備重啟地效飛行器專案的消息,小編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俄羅斯目前最緊張的資源就是錢,在西方制裁的大背景下俄羅斯不會幹這種糊塗事,畢竟如今的俄羅斯不再是財大氣粗的蘇聯、克里姆林宮也不再是坐井觀天的史達林主政。俄羅斯僅有的錢會用到真正重要的地方。

1920年,蘇聯政府突發奇想打算修建一座新辦公樓,委託建築大師塔特林設計。這是一座巨大的螺旋形金字塔建築,高度超過法國埃菲爾鐵塔和紐約帝國大廈,(帶有明顯的攀比之風)。根據政府要求的意圖,塔樓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各區能自動旋轉,且可根據需要調整轉速。塔樓下層區域是蘇聯立法機關、黨委舉行會議的地方,轉速定為每年轉一圈。塔樓中層區域是蘇共中央召開全會的地方,每個月轉一圈。頂層區域每天轉一圈,那裡是蘇共宣傳機關的辦公區。由於這座“惡夢建築”需要耗掉蘇聯全年生產的鋼材,所以工程不得不放棄。此外工程技術難題也是放棄的原因,這種複雜的移動設備是當時蘇聯技術不可能勝任的任務,它連重型坦克的傳動問題都不能解決,發動機技術也滿足不了重型坦克的需要,更不要說這種體重驚人的建築物了。

社會主義的共產黨人,說到底是反對神學 無神主義者,上臺以後的蘇聯共產黨更是對封建迷信毫不手軟,1933年,史達林下令炸毀全世界最大的東正教教堂——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並且為了標誌共產主義領導蘇聯大地的輝煌,還打算在原址上建造氣勢恢宏的蘇維埃宮,以彰顯蘇聯制度的優越性。史達林希望把它建成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大廈頂端安放列寧塑像,雕像的高度必須超過美國自由女神像。炸毀大教堂的任務在蘇聯工兵努力下很快完成,但蘇德戰爭的爆發卻使工程被迫停工,因為蘇聯人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和資源去建造水泥戰壕更不要說一座宮殿了,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曾試圖續建,但很快發現地下水不斷滲出,使這座建築的地基遭到侵蝕,該項目只好下馬。蘇聯解體後,東正教徒重建了救世主大教堂。蘇維埃的失敗標誌著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和終結,蘇維埃宮就算當初建立起來也不會有太好的下場,

赫魯雪夫是一個比史達林更加集權和獨裁的領導人,他上臺之後直接干預部隊的武器裝備的發展,提出很多不切實際的武器計畫,1953年赫魯雪夫打算製造一種載有100枚核彈的“復仇船”在蘇聯東部海域巡邏,如果船上安裝的感測器檢測到的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就表明蘇聯已遭到原子彈的襲擊,船上的核彈就會立即發射,以對敵國實施報復,乍一聽這不就是戰略導彈核潛艇嗎!但是赫魯雪夫堅持要把這種裝備放在水面上而不是水天。幸好蘇聯科學家堅持自己的立場,認為復仇船並不實用水下戰略核潛艇才是最好的復仇武器,並且一再苦諫,總算說服赫魯雪夫放棄這一愚蠢的做法。然而,赫魯雪夫並沒有放棄製造“原子彈之王”的夢想。1961年,蘇聯製造出著名的“炸彈之王”,其威力相當於1億噸TNT當量。但“炸彈之王”並未參加核子試驗,而只試驗了威力為5000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後世一般認為並不是蘇聯科學技術達不到赫魯雪夫的要求目標,而是俄羅斯沒有實驗這種武器的場地,所以說這種爆炸當量一億噸TNT的原子彈是真實存在的技術。

始建于蘇聯時期的“亞瑪律”號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核動力破冰船,它直到蘇聯解體都沒完工。“亞瑪律”號核動力破冰船裝有兩個核反應爐,排水量達2.3萬噸,乘員150人。由於長期閒置不用,該船在 1993年竣工後就改裝成遊輪,現在船上擁有 50間高級套房,並建起圖書館、健身房、劇院、酒吧、排球館、游泳池和桑拿浴室等娛樂設施,這種超級破冰船項目是蘇聯特殊地理位置催生出的產品,蘇聯的領土大多處於內陸地區,它的出海口都是有著長期冰封時間的出海口,無法在冬季滿足哪怕民用需求,再加上俄羅斯念念不忘的北極航線(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炮艦曾在蘇聯破冰船的配合下經過北極航線進入太平洋作戰),前蘇聯需要一種超級破冰船來服務經常冰封的海港和北極航線,這個項目說是瘋狂其實是最實用的。

根據奇特的“地表效應”,1984年,蘇聯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架大型地效飛機。這曾是蘇聯科學家的獨門絕技,根據“地表效應”原理製造的地效飛機能在離地幾十米的高度飛行,這種飛機的燃料消耗比所有的飛機都要少,運載量十分驚人可以搭乘150位乘客和大批貨物。然而這種飛機的製造費用極其昂貴,根本無法批量生產,使用可靠性和維護性也是不敢恭維的,因此即便是生產出的產品也是不能真正使用的,只能成為值得炫耀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擺設而已。前不久又傳出俄羅斯準備重啟地效飛行器專案的消息,小編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俄羅斯目前最緊張的資源就是錢,在西方制裁的大背景下俄羅斯不會幹這種糊塗事,畢竟如今的俄羅斯不再是財大氣粗的蘇聯、克里姆林宮也不再是坐井觀天的史達林主政。俄羅斯僅有的錢會用到真正重要的地方。

1920年,蘇聯政府突發奇想打算修建一座新辦公樓,委託建築大師塔特林設計。這是一座巨大的螺旋形金字塔建築,高度超過法國埃菲爾鐵塔和紐約帝國大廈,(帶有明顯的攀比之風)。根據政府要求的意圖,塔樓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各區能自動旋轉,且可根據需要調整轉速。塔樓下層區域是蘇聯立法機關、黨委舉行會議的地方,轉速定為每年轉一圈。塔樓中層區域是蘇共中央召開全會的地方,每個月轉一圈。頂層區域每天轉一圈,那裡是蘇共宣傳機關的辦公區。由於這座“惡夢建築”需要耗掉蘇聯全年生產的鋼材,所以工程不得不放棄。此外工程技術難題也是放棄的原因,這種複雜的移動設備是當時蘇聯技術不可能勝任的任務,它連重型坦克的傳動問題都不能解決,發動機技術也滿足不了重型坦克的需要,更不要說這種體重驚人的建築物了。

社會主義的共產黨人,說到底是反對神學 無神主義者,上臺以後的蘇聯共產黨更是對封建迷信毫不手軟,1933年,史達林下令炸毀全世界最大的東正教教堂——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並且為了標誌共產主義領導蘇聯大地的輝煌,還打算在原址上建造氣勢恢宏的蘇維埃宮,以彰顯蘇聯制度的優越性。史達林希望把它建成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大廈頂端安放列寧塑像,雕像的高度必須超過美國自由女神像。炸毀大教堂的任務在蘇聯工兵努力下很快完成,但蘇德戰爭的爆發卻使工程被迫停工,因為蘇聯人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和資源去建造水泥戰壕更不要說一座宮殿了,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曾試圖續建,但很快發現地下水不斷滲出,使這座建築的地基遭到侵蝕,該項目只好下馬。蘇聯解體後,東正教徒重建了救世主大教堂。蘇維埃的失敗標誌著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和終結,蘇維埃宮就算當初建立起來也不會有太好的下場,

赫魯雪夫是一個比史達林更加集權和獨裁的領導人,他上臺之後直接干預部隊的武器裝備的發展,提出很多不切實際的武器計畫,1953年赫魯雪夫打算製造一種載有100枚核彈的“復仇船”在蘇聯東部海域巡邏,如果船上安裝的感測器檢測到的輻射超過一定強度,就表明蘇聯已遭到原子彈的襲擊,船上的核彈就會立即發射,以對敵國實施報復,乍一聽這不就是戰略導彈核潛艇嗎!但是赫魯雪夫堅持要把這種裝備放在水面上而不是水天。幸好蘇聯科學家堅持自己的立場,認為復仇船並不實用水下戰略核潛艇才是最好的復仇武器,並且一再苦諫,總算說服赫魯雪夫放棄這一愚蠢的做法。然而,赫魯雪夫並沒有放棄製造“原子彈之王”的夢想。1961年,蘇聯製造出著名的“炸彈之王”,其威力相當於1億噸TNT當量。但“炸彈之王”並未參加核子試驗,而只試驗了威力為5000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後世一般認為並不是蘇聯科學技術達不到赫魯雪夫的要求目標,而是俄羅斯沒有實驗這種武器的場地,所以說這種爆炸當量一億噸TNT的原子彈是真實存在的技術。

始建于蘇聯時期的“亞瑪律”號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核動力破冰船,它直到蘇聯解體都沒完工。“亞瑪律”號核動力破冰船裝有兩個核反應爐,排水量達2.3萬噸,乘員150人。由於長期閒置不用,該船在 1993年竣工後就改裝成遊輪,現在船上擁有 50間高級套房,並建起圖書館、健身房、劇院、酒吧、排球館、游泳池和桑拿浴室等娛樂設施,這種超級破冰船項目是蘇聯特殊地理位置催生出的產品,蘇聯的領土大多處於內陸地區,它的出海口都是有著長期冰封時間的出海口,無法在冬季滿足哪怕民用需求,再加上俄羅斯念念不忘的北極航線(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炮艦曾在蘇聯破冰船的配合下經過北極航線進入太平洋作戰),前蘇聯需要一種超級破冰船來服務經常冰封的海港和北極航線,這個項目說是瘋狂其實是最實用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