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河魨魚渾身是寶,毒素主要分佈於哪些部位

河魨毒素所在部分和季節上的變化河魨毒素所在部位為魚體內臟。

其包括:肝臟、生殖腺、肝臟、腸胃及血液等部位, 其含毒量的大小, 又因不同養殖環境及季節上變化而有差別, 按長江河魨和人工養殖河魨的實例證明, 各器官毒性比較如下:卵巢→脾臟→肝臟→血筋→眼睛→鰓耙→皮→精巢→肌肉。 養殖河魨(2齡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較與野生河魨一致, 但含毒素量較低。

河魨的毒素主要分佈於卵巢和肝臟, 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 而精巢和肌肉是無毒的。 如果魚死後較久, 內臟毒素溶入體液中便能逐漸滲入肌肉內。

其毒素的毒量多少, 常因季節的不同而有變異。 每年2~5月為卵巢發育期, 毒性較強;6~7月產卵後, 卵巢退化, 毒性減弱。 肝臟也以春季產卵期毒性最強。 所以, 每當春末夏初鮮食河魨魚時, 應特別謹慎, 必須選擇鮮活魚體, 嚴格去除內臟, 以免中毒。

生殖腺,

就是卵巢及精巢。 卵巢含劇毒, 為河魨含毒量最大的強毒部分之一。 精巢是微毒或無毒;卵巢與精巢為長圓形, 位於腹腔後部, 肛門附近。 二者在生殖時期, 易於辨別, 睾丸為乳白色, 卵巢為淺黃色;橫斷切面, 精巢呈白乳糜狀, 而卵巢則呈顆粒狀;但秋後因生殖期已過, 卵巢與精巢皆呈萎縮, 二者間較難辨別。

肝臟, 為一較大縱長的器官, 位於腹腔的右側, 上接膨大的胃部, 下部尖端達肛門附近, 呈灰褐色, 內側具有一綠色的膽囊。 肝臟為河魨劇毒部分, 食河魨時宜特別注意在食前務必剖除乾淨, 人工養殖的可以通過油煎後食用。

皮膚和血液, 皮膚含毒量因河魨種類而異, 河魨皮膚含毒量甚微或無毒。 血液特別是兩塊所謂脊血塊即脾臟含有劇毒。

腸胃, 胃部甚大, 能吸入水或空氣, 使其膨大, 胃之下為腸, 腸在腹腔內作二回折即達肛門, 胃和腸也有毒, 但毒性比卵巢及肝臟小得多。

肌肉, 肌肉可視為無毒, 所以只要挖去河魨的內臟, 再剝去皮, 洗得乾淨, 是不會有毒的。 但河魨死後較久,

內臟的毒素溶在體液中, 時間一久, 可以滲入肌肉, 不可不防。 特別是製作魚片(魚生), 用2%~5%堿液浸洗, 更加安全。

取3齡(2冬齡)性成熟暗紋東方豚的卵巢、肌肉、精巢、肝臟, 對小鼠進行毒性試驗。 若按毒力1000鼠單位(即MU)即相當於有毒的河魨臟器1g能使小白鼠1kg致死來推算,

卵巢、肌肉、精巢的毒力分別小於:6.6MU、4.5MU、8.1MU。 0.0005克河魨毒素足以使2斤重的小狗死亡, 人食用後一旦中毒, 毒性發作很快, 且一般無法搶救。

河魨魚渾身是寶, 就是河魨毒素, 在醫療臨床上也具有廣泛用途, 可製成戒毒劑、麻醉劑、鎮靜劑等, 還可用於癌症的介入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