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瘢痕疙瘩患者病程時間長,長勢多年不衰,容易復發

鄭州市中心醫院皮膚科(鄭州市皮膚病醫院)副主任醫師陳自學介紹, 瘢痕疙瘩因其長得像螃蟹的足爪, 所以又被稱為蟹足腫, 是由於皮膚創傷後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和透明變性而形成的超出原損害範圍的皮膚良性腫瘤, 病程時間漫長, 長勢多年不衰, 可以向周圍正常皮膚擴大, 是一種十分難治的皮膚疾病。 □ 記者 蔡建華

瘢痕疙瘩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雖然不是大毛病, 卻很影響美觀。 由於其長得比較大且凸出於皮膚表面, 讓人看了十分不舒服, 很容易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所以全面瞭解瘢痕疙瘩對於患者做好預防和護理工作很有必要。

瘢痕疙瘩不等於瘢痕體質

陳自學指出, 目前瘢痕疙瘩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清楚, 但損傷是其發病因素之一。

瘢痕疙瘩是繼發於皮膚創傷(如手術、燒燙傷、割裂傷、耳朵穿孔、文身、疫苗接種)後的一種病理性癒合, 損傷長期不愈會促進瘢痕疙瘩的形成。 瘢痕疙瘩的男女發病率相同, 10~30歲為其多發年齡, 兒童和老年人中相對少見。 青春期和懷孕期激素水準升高, 瘢痕疙瘩的發病率也會相應增加。

瘢痕疙瘩患者是否一定就是瘢痕體質呢?

陳自學提出, 瘢痕體質患者受傷後一定會發生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患者不一定是瘢痕體質, 所以患者有了瘢痕疙瘩也不能確定就是瘢痕體質。

根據臨床特點鑒別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與瘢痕疙瘩外觀上極為相似, 往往難以鑒別, 陳自學指出, 二者的臨床特點有顯著的不同。

增生性瘢痕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及皮膚損害的任何部位, 患者有明顯損傷、燒傷史, 瘢痕早期呈增生狀態, 充血水腫, 色澤鮮紅或暗紅, 稍高出皮面, 邊界不超越損傷範圍, 癢痛難忍, 常有抓痕, 6~12個月後有自然消退趨勢, 持續加壓治療數月效果好, 單純手術切除很少復發。

瘢痕疙瘩患者則多有輕微或明顯損傷或無可察覺的損傷史, 以前胸、肩背、上臂、下頜、耳、恥骨區及關節等部位好發, 病變呈暗紫色質硬腫塊, 高出皮面, 邊緣向正常皮膚侵襲性持續生長, 超出損傷範圍, 一般無自然消退趨勢,

但部分病變中心可變平退化, 發紅、痛癢持久, 患者心理負擔重, 加壓治療多無效, 單純手術後易復發, 範圍較原病變範圍更大。

這兩種病變的鑒別主要是依靠臨床表現, 早期在臨床特徵上難以區別, 可通過詳細詢問病史, 包括致病原因、演變過程、局部刺激因素、對各種治療的反應, 做出排除或肯定瘢痕疙瘩的診斷。

瘢痕疙瘩極易復發定期複診很關鍵

陳自學介紹, 瘢痕疙瘩的治療是個國際難題, 目前還無特別有效的方法治癒, 臨床上多採用綜合治療方法。

要取得良好的療效, 需要醫生患者互相配合。 患者要能夠認識瘢痕疙瘩治療的複雜性和艱難性, 信任醫生的治療方案, 切實按照醫生的囑託治療。

由於瘢痕疙瘩容易復發, 所以患者也要能夠定期複診, 及時發現復發徵象, 配合醫生給予綜合治療。

另外, 由於瘢痕疙瘩的痛癢程度會隨血流量增加而加重, 因此, 一般認為加速血流的食物, 例如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 含酒精的飲料以及劇烈運動等都會導致瘢痕疙瘩惡化, 所以患者要避開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大醫道, 醫療行業資源中心, 是鄭州大學互聯網醫療與健康服務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的協同機構:醫療政策解讀, 精准行業資訊, 醫院管理研究, 高端人才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