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誰對我們的成功下了如此毒手?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活出自己, 渴望活出成功的人生。 但是大部分人在面對自己的夢想和願望時, 總感覺舉步維艱和無能為力。 面對夢想的無奈和無助, 讓我們感覺自己很無辜也很不幸。 但實際上, 我們活不出自己的大部分障礙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是我們自己禁了自己的手足, 斷了自己的翅膀。 問題的關鍵是, 我們很少認為生活的不如意是自己造成的, 所以我們也並不知道, 我們對自己下了什麼樣的毒手!把自己囚禁在了哪裡!

誰對我們的成功下了如此毒手?

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下我們是怎麼把自己廢掉的?找出自己的局限, 從中去看看我們和那些成功的人真正的區別在哪裡。

那個想做外貿生意的夥伴, 他的額外條件是自己要英語好。 但是做外貿生意不一定要英語好、口才好, 經驗也是在工作中累積的。

那個想創業的網友, 他的額外條件是要有一個好的專案, 要有足夠的資金, 自己還要素質高, 而且還需要有別人的支援。 如果有足夠的資金, 我想他也許不會再有想創業的想法。

想做英語老師的那位讀者, 他的額外條件是要在高中、要有經驗、還有本科文憑的英語老師, 每個英語老師都是從零開始, 而且不是每個英語老師都有本科文憑。 如果真的想做一位英語老師, 在哪裡不能做呢!為什麼非要在高中。

那個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網友, 他的條件是自己要再者方面要有點經驗和有點基礎, 可是不開始做哪來的經驗, 哪來的基礎呢?

你的局限在哪裡?

在和我互動的讀者和網友中, 大部分人的問題從表面來看是各不相同的。 但是, 很多問題的實質卻是一樣的。 接下來我們就去瞭解下他們都面臨著什麼樣的問題?看看你能否從他們的狀態中發現些什麼。

聽完他們對自己狀態的描述,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他們的話語結構似乎都是一樣的,都符合以下的模式:

我想。。。可是。。。

很多時候,你根本就不用問他們為什麼沒有去做,他們就會自動找出自己沒有做的理由。也正是這些理由,讓他們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從這樣的語言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已經自覺自動地,在我們的心中否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已經設定了自己做不了那些事情,我們用這種方式,在自己開始去做之前,就否定了自己向前邁進一步的理由,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開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想法,它是我們行動力產生的根源。但是一旦有了,但是...可是...卻...可...等這樣的轉折,我們的想法製造力就會受到阻礙。也就是一個想法打消了另外一個想法,想就等於不想,所以我們沒有行動力。

這樣的語言結構,其實是我們的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是我們為了自己主動放棄這些事情所作的開脫。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確會面臨一些實質性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解決的。

在生活中,一個人如果習慣用這種語言模式表達自己,就證明他的局限性是非常大的,

我想。。。可是。。。

這樣的語言結構是我們的自我否定,是我們不能去做一件事情的自我安慰,

我記得在一所大學做演講的時候,我鼓勵在座的同學要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提問的階段一個同學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她說:吳老師,我喜歡花花草草。我想在北京種花種草過田園般的生活,可是北京現在的房價這麼高,我的夢想簡直就是白日夢。你說我該怎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我就問她:你是真的喜歡種花種草嗎?

她說:是的;

我回答他:不見得;

她說:你怎麼這麼說呢?你怎麼就知道我不是真的喜歡呢!

我說:如果你真的喜歡種花種草,在哪裡不能種呢?那你為什麼非要預設一個條件,要再北京種花種草呢!你可以找一個土地肥沃、地廣人少的地方,那裡才適合種花種草。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做不了一些事情,是因為我們在這些想做的事情上附加了額外的條件,那個想種花種草的同學,他的額外條件是在北京種花種草。

其實,我們無法開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興趣、沒有準備好這樣的藉口和理由。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我們為自己要做的事情附加了各種前提條件,我們在一件簡單的事情上面附加了一些本不屬於事情本身的額外條件,而這些條件都是我們不具備的,這樣一來,一件原本簡單的事情,就會變得複雜和沉重。

在我們開始做事情之前便先有了各種門檻,這讓我們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這些附加的條件,讓我們把自己的夢想和願望都扼殺在了自己的大腦之中,我們在每一件簡單事情中附加的任何條件,都會成為我們行動的限制,我們這樣做也意味著我們有想法、有目標,但是沒有條件,沒有去做是有客觀原因的,不是自己不思進取,我們做不了一件事情或者還沒有開始去做一件事情,一定是我們找到了不去做的理由,否則我們就不會只是還在想,關鍵是這些理由並不一定是我們真實的障礙,只是我們的假想和我們的預設。

我們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為一件簡單的事情附加了各種前提條件,讓這件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和難以逾越。

我們自己有這樣一種能力,可以通過問陌生人三個問題,大概的判斷他未來幾年的發展,好奇的人會追問三個問題是什麼?其實問題本身不重要!而在於對方的回答是什麼,這三個問題你可以根據他人的情況,因人而異的靈活設置。“我想...但是...”等等這樣的語言結構就決定了他們在短時間內智慧徘徊在原地,我們已經為自己設下了無法逾越額鴻溝,除非遇到一些很重要的事件或者遇到能改變自己的人。

有一位讀者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有一段時間他非常的困惑,他在這家公司呆了6年,最終是混上了部門主管的頭銜。但是這個頭銜並沒有實權,他負責的還是自己一直以來所做的那些事情,他的工資也沒有漲,公司的人際關係非常的複雜,在重要的崗位上都是老闆的親信,或者是一些關係戶介紹來的人,所以即便他的直接上司想提拔他也無能為力。這樣他就有了想離開的念頭,可是轉念又一想,即便在這裡自己得不到重用、公司也不算高,但畢竟這是一家上市公司,工資有保障、福利也還不錯,重新找一份新的工作,萬一公司沒有實力,恐怕連工資都沒有保障。

總之他想換,但是假設了一大堆的障礙,在他有離開這家公司的想法的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多次下決心想一走了之,但最終也沒走成,他實在不願意這樣拖下去,他就問我怎麼辦。我詳細的分析了他的情況,就鼓勵他堅決地離開,他說要不要騎驢找馬,我說不要再給自己等下去的理由了,終於他鼓起勇氣離開了這份工作。

離職後的半個月,他就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因為他很有能力,老闆也很器重他,他的待遇也比之前高了很多。

在這裡,大家不要誤認為有能力就能換個好公司好工作,有不少有能力的人越跳槽越糟糕。不過他是幸運的,在跳槽後的半個月就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我講這個案例並非鼓勵大家不顧一切地去換工作。換與不換要看個人的實際情況,我要說的是在這種情況下,要果斷地終止自己心中的衝突,我們一旦想做一件事情,但是又做不了,這時就說明我們心中產生了衝突,心理衝突會讓我們停下裡,消耗自己的精力,這樣我們即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安心不了去做自己在做的事情。結果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既不能專注也不能投入,只能是過一天算一天。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心中有衝突,心理衝突才是我們製造困境的根源,心理衝突時我們為自己設下的牢籠。看一個人是否受到限制和局限,喲要看他心中是否有衝突,只要心中有衝突,我們就不會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本身,也不會發揮我們最大的潛能,註定只能在原地踏步,不會有什麼發展。

接下來我們就去瞭解下他們都面臨著什麼樣的問題?看看你能否從他們的狀態中發現些什麼。

聽完他們對自己狀態的描述,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他們的話語結構似乎都是一樣的,都符合以下的模式:

我想。。。可是。。。

很多時候,你根本就不用問他們為什麼沒有去做,他們就會自動找出自己沒有做的理由。也正是這些理由,讓他們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從這樣的語言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已經自覺自動地,在我們的心中否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已經設定了自己做不了那些事情,我們用這種方式,在自己開始去做之前,就否定了自己向前邁進一步的理由,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開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想法,它是我們行動力產生的根源。但是一旦有了,但是...可是...卻...可...等這樣的轉折,我們的想法製造力就會受到阻礙。也就是一個想法打消了另外一個想法,想就等於不想,所以我們沒有行動力。

這樣的語言結構,其實是我們的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是我們為了自己主動放棄這些事情所作的開脫。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確會面臨一些實質性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解決的。

在生活中,一個人如果習慣用這種語言模式表達自己,就證明他的局限性是非常大的,

我想。。。可是。。。

這樣的語言結構是我們的自我否定,是我們不能去做一件事情的自我安慰,

我記得在一所大學做演講的時候,我鼓勵在座的同學要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提問的階段一個同學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她說:吳老師,我喜歡花花草草。我想在北京種花種草過田園般的生活,可是北京現在的房價這麼高,我的夢想簡直就是白日夢。你說我該怎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我就問她:你是真的喜歡種花種草嗎?

她說:是的;

我回答他:不見得;

她說:你怎麼這麼說呢?你怎麼就知道我不是真的喜歡呢!

我說:如果你真的喜歡種花種草,在哪裡不能種呢?那你為什麼非要預設一個條件,要再北京種花種草呢!你可以找一個土地肥沃、地廣人少的地方,那裡才適合種花種草。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做不了一些事情,是因為我們在這些想做的事情上附加了額外的條件,那個想種花種草的同學,他的額外條件是在北京種花種草。

其實,我們無法開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興趣、沒有準備好這樣的藉口和理由。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我們為自己要做的事情附加了各種前提條件,我們在一件簡單的事情上面附加了一些本不屬於事情本身的額外條件,而這些條件都是我們不具備的,這樣一來,一件原本簡單的事情,就會變得複雜和沉重。

在我們開始做事情之前便先有了各種門檻,這讓我們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這些附加的條件,讓我們把自己的夢想和願望都扼殺在了自己的大腦之中,我們在每一件簡單事情中附加的任何條件,都會成為我們行動的限制,我們這樣做也意味著我們有想法、有目標,但是沒有條件,沒有去做是有客觀原因的,不是自己不思進取,我們做不了一件事情或者還沒有開始去做一件事情,一定是我們找到了不去做的理由,否則我們就不會只是還在想,關鍵是這些理由並不一定是我們真實的障礙,只是我們的假想和我們的預設。

我們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為一件簡單的事情附加了各種前提條件,讓這件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和難以逾越。

我們自己有這樣一種能力,可以通過問陌生人三個問題,大概的判斷他未來幾年的發展,好奇的人會追問三個問題是什麼?其實問題本身不重要!而在於對方的回答是什麼,這三個問題你可以根據他人的情況,因人而異的靈活設置。“我想...但是...”等等這樣的語言結構就決定了他們在短時間內智慧徘徊在原地,我們已經為自己設下了無法逾越額鴻溝,除非遇到一些很重要的事件或者遇到能改變自己的人。

有一位讀者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有一段時間他非常的困惑,他在這家公司呆了6年,最終是混上了部門主管的頭銜。但是這個頭銜並沒有實權,他負責的還是自己一直以來所做的那些事情,他的工資也沒有漲,公司的人際關係非常的複雜,在重要的崗位上都是老闆的親信,或者是一些關係戶介紹來的人,所以即便他的直接上司想提拔他也無能為力。這樣他就有了想離開的念頭,可是轉念又一想,即便在這裡自己得不到重用、公司也不算高,但畢竟這是一家上市公司,工資有保障、福利也還不錯,重新找一份新的工作,萬一公司沒有實力,恐怕連工資都沒有保障。

總之他想換,但是假設了一大堆的障礙,在他有離開這家公司的想法的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多次下決心想一走了之,但最終也沒走成,他實在不願意這樣拖下去,他就問我怎麼辦。我詳細的分析了他的情況,就鼓勵他堅決地離開,他說要不要騎驢找馬,我說不要再給自己等下去的理由了,終於他鼓起勇氣離開了這份工作。

離職後的半個月,他就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因為他很有能力,老闆也很器重他,他的待遇也比之前高了很多。

在這裡,大家不要誤認為有能力就能換個好公司好工作,有不少有能力的人越跳槽越糟糕。不過他是幸運的,在跳槽後的半個月就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我講這個案例並非鼓勵大家不顧一切地去換工作。換與不換要看個人的實際情況,我要說的是在這種情況下,要果斷地終止自己心中的衝突,我們一旦想做一件事情,但是又做不了,這時就說明我們心中產生了衝突,心理衝突會讓我們停下裡,消耗自己的精力,這樣我們即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安心不了去做自己在做的事情。結果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既不能專注也不能投入,只能是過一天算一天。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心中有衝突,心理衝突才是我們製造困境的根源,心理衝突時我們為自己設下的牢籠。看一個人是否受到限制和局限,喲要看他心中是否有衝突,只要心中有衝突,我們就不會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本身,也不會發揮我們最大的潛能,註定只能在原地踏步,不會有什麼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