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科學家解析美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影響

針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作出的讓該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 《自然》雜誌彙集了全球研究人員的反應。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前局長、俄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態學家Jane Lubchenco:

總統特朗普決定從《巴黎協定》中退出, 表現出對大多數美國人和商界領袖願望的全然漠視以及對人民健康、安全和經濟福祉的不負責任和冷酷無情。 與此同時, 它表現了無視對美國和全球最貧困人口所造成影響的道德上的虛偽以及對壓倒性的科學證據的全然無知。 從《巴黎協定》中退出非但不能像總統所陳述的那樣“保護美國”, 反而會讓美國變得更加脆弱並且削弱其全球領袖地位。

我們共同的未來以及地球上大部分其他生命的未來, 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對抗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 做到這一點, 需要全球共同行動。 很難想像會有人故意留下貧窮、經濟動盪、愈發怪異的天氣、包括中暑和疾病擴散在內的諸多健康影響、日益上升的海平面和洪水等一系列禍害,

但這正是總統特朗普所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 新的路徑和總統提出的預算將放棄重要的經濟機會。

幸運的是, 眾多市長、州長、宗教領袖、科學家和企業經營者知道風險在哪裡、尊重科學證據, 並且從轉向可再生能源中看到了巨大的經濟潛力和道德責任。 他們準備著適應已經在進行的改變, 投資於科學領域, 並且密切關注最新動向以指導未來決定。 雖然繼續這些行動擁有強大的經濟動力, 但假如擁有來自總統的強有力的措施和領導, 它們應當被開展得更快並且更加高效。 唉!相反, 他已經選擇了把頭埋在沙堆裡,

裝作看不見。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前副主席、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氣候科學家Jean-Pascal van Ypersele:

總統特朗普作出的在2020年離開《巴黎協定》的決定非常令人遺憾。 它否定了關於解決氣候變化問題迫切性的嚴謹的科學分析結果(很多由美國科學家作出), 以及IPCC作出的關於應對方案對技術和社會經濟所產生影響的嚴格評估, 包括它們在空氣品質、能源安全、健康和創造就業等其他領域產生的重要協同效應。

多年來, 美國在促進關於氣候變化的起因進程、潛在風險以及應對方案的高品質科學研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國的這種領導地位暫時失去是一種遺憾。 歐洲、亞洲的其他國家以及新興經濟體將很有可能彌補這個損失,

將困難轉化成機遇。

目前, 代表了接近85%的溫室氣體排放的近150個國家已經批准了《巴黎協定》。 將美國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從這個總量中去掉的話, 已經確認履行該協定相關計畫的其他國家仍覆蓋了近2/3的排放量。 這意味著如今已被很多國家視作機遇的向低碳經濟轉型將不會消退, 無論有沒有美國加入。

IPCC氣候科學前共同主席、瑞士伯恩大學氣候和環境物理學家Thomas Stocker:

特朗普作出的無視氣候異常這一科學事實以及氣候變化影響所帶來高風險的決定, 不僅對本國人民不負責任, 對地球上所有的人和生命也都是不負責任的。 相較于創新和改變, 美國政府更偏好過時的技術。 它正在拒絕巨大的好處,

並且將在下一場工業革命——脫碳——中失去領導地位。

美國是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國。 自工業革命起, 它和歐洲貢獻了累積碳排放量52%的份額。 然而, 美國正在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帶頭向前的歷史責任中退出。 考慮到大多數國家作出的減少排放量的持續性承諾、歐洲堅定的領導地位以及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向脫碳經濟轉型, 美國面臨著被趕超和失去這個時代最重要經濟機會之一的風險。

英國曼徹斯特廷達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副主任Kevin Anderson:

《巴黎協定》中有很多關於低碳的豪言壯語。 然而, 在這層面紗之下, 並未出現敦促各國履行國際義務的緩解氣候變化議程。 特朗普作出的表面上看似不計後果的決定, 可被用作繼續保持冷漠的進一步藉口,也可被視為一種催化劑,助推人們將溫柔的言辭轉化成有意義且及時的行動。在這一點上,特朗普無知的“蠢話”或許能在不經意間成為一股正面力量。如果得到積極的引導,它可能迫使其他國家放棄對投機性技術日益增長的依賴以及不斷上升的碳價格,並且開始形成適用的緩解氣候變化議程。

如果特朗普成功地讓美國轉回煤炭經濟(這看上去是不可能的),那麼歐盟需要借鑒其貿易保護主義的托詞,將針對進口貨物的碳標準落實到位。

最後,讓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美國各州市擁有下放的權力,其中很多領導人會繼續支持氣候科學。

奧地利拉克森堡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能源研究人員Joeri Rogelj:

雖然美國從《巴黎協定》中退出有損於減輕氣候變化的國際共同努力,但可能對美國經濟自身造成最大的損害。包括中國和歐盟在內的很多其他主要經濟體已經展現了實施氣候協定的強烈承諾。這一信號將刺激這些地區的創新和商業發展。然而,美國政府拒絕為該國商業提供如此明確的方向感,並且正通過這一做法無視最堅實的科學證據。基於誤導性的短期政治目標設置研究、創新和商業重心將使美國錯失良機,並且可能在全球技術和創新圖景中成為落後者。

氣候問題是一個累積下來的全球性問題,不可能通過《巴黎協定》一下子解決。然而,它需要對氣候行動採取漸進式的更新和調整。為制止氣候變化,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需要被設定限額。因此,如果一個國家無法實現其承諾,便意味著進一步的碳排放削減需要在其他地區或者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實施。這會讓問題變得更難解決,並且更加不公平。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氣候模型專家Benjamin Sanderson:

雖然美國將從《巴黎協定》中退出的聲明是不幸的,但還沒到“認命”的時候。自此之後,減緩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在未來幾年內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氣候的長期演變取決於其他國家以及美國本土內外的機構將做何事以應對美國從《巴黎協定》中的退出。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時候《巴黎協定》的徹底失敗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另一個十年一如往常的增長將使地球變得更加溫暖,而後果也將是災難性的。不過,一些重要的其他簽約國已經表達了提高減排目標的承諾。在美國,很多州市以及該國一些最大的公司也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無論美國是否參與《巴黎協定》。(宗華編譯)

可被用作繼續保持冷漠的進一步藉口,也可被視為一種催化劑,助推人們將溫柔的言辭轉化成有意義且及時的行動。在這一點上,特朗普無知的“蠢話”或許能在不經意間成為一股正面力量。如果得到積極的引導,它可能迫使其他國家放棄對投機性技術日益增長的依賴以及不斷上升的碳價格,並且開始形成適用的緩解氣候變化議程。

如果特朗普成功地讓美國轉回煤炭經濟(這看上去是不可能的),那麼歐盟需要借鑒其貿易保護主義的托詞,將針對進口貨物的碳標準落實到位。

最後,讓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美國各州市擁有下放的權力,其中很多領導人會繼續支持氣候科學。

奧地利拉克森堡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能源研究人員Joeri Rogelj:

雖然美國從《巴黎協定》中退出有損於減輕氣候變化的國際共同努力,但可能對美國經濟自身造成最大的損害。包括中國和歐盟在內的很多其他主要經濟體已經展現了實施氣候協定的強烈承諾。這一信號將刺激這些地區的創新和商業發展。然而,美國政府拒絕為該國商業提供如此明確的方向感,並且正通過這一做法無視最堅實的科學證據。基於誤導性的短期政治目標設置研究、創新和商業重心將使美國錯失良機,並且可能在全球技術和創新圖景中成為落後者。

氣候問題是一個累積下來的全球性問題,不可能通過《巴黎協定》一下子解決。然而,它需要對氣候行動採取漸進式的更新和調整。為制止氣候變化,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需要被設定限額。因此,如果一個國家無法實現其承諾,便意味著進一步的碳排放削減需要在其他地區或者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實施。這會讓問題變得更難解決,並且更加不公平。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氣候模型專家Benjamin Sanderson:

雖然美國將從《巴黎協定》中退出的聲明是不幸的,但還沒到“認命”的時候。自此之後,減緩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在未來幾年內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氣候的長期演變取決於其他國家以及美國本土內外的機構將做何事以應對美國從《巴黎協定》中的退出。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時候《巴黎協定》的徹底失敗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另一個十年一如往常的增長將使地球變得更加溫暖,而後果也將是災難性的。不過,一些重要的其他簽約國已經表達了提高減排目標的承諾。在美國,很多州市以及該國一些最大的公司也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無論美國是否參與《巴黎協定》。(宗華編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