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了ODB 愛車疑難雜症早知道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的縮寫, 中文翻譯為“車載診斷系統”。 這個系統隨時監控發動機的運行狀況和尾氣後處理系統的工作狀態, 一旦發現有可能引起排放超標的情況, 會馬上發出警示。

當系統出現故障時, 故障燈(MIL)或檢查發動機(Check Engine)警告燈亮, 同時OBD系統會將故障資訊存入記憶體, 通過標準的診斷儀器和診斷介面可以以故障碼的形式讀取相關資訊。 根據故障碼的提示, 維修人員能迅速準確地確定故障的性質和部位。

從20世紀80年代起, 美國車企們開始在其生產的電噴汽車上配備OBD, 初期的OBD沒有自檢功能, 而是通過恰當的技術方式提醒駕駛員發生的失效或是故障。 比OBD更先進的OBD-Ⅱ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產生, 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制定了一套標準規範, 要求各汽車製造企業按照OBD-Ⅱ的標準提供統一的診斷模式, 在20世紀90年末期, 進入北美市場的汽車都按照新標準設定OBD。 歐盟和日本在2000年以後引入OBD技術, 04年之後, 汽車發達國家的OBD技術進入第三個階段。

OBD-Ⅱ與以前的所有車載診斷系統不同之處在於有嚴格的排放針對性, 其實質性能就是通過監測汽車的動力和排放控制系統來監控汽車的排放。 當汽車的動力或排放控制系統出現故障, 有可能導致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或燃油蒸發污染量超過設定的標準, 故障燈就會點亮報警。

歐洲和美國在OBD檢測的項目和限值方面, 存在一定差別。 美國OBD監控的目的在於成為高排放標準車輛之前發現故障;歐洲OBD監控的目的在於發現高排放車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