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我只是想和你一起悶聲大發財,沒想到你居然是想copy我?!

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約我吃飯, 一見面便是滿肚子的委屈、心酸、憤懣。 這跟1年前, 在我面前那個滿腔熱情、那個放言“不創業 枉青春”的他,

截然相反。 不經想, 他究竟經歷了什麼鬼?

1年前, 做技術出身的他, 偶然間萌發了一個IDEA, 想開發一款社交軟體, 剛想完他就立馬翻網路, 發現並沒有人開發, 說時遲那時快, 立馬就邀了三五個好友, 說幹就幹。 從最初的創意到專案的成熟, 團隊整整熬了3個月,

好在項目剛一推出就吸引了很多投資人的青睞, 其中有一個基金投資人當場拍板, 說要投1000萬, 並打算1周後去公司看看。

這下好了, 項目值錢啦!朋友心想著反正能這麼拍板的千萬級大佬, 這會先過來考察也是理所當然, 於是就立馬貸款選了新辦公場地、購置設備、招兵買馬等等, 畢竟這可是金主啊, 怠慢不得, 也要留下好印象嘛!

後來投資人真的過來做調查了, 他們也做了各種演示、探討, 但他們接著就發現了不對勁, 這個所謂的投資人不僅不懂基礎的技術, 連很多金融知識都不懂, 完全是一個“暴發戶”, 並在涉及專案具體運作上也提出干預, 要求按照他的想法進行改動。

於是, 朋友果斷拒絕了這筆不靠譜的投資!但讓朋友沒想到的是, 自己的創意竟然被所謂的金主, 進行了“複製”!被套路了!

這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只能自認倒楣, 吃了啞巴虧。 惱羞之余, 原來的專案已經錯失了機遇, 當務之急也就只能再開發別的專案。 後來朋友新開發的專案, 也有投資人看好,

但有了前車之鑒, 就擔心自己的好創意被抄襲, 所以在跟投資人洽談的時候, 想著先簽下保密協議來保護自己的創意。 誰知道投資人一看保密協定, 結果一番冷眼, 直接說“第一次融資吧?創投圈沒有這規矩!咱們有機會再合作吧!”…

朋友的心酸經歷,

也算是走了投資人典型的“套路”。 就像前段時間黃小廚被公開指責盜用某公關公司的設計方案, 就連facebook也被指出抄襲anapchat功能, 不過是手法不同, 路子不一, 高明的, 相機而動, 直接就上位了。

其實, 創業路上處處都是神坑, 偌大的創投圈, 雖然看似一片繁榮, 卻也充滿了謊言, 一不小心就是投資人的套路。 那麼, 對於朋友這種初創企業, 有著好創意又怕項目被抄襲, 該如何跟投資人商談、融資呢?又如何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專案呢?

辨別“黑天使”和“白騎士”

很多創業者其實像朋友這樣, 比較單純, 在建立深度合作關係之前, 投資人問啥答啥。 殊不知, 有些投資人你對他掏心掏肺, 對方回頭就是一刀。 這一類投資人被稱作“黑天使”, 打著看專案的旗號剽竊專案創意, 轉身就把從你那兒得來的商業模式另作他用。一個不小心,項目就分崩瓦解。更有“黑天使”在注資公司之前高價挖走團隊人員進入繼續研發,直接掌握公司全部股權把創始人隔之門外。

像這樣打著投資的旗號複製創業專案,是創業者經常遇到的問題。再一個,由於創業項目並不成型,創業者要求投資人簽署保密協議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是否現實取決於創業者和投資人兩方的談判優勢,受到追捧的成熟公司要求投資人簽署保密協議會很輕鬆,而參加融資海選的早期創業者,提出這樣的要求往往只能遭受投資人的白眼,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所以,所謂的保密協議在創投圈也很難落實,很難獲得法律的保護,即使發生“被複製”的事情,也只能自認倒楣。

早期融資要做的是,在誘惑面前學會分辨“黑天使”和“白騎士”。一個靠譜的投資人,是不斷跟你溝通交談的,能給與你的絕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給予專業的意見,帶來資源上的幫助。無論是企業運營還是後續融資,他們會時刻對你保持關注,提醒你的不足,不遺餘力出謀劃策和提供建議,願意陪你一同成長。

設置競爭壁壘自我保護

有一位投資大佬曾說過,融資過程的原則是:分享餅乾,而不是製作餅乾的秘方。在競爭同化十分嚴重的環境下,創業者應該具備“防盜”能力。具體來說,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掌握披露資訊的技巧。比如在投遞商業計畫書時,儘量使用不可修改的PDF格式;在和投資人介紹產品時,避免披露具有價值的技術資訊和核心的機密。

小範圍的進行試錯驗證。在產品的正式版本沒有上線之前,在儘量小的、可實現目標的範圍內,驗證你的第一代產品或者原型,越少人知道越好。

擁有完整的產品計畫。一份清晰的產品規劃,體現了不同時間段對產品的反覆運算和運營的深入思考。產品在不斷地創新和改變,即便對方一直抱有抄襲的想法,那也會因為跟不上你的進度、看不懂你的打法,而處於被動和落後的局面。

建立產品核心壁壘。當一個產品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壁壘的時候,例如使用者、內容數量、產品體驗,使用者會對你的產品產生依賴,被抄襲和複製的難度就會變高,比如大眾點評的複製成本就隨著點評內容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核心資產的法律保護措施。比如對功能變數名稱的周邊功能變數名稱進行保護、專利的申請、商標的註冊和備案等等。

創業的道路上,雖然怕被抄襲的擔心無可厚非,但抄襲並不是一件壞事,也說了你專案所處的領域有潛力,說明你的想法受到了對方的認可,但可能你做得還不夠好,如果你已經擁有絕對的優勢和門檻,那他再做同樣的事情就需要付出很大代價。

另外,IDEA需要在與使用者、投資人、開發者等等的交流中獲得提升,想出一個偉大的idea並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利潤,重要的是要能把idea轉化為現實。所以,我們創業者經常用換位思考,以市場、以投資人的角度來不斷的評估自己的項目和自己本人,你就會慢慢的發現,原來專案還有很多問題,戰略上、模式上、細節上….

我們說,“事為先,人為重”,早期創業者更應當擔心的是,如何順利地將自己的創意和保密資訊轉化為一項可持續的業務,就是把自己的專案做好,團隊管理好,保持清醒的頭腦,常常做“複盤反思”,才能不斷進步。

轉身就把從你那兒得來的商業模式另作他用。一個不小心,項目就分崩瓦解。更有“黑天使”在注資公司之前高價挖走團隊人員進入繼續研發,直接掌握公司全部股權把創始人隔之門外。

像這樣打著投資的旗號複製創業專案,是創業者經常遇到的問題。再一個,由於創業項目並不成型,創業者要求投資人簽署保密協議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是否現實取決於創業者和投資人兩方的談判優勢,受到追捧的成熟公司要求投資人簽署保密協議會很輕鬆,而參加融資海選的早期創業者,提出這樣的要求往往只能遭受投資人的白眼,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所以,所謂的保密協議在創投圈也很難落實,很難獲得法律的保護,即使發生“被複製”的事情,也只能自認倒楣。

早期融資要做的是,在誘惑面前學會分辨“黑天使”和“白騎士”。一個靠譜的投資人,是不斷跟你溝通交談的,能給與你的絕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給予專業的意見,帶來資源上的幫助。無論是企業運營還是後續融資,他們會時刻對你保持關注,提醒你的不足,不遺餘力出謀劃策和提供建議,願意陪你一同成長。

設置競爭壁壘自我保護

有一位投資大佬曾說過,融資過程的原則是:分享餅乾,而不是製作餅乾的秘方。在競爭同化十分嚴重的環境下,創業者應該具備“防盜”能力。具體來說,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掌握披露資訊的技巧。比如在投遞商業計畫書時,儘量使用不可修改的PDF格式;在和投資人介紹產品時,避免披露具有價值的技術資訊和核心的機密。

小範圍的進行試錯驗證。在產品的正式版本沒有上線之前,在儘量小的、可實現目標的範圍內,驗證你的第一代產品或者原型,越少人知道越好。

擁有完整的產品計畫。一份清晰的產品規劃,體現了不同時間段對產品的反覆運算和運營的深入思考。產品在不斷地創新和改變,即便對方一直抱有抄襲的想法,那也會因為跟不上你的進度、看不懂你的打法,而處於被動和落後的局面。

建立產品核心壁壘。當一個產品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壁壘的時候,例如使用者、內容數量、產品體驗,使用者會對你的產品產生依賴,被抄襲和複製的難度就會變高,比如大眾點評的複製成本就隨著點評內容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核心資產的法律保護措施。比如對功能變數名稱的周邊功能變數名稱進行保護、專利的申請、商標的註冊和備案等等。

創業的道路上,雖然怕被抄襲的擔心無可厚非,但抄襲並不是一件壞事,也說了你專案所處的領域有潛力,說明你的想法受到了對方的認可,但可能你做得還不夠好,如果你已經擁有絕對的優勢和門檻,那他再做同樣的事情就需要付出很大代價。

另外,IDEA需要在與使用者、投資人、開發者等等的交流中獲得提升,想出一個偉大的idea並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利潤,重要的是要能把idea轉化為現實。所以,我們創業者經常用換位思考,以市場、以投資人的角度來不斷的評估自己的項目和自己本人,你就會慢慢的發現,原來專案還有很多問題,戰略上、模式上、細節上….

我們說,“事為先,人為重”,早期創業者更應當擔心的是,如何順利地將自己的創意和保密資訊轉化為一項可持續的業務,就是把自己的專案做好,團隊管理好,保持清醒的頭腦,常常做“複盤反思”,才能不斷進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