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紮心了,這些人1個月交的公積金,可能比你的工資還要多!

在多地房貸利率上浮, 買房成本上升的情況下, 公積金貸款的優勢更加凸顯。

以成都為例, 根據成都市住房公積金中心資料, 5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利率為3.25%, 而5年以上商業貸款利率為4.9%。 我們以貸款50萬元, 選擇等額本息還款法, 20年還清為例。 選擇公積金貸款, 還款總額約為68萬元, 月均還款2835元;選擇商業貸款, 還款總額約為78.5萬元, 月均還款3272元, 也就是說公積金貸款相比商業貸款每月可少還400多元。

公積金的好處不僅如此, 它還有避稅的作用, 因為扣除五險一金後的收入, 才是計稅的基數。 公積金還可以支付房租、支付裝修、支付大家電購買等等。

正因為公積金有這麼多好處, 所以效益好的單位, 會給職工儘量多地繳存公積金。 最近, 北京就將公積金月繳存上限調高到5548元, 而在廣州、深圳目前公積金月繳存上限已經超過了8000元。

廣州、深圳兩地公積金月繳存上限超8000是什麼概念?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6年全國平均工資資料, 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569元,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2833元。 也就是說, 2016年非私營、私營單位的平均月薪分別為5630.75元、3569.42元。 廣州、深圳兩地公積金月繳存上限已經大大超過了全國就業人員的平均月薪。

不過, 要拿到最高上限的公積金, 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現實情況要比預想的要複雜得多。

公積金比拼, 深圳竟然全國墊底

雖然都叫公積金, 但各地經濟發展水準差異很大, 因此職工繳納的公積金數額也各不相同, 且這種不同並不與經濟發展水準相匹配。

根據住建部等部門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2016報告”), 人均公積金繳存(全年,

下同)最高的地區是西藏, 為2.77萬元, 排在其後的分別是北京、新疆, 分別為2.16萬、1.92萬元。

排名最靠後的是山西省, 人均公積金繳存只有0.73萬元, 河南、陝西也偏低, 分別只有0.78、0.88萬元。

令人意外的是, 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深圳人均公積金繳存水準也非常低。

根據深圳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的《深圳市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 2016年深圳公積金實繳職工567.70萬人, 當年繳存額428.68億元, 也就是說每人平均繳存金額為7551元, 只比山西省好一點。

從全國來看, 人均公積金繳存為1.27萬元。

再來看另外兩個一線城市, 上海2016年公積金實繳職工764.74萬人, 繳存額1018.58億元, 也就是每人平均繳存金額約為1.33萬元;

根據廣州市公積金中心發的《廣州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 2016年廣州公積金實繳職工390.61萬人, 當年繳存額618.36億元, 也就是說每人平均繳存金額約為1.58萬元。

從上面的資料, 可以看出雖然一線城市工資收入完爆其它地方, 但是在繳存公積金上卻無特別的優勢, 尤其是深圳, 在全國房價最高的情況下, 去年人均公積金繳存數竟然排名倒數。

那麼, 是什麼造成了深圳的平均公積金繳存數這麼低呢?

根據住建部上述報告, 2016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中,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占57.14%;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類型單位占42.86%——儘管民營企業解決了中國大部分的就業人口, 但繳存公積金的職工占比並不占優。

從報告可以看出,在繳存公積金的職工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企職工達到了近六成,這也部分解釋了國家機關、國企多的北京為何人均公積金繳存最多,而民營經濟發達的深圳人均公積金繳存就要少得多。

對於一些民營企業來說,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為了給企業減負,從去年開始,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將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調整為:單位和職工繳存比例不應低於5%,原則上不高於12%。

因此,此次各地上調公積金月繳存上限,受益更多的還是國企和一些效益比較好的民營企業的員工,底子薄的小企業以及效益不好的民營企業,很難提升公積金繳存金額。

中高收入者更容易享受公積金的福利

正如上述資料所反映的一樣,目前住房公積金受到爭議的地方在於,中高收入者更容易享受公積金的福利。

住建部等部門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繳存職工中,低收入群體占49.81%,中等收入群體占44.12%,高收入群體占6.07%。貸款職工中,低收入群體占36.61%,中等收入群體占57.43%,高收入群體占5.96%。

上述報告中,低收入指收入低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中等收入指收入介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1倍(含)~3倍之間,高收入指收入高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含)。

在北京、上海和廣東,上述現象更為明顯。2016年,北京、上海、廣東公積金繳存中,低收入人群分別占比53.1%、57.44%和68.99%,但是在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中,上述三地低收入群體只占到30.6%、35.36%和26.64%。

廣東省的報告還顯示,職工貸款所購住房套數中,90(含)平方米以下占38.76%,90~144(含)平方米占51.83%,144平方米以上占9.41%。

有業內人士評論認為,廣東住房公積金貸款中用於購買90平米以上住房占比過半,意味著公積金貸款主要流向中高收入群體改善型居住需求,用於低收入群體的基本居住需求相較偏低。

但繳存公積金的職工占比並不占優。

從報告可以看出,在繳存公積金的職工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企職工達到了近六成,這也部分解釋了國家機關、國企多的北京為何人均公積金繳存最多,而民營經濟發達的深圳人均公積金繳存就要少得多。

對於一些民營企業來說,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為了給企業減負,從去年開始,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將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調整為:單位和職工繳存比例不應低於5%,原則上不高於12%。

因此,此次各地上調公積金月繳存上限,受益更多的還是國企和一些效益比較好的民營企業的員工,底子薄的小企業以及效益不好的民營企業,很難提升公積金繳存金額。

中高收入者更容易享受公積金的福利

正如上述資料所反映的一樣,目前住房公積金受到爭議的地方在於,中高收入者更容易享受公積金的福利。

住建部等部門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繳存職工中,低收入群體占49.81%,中等收入群體占44.12%,高收入群體占6.07%。貸款職工中,低收入群體占36.61%,中等收入群體占57.43%,高收入群體占5.96%。

上述報告中,低收入指收入低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中等收入指收入介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1倍(含)~3倍之間,高收入指收入高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含)。

在北京、上海和廣東,上述現象更為明顯。2016年,北京、上海、廣東公積金繳存中,低收入人群分別占比53.1%、57.44%和68.99%,但是在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中,上述三地低收入群體只占到30.6%、35.36%和26.64%。

廣東省的報告還顯示,職工貸款所購住房套數中,90(含)平方米以下占38.76%,90~144(含)平方米占51.83%,144平方米以上占9.41%。

有業內人士評論認為,廣東住房公積金貸款中用於購買90平米以上住房占比過半,意味著公積金貸款主要流向中高收入群體改善型居住需求,用於低收入群體的基本居住需求相較偏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