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不出意外,本田UR—V讓歌斯圖歷史重演了

高顏值, 高配置, 高售價, 這似乎是對本田UR—V的最好解釋.....

大眾有套娃的手法, 而本田就有複刻的手法, 廣汽本田出了繽智, 而東風本田就複刻出了個XR—V, 同樣前不久前廣汽本田出了個冠道, 緊接著東風本田出了個UR—V, 在本田心中研發一款車型就等於是一舉兩得, 能換個名字換合資商繼續發售, 這種做法看起來比大眾還厲害。 但並不是換個名字就也能取得個好的銷量, 畢竟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24.68—32.98萬的售價相比較起冠道的22.00—32.98萬雖然是僅有2萬的差距, 但是好像在配置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差距, 僅僅是多了個全景天窗, 真皮座椅, 加上本身24.68萬的起售價都已經算是比較高的售價了, 作為同冠道一致的姊妹車型, 毫無疑問當然是選擇冠道。 本田估計是還沒有吸取到歌斯圖的教訓, 品牌不適合做中高端的車型。

作為一台售價22萬多的SUV, 在這個價位區間裡面有太多的選擇了, 豐田漢蘭達, 大眾途觀L, 斯柯達科迪亞克, 日產樓蘭, 別克昂科威都是有著非常高的口碑, 不是本田的死忠粉是很難讓人選擇UR—V。

買這個價位的SUV都看中的是面子, 本田的面子還沒有達到過上面這些品牌的等價, 但售價確實上升不少。

雖打著中國特供, 但卻是在想分得中高端SUV市場的這一杯羹, 旗下沒有與漢蘭達, 昂科威, 銳界直接對抗的車型, 無奈推出冠道與UR—V, 達到一個建立品牌形象的大工程, 但是在配置, 售價方面就完全沒有體現出出來, 加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銷量不高是自然的。

有大佬的扶持,又有一手好牌,就是打的不好,這是很多合資車型應該反思的問題,像斯柯達的科迪亞克,都是沒有一個好的銷量,這車車型的最終原因都是只有一個,定價不合適,讓消費者看不到車型的誠意。UR—V以及冠道要想取得一個好的銷量就必須降價,用一個擁有誠意的價位來吸引消費者。

有大佬的扶持,又有一手好牌,就是打的不好,這是很多合資車型應該反思的問題,像斯柯達的科迪亞克,都是沒有一個好的銷量,這車車型的最終原因都是只有一個,定價不合適,讓消費者看不到車型的誠意。UR—V以及冠道要想取得一個好的銷量就必須降價,用一個擁有誠意的價位來吸引消費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