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家族兩千年間世代為官 唯獨朱元璋不買帳 說:不准給他們官做

明太祖為什麼對百姓擁戴的孔子不屑一顧呢?一些人認為這是因為他覺得孔子的理念和自己的統治是不一致的。 這個原因是真的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瞭解明太祖為了打壓孔子都做了一些什麼事吧。

在明王朝建立的初期, 明太祖登上皇位, 開創了治理明朝的篇章, 在建國後的某一天, 他和自己的寵臣劉伯溫忽然間就聊到了孔子所著的《論語》。

他的這位寵臣對於這位歷史人物有著自己不一樣的見解, 他覺得, 其實孔子從來就沒有認認真真的做過官, 並且他所著的《論語》也僅僅只是和他的學徒們坐在一起談經論道的記錄而已。

他對於關於宋朝趙普用半部《論語》打江山, 另外半部治社稷的說法很懷疑。 他覺得如果真的像這麼說, 將江山打下只需要半部《論語》的話, 那麼只要將這本《論語》熟記於心, 那麼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稱帝了?

從此可見趙普所說的並不全部都是真的, 他的這個見解對於明太祖來說, 可以說是正合了他的意。

在聽過了他的這個見解之後, 明太祖立馬就說:你說得真的是太對了, 我之前就曾經試著在這本書中找尋一些治國的方法, 但是卻一無所獲, 裡面什麼都沒有。

明太祖不僅沒有將這本書奉為治國之書, 反而將這類書歸為“邪說”, 明令打擊這類書籍在民間的傳播。 他曾經下令,

讓整個大明朝的百姓都停止對孔子的祭祀, 想要在行為上將孔子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降低, 將儒家學說的地位降低。

而對於孔子的後輩, 他更是對其進行了百般的刁難和打壓。 從這也可以看出這位明朝的開國皇帝有著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和作風。

孔子的後輩都有著一個自己特別的封號, 那就是“衍聖公”, 每個朝代都是這樣稱呼其後輩的。

在漢代的時候因為尊尚儒學, 所以在漢代之後, 他的後代在朝中都會受到特別的優待。

並且在他的後輩中, 特別是位於山東的衍聖公府邸已經成為了當時的聖人之府, 他們這一族也被稱為是天下第一族。

並且只要是被尊為了“衍聖公”的人, 也就是孔氏家族中的大宗主。 不管是在哪裡,

都是有著享不盡的風光的。 就算是在天子的面前, 也會在表面上給足了他們的面子。

但是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卻在明太祖的手上給打破了。 在他登基後不久, 就硬是不顧眾人的反對讓當時正重病在臥的“衍聖公”不遠千里前來南京面朝見自己。

根據史料記載, 在洪武元年的春天, 也就是西元一三六八年三月, 山東濟甯被徐克攻陷, 雖然當時各方的戰事四起, 硝煙不斷, 離戰爭結束還遠遠有一段距離, 但是當時的明太祖已經登上了皇位, 天下局勢基本上已經定了下來。

當時在位的“衍聖公”已經臥病在床了, 為了讓自己的家族不在新皇面前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 所以他便立即派了自己的兒子前往去拜訪徐達。

之後徐達又將這位孔子之後送到了南京。

在“衍聖公”的兒子到達了南京之後, 便立即向明太祖稟奏, 說明了自己父親沒有親自前來的原因。 但是明太祖在看了奏摺之後心中很不悅, 當時便下了一道諭旨, 內容明確表明了稱病不可。

“衍聖公”在看見這道諭旨的時候, 便明白了新皇心中的不悅, 也知道了不可二字中蘊含的意義。 於是還在重病中的“衍聖公”便驚慌惶恐的前來王城面見天子。

當他到達南京之後, 明太祖接見了他。 在問到年齡的時候, 得知這位“衍聖公”已經五十三歲了。 於是明太祖便說, 因為你年紀大了並且有患有重病, 就不讓你在朝為官了。

後來還馬上送給了他府宅一座, 一匹馬, 二十石的大米。 次日, 明太祖對左右說到,

孔子的後人, 應該以禮相待, 不應該用任何的官職來勞煩他。

所以, 對於這位孔子後人, 明太祖一直都沒有給他一個重要的官職。

在元朝的時候, 這位孔子後人擔任的是國子監祭酒, 這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小官, 但是到了大明的時候, 卻沒有官可做。 從這可以看出明太祖對於他早就有了戒心, 對於後人都是這樣, 對於孔子就更好不到哪兒去了。

到了西元一三六九年的時候, 他居然還突然下了一道舉國震驚的旨意:讓全國都停止祭祀孔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