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父親節想叫一聲爸爸,才發現自己永遠失去了父愛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 也有人說因為父愛無痕, 所以父愛應該是最完美的。

當人們都在今天談論自己的父親如何辛勞, 如何為自己為家庭付出時, 但總有一些人, 永遠都失去了父愛。

在他眼裡, 你的命也是他命的一部分

兒子載著他, 去鎮裡辦一些退伍軍人的相關手續, 回家路上, 一部大貨車要右拐進加油站, 將他們的電動車刮倒。

在這危急時刻, 71歲的福建南安官橋下洋村民王老伯用最後力氣將兒子推出去, 自己卻被捲入車輪底, 遭兩次碾壓當場死亡。

在那種生死時刻, 是父母天性, 老伯才能在無意識或有意識的情形下推開了他兒子。

他兒子回憶。 爬起來後, 馬上去前面喊司機停車, “沒想到, 司機居然又倒車, 我趕緊喊他停車, 卻來不及了!”他說, 看到父親被碾過第二次後斷了氣, 他一下悲傷得連哭都哭不出來了。

在他眼裡, 你的命也是他命的一部分。

你知道錯了的代價, 或許就是父愛再也回不來了

16日晚7點左右, 山東曆城區華山路段小清河一觀光橋附近, 一年輕女子疑因感情問題跳入小清河。

同在岸邊且水性不好的父親未作絲毫猶豫, 隨之跳入河中, 抓住女兒後拼盡全身力氣將女兒往上托舉。 一過路小夥聽見求救後跳入水中, 在圍觀市民的幫助下, 將女孩救上岸。 昏暗的路燈下, 河面恢復往常平靜, 父親的身影卻已不見。

“爸爸, 我錯了……”女孩坐在岸邊, 渾身顫抖地哭喊。 當晚11點, 女孩的父親被救上岸卻早已無生命跡象。

你知道錯了的代價, 或許就是父愛再也回不來了。

失孤

我相信有很多人一定看過2015年劉德華主演的一部電影, 名字叫《失孤》。 電影講的是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 父親雷澤寬(劉德華飾)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 而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扮演角色“雷澤寬”的人物原型叫郭剛堂。

1997年9月21日, 郭剛堂兩歲幼子郭振走失, 從此踏上漫漫尋子路。 十幾年中, 為了尋找郭振, 他騎摩托車找遍全國除新疆、西藏外的所有省份, 行程逾40萬公里。 18年過去, 兒子郭振至今仍未找到。

2015年3月20日電影《失孤》上映當天, 45歲的郭剛堂跟百余名觀眾一起進了影院。

開場幾分鐘, 打扮成農民模樣的劉德華出場, 一同出現的, 是片中最重要的道具—摩托車。 車後座上, 插著一面由彩布製成的旗子, 像伏在摩托車上累得抬一次頭都費力的劉德華一樣, 這面旗子耷拉褶皺, 沒有一絲生氣, 仔細辨認, 是一張孩子的照片。

劉德華還沒開口, 郭剛堂的眼淚嘩地就流了下來。 怕影響觀眾, 他從座位上起身, 繞到放映廳側面的樓梯處, 坐在臺階上。 不敢出聲, 他就咬自己的手指, 把頭埋進膝蓋。

電影中設置了幾處故意逗笑觀眾的橋段, 全場集體笑出聲的時候, 他在哭。 因為咬了太多次手指, 手指肚變形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每當父親節的時候, 我們總是在問候並感謝著自己的父親。

給自己的爸爸買一份禮物, 一個紅包, 一聲您辛苦了。

可是你父親卻永遠失去了叫爸爸的權利。

我自己也很信開篇的那句話——父愛是這世界上最完美的, 因為父愛無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