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聞1+1》老了,除了兒女,靠誰?靠啥?

央視網消息(新聞1+1):高齡、失能、失智……當生命衰弱不堪, 這些老人能否得到專業養老服務?它就在你家附近, 它能24小時提供專業全托照護,

只是, 什麼樣的人可以獲得機會?《新聞1+1》今日關注:上海“長者照護之家”, 怎麼照護生命?

觀眾朋友晚上好, 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上周兩會已經結束, 但是兩會上釋放出的很多改革信號還在被人們關注和討論, 其中有一個和你我都有著直接關係的領域, 就是養老。 說到養老, 就不得不提一個城市, 那就是上海, 我們來看一個資料。

截至2015年年底, 上海有436萬名60周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口, 占全市戶籍人口的30.2%。 到2020年, 60周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口將達到530萬, 2025年將達到近600萬。

【評論】

這是上海的老年人資料, 它已經讓上海變成了全國老齡化最高的城市, 所以上海怎麼破題養老, 很多城市都在看。 最近, 上海的一個新的養老服務方式正在試點和推廣, 叫做“長者照護之家”, 是一種嵌入社區的托養服務, 而且能夠為中、重度的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24小時的全托服務, 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模式?誰可以來住?誰來付錢?又能否推廣和借鑒?我們的記者專門去上海進行了觀察採訪, 先去看看它可以提供怎樣的養老服務。

長者照護之家的關婆婆

對於那些高齡、中重度失能、失智老人, 他們可以方便的在社區找到養老院嗎?在上海陸家嘴街道遂成社區, 就有一個叫做“長者照護之家”的養老機構, 居住在此的老人, 不僅全部來自附近社區,

而且可以得到24小時全托照護。

每天上午九點, 是工作人員帶領老人做團體康建活動, 時間持續30分鐘..........

長者照護之家社工師在介紹這個是什麼操, 主要的功能是什麼。

這裡的“長者照護之家”去年11月開始正式運營, 骨折術後需要康復的、中風後需要康復的等等這些類型的老人, 都可以申請入住, 目前, 入住這裡的老人, 有八位。

長者照護之家的設計結構,是家庭式設計,每天為老人的康復安排表,以及所有設施均為老人設計。

工作人員為關婆婆指導康復動作

關婆婆已經85歲,雙腿無法行走,由於家人很難對她進行24小時照看,去年12月,老人就來到了“長者照護之家”。

護理員沈阿姨幫助關婆婆起床

從每天起床,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動,關婆婆都需要護理員照顧。此外,在這裡,關婆婆還要有專業的康復訓練,幫助雙腿恢復。

專業康復師幫助關婆婆練習走路。

長者照護之家康復師:每天為關婆婆設計腿部恢復的訓練,之前剛來的時候關婆婆站都站不起來,現在,關婆婆已經能夠在工具的輔助下走十米。

每一天,每一步的進步,老人的開心就寫在臉上。記者拍攝這一天,讓關婆婆更開心的是,遠在美國的女兒,也正趕上休假回國。

關婆婆的女兒給關婆婆泡腳。

從家裡到養老院,走路不過五分鐘,這一個月,女兒隨時都可以來看她,泡腳的中藥,做好的飯菜,有時候一天會來三四趟。關婆婆覺得,這家養老院的確是方便。

關婆婆的女兒:平時無法照護,這次回來就多陪陪她,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送到這兒就住得不願意走了。我平時在美國的時候,也每天都會和她視頻,看到她很好就安心了。

關婆婆:見到女兒開心,在這裡住很開心,她們都對我很好,她們都不嫌我麻煩。

關婆婆口中的麻煩,指的是晚上要起來三四次,護理員沈加秀,就守在門口,她需要隨叫隨到。

長者照護之家,誰來住?

【評論】

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裡面還包括日間的托養照護、上門護理等等方面,這其中的“長者照護之家”,也就是能夠24小時全托的這一部分,是最新的一種試點形式。我們看看它到底新在哪兒。

長者照護之家

位置:嵌入社區,服務半徑10到15分鐘的距離。

服務物件: 階段性需要照護的4—5級失能、失智老人

形式:24小時全托

收費:平均5000元左右/月

【評論】

1、這個養老服務機構離家近,就像剛才短片中展現的,有的家屬一天可以隨時去好幾趟。

2、誰可以住在裡邊?首先失能、失智程度符合一個4到5級的評估標準,還有一個關鍵點是階段性需要。說的簡單點,就是一般的養老院、護理員只收長期失能的老人,但是階段性需要照護的一般都不收,比如手術後需要恢復的、中風後恢復的、甚至是家人照顧久了很累,能讓家人喘口氣的,都可以申請到這裡來。所以,它的首創性其實體現在它彌補了社區養老對這樣一個群體提供服務的空白。

3、24小時全托,這在以往的社區養老服務中也不多見。

4、收費平均在5000元左右,這其實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好了,除了展現的這些之外,這家機構還有什麼樣的特點,接下來馬上連線我們《新聞1+1》去上海採訪的記者孔茜。

通過剛才所說的我們可以知道,只要是符合等級評估的,都可以進長者照護之家,面對的物件就是社區裡的普通老人,而且是流動性的,目標還是讓老人回歸家庭。這裡的老人大部分是失能和失智的老人,而對於要照顧好失智的老人,恐怕挑戰會更大,而這樣一個機構,又是如何運營?我們繼續往下看。

康復師幫助薛婆婆做最簡單的鍛煉操

80歲的薛婆婆,是一位失智老人,在去年長者照護之家剛營業時,就住了進來。

長者照護之家護理員 黃永玲:從薛婆婆來的時候,我就照顧她,那個時候她的狀態......

護理員黃永玲,需要對老人的照顧更加細緻,哪怕是生活中每天用到的東西,薛婆婆有時都會分辨不清,需要24小時看護,以防老人用錯了東西。

長者照護之家護理員 黃永玲:講薛婆婆有時候會故意為難護理員,護理員也只能哄著她。

一個小風波:因為喝優酪乳的事情,薛婆婆和護理員黃永玲鬧情緒。

本來要喝優酪乳,但熱好了,她又不喝,對於失智老人,這樣的情況隨時發生。

長者照護之家護理員 黃永玲:有時候也很生氣,也很想不幹了,但是生完氣看見薛婆婆需要幫助了,又很不忍心。

同樣,在長者照護之家中,除了24小時照護,老人每天會得到一次幫助恢復認知的訓練。

負責認知訓練的專業康復師幫助老人識別顏色。

認知訓練康復師介紹為什麼要給薛婆婆做認知訓練和薛婆婆的變化。

耐心、細心,康復師說,這樣的認知康復訓練,能延緩老人失智程度的加深。

薛婆婆的兒子、兒媳來看望她,兒媳幫她整理衣服,陪她聊聊天。

有家人看望,老人就會安靜下來。薛婆婆,是退休工人,每個月有2700塊錢的退休金,她只有一個兒子,也六十歲了,兒媳身體也不好,還要照顧孫子,但家就在附近,倒是可以經常探望。

薛婆婆兒媳:實在沒有辦法,她腦子現在不清楚了,沒有辦法24小時看護著,在這裡挺好的,她能夠得到細心的照顧,我們也很放心。

據瞭解,對失智老人,很多養老院和護理院,都拒絕接收。而在長者照護之家,薛婆婆不僅生活能得到照顧,還可以參與一些活動,特別是,現在一些基本生活用品也能夠分清,這是讓家人最開心的地方。

長者照護之家,誰來出錢?政府+社會養老機構+老人自己

【評論】

上海這樣一個長者照護之家,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它的運營模式,說的簡單點,就是誰來出錢。

【評論】

1、政府:負責提供資源,就是辦一個這樣養老服務機構所需要的地方,比如街道以前的一些活動中心啊、不用的辦公室啊等等可以改建,但不是重新建。除了資源之外,政府還提供床位的補貼,裝修資金,另外還有經濟困難老人的養老補貼。

2、社會養老機構:聘請專業人員的費用。

3、老人:護理費。

從以上來看,政府所投入的還是比較大的,那這樣一個模式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能辦起來的核心是否就是看政府能拿出多少錢來?接下來我們要請教一位專家,他是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社會對策研究的專家左學金。

【電話連線】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社會對策研究專家 左學金

好了,在這樣這樣一種模式中,到底背後是有哪些條件的支撐,需要客服的困難都有哪些,我們來聽一聽制度的設計者是怎麼來說的?

長者照護之家中工作人員在組織老人活動的現場

關婆婆的腿在好轉,薛婆婆的生活能力,似乎也有改善,一個方便的嵌入社區的養老服務機構,對政府來說,首先要解決資源使用的公平問題。

工作人員講解薛婆婆在進入長者照護之家前怎樣進行的評估

每一位老人要進入長者照護之家,首先需要做出評估。大致程式是先由老人提出申請,然後,專業的醫護人員和照護人員,會對老人的身體狀況、經濟狀況進行調查評估,只有等級達到4級和5級的老人,才能獲得名額。

綜合評估體系,由上海市衛計委統一制定標準,對上門評估人員也統一做出培訓,2015年,該體系評估,首先在上海徐匯區進行試點。

上海徐匯區民政局副局長 黃幽妮:我們的資源整合了,我們原來民政有養老機構、居家養老,衛生有護理床位,醫保有高齡居家醫療護理,那它所有的資源都在一個平臺上,那老人可根據他的需求,以及他的身體等級狀況,提出相適應的申請,也能享受到這個梯度化服務。

解決了資源匹配,接下來,就要找到一個有專業能力的機構。

上海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處長 陳躍斌介紹長者照護之家的挑戰和難點,以及未來的走向會是什麼。

陸家嘴長者照護之家,正是由一家專業社會養老機構負責運營,這裡,護理員、康復師,都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都需要官方認證的資格證書。

長者照護之家中老人的活動和相處

記者孔茜:從長者照護之家走出,我們的拍攝就要結束了,幾天的拍攝給我最大的感受,一是長者照護之家裡每一個老人,每一位工作人員,每一位護理員,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彼此像朋友般熟悉,二是由於嵌在社區裡,老人的家人每天都可以隨時來探望,老人並未割斷自己與家庭的關係,目前,像這樣的長者照護之家上海已經有73個,今年要在全市鋪開。眼下,每一座城市都面臨養老難題,像這樣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能夠在其他城市複製嗎?

長者照護之家,能複製嗎?

【評論】

其實從剛才的短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長者照護之家在上海之所以能夠做下來,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支持:統一的評估體系、政府資源和資金的支持、專業可靠的社會養老機構。

【評論】

統一的評估體系,解決的是資源的公平分配,畢竟資源有限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現實,還有政府資源和資金的支持,另外還要有專業可靠的社會養老機構,這在制度設計者的眼中也是最難的一個部分。好了,像這樣的一種模式,能否在其他城市推廣,接下來我們繼續連線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社會對策研究專家左學金。

【結語】

好了,我們觀察上海的社區養老新模式,其實是這樣一個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他們的方式方法能夠給其他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借鑒,今天我們關注了上海社區裡對失能失智的老人,而且是評級級別較高的這樣一個群體的老人提供的一種服務,那麼,對於普通的,但同樣需要養老服務的老人群體,上海的社區養老,又能怎樣解決?我們明天會繼續關注。

長者照護之家的設計結構,是家庭式設計,每天為老人的康復安排表,以及所有設施均為老人設計。

工作人員為關婆婆指導康復動作

關婆婆已經85歲,雙腿無法行走,由於家人很難對她進行24小時照看,去年12月,老人就來到了“長者照護之家”。

護理員沈阿姨幫助關婆婆起床

從每天起床,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動,關婆婆都需要護理員照顧。此外,在這裡,關婆婆還要有專業的康復訓練,幫助雙腿恢復。

專業康復師幫助關婆婆練習走路。

長者照護之家康復師:每天為關婆婆設計腿部恢復的訓練,之前剛來的時候關婆婆站都站不起來,現在,關婆婆已經能夠在工具的輔助下走十米。

每一天,每一步的進步,老人的開心就寫在臉上。記者拍攝這一天,讓關婆婆更開心的是,遠在美國的女兒,也正趕上休假回國。

關婆婆的女兒給關婆婆泡腳。

從家裡到養老院,走路不過五分鐘,這一個月,女兒隨時都可以來看她,泡腳的中藥,做好的飯菜,有時候一天會來三四趟。關婆婆覺得,這家養老院的確是方便。

關婆婆的女兒:平時無法照護,這次回來就多陪陪她,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送到這兒就住得不願意走了。我平時在美國的時候,也每天都會和她視頻,看到她很好就安心了。

關婆婆:見到女兒開心,在這裡住很開心,她們都對我很好,她們都不嫌我麻煩。

關婆婆口中的麻煩,指的是晚上要起來三四次,護理員沈加秀,就守在門口,她需要隨叫隨到。

長者照護之家,誰來住?

【評論】

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裡面還包括日間的托養照護、上門護理等等方面,這其中的“長者照護之家”,也就是能夠24小時全托的這一部分,是最新的一種試點形式。我們看看它到底新在哪兒。

長者照護之家

位置:嵌入社區,服務半徑10到15分鐘的距離。

服務物件: 階段性需要照護的4—5級失能、失智老人

形式:24小時全托

收費:平均5000元左右/月

【評論】

1、這個養老服務機構離家近,就像剛才短片中展現的,有的家屬一天可以隨時去好幾趟。

2、誰可以住在裡邊?首先失能、失智程度符合一個4到5級的評估標準,還有一個關鍵點是階段性需要。說的簡單點,就是一般的養老院、護理員只收長期失能的老人,但是階段性需要照護的一般都不收,比如手術後需要恢復的、中風後恢復的、甚至是家人照顧久了很累,能讓家人喘口氣的,都可以申請到這裡來。所以,它的首創性其實體現在它彌補了社區養老對這樣一個群體提供服務的空白。

3、24小時全托,這在以往的社區養老服務中也不多見。

4、收費平均在5000元左右,這其實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好了,除了展現的這些之外,這家機構還有什麼樣的特點,接下來馬上連線我們《新聞1+1》去上海採訪的記者孔茜。

通過剛才所說的我們可以知道,只要是符合等級評估的,都可以進長者照護之家,面對的物件就是社區裡的普通老人,而且是流動性的,目標還是讓老人回歸家庭。這裡的老人大部分是失能和失智的老人,而對於要照顧好失智的老人,恐怕挑戰會更大,而這樣一個機構,又是如何運營?我們繼續往下看。

康復師幫助薛婆婆做最簡單的鍛煉操

80歲的薛婆婆,是一位失智老人,在去年長者照護之家剛營業時,就住了進來。

長者照護之家護理員 黃永玲:從薛婆婆來的時候,我就照顧她,那個時候她的狀態......

護理員黃永玲,需要對老人的照顧更加細緻,哪怕是生活中每天用到的東西,薛婆婆有時都會分辨不清,需要24小時看護,以防老人用錯了東西。

長者照護之家護理員 黃永玲:講薛婆婆有時候會故意為難護理員,護理員也只能哄著她。

一個小風波:因為喝優酪乳的事情,薛婆婆和護理員黃永玲鬧情緒。

本來要喝優酪乳,但熱好了,她又不喝,對於失智老人,這樣的情況隨時發生。

長者照護之家護理員 黃永玲:有時候也很生氣,也很想不幹了,但是生完氣看見薛婆婆需要幫助了,又很不忍心。

同樣,在長者照護之家中,除了24小時照護,老人每天會得到一次幫助恢復認知的訓練。

負責認知訓練的專業康復師幫助老人識別顏色。

認知訓練康復師介紹為什麼要給薛婆婆做認知訓練和薛婆婆的變化。

耐心、細心,康復師說,這樣的認知康復訓練,能延緩老人失智程度的加深。

薛婆婆的兒子、兒媳來看望她,兒媳幫她整理衣服,陪她聊聊天。

有家人看望,老人就會安靜下來。薛婆婆,是退休工人,每個月有2700塊錢的退休金,她只有一個兒子,也六十歲了,兒媳身體也不好,還要照顧孫子,但家就在附近,倒是可以經常探望。

薛婆婆兒媳:實在沒有辦法,她腦子現在不清楚了,沒有辦法24小時看護著,在這裡挺好的,她能夠得到細心的照顧,我們也很放心。

據瞭解,對失智老人,很多養老院和護理院,都拒絕接收。而在長者照護之家,薛婆婆不僅生活能得到照顧,還可以參與一些活動,特別是,現在一些基本生活用品也能夠分清,這是讓家人最開心的地方。

長者照護之家,誰來出錢?政府+社會養老機構+老人自己

【評論】

上海這樣一個長者照護之家,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它的運營模式,說的簡單點,就是誰來出錢。

【評論】

1、政府:負責提供資源,就是辦一個這樣養老服務機構所需要的地方,比如街道以前的一些活動中心啊、不用的辦公室啊等等可以改建,但不是重新建。除了資源之外,政府還提供床位的補貼,裝修資金,另外還有經濟困難老人的養老補貼。

2、社會養老機構:聘請專業人員的費用。

3、老人:護理費。

從以上來看,政府所投入的還是比較大的,那這樣一個模式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能辦起來的核心是否就是看政府能拿出多少錢來?接下來我們要請教一位專家,他是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社會對策研究的專家左學金。

【電話連線】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社會對策研究專家 左學金

好了,在這樣這樣一種模式中,到底背後是有哪些條件的支撐,需要客服的困難都有哪些,我們來聽一聽制度的設計者是怎麼來說的?

長者照護之家中工作人員在組織老人活動的現場

關婆婆的腿在好轉,薛婆婆的生活能力,似乎也有改善,一個方便的嵌入社區的養老服務機構,對政府來說,首先要解決資源使用的公平問題。

工作人員講解薛婆婆在進入長者照護之家前怎樣進行的評估

每一位老人要進入長者照護之家,首先需要做出評估。大致程式是先由老人提出申請,然後,專業的醫護人員和照護人員,會對老人的身體狀況、經濟狀況進行調查評估,只有等級達到4級和5級的老人,才能獲得名額。

綜合評估體系,由上海市衛計委統一制定標準,對上門評估人員也統一做出培訓,2015年,該體系評估,首先在上海徐匯區進行試點。

上海徐匯區民政局副局長 黃幽妮:我們的資源整合了,我們原來民政有養老機構、居家養老,衛生有護理床位,醫保有高齡居家醫療護理,那它所有的資源都在一個平臺上,那老人可根據他的需求,以及他的身體等級狀況,提出相適應的申請,也能享受到這個梯度化服務。

解決了資源匹配,接下來,就要找到一個有專業能力的機構。

上海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處長 陳躍斌介紹長者照護之家的挑戰和難點,以及未來的走向會是什麼。

陸家嘴長者照護之家,正是由一家專業社會養老機構負責運營,這裡,護理員、康復師,都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都需要官方認證的資格證書。

長者照護之家中老人的活動和相處

記者孔茜:從長者照護之家走出,我們的拍攝就要結束了,幾天的拍攝給我最大的感受,一是長者照護之家裡每一個老人,每一位工作人員,每一位護理員,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彼此像朋友般熟悉,二是由於嵌在社區裡,老人的家人每天都可以隨時來探望,老人並未割斷自己與家庭的關係,目前,像這樣的長者照護之家上海已經有73個,今年要在全市鋪開。眼下,每一座城市都面臨養老難題,像這樣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能夠在其他城市複製嗎?

長者照護之家,能複製嗎?

【評論】

其實從剛才的短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長者照護之家在上海之所以能夠做下來,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支持:統一的評估體系、政府資源和資金的支持、專業可靠的社會養老機構。

【評論】

統一的評估體系,解決的是資源的公平分配,畢竟資源有限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現實,還有政府資源和資金的支持,另外還要有專業可靠的社會養老機構,這在制度設計者的眼中也是最難的一個部分。好了,像這樣的一種模式,能否在其他城市推廣,接下來我們繼續連線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社會對策研究專家左學金。

【結語】

好了,我們觀察上海的社區養老新模式,其實是這樣一個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他們的方式方法能夠給其他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借鑒,今天我們關注了上海社區裡對失能失智的老人,而且是評級級別較高的這樣一個群體的老人提供的一種服務,那麼,對於普通的,但同樣需要養老服務的老人群體,上海的社區養老,又能怎樣解決?我們明天會繼續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