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熊孩子,你到底想怎樣?|付桐 暖直播

在孩子面前, 家長有時候很脆弱, 有時又像惡魔, 還會莫名其妙的失控, 心裡無數遍喊著:“你這熊孩子, 到底想怎樣啊???”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面臨諸多壓力,

有時父母情緒激烈引發親子衝突, 父母與孩子之間為何會有矛盾和衝突?

父母又要如何進行自我調節?

如何通過調整自身的狀態進而改善親子關係?

請看本期暖直播, 付桐老師的見解:

付桐 | 直播老師簡介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英國認知行為催眠治療師、

成功之道催眠事業部合夥人

大腦和神經系統

在面對這壓力的時候, 我們的情緒為什麼會跳閘?

先來瞭解一下我們三位一體的大腦。

從發展進化的角度來看, 最裡層是爬行動物的腦, 中層是哺乳動物的腦, 最外層是新皮層。

爬行動物的腦, 原始腦, 就是蛇、蜥蜴這些動物的大腦, 人體胎兒時期就已發育完全, 出生之後投入使用, 主要功能是維持我們正常的生存本能, 比如呼吸、饑餓、睡覺、排泄等。

遇到危險時, 原始腦的三個本能反應是受驚、逃跑和戰鬥。

中層是哺乳動物的腦, 也稱為邊緣系統, 在個體六歲之前成熟, 主要負責情緒, 愛恨分明, 它是一個情緒腦, 傾向於讓人保留在原始的狀態。

邊緣系統和原始區域統稱為情緒的部分, 主要功能是探測危險, 保持高度警惕。

新皮層是人類才有的, 理性腦, 主要負責我們的認知、思維、創造力、語言等功能, 發育得比較晚, 所以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比較傾向于原始狀態。

中層和裡層的腦區先接收資訊, 尤其是危險資訊, 然後再傳遞到新皮層。

我們遇險前的準備狀態是由神經系統支配的, 神經系統分為運動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

運動神經系統是指, 大腦發出指令支配肢體做出相應動作。

自主神經系統就是具有呼吸、心跳等這些不受意識支配的自主活動。

自主神經系統分為兩個部分,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的興奮時的狀態, 比如你向孩子發火時,

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四肢發脹。

交感神經興奮的時候, 首先是刺激腎上腺釋放激素。

其次呼吸加快, 增加氧氣的吸收, 影響甲狀腺。

再次會影響你的面部肌肉, 當你覺得特別焦慮、憤怒的時候, 你的面目開始猙獰, 這樣的資訊傳遞給孩子也會造成影響。

交感神經過於興奮時會影響我們的生理系統、行為、認知、情緒、人際關係。

情緒腦可以理解為煙霧探測器, 而新皮層可以理解為瞭望塔。

煙霧探測器探測到危險時, 瞭望塔會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這個信號是不是危險的, 但是它是先集中處理資訊過一段時間才能反應過來。

當你有煩心事或者非常憤怒的時候, 你的情緒腦開始活躍了, 過一會兒你的理智腦也開始活躍了,

然後它們開始交流爭辯。

情緒腦:我非常憤怒, 我非常難受, 非常煩躁;理性腦:沒有關係, 過一會兒就好了。

此時爭辯的大腦是非常疲勞的, 你無法控制, 怎麼辦?

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簡單而重要的工具----呼吸。

呼吸的調節作用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應該是平衡工作的, 當交感神經過於興奮的時候,這個人就會很焦慮,形成焦慮情緒;

當副交感神經過於興奮的時候,這個人就會很抑鬱。

這時可以通過呼吸去調整、平衡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吸氣的時候就是在喚醒交感神經,呼氣的時候在喚醒副交感神經。

當你的目的是想讓自己放鬆,就用正三角的呼吸辦法:吸氣四秒—呼氣四秒—暫停四秒。

暫停四秒就是延長呼氣,因為呼氣可以讓我們的副交感神經活躍,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放鬆。

如果你的目的是讓自己保持清醒,就採用倒三角的呼吸辦法:吸氣四秒—暫停四秒—呼氣四秒。

強調延長你的吸氣,調動副交感神經的興奮。

軀體掃描

我們可以關注從頭向腳的每一部位。

比如你在生氣的時候覺察身體哪一點不舒服,告訴自己把這部分放鬆下來,通過調整我們的身體繼而調整我們的心理感受。

當四肢發脹的時候,你還可以做緊繃釋放,讓自己的身體部位緊繃,然後突然放鬆。

當你意識到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調整情緒的時候,就提前做一個工作,自己把情緒釋放掉。

就不至於在跟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掄起胳膊打孩子,把糟糕情緒釋放給孩子了。

調整認知

不一樣的觀點就引起不一樣的情緒。

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情緒去認識我們自己的觀點,繼而你可以調整觀點來調整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你也可以通過身體的感受去瞭解到你的情緒狀態,繼而通過情緒去認識你的觀點,這叫覺察三角,即覺察情緒、軀體感受、認知。

呼吸的暫停作用

呼吸是自動化反應。

當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感到憤怒時,對這個自動化的反應做一個中止,當它暫停之後理性腦就有時間作出反應,之後你就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事情,可以用更全面的視角看事情。

還有另外一種小技巧,在正念裡面稱為三分鐘呼吸空間(三步驟呼吸空間)。

第一步,你讓自己暫停,關注你的呼吸;

第二步,關注你的覺察三角,覺察你的軀體、想法、感受;

第三步,讓這種覺察擴大到身體的整體感受,或者擴展到周圍的聲音,跟外界建立一個連接。

關注當下

正念裡有行動模式和存在模式,行動模式即不停地做事情,存在模式即我們就在當下。做什麼事情都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所做的事情上,所有的情緒、感覺、想法全都關注在當下,這也會傳遞給孩子一種學習模式。

那該如何回到當下呢?

在正念裡面我們可以通過吃葡萄干進行練習,看、聽、聞、嚼。

沒有那葡萄乾時我們可以採用另外一種操作方式,你可以去看一下你是處在一種什麼樣的環境中,找一找房間裡五樣東西,看看它的形狀、大小、顏色、明暗度等等。

此時其實你會注意到情緒就沒有這麼疲勞了,你的注意力就只是在這些事情當中。

除了看,我們還可以聽各種聲音,聞各種氣味,感受自己的衣服帶來的觸覺等等。只有當下才是真實存在的。

父母的期待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有很多的期待,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時,很難受,很不解,很焦慮。

剛剛說到關注當下,你可能會在你的周圍發現你從未發現的東西,感受到自己從未有過的感受,會覺得以前忽略了很多東西,包括孩子也一樣。

你只是看他某一點的時候,其他的點就被忽略了,如果像看一粒我們沒那麼仔細看過的葡萄乾的心情去看孩子的時候,就會看到孩子不同的面。

比如你可以看老師、同學、夥伴眼裡對孩子的評價是什麼。

當你看到孩子自己的優勢時,你就不至於那麼焦慮了。

還有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不要因為孩子撒謊就說他是騙子,如果你這樣覺得的時候孩子會吸收到這部分:我是一個騙子,我是一個愛說謊的人。

當他用這種限定性的語言看待自己,他可能會注意自己的這部分,就會產生認同:我就是一個騙子。

這個很不全面的評價會限定孩子的發展,掩蓋孩子的潛能。

教養模式

當孩子調皮時惹你生氣,你會注意到自己和自己父母的模式一樣,比如喜歡打孩子。

這是因為我們的記憶中保存了自己父母的教養模式。

教養模式裡提到兩點,一個是父母模式,一個是孩童模式。

當你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懲罰他或者對他特別嚴厲,這就是你在回顧小時候父母懲罰你的狀態;

當你在孩子面前表現非常脆弱的時候,就是孩童狀態,這兩種狀態是相互切換的。

衝突

衝突也是有它存在的價值,衝突可以表現出來。

當你能夠用剛剛介紹的一些方法去做的時候,可能你的自動化發脾氣就會減少,你也就會意識到衝突也是可以解決的。

通過研究證明孩子不會忘記親子衝突,他會帶著這個創傷繼續生活,這會形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跟父母有衝突,父母沒有及時處理時,很容易形成情緒問題:焦慮、抑鬱,積累了各種衝突的孩子就有可能輕生。

所以有問題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交流,孩子也能夠學到這個理念:衝突是可以解決的。

當孩子跟其他人相處出問題時,也會瞭解到可以進行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是去回避。

設置界限

為什麼要設置界限?

一個是保護孩子,給孩子樹立規矩,一個是保護自己。

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身體狀態設置界限,我們要關照自己的身體,去瞭解,通過關注自己的軀體的時候能夠意識到我什麼時候什麼情況會發脾氣,什麼時候狀態不好,多數是在疲勞的時候。

因為很多家庭不設置界限,孩子不知道什麼情況就觸到了家長的底線,這時家長就會跟孩子發脾氣,孩子很無辜,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受到了虐待,虐待式家庭因此而產生。設置界限的方法需要每位元家長跟孩子互動的時候自己摸索出來。

因為沒有個體不同,沒有萬用之策。

不一樣的家庭,同樣困擾父母的煩惱;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

可我們的孩子也是第一次為人子女。

相信付桐老師的建議你已經get,

習而踐之,用起來吧,你會有所得的~

暖心理 願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

當交感神經過於興奮的時候,這個人就會很焦慮,形成焦慮情緒;

當副交感神經過於興奮的時候,這個人就會很抑鬱。

這時可以通過呼吸去調整、平衡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吸氣的時候就是在喚醒交感神經,呼氣的時候在喚醒副交感神經。

當你的目的是想讓自己放鬆,就用正三角的呼吸辦法:吸氣四秒—呼氣四秒—暫停四秒。

暫停四秒就是延長呼氣,因為呼氣可以讓我們的副交感神經活躍,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放鬆。

如果你的目的是讓自己保持清醒,就採用倒三角的呼吸辦法:吸氣四秒—暫停四秒—呼氣四秒。

強調延長你的吸氣,調動副交感神經的興奮。

軀體掃描

我們可以關注從頭向腳的每一部位。

比如你在生氣的時候覺察身體哪一點不舒服,告訴自己把這部分放鬆下來,通過調整我們的身體繼而調整我們的心理感受。

當四肢發脹的時候,你還可以做緊繃釋放,讓自己的身體部位緊繃,然後突然放鬆。

當你意識到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調整情緒的時候,就提前做一個工作,自己把情緒釋放掉。

就不至於在跟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掄起胳膊打孩子,把糟糕情緒釋放給孩子了。

調整認知

不一樣的觀點就引起不一樣的情緒。

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情緒去認識我們自己的觀點,繼而你可以調整觀點來調整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你也可以通過身體的感受去瞭解到你的情緒狀態,繼而通過情緒去認識你的觀點,這叫覺察三角,即覺察情緒、軀體感受、認知。

呼吸的暫停作用

呼吸是自動化反應。

當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感到憤怒時,對這個自動化的反應做一個中止,當它暫停之後理性腦就有時間作出反應,之後你就可以更理性地看待事情,可以用更全面的視角看事情。

還有另外一種小技巧,在正念裡面稱為三分鐘呼吸空間(三步驟呼吸空間)。

第一步,你讓自己暫停,關注你的呼吸;

第二步,關注你的覺察三角,覺察你的軀體、想法、感受;

第三步,讓這種覺察擴大到身體的整體感受,或者擴展到周圍的聲音,跟外界建立一個連接。

關注當下

正念裡有行動模式和存在模式,行動模式即不停地做事情,存在模式即我們就在當下。做什麼事情都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所做的事情上,所有的情緒、感覺、想法全都關注在當下,這也會傳遞給孩子一種學習模式。

那該如何回到當下呢?

在正念裡面我們可以通過吃葡萄干進行練習,看、聽、聞、嚼。

沒有那葡萄乾時我們可以採用另外一種操作方式,你可以去看一下你是處在一種什麼樣的環境中,找一找房間裡五樣東西,看看它的形狀、大小、顏色、明暗度等等。

此時其實你會注意到情緒就沒有這麼疲勞了,你的注意力就只是在這些事情當中。

除了看,我們還可以聽各種聲音,聞各種氣味,感受自己的衣服帶來的觸覺等等。只有當下才是真實存在的。

父母的期待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有很多的期待,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時,很難受,很不解,很焦慮。

剛剛說到關注當下,你可能會在你的周圍發現你從未發現的東西,感受到自己從未有過的感受,會覺得以前忽略了很多東西,包括孩子也一樣。

你只是看他某一點的時候,其他的點就被忽略了,如果像看一粒我們沒那麼仔細看過的葡萄乾的心情去看孩子的時候,就會看到孩子不同的面。

比如你可以看老師、同學、夥伴眼裡對孩子的評價是什麼。

當你看到孩子自己的優勢時,你就不至於那麼焦慮了。

還有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不要因為孩子撒謊就說他是騙子,如果你這樣覺得的時候孩子會吸收到這部分:我是一個騙子,我是一個愛說謊的人。

當他用這種限定性的語言看待自己,他可能會注意自己的這部分,就會產生認同:我就是一個騙子。

這個很不全面的評價會限定孩子的發展,掩蓋孩子的潛能。

教養模式

當孩子調皮時惹你生氣,你會注意到自己和自己父母的模式一樣,比如喜歡打孩子。

這是因為我們的記憶中保存了自己父母的教養模式。

教養模式裡提到兩點,一個是父母模式,一個是孩童模式。

當你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懲罰他或者對他特別嚴厲,這就是你在回顧小時候父母懲罰你的狀態;

當你在孩子面前表現非常脆弱的時候,就是孩童狀態,這兩種狀態是相互切換的。

衝突

衝突也是有它存在的價值,衝突可以表現出來。

當你能夠用剛剛介紹的一些方法去做的時候,可能你的自動化發脾氣就會減少,你也就會意識到衝突也是可以解決的。

通過研究證明孩子不會忘記親子衝突,他會帶著這個創傷繼續生活,這會形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跟父母有衝突,父母沒有及時處理時,很容易形成情緒問題:焦慮、抑鬱,積累了各種衝突的孩子就有可能輕生。

所以有問題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交流,孩子也能夠學到這個理念:衝突是可以解決的。

當孩子跟其他人相處出問題時,也會瞭解到可以進行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是去回避。

設置界限

為什麼要設置界限?

一個是保護孩子,給孩子樹立規矩,一個是保護自己。

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身體狀態設置界限,我們要關照自己的身體,去瞭解,通過關注自己的軀體的時候能夠意識到我什麼時候什麼情況會發脾氣,什麼時候狀態不好,多數是在疲勞的時候。

因為很多家庭不設置界限,孩子不知道什麼情況就觸到了家長的底線,這時家長就會跟孩子發脾氣,孩子很無辜,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受到了虐待,虐待式家庭因此而產生。設置界限的方法需要每位元家長跟孩子互動的時候自己摸索出來。

因為沒有個體不同,沒有萬用之策。

不一樣的家庭,同樣困擾父母的煩惱;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

可我們的孩子也是第一次為人子女。

相信付桐老師的建議你已經get,

習而踐之,用起來吧,你會有所得的~

暖心理 願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