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車企、經銷商、消費者誰將獲益更多?

新舊《辦法》對比圖。

文/宋發良

隨著經濟發展, 我國汽車銷售已連續八年產銷保持全球第一, 並大幅領先第二位的美國。 現階段實行的汽車品牌授權單一體制已不能適應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 也導致市場競爭不充分、壟斷經營、零供關係失衡、汽車及零部件價格虛高等問題越來越突出。

從7月1日起, 實施長達12年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將廢止, 全新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

新規名字直接刪除了“品牌”兩字, 也打破當前我國汽車行業單一的“品牌授權”銷售方式, 並將迎來授權與非授權經銷汽車並存的新時代。 一連串的管理辦法出臺, 又會對車企, 經銷商和消費者有什麼影響呢?

賣車可不需授權 銷售途徑拓寬

新《辦法》中第十二條明確表示:“經銷商出售未經供應商授權銷售的汽車, 或者未經境外汽車生產企業授權銷售的進口汽車, 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消費者作出提醒和說明, 並書面告知向消費者承擔相關責任的主體。 ”可以看到, 新《辦法》已經表明經銷商可以出售未經汽車廠家授權銷售的汽車, 只是需要向消費者進行書面提醒, 這也是此辦法中最重要的變革——打破過去的汽車品牌授權銷售單一模式。

“這種模式的變化, 為打破品牌壟斷、充分市場競爭、創新流通模式創造了條件。 未來, 汽車供應商將能夠通過多種管道售賣汽車, 而經銷商也可以銷售多個品牌的汽車, 汽車超市、汽車賣場、汽車電商等模式都將進入社會化銷售體系。 同時, 也將會對現在仍然是銷售絕對主力的4S店產生影響, 甚至衝擊。 目前4S店有著硬體好、有廠家支援、信譽較高的優勢, 但也存在成本高、價格貴的問題。 不過授權是國際通用的慣例, 受到認可, 再加上汽車是大宗消費商品的特性, 人們對有信譽的4S店還有很高的依賴度, 預計4S店的銷售管道受到的衝擊還不會很大。 ”西部車城總經理王華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道。

現在消費群體的重心已經逐漸向80、90後轉移, 對於富有互聯網思維的年輕消費者來講, 汽車超市和汽車電商無疑更加適合他們。 在汽車超市可以更直觀地對比想購買的車型, 而且競爭對比銷售的話, 一定會打價格戰, 那這時候對消費者來說就是一個好消息。 電商買車減少了汽車流通部分的費用, 這樣又可以讓利給消費者, 實現雙贏。

改變車企“一家獨大” 經銷商“外快”受限

新《辦法》對供應商的限制非常具體:供應商可以要求經銷商為本企業品牌汽車設立單獨展區, 滿足經營需要和維護品牌形象的基本功能, 但不得對經銷商實施規定整車、配件庫存品種或數量, 或者規定汽車銷售數量;不得限制經營其他供應商商品;不得要求承擔以汽車供應商名義實施的廣告、車展等宣傳推廣費用等。

西安奧城奧迪相關負責人在談到新《辦法》時強調, “新《辦法》實施後, 我們將獲得更大自主經營權, 包括可以通過節省廣告費用、增加其他品牌車型等降低經營成本。 不過, 從目前來看, 車企主導模式已經有近二十年之久, 這種慣性能否隨著新《辦法》實施而迅速改變, 仍有待觀察。 ”

新《辦法》第十四條規定, 供應商、經銷商不得限定消費者戶籍所在地, 不得對消費者限定汽車配件、用品、金融、保險、救援等產品的提供商和售後服務商, 但家用汽車產品“三包”服務、召回等由供應商承擔費用時使用的配件和服務除外。 經銷商銷售汽車時不得強制消費者購買保險或者強制為其提供代辦車輛註冊登記等服務。 由此可以看出,新的管理辦法特別加強了對經銷商的管理和更加保障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益。雖然現在熱銷的車型沒有明碼加價,但是通過購買裝飾、配置等手段變相加價也是十分常見,而且消費者還需高價購買指定保險,和選擇指定的金融產品,新《辦法》無疑是保障了消費者在購買時自由選擇的權益。而對於經銷商,原本買車的利潤就已經不高,甚至虧本,希望通過這些手段去彌補虧損情況或者提高利潤,但是新政似乎要限制經銷商的這種“外快”形式。

保護消費者權益 破除後市場領域壟斷

新《辦法》的出臺,能夠更好地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以往對於熱銷或緊俏車型,有消費者曾遇到過加價購車的情況,新《辦法》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

除了整車銷售之外,汽車維修也將發生很大變化。根據新《辦法》中的第二十一條,“供應商不得限制配件生產商(進口產品為進口商)的銷售對象,不得限制經銷商、售後服務商轉售配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其配套的規範性檔另有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將來車主有望在4S店以及其他社會汽車維修廠等途徑購買品牌汽車的原廠配件。西安金花寶馬銷售部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變化,顯而易見也會對4S店產生衝擊。過去,原廠配件和廠家維修技術這兩樣一直是4S店吸引車主售後的法寶,但也造成了高昂的汽車配件價格。如今在打破汽車維修市場的壟斷後,人們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原廠件,而不一定非要到4S店這種管道才能購買。更進一步的價格競爭將不可避免,人們有望買到更便宜的原廠配件。而這樣一來,意味著汽車售後市場也將迎來一場大洗牌。”

業界觀察

4月5日,商務部發佈《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將於7月1日起施行,新《辦法》出臺在整個汽車流通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里程碑意義。陝西省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征分析認為,新《辦法》的制定充分聽取了汽車流通企業、生產企業、消費者、行業商協會等有關方面意見。

新《辦法》在多方面實現重要突破,一是根本上打破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體制;二是標誌著汽車流通體系真正進入社會化發展階段;三是有助於更好發揮汽車消費的主導作用;四是有利於促進汽車流通全鏈條發展。新《辦法》為打破品牌壟斷,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創新流通模式,降低流通成本創造了條件。

然而好事辦好並非易事,需要過程。以“平行進口”為例,自2014年8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佈《關於行業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以來,目前平行進口的試點範圍已經擴大到9個省市,伴隨著平行進口業務的逐漸擴大,所衍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是國家政策多項利好推動平行進口業務發展,但市場仍然慢熱,平行進口車銷量占比雖然在不斷提升,但近幾年占比仍然不超過20%;二是平行進口車優勢在於價差,由於競爭加劇,售後規範致使成本上升,價格優勢削弱;三是售後服務一直為人詬病。這些問題都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提升。

新《辦法》面臨的問題,一是車企主導流通模式有近二十年之久,可能會經歷雙軌共同進行的時期;二是從車企—供應商—終端使用者要有一個管道重建的過程;三是如何維護品牌信譽變為複雜化,需要制定相應的辦法;四是對售後服務維修,配件供應等方面如何保證優質優價,需要加強監管,確保好的政策實施收到好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新的管理辦法特別加強了對經銷商的管理和更加保障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益。雖然現在熱銷的車型沒有明碼加價,但是通過購買裝飾、配置等手段變相加價也是十分常見,而且消費者還需高價購買指定保險,和選擇指定的金融產品,新《辦法》無疑是保障了消費者在購買時自由選擇的權益。而對於經銷商,原本買車的利潤就已經不高,甚至虧本,希望通過這些手段去彌補虧損情況或者提高利潤,但是新政似乎要限制經銷商的這種“外快”形式。

保護消費者權益 破除後市場領域壟斷

新《辦法》的出臺,能夠更好地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以往對於熱銷或緊俏車型,有消費者曾遇到過加價購車的情況,新《辦法》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

除了整車銷售之外,汽車維修也將發生很大變化。根據新《辦法》中的第二十一條,“供應商不得限制配件生產商(進口產品為進口商)的銷售對象,不得限制經銷商、售後服務商轉售配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其配套的規範性檔另有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將來車主有望在4S店以及其他社會汽車維修廠等途徑購買品牌汽車的原廠配件。西安金花寶馬銷售部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變化,顯而易見也會對4S店產生衝擊。過去,原廠配件和廠家維修技術這兩樣一直是4S店吸引車主售後的法寶,但也造成了高昂的汽車配件價格。如今在打破汽車維修市場的壟斷後,人們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原廠件,而不一定非要到4S店這種管道才能購買。更進一步的價格競爭將不可避免,人們有望買到更便宜的原廠配件。而這樣一來,意味著汽車售後市場也將迎來一場大洗牌。”

業界觀察

4月5日,商務部發佈《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將於7月1日起施行,新《辦法》出臺在整個汽車流通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里程碑意義。陝西省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征分析認為,新《辦法》的制定充分聽取了汽車流通企業、生產企業、消費者、行業商協會等有關方面意見。

新《辦法》在多方面實現重要突破,一是根本上打破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體制;二是標誌著汽車流通體系真正進入社會化發展階段;三是有助於更好發揮汽車消費的主導作用;四是有利於促進汽車流通全鏈條發展。新《辦法》為打破品牌壟斷,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創新流通模式,降低流通成本創造了條件。

然而好事辦好並非易事,需要過程。以“平行進口”為例,自2014年8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佈《關於行業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以來,目前平行進口的試點範圍已經擴大到9個省市,伴隨著平行進口業務的逐漸擴大,所衍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是國家政策多項利好推動平行進口業務發展,但市場仍然慢熱,平行進口車銷量占比雖然在不斷提升,但近幾年占比仍然不超過20%;二是平行進口車優勢在於價差,由於競爭加劇,售後規範致使成本上升,價格優勢削弱;三是售後服務一直為人詬病。這些問題都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提升。

新《辦法》面臨的問題,一是車企主導流通模式有近二十年之久,可能會經歷雙軌共同進行的時期;二是從車企—供應商—終端使用者要有一個管道重建的過程;三是如何維護品牌信譽變為複雜化,需要制定相應的辦法;四是對售後服務維修,配件供應等方面如何保證優質優價,需要加強監管,確保好的政策實施收到好的效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