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藤縣禤洲島:將軍故里憶英魂 獅王駐地覓傳奇(圖)

藤縣禤洲島:

將軍故里憶英魂 獅王駐地覓傳奇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周如雨 歐其錦

禤洲島距藤縣縣城約10公里, 島長5公里, 寬約1.5公里, 全島有1000多戶5000多人, 是廣西內河第二大島。

“禤”[xuān]字在字典內的解釋是一種姓氏。 在禤洲島乃至整個藤縣, 有這個姓氏的人並不多。 當地有一傳說, 當年有一將軍為了躲避蒙古軍隊的追捕, 輾轉逃到島上隱姓埋名, 並以“禤”姓以示外人。 這一傳說, 目前已無法考證。 暫不去深究島名的來龍去脈, 且讓我們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去感受禤洲島的獨特魅力吧

探將軍故居

從縣城驅車十多分鐘, 來到當地一個名為“大橋沖”的地方。 在這裡, 可以等到上島唯一的交通工具——渡船。

禤洲島人口密集, 渡船往返的頻率, 較其他洲島頻繁。 在此處等了約10分鐘後, 一艘滿載船客的渡船緩緩靠岸。 船上, 既有島上居民, 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

乘坐渡船費用並不高, 2元/人, 要是搭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 則需多加5元/輛。

在船上欣賞十來分鐘兩岸風光後, 渡船便停靠在位於禤洲島中部的一個碼頭。 抬眼望去, 滿目翠綠, 高聳的翠竹, 茂密的樹林, 將小島包裹在綠色之中。 鄉間小道曲徑通幽, 陽光從竹葉縫中投射地面, 光影迷離。

行走間, 一棟兩層高白牆灰瓦的小洋樓讓人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忍不住抬眼凝望, 這是抗日英雄石化龍將軍的故居。

屋內, 掛著石化龍將軍的生平簡介, 在這簡短而又有力的文字中, 我們仿佛看到在當年台兒莊戰役上, 石化龍將軍金戈鐵馬, 縱橫沙場, 為保衛祖國河山奮勇殺敵的英姿。

石化龍將軍的事蹟, 不僅記錄在簡介上, 同時也流傳在每一名禤洲人的心裡。 對於他們來說, 石化龍將軍不僅是抗日英雄, 更是禤洲島上的一位熱心公益事業的好鄰居:當年他為了島上孩子的教育事業, 創辦了梧州復興中學;為讓村民增產增收, 積極從外地引進優良的農作物品種……

禤洲島有濃厚的舞獅傳統。 記者 徐冰攝

賞獅王文化

看完這具有英雄氣息的建築後, 接下來的行程, 才是這次探訪之旅的高潮:感受獅王駐地的深厚文化。

禤洲島的舞獅歷史悠久, 逢年過節, 村民總會舞著獅子到各家各戶慶賀。 1997年7月, 村民鄧明華將村裡的孩子聚攏起來, 成立了禤洲武術醒獅團。

禤洲武術醒獅團起步晚, 進步快:2000年, 禤洲獅隊成為國家A級獅隊;2004年7月, 在馬來西亞“雲頂杯”第六屆世界獅王爭霸賽中, 禤洲武術醒獅團奪得冠軍, 贏得了“東方獅王”“世界獅王”的稱號, 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禤洲武術醒獅團的學員是利用農閒、課餘時間訓練的。 沒有資金維持, 他們便自籌資金;沒有道具, 便自己製造;沒有場地, 便動手開闢……困難, 在醒獅團學員眼中就像一根彈簧, 越是阻礙, 越是能讓他們迸發出堅韌不拔的意志。 正是通過努力, 他們才能把獅子的喜、怒、醉、樂、猛、驚、疑、醒等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