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得活賣得脫 “訂單養殖”成村民“致富保單”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程曦)“昨晚連夜殺了四頭豬, 剛送到貴州大學食堂。 這種‘訂單養殖’的方式, 風險小、有奔頭。 ”村裡黑毛豬養殖基地養的84頭豬陸續出欄, 目前已經銷售了50餘頭。 這些天, 党武鎮曹家莊村村支書唐國玉心裡樂滋滋的。

党武鎮黑毛豬養殖基地

過去, 曹家莊無支柱產業, 村民除了種玉米、水稻, 就是在附近打零工。 2016年, 在貴安新區服務中心、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等幫扶單位及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曹家莊成立了貴安新區党武鄉全文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 充分利用本村山林資源, 發展特色養殖, 建立起了党武百年辣子雞食材基地和黑毛豬養殖基地, 養殖了黑腳麻雞1500羽、綠殼蛋雞1500羽和黑毛豬84頭。

党武鎮黑毛豬養殖基地唐正奎和曹家莊村支書唐國玉在基地查看豬的生長情況

有了產業, 如何賣?賣給誰?又成了困擾村民的一大難題。 為了從根本上幫助基解決養殖風險, 曹家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靜積極與貴州大學、貴安新區服務中心對接聯繫, 簽訂了合作協定, 從根本上幫助解決了曹家莊黑毛豬、黑腳麻雞以及綠殼雞蛋的銷路問題。

“我以前最愁的就是養大了豬和雞賣不出去了,

這下好了, 可以放心踏實地養了, 這真是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這種“訂單養殖”的方式, 讓唐國玉和村民們終於吃下了“定心丸”。 ”

党武鎮政府與電商公司合作建立了曹家莊村大資料平臺, 暢通銷售管道

“我們將陸續擴大養殖規模, 不能僅僅依靠貴州大學、貴安新區服務中心的訂單。

”党武鎮黨委書記朱基華告訴記者, 為了拓寬曹家莊村農產品銷路, 党武鎮政府還與電商公司合作建立了曹家莊村大資料平臺, 旨在依靠“訂單+電商+合作社”的模式, 暢通農產品從產地到銷售的完整通道, 使藏在“深閨”的農產品順利走向市場, 充分啟動了扶貧“造血”功能, 最終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