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這些APP應該為我們的流量付費!

大家聽說過定向流量嗎?一般是電信運營商和某應用合作(比如優酷、愛奇藝等 ), 向我們普通用戶提供優惠的流量包(例如10元包2G定向流量)。 這個流量僅限用於訪問優酷或者愛奇藝手機APP時生效, 不能用於其他上網活動。 由此我想到一個問題, 我們使用APP為什麼要收費流量費?有些APP是不是應該為我們支付流量費用?

一、電信運營商的手機營業廳APP

手機營業廳APP一般我們都會安裝, 也會時不時地登錄查詢流量使用情況、話費使用情況、也會偶爾辦理相應的業務, 比如辦個流量加油包。 雖然使用的次數不是很頻繁,

每次使用的時間也不是很長, 但是總會消耗一些流量。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為這些流量付費。 雖然通過手機營業廳APP, 我們獲得了便利。 但是獲利更多的應該是電信運營商, 他們更多的業務線上上承載, 線下營業廳和營業員規模日趨縮減, 就這一塊成本就節約很多。

我們使用手機營業廳APP, 很大一部分是來辦理相關業務, 也就意味著更多的消費, 我們的消費就是電信運營商的收入。 為什麼要我們付出“雙份”支出呢?

二、電子商務APP

手機淘寶APP、京東等APP, 相信大家也不陌生, 在上面的消費保守估計每年也是數以千計。 你有注意過你在這些APP的流量消耗嗎?可以告訴你, 這個流量消耗很大, 因為上面圖片居多。 我們為買的東西付費理所應當, 可是為什麼還要承擔“專賣店的租金”呢?

不可否認, 這些電子商務APP給我們帶來了便利, 但是同樣也為商家和APP開發者(或者企業)帶來了營收, 而且極大地降低了他們的運營成本。

當然或許你會說, 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果手機淘寶中的商家為我們支付了訪問流量的費用, 那麼他們就會把流量費用加在商品的售價中, 我們甚至要支付更多的費用。 對於此的反駁理由有兩點:1、這種雙重收費邏輯不合理, 不該我付費, 就不能讓我付;2、商家對於我們而言, 是一對多的關係。 對於一個商家, 假如我們一個用戶每月訪問他店鋪的流量消耗是100M,

那麼100萬個客戶消耗的流量就是10萬G, 想一想整個淘寶或者京東每個月會吸收多少流量?如果是商家或者淘寶京東去和電信運營商博弈, 他們就擁有更大的籌碼, 從而獲得更低的流量成本。

最後說一下我的不成熟想法:凡是我們用於消費的APP, 流量費均不應該由我們承擔, 應該由獲利方承擔。 歡迎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