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點亂,太原給14萬輛共用意單車立規矩

隨著共用單車家族的壯大, 如何管理規範服務共用單車促進健康發展, 成為新的城市管理問題。 近日, 太原市城鄉管委明確強調加強共用單車管理, 要求共用單車運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將這一新生事物納入數位化城市管理流程, 這標誌著太原市開始規範共用單車管理。

給共用單車“立規矩”

從今年2月起, 太原街頭出現更多共用單車的身影, 小綠車、小紅車和小黃車數量逐漸增多, 成為市民出行的新公共交通工具。 憑藉“互聯網+”技術催生出的共用單車, 擺脫傳統公共自行車靠固定鎖樁的束縛,

實現隨時隨地方便租還車。 然而, 共用單車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 也帶來了不少尷尬:有的隨意停放壓占盲道位置不合理、有的損壞維修不及時影響騎行。

按照太原市城鄉管委的部署, 太原數字城管中心對全市共用單車運行狀況展開前期摸底調研, 將共用單車納入數字

截至目前, 4家運營企業已向太原市區投放了14.3萬輛共用單車, 其中包括2.5萬輛酷騎單車、5.2萬輛摩拜單車、6.5萬輛 OFO 單車和1000輛百拜單車, 註冊用戶突破80萬人。

在具體的共用單車管理規範出臺前, 數位城管與共用單車運營企業就車輛停放制定了初步方案:車頭沖便道內側整齊擺放, 不得壓占盲道;禁止停放區域不允許擺放車輛。 並要求共用單車運營企業借鑒外地經驗,

在未來設立電子圍欄, 禁停範圍內無法租還車, 進一步規範車輛停放。

三種措施規範管理

今後, 太原數位城管中心通過市民反映、資訊採集員上報、媒體輿情收集等3種手段, 將受理並處置共用單車停放位置不合理、損壞等方面的問題。

協調處置環節分為3個步驟:首先, 數字城管平臺受理立案, 派單到車輛所屬運營企業的二級平臺;然後, 運營企業派出人員處置問題, 以圖文形式向數位城管平臺回饋資料;最後, 數位城管平臺派資訊採集員現場核查, 確認處置結果後方可結案。 共用單車損壞、停放位置不合理的處置時限為兩小時, 遇特殊情形申請延時最多不超過3次。

太原數字城管中心將共用單車運營企業納入社會責任單位考核體系,

每月對處置辦結率評比打分排名, 予以公告, 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以規範管理促進服務提升。

市民停車要規範

4家運營企業投放14.3萬輛共用單車, 但各家運行維護隊伍參差不齊, 最少的僅有幾人、最多200餘人, 服務區域大運維人手少巡查找車難, 直接影響共用單車服務水準。

數位城管二級平臺落戶4家共用單車運營企業後, 將暢通資訊傳遞管道打通協調溝通瓶頸, 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 有效解決過去市民發現共用單車問題無處反映、運營企業找不到問題車輛的難題, 體現全民參與城市管理的理念。

為提高共用單車問題的處置效率, 最大程度節約社會資源, 數位城管資訊採集員對舉手之勞即可糾正的停放位置不合理現象,

將當場擺放予以規範。 督察員巡視發現共用單車損壞、停放位置不合理, 將及時通知共用單車運營企業規範協調處置。

共用單車運營企業負責人表示, 他們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以此為契機加強管理, 推動共用單車服務水準。 同時, 太原數字城管中心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自覺維護城市秩序, 請規範停放共用單車, 發現車輛損壞及時反映, 攜手為太原城市管理全面提升行動出力。

原標題:太原規範14.3萬輛共用單車

商報記者梁丹

山西商報新媒體全省尋求合作夥伴(目前還有少量地市空白)

如果你對媒體還有一份熱愛, 如果你更瞭解新媒體的傳播和影響

來吧, 加入山西商報新媒體合作團隊

這裡有你的摯愛和創業夢想

聯繫電話:1593512209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