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改善貧困戶精神面貌 內江十中助力教育扶貧

“精准扶貧, 我們一直在路上, 一直堅持教育要在精准扶貧中有所作為。 ”內江市第十中學書記、校長孫榮虎如是說。

近年來內江市第十中學在內江市東興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的領導安排下, 堅持“精准扶貧, 教育先行;教育扶貧, 立人為本”, 充分發揮學校的人才、智力、科技、資訊優勢, 積極探索教育扶貧新模式, 演繹出一幕幕“治貧先治愚, 扶貧必扶智”的生動實踐。

增強“造血”功能

發展愛心接力脫貧模式

2015年8月, 內江東興區永福鎮山青廟村被確定為內江市第十中學精准扶貧對口聯繫幫扶村。 山青廟村距鎮政府約5公里,

全村總戶數460戶, 總人口1306人, 貧困戶53戶156人, 為東興區省級重點貧困村。 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紅苕, 養殖生豬和小家禽為主。

在脫貧攻堅征程中, 內江市第十中學不斷強化責任擔當, 多舉並措加大對山青廟貧困戶的扶持力度, 切實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 不斷增強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 確保到2018年年底山青廟村脫貧“摘帽”成功。

為加強山青廟村脫貧攻堅工作, 內江市第十中學、東興區殘聯、永福鎮和山青廟村等各方幫扶部門整合扶貧資金6萬元, 啟動了山青廟村“接力傳遞”式養羊扶貧新模式, 培育“接力傳遞”式養羊扶貧示範戶6戶。 同時為6戶“接力傳遞”式養羊扶貧示範戶提供免費培訓、實習、服務。

定期走訪貧困戶

助力村民精神脫貧

為了讓村民早日脫貧, 內江市第十中學針對教育脫貧詳細制定計劃, 包括定期看望已脫貧及未脫貧村民, 以確保大家能從精神上徹底脫貧, 有信心有決心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早前, 內江市第十中學剛剛結束走訪慰問, 在山青廟村走訪慰問了已脫貧村戶17戶, 未脫貧19戶, 共發放了物資共計6千餘元, 對特別貧困戶更是經常走訪, 幫助他們打理家庭衛生等, 與他們談心、宣傳, 幫助貧困戶從精神上決心脫貧, 樹立客服困難的信心, 另外內江市第十中學曾協助東興區殘聯為特別貧困戶送去“扶貧羊”2只, 並幫助發展養殖。

在幫扶期間, 以內江市第十中學孫榮虎書記、校長擔任組長, 劉光友、張邦學兩位副校長擔任副組長,

所有中層幹部為成員的扶貧班子, 開展走訪調研十餘次, 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2次, 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技能培訓3次。

接下來, 內江市第十中學將繼續探索長效幫扶機制, 使幫扶工作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 不斷增強山青廟村經濟發展後勁, 將脫貧攻堅工作推上新臺階。

華西城市讀本實習記者 馬夢飛 攝影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