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回歸20年之後 中國內地重塑香港股市

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的時候, 香港這個繁榮的金融中心似乎會成為外國投資者的大門, 讓其得以進入彼時基本封閉的內地經濟。

20年過去了, 內地對香港市場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外國投資者對內地的影響。

從內地交易員在香港股市的日益活躍, 到赴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不斷增多, 內地對香港市場影響巨大, 而且預計未來幾年也不會消散。

當年主權交接時, 中國政府承諾在半個世紀內保持香港高度自治。 如今50年期限尚未過半, 香港越來越多地打上了內地的烙印──儘管面對上海等內地競爭對手的崛起, 香港仍是亞洲領先的金融市場。

標準普爾(S&P Global)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Paul Gruenwald稱, 中國內地的影響無所不在。

中國內地對於香港市場具有重要作用的跡象之一是, 基準恒生指數中重量級成分股的構成發生了變化。 在1997年, 恒生指數中最大的一些公司要麼是當地大亨所有的綜合企業,

要麼是傳統的英國殖民地公司, 例如銀行巨頭滙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0005.HK, 簡稱:滙豐控股)。

當時以市值計算的10大成份股, 現在只有滙豐控股一家還在榜上。 20年前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和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Cheung Kong Property)還是兩家公司, 之後合併為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td., 0001.HK, 簡稱:長和)。

長和也是10大成份股之一。

現在, 恒生指數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 0939.HK, 601939.SH, CICHY 簡稱:建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1398.HK, 601398.SH, 簡稱: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601988.SH, 3988.HK, BACHY簡稱:中國銀行)等內地國有銀行主導。 這些銀行也在上海上市。

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最大的一些公司。 運營香港股市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td.(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td. , 簡稱:香港交易所)的資料顯示, 在1997年, 包括那些在海外創立的中國公司,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在香港股市中的市值比重不到20%。

如今, 這一比列已經提高至60%並且可能會繼續上升, 因為在香港新上市公司中內地公司的數量很多。 高盛(Goldman Sachs)的資料顯示, 去年內地公司占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總量的比重達到92%左右, 幫助香港連續第二年坐穩全球最受歡迎上市地交椅。

這一趨勢引發了不少爭議。 內地公司通常會獲得來自基礎投資者的高額投資, 這類投資者在一家公司進行IPO之前買入其股票, 並承諾在幾個月內一直持有。 國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Corp., 1658. HK, 簡稱:郵儲銀行)去年9月份進行IPO籌資74億美元,

其中80%的股票被其他六家公司認購, 這些公司多數是國企。

基礎投資者的參與讓公司啟動IPO變得更加容易。 但批評人士稱, 這樣的交易正在稀釋香港股市的品質。

高盛首席中國策略師劉勁津(Kinger Lau)稱, 香港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內地經濟增長的一個衍生物。

中國內地也在改變港股的交易方式。

近年推出的“滬港通”和“深港通”互聯互通機制允許內地投資者通過該機制買進港股。海外投資者也可以相應地通過該機制比以往更加自由地買入內地上市股票。

雖然很多人在該機制開通之際預計外資將大量湧入中國股市,不過,所謂的南向交易、即來自中國內地的資金已經成為香港市場資本流入的重要來源。

根據美國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的資料,6月份通過滬港通南向淨買入量測得的成交量幾乎達到香港整體市場成交量的10%,接近兩年半前該機制推出以來的最高水準。

分析師表示,反過來,內地交易員也在對哪類港股表現強於大盤產生影響。內地投資者通常會買進國有銀行等大型中資企業的香港上市股票。

道富全球市場(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全球宏觀策略師陸庭偉(Ben Luk)表示,港股的組成結構只會變得更加內地化,對內地的風險敞口也將日益增加。

Steven Russolillo

香港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內地經濟增長的一個衍生物。

中國內地也在改變港股的交易方式。

近年推出的“滬港通”和“深港通”互聯互通機制允許內地投資者通過該機制買進港股。海外投資者也可以相應地通過該機制比以往更加自由地買入內地上市股票。

雖然很多人在該機制開通之際預計外資將大量湧入中國股市,不過,所謂的南向交易、即來自中國內地的資金已經成為香港市場資本流入的重要來源。

根據美國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的資料,6月份通過滬港通南向淨買入量測得的成交量幾乎達到香港整體市場成交量的10%,接近兩年半前該機制推出以來的最高水準。

分析師表示,反過來,內地交易員也在對哪類港股表現強於大盤產生影響。內地投資者通常會買進國有銀行等大型中資企業的香港上市股票。

道富全球市場(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全球宏觀策略師陸庭偉(Ben Luk)表示,港股的組成結構只會變得更加內地化,對內地的風險敞口也將日益增加。

Steven Russolill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