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後趙政權的石勒,是匈奴族的奴隸,能夠稱霸中原是因為身後有這位高人

在中國古代正統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 也就是說是否名正言順, 可以說沒有什麼比正統更有號召力了。 秦漢以後, “五德終始說”成為歷代王朝彰顯其政權合法性的一個基本依據, 這種說法受到了歷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

根據五德終始說看, 西晉屬金德, 而前趙屬水德, 金生水這叫天意。 由此可見, 劉曜也非常信奉這個說法。 劉曜建立了一個趙, 之後石勒也跟著建立了一個趙, 所以後人為了區分二趙, 就把劉曜建立的趙稱為“前趙”, 石勒建立的趙稱為“後趙”。

我們知道劉曜是匈奴族的, 石勒的家族出身說法比較多, 但是經過一番考證後, 石勒是屬於羯族, 根據石勒族人的外貌體形看判斷, 他們是來自西域, 但是根據石勒具體的家族身份來說, 石勒家族是匈奴的奴隸。 奴隸出身的石勒又是怎麼脫穎而出問鼎中原的呢?

據記載, 石勒的出生也帶有異兆, 石勒14歲的時候, 他沒有像劉聰一樣遍讀四書五經, 而是和族人一起經商, 到了洛陽感到十分振奮, 跑到城牆上大聲呼叫, 驚動了洛陽很多的人們包括一些貴族。 劉淵起兵反晉的時候, 石勒追隨別人一起投奔劉淵的部隊, 後來能夠獨當一面,

在黃河以北發展了非常大的一股勢力, 而且石勒的軍隊軍紀嚴明, 攻下城池之後秋毫無犯, 因此石勒的軍隊很受百姓們的懷念。

那麼光是軍隊戰鬥力強還不夠, 石勒的身後肯定有高人指點, 據記載, 石勒的帳下養了一批漢族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為他做什麼呢?給他講歷史故事, 給他出謀劃策, 給他制定未來的規劃。 然而在這些讀書人中有一個叫張賓的謀士多次為石勒出謀劃策。 在石勒的稱霸之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就在劉曜建立前趙之後, 石勒也緊跟著建立了一個後趙,

兩個人成了戰場上的對手, 但是劉曜和石勒又在幹著相同的事情:創辦學校, 招募人口。 以張賓為首的謀士建議石勒, 建立政權後推行選拔制度, 選拔有用的人才, 這樣在和劉曜的鬥爭之中, 後趙的勢力越發強大及穩定。

西元329年, 兩大勢力在洛陽一帶展開決戰, 劉曜以酒壯膽結果馬失前蹄, 被石勒所擒, 石勒的軍隊大舉西進, 把前趙的地盤全部收歸己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