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武帝臨終前下了一道奇特命令,群臣不解,沒想到在清朝咸豐時應驗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 他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訓, 推行無為而治, 休養生息的國策。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 漢朝國庫充盈, 國力強盛,

這給漢武帝即位後的大作為提供了條件。 然而再充盈的國庫也禁不起漢武帝連年征戰和肆意揮霍, 比如漢武帝多次巡遊, 足跡遍及了大半個中國, 耗費了大量的錢財。

漢武帝晚年, 社會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老百姓需要承擔各種賦稅、兵役和勞役等, 國家面臨著“土崩”的情況。 就在這時, 大臣徐樂上書了, 在這篇近千言的上書中, 徐樂向漢武帝提出要重視秦王的歷史教訓, 並寫下了“天下之患, 在於土崩, 不在於瓦解”的名言。

當漢武帝看了徐樂的這篇上書之後, 接受了徐樂的意見, 並於征和四年二月下達《輪台罪己詔》。 在這份罪己詔中, 漢武帝提出, “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 修馬複令以補缺, 毋乏武備而已。 ”這份罪己詔不僅是漢武帝承認自己的過失, 而且對漢朝甚至是整個中國歷史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漢武帝除了罪己詔聞名於世, 還有一件事在當時讓群臣們不理解, 這就是臨終前殺掉了鉤弋夫人。 征和二年, 太子劉據因為“巫蠱之禍”自殺, 皇后衛子夫也被賜死。

經常這兩件事的打擊之後, 漢武帝帶著鉤弋夫人移居甘泉宮, 召畫工繪畫“周公輔成王”, 向群臣表明了要立劉弗陵為太子的意圖。

而就在此時漢武帝又擔心“主少母壯”, 進而重蹈呂後覆轍, 於是漢武帝做出了“立子殺母”的決定。 當時沒人能夠理解,

可是在晚清咸豐皇帝身上得到了驗證。 咸豐十一年, 咸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病死, 皇長子載淳繼任, 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主少母壯”的現象出現了, 當時載淳只有6歲, 但他有個城府極深的母親, 即後來的慈禧太后。

咸豐皇帝臨終前, 下達口諭, “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

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 盡心輔弼, 贊襄一切政務”, 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顧命八大臣”。 咸豐死後不久, 慈禧太后就發動了“辛酉政變”, 從此之後清廷的大權逐漸被慈禧太后掌控, 晚清中國進入了屈辱的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