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關於納蘭性德,你不能只知道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

【暢讀】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人們對這句詞的認知程度要遠遠大於對作者納蘭性德的認知, 而納蘭性德這個人,

也因為這句文青必備寶典, 讓這位從沒在教科書上出現過的滿清第一詞人聲名鵲起。

典型的作品帶紅作者。

康熙二十四年, 西元1685年7月1號, 年僅31歲的納蘭性德因病去世, 今天, 在納蘭性德忌日之時, 暢讀小曆跟大家分享一下詩詞之外, 不為人知的納蘭性德。

各種關於納蘭的史料中, 都記載他是當時著名的大帥哥, 但是看過畫像之後, 暢讀小曆忍不住疑惑, 到底是畫師水準不濟, 還是封建社會的審美水準跟現代人有很大的差距?

說好的帥哥呢?!

很多人都說納蘭性德名、字都好聽, 有矯情的還感慨, “納蘭性德, 四個字就是一闋好詞”, 其實在暢讀小曆看來, 要說好, 也是翻譯的好。

納蘭性德一個滿洲正黃旗人, 名字自然是滿語, 只不過被漢譯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罷了, 要知道, 容若本人跟慈禧太后屬於同一氏族, 慈禧叫什麼, 葉赫那拉氏, 這樣來看, 擁有一闋好詞當名字的容若, 還有另一個名字, 叫做“那拉性德”, 哪裡還好聽了?

順便說一句, 當今華語內地歌壇大姐大那英, 也是葉赫那拉氏傳人。

容若的老爹叫做納蘭明珠, 是康熙朝大名鼎鼎的重臣, 官至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對明珠有不少描寫, 撤三藩、統一臺灣等康熙朝大事件都有他的參與, 納蘭明珠晚年因結黨營私被康熙罷黜,

不過那時候, 納蘭性德已經去世很久了。

用現在的眼光看, 容若算是絕對的“官二代”, 不過, 他這個“官二代”不太典型罷了。

容若出生於西元1655年, 比康熙皇帝小一歲, 從小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不說過目不忘, 也是一目十行, 十七歲入國子監,

十八歲中舉人, 二十二歲時被康熙留在身邊授三等侍衛, 不久後晉升為一等侍衛。

有人說納蘭之所以能成為御前侍衛, 主要靠的是顯赫出身, 但是這個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仕途發展, 想康熙這樣一個深諳用人之道的君主, 明珠已經是朝中重臣, 那他兒子, 又怎麼會再次得到重用呢?

把容若放在自己身邊, 自然是因為康熙的賞識, 但更多的, 還是借此牽制明珠罷了。

身為康熙近臣,納蘭性德曾多次隨駕出使,並在這個過程中留下了不少名句。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康熙搞定吳三桂後出山海關東巡,一路淒風苦雨,納蘭有感于戰士的淒苦生活、思鄉之情,寫下這首詞。

當然,納蘭最廣為人知的詞句,還是他寫愛情的那些句子,納蘭是個非常長情的人,而他的感情生活,也被後人無限意淫。

有傳言說納蘭性德青梅竹馬的初戀表妹經選秀入宮做了康熙的妃子,於是,在眾多影視作品中,納蘭就成了“表妹”心中的朱砂痣,康熙也和納蘭成為一對相愛相殺的情敵。

以拍“秘史”系列聞名的導演尤小剛,不僅在《皇太子秘史》中洗白胤礽,把他塑造成天上地下最大的一朵白蓮花,還在《康熙秘史》中,開創了康熙和納蘭性德搶女人的先河。

(鐘漢良這一版本的納蘭性德可以說非常成功了)

此後,每一部有納蘭性德的電視劇,都會沿用這一設定。

於正還沒紅起來的時候,拍過一部叫做《煙花三月》的電視劇,顏值還沒殘徹底的陳浩民扮演納蘭容若,詮釋了一個動不動就歇斯底里對著老爹大喊“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的紈絝子弟,並且,每一個他看上的妹子,都會同時被康熙看上,也是不知道康熙愛的到底是妹子還是納蘭。

(陳浩民的大頭實在不適合清裝扮相,不過郝蕾是真的美,年代久遠,劇照實在是高糊)

熱搜小公舉鄭爽的清廷大戲《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納蘭對身為辛者庫婢女的女主也是一往情深。

(這個顏值實在沒什麼吸引力)

不過,別看電視劇演的熱鬧,但小曆還是要拿個大喇叭廣播,全是假的,全是假的,全是假的。

講真,就算納蘭再叛逆,但是身為臣子,再加上他那個圓滑的老爹,借他倆膽子,也不敢跟皇帝搶女人,野史嘛,隨便聽聽罷了。

在真正的史料記載中,納蘭性德的原配夫人是盧氏,成婚三年後,盧氏難產而死,從此納蘭性德“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很多文人都寫過悼亡詩詞,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句,在納蘭性德的詞集《飲水詞》中,悼亡詞也是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給大家簡單介紹幾句:

《虞美人》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xie)粉秋蛩(qiong)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寒夜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性,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生查子》

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據說在納蘭性德府邸,他曾親手種下一顆合歡樹(明開夜合樹)。

而納蘭性德的故居,現如今是宋慶齡故居,王府從裡到外已經完全沒有納蘭的痕跡了。

盧氏亡故後,納蘭續娶官氏,還有顏氏為側,有傳聞說,江南才女沈宛也在納蘭友人顧貞觀的介紹下,成為納蘭的外室。

因為沈宛是漢人,由於滿漢不得通婚,所以納蘭將沈宛安置在德勝門內的一處院落,不過兩人僅相伴一年,納蘭就去世了。

還有種說法是,沈宛是江南名妓,不可考證。

(《煙花三月》中,高圓圓扮演的沈宛)

納蘭的確是個用情至上的人,但除了愛情,納蘭對待友人,也是情深意切的。

顧貞觀也是清朝著名的文學家,曾在明珠府做私塾老師,與容若亦師亦友,二人曾合力營救因科場案蒙冤被遺戍甯古塔的好友吳兆騫。

顧貞觀名句“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是寫給吳兆騫,也是讓人不忍卒讀。

(馮遠征在話劇《知己》中扮演顧貞觀)

曹寅也是納蘭性德的友人之一,兩人一道成為康熙侍衛,有不少詩文往來,曹寅這個人,有個非常著名的孫子,寫了本非常著名的小說,他孫子叫做曹雪芹,寫的小說就是《紅樓夢》。

坊間有傳聞說,納蘭性德就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甚至於,當和珅把《紅樓夢》呈給乾隆皇帝御覽時,乾隆曾感慨:“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

納蘭性德二弟叫做納蘭揆敘,是個堅定的“八爺党”,雍正登基後,把已經去世的揆敘的墓碑文字改成“不忠不孝陰險柔佞揆敘之墓”。

不過這都是後事了,容若在世時,納蘭家還是鐘鳴鼎食的。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納蘭性德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歎,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溘然而逝,年僅三十一歲。

王國維評價納蘭性德“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到了民國時候,納蘭還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張恨水《春明外史》中寫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歲的壯年,其友慟道:‘看到平日寫的詞,我就料他跟那納蘭容若一樣,不能永年的……”

身為康熙近臣,納蘭性德曾多次隨駕出使,並在這個過程中留下了不少名句。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康熙搞定吳三桂後出山海關東巡,一路淒風苦雨,納蘭有感于戰士的淒苦生活、思鄉之情,寫下這首詞。

當然,納蘭最廣為人知的詞句,還是他寫愛情的那些句子,納蘭是個非常長情的人,而他的感情生活,也被後人無限意淫。

有傳言說納蘭性德青梅竹馬的初戀表妹經選秀入宮做了康熙的妃子,於是,在眾多影視作品中,納蘭就成了“表妹”心中的朱砂痣,康熙也和納蘭成為一對相愛相殺的情敵。

以拍“秘史”系列聞名的導演尤小剛,不僅在《皇太子秘史》中洗白胤礽,把他塑造成天上地下最大的一朵白蓮花,還在《康熙秘史》中,開創了康熙和納蘭性德搶女人的先河。

(鐘漢良這一版本的納蘭性德可以說非常成功了)

此後,每一部有納蘭性德的電視劇,都會沿用這一設定。

於正還沒紅起來的時候,拍過一部叫做《煙花三月》的電視劇,顏值還沒殘徹底的陳浩民扮演納蘭容若,詮釋了一個動不動就歇斯底里對著老爹大喊“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的紈絝子弟,並且,每一個他看上的妹子,都會同時被康熙看上,也是不知道康熙愛的到底是妹子還是納蘭。

(陳浩民的大頭實在不適合清裝扮相,不過郝蕾是真的美,年代久遠,劇照實在是高糊)

熱搜小公舉鄭爽的清廷大戲《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納蘭對身為辛者庫婢女的女主也是一往情深。

(這個顏值實在沒什麼吸引力)

不過,別看電視劇演的熱鬧,但小曆還是要拿個大喇叭廣播,全是假的,全是假的,全是假的。

講真,就算納蘭再叛逆,但是身為臣子,再加上他那個圓滑的老爹,借他倆膽子,也不敢跟皇帝搶女人,野史嘛,隨便聽聽罷了。

在真正的史料記載中,納蘭性德的原配夫人是盧氏,成婚三年後,盧氏難產而死,從此納蘭性德“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很多文人都寫過悼亡詩詞,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句,在納蘭性德的詞集《飲水詞》中,悼亡詞也是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給大家簡單介紹幾句:

《虞美人》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xie)粉秋蛩(qiong)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寒夜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性,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生查子》

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據說在納蘭性德府邸,他曾親手種下一顆合歡樹(明開夜合樹)。

而納蘭性德的故居,現如今是宋慶齡故居,王府從裡到外已經完全沒有納蘭的痕跡了。

盧氏亡故後,納蘭續娶官氏,還有顏氏為側,有傳聞說,江南才女沈宛也在納蘭友人顧貞觀的介紹下,成為納蘭的外室。

因為沈宛是漢人,由於滿漢不得通婚,所以納蘭將沈宛安置在德勝門內的一處院落,不過兩人僅相伴一年,納蘭就去世了。

還有種說法是,沈宛是江南名妓,不可考證。

(《煙花三月》中,高圓圓扮演的沈宛)

納蘭的確是個用情至上的人,但除了愛情,納蘭對待友人,也是情深意切的。

顧貞觀也是清朝著名的文學家,曾在明珠府做私塾老師,與容若亦師亦友,二人曾合力營救因科場案蒙冤被遺戍甯古塔的好友吳兆騫。

顧貞觀名句“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是寫給吳兆騫,也是讓人不忍卒讀。

(馮遠征在話劇《知己》中扮演顧貞觀)

曹寅也是納蘭性德的友人之一,兩人一道成為康熙侍衛,有不少詩文往來,曹寅這個人,有個非常著名的孫子,寫了本非常著名的小說,他孫子叫做曹雪芹,寫的小說就是《紅樓夢》。

坊間有傳聞說,納蘭性德就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甚至於,當和珅把《紅樓夢》呈給乾隆皇帝御覽時,乾隆曾感慨:“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

納蘭性德二弟叫做納蘭揆敘,是個堅定的“八爺党”,雍正登基後,把已經去世的揆敘的墓碑文字改成“不忠不孝陰險柔佞揆敘之墓”。

不過這都是後事了,容若在世時,納蘭家還是鐘鳴鼎食的。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納蘭性德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歎,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溘然而逝,年僅三十一歲。

王國維評價納蘭性德“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到了民國時候,納蘭還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張恨水《春明外史》中寫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歲的壯年,其友慟道:‘看到平日寫的詞,我就料他跟那納蘭容若一樣,不能永年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