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西晉中太谷歷史由來

太谷縣, 山西省晉中市轄縣。 位於山西省中部, 地處晉中盆地, 始建於西漢, 歷史悠久, 文化商貿發達, 與祁縣、平遙共同成為聞名遐邇的晉商故里, 境內有諸多晉商大院遺存, 以曹家大院和孔祥熙宅院(孔祥熙出生在太谷)為其代表。 是盛唐詩人白居易的祖籍地, 近代大財閥孔祥熙的出生地。 久負盛名的宮廷聖藥“龜齡集”和“定坤丹”出產於太谷。 太谷餅和壺瓶棗享譽全國。 明清民國時期, 太谷富商巨賈雲集, 成為中國北方金融、商業中心, 固有“旱碼頭”、“小北京”之稱。

太谷縣位於山西省晉中盆地東北部。 地理座標,

東經112°28'~ 113°01′, 北緯37°12′~37°3′2。 東北與榆次市相依, 東南與榆社縣交界, 西南與祁縣毗鄰, 西北與清徐縣接壤。 東西50公里, 南北39公里。 總成積1033.6平方公里。 平面輪廓呈鴿子展翅狀。

太、祁二縣, 於1958年11月——1961年5月, 合併稱太谷縣, 縣治在太谷城。

太谷, 西漢始稱陽邑縣。 新莽天鳳元年(14年), 改稱繁攘縣。

晉時, 複稱陽邑, 隸太原國。 北魏時, 隸太原郡。 太平真君九年(448), 廢縣。 景明二年(501年)複置, 隸太原郡。 北齊時, 隸並州。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占並州, 縣城由陽邑西遷10公里到白塔村(即明星鎮)。 隋大業三年(607), 罷並州為太原郡, 太谷隸太原郡。 唐武德元年(618), 複並州, 太谷隸並州。 唐武德三年(620), 於太谷置太州, 轄太、祁二縣, 六年(623)州廢。 複隸並州。 開元十一年(723), 改並州為太原府, 縣隸府。 五代時屬後唐, 後晉, 後漢, 北漢。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屬宋。 至和元年(1054), 以並州為太原府, 縣仍隸府。 金興定四(1220)隸晉州。 元廢晉州, 置太原路, 縣隸路。 大德九年(1305), 太原路改冀甯路, 縣屬冀甯路。 明、清兩代均隸太原府。

民國初年, 縣隸冀寧道。

太谷孔祥熙宅院

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變”, 11月7日太谷淪陷。 年底, 太谷抗日縣政府在東山建立, 隸山西省第三行政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9月, 閻錫山派員接管抗日政權, 隸山西省第八行政區。

是年底, 閻縣政權倒臺, 共產黨領導重建抗日縣政府, 直至抗戰勝利。

鐵路以西之太谷所屬村莊抗戰開始劃入愉太路西抗日辦事處,

稱太八區。 民國三十年(1941)後, 隸路西抗日縣政府, 稱太三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 路西縣解散, 太三區所屬村莊重歸太谷。

民國三十七年(1948)7月13日, 太谷解放。 8月15日起, 隸晉中行署。 民國三十八年(1949)9月1日後, 隸榆次專署。 1978年1月, 隸晉中地區行政公署。

1999年9月晉中地區撤銷, 成立晉中市(地級市), 太谷隸晉中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