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重啟有車生活 篇二:跟我回家—本田思域Civic Tubro220—篇1實戰示例

前面寫了一貼選車用車, 於是本來已經快寫完的這一篇的基本全改了——當做上一篇的實戰和擴充。 針對個人喜好需求預算選車買車。

還是那樣, 嘮嘮經歷, 暴露下缺點, 想法的變化等等, 盡可能多的提供細節, 若能給您帶來一絲絲參考意義, 咱就值了。 主要目標還是准新車主, 復原整個過程, 老司機肯定嫌咱廢話多的。

「上一貼主要是決定買車之前的準備工作以及選車和用車, 話題涵蓋太廣, 扯得又多, 比較鬆散, 所以這一篇把曬車也剔除了, 變成純記錄, 還是那句話, 主要目標受眾是准新車主。 這個整個(重啟有車生活)都是針對新司機准新司機的,

各位老司機, 高抬貴手。 但是如果發現有任何問題, 請斧正, 別留情, 咱挺得住 」

選車|------準備和確定

如果碰巧看了咱前一貼的話可能還記得咱之前三輛車的變化.

重啟有車生活 篇一:嫩司機雜談擺脫選車糾結、用車, 以及跳出固有思維本來就是曬個車的, 但是寫著寫著發現如果是曬車的話前面扯淡扯得太多太多了, 又要犯自己曬顯示器變成講色彩管理那篇的老錯誤了, 自然輸出比較容易收不住。 於是就乾脆分開咬咬牙打磨一下上個系列吧, 包含一些行車EDC。 這一篇是掛著曬車的羊頭, 扯選車用車的狗肉的一篇雜談咱的主旨不是傳播汽車的性能指標結構標定等這些技WedSC|贊31評論47收藏155

買完思域, 朋友基本是一個說法

「哎你怎麼買這輛車啊?」

我為啥不能買這麼一輛車嘞

這次買車誰也沒商量, 從選車看車到選定車型和之後的修改車型, 除了交定金前跟老婆說了下。 兩個月後某個雨天下午提車開到辦公室樓下, 小夥伴們才知道咱兩輪兒小牛換回四輪兒了。

如果純粹按照自己的性子, 只選一輛, 嘉年華ST, 開過幾次非常喜歡, 小、兩廂、靈巧、動力回應、操控、底盤表現、對油門意圖的執行, 非常合自己胃口。

只是咱不是一個人, 有老婆有娃。 家裡另外兩輛車畢竟不是自己的,

遇到雨天大風低溫天氣, 又在鄉里鄉下的, 如果不是因為娃娃的身體不太好, 我可能會繼續自己的禁車日和順道響應綠盟的號召。

沒有預算, 越便宜越好, 有兩廂選兩廂, 前輪離前大燈不遠後輪離後保險杠不遠, 有MT選MT, 後排副駕駛空間和舒適度不能有明顯的不適, 越舒適越好, NVH不能太次, 駕駛不能太乏味。 會偶爾照顧到接送客戶, 「這些年下來發現, 客戶根本不在乎你開啥車, 他只在乎你和你能給他帶來什麼。 再爛的車, 坐兩小時能怎麼樣, 幾年前咱的愛唯歐還接送過德國高大威猛的工程師呢。 」所以除了照顧老婆和女兒之外, 其他都由我自己決定, 可以說選擇的空間比較大了。 還有咱不在乎什麼年齡買什麼車, 自己裝嫩還不行麼。

最開始新思域並不在自己的計畫中, 自己根本不知道有換代思域, 也不知道新思域是輛什麼樣的車。 可能和周圍朋友的用車偏好有關, 車禍之後不開車, 騎騎電動車自行車其實很愜意, 不主動關心新車動向, 頂多有朋友換車會瞭解一下, 八代九代思域坐過也開過, 空間尤其是頭部空間和NVH「印象深刻」, 反正肯定不是我要的車。

如果按照車系分, 除了自己之前的三輛, 美系歐系車在朋友裡頭幾乎涵蓋了各種有代表性沒代表性的車基本都開過, 除了在眼前晃來晃去的那輛爆改335 E90因為太稀有一直沒捨得厚著臉皮爽一下, 之外其他好像都沒什麼欲望, 卡丁車開開體驗一下還挺爽。

唯獨日系車沒得開,以前開日系車都還是幾年前的事兒了,確定車型只花了幾分鐘。 ES200, 思鉑睿 ,新馬六,新馬三,CX4。 這樣的選擇給予自己老舊的印象,完全沒有預習資料,思路很簡單, 舒適,外觀,稍稍運動。這樣一定,就已經很開心了,省錢了。

非常巧,就第二天朋友給他女兒買的珠光白2016款2.0 ES200提車了,當天下午就去蹭開了一下,然後就排除了。 外觀,好看,空間和後排,沒槽點。就是關於滿足自己那一點點的沒能滿足——不運動,很不運動。回頭想想,跟ES200說運動,也真的是太難為自己了。

阿特茲和昂克賽拉之前的馬三馬六都開過,留下印象的是操控,胎噪和後排空間尤其是縱向空間。抱著「換代車總該有改觀」的希望去ssss看車的,到店之後連同CX4,全都被後排給排除了,全部。馬六的外觀,CX4的外觀,真的,額~~~~~~很捨不得,但是必須斷舍離,不能猶豫。

同一天上午去東本看思鉑睿,進店擺在大門口一輛車,外觀很不錯,我都不知道是什麼車,車頂的牌子上寫著思域blablabla,第一反應是「我艸,思域長這樣兒啦」。九代八代都開過看到這台幾乎是我夥呆,本田工程師確實要比豐田工程師開竅的多。

先認真看思鉑睿,調整完之後,駕駛座沒槽點,但是一到副駕駛,立馬另一個感覺,再跑到後排,好了,靠背的角度和坐墊的配合都不怎麼舒服。

覺得好失敗,預想的車型都不行。於是又坐到XRV,傑德上,XRV座椅太硬,傑德當時可能是因為那輛7座展車後面的兩個座位,後排坐上去感覺怪怪的,駕駛位還不錯腰線還低看著很爽。 銷售推薦看看雅閣和CRV,這兩個不需要試,太熟悉。

於是試了試思域,當時思域在充電,沒法調整座椅。副駕駛和後排都試了下,嘿,尤其是後排,靠背角度、支撐,坐墊長度和柔軟度都還不錯「身高180體重80」。 沒有試駕車只有一輛展車,也沒法試駕。我也怕一下子太有好感先入為主又激動起來。接待的銷售是個眼鏡妹,從頭到尾除了介紹車子之外沒有任何一句行銷的話,非常喜歡她。就跟她拿了思域的冊子留了個電話,回家研究思域。

|------確定車型

YYP給了9.5分的評分讓人覺得他被充值了,他很久沒給過9.5分這麼高的評分了,尤其在A級車裡橫向對比,這也太高了吧。

搜視頻的時候因為一個標題「性能只是副產品」對新思域的測評,知道了38這個人,看完那段視頻,因為38評車的切入點、理念以及實際看法,一下子把他2016年所有的視頻全看了,越看越喜歡,太對味兒了。他說思域是這樣,那就這樣了吧。我對車的需求,思域都滿足了。如果改天他改行去賣車了我都覺得是應該的。對他就一點,可能是被噴太多太多了,他經常在視頻裡頭做解釋,也是挺辛苦的。

再回過頭去看YYP的評分,似乎倒也不過分。

--------------------------------------------

第二天晚上老婆拿水果給我,

「你怎麼還在看這個胖子呀,他長得又不好看。」

俺把思域的DM冊子給她看了,

「呀,這車挺好看的。」

我又補充了對後排和副駕駛的主觀感受以及38視頻裡的評價。

「就這個胖子嗎?! 那要不就買這個?! 我去叫寶寶過來看看。」

女兒表示也喜歡,不過「這個顏色不好看,我喜歡藍色,紅色,綠色, 還有... ...嗯......謝霆鋒。(12道鋒味看多了)」, 一個4周歲的孩子,她說喜歡那就肯定沒錯。

好了,就愉快的決定要藍色, 思域炫動藍MT,又省錢了。

交流,改動,定車

仔細的看和體驗了新思域靜態

駕駛座區的調整,方向盤四向座椅電動八向,坐姿配合,按照我的坐姿(比北京躺好一丟丟),身高180頭頂有一拳,對於駕駛區來說已經足夠了, 都滿意。網上都有說儀錶盤有科技感啊啥的,個人倒是不在意。

副駕駛坐姿,座椅沒槽點。就是前排兩個座椅的靠背上部收的有點狠,但是承托沒問題,也就無所謂了。後排兩個座位坐墊角度高低縱深柔軟度靠背角度柔軟度承托配合起來以及頭頂1拳,老婆171身高肯定沒問題,和第一次試坐感覺一致,挺舒服的。A級合資車裡頭, 這個後排表現可以了。

尾箱蓋,是個槽點,不是液壓撐杆,打開需要一手開到頂否則容易下壓回來,開口不大,如果能做成整體掀背豈不更好。之後和值友在蘇州面基還在宜家拖了一張1.8M的電腦桌回家的,後排能分割放倒,容量上面沒問題。

非全尺寸備胎。

最後看整體這個加分的外觀,除了稍遠處正面看前臉和引擎蓋到A柱的過渡不太好看, 正面看屁股感覺有些怪怪的之外,外觀上面挺喜歡的。

對於一輛不到20萬的車,還想怎樣。 由於繼續沒有試駕車只有這兩頂配展車,關於駕駛部分就信38啦。因為他測評的車裡頭一些開過的感受大體一致。

就這樣決定了。

從頭到尾,眼鏡妹幾乎沒說過話,偶爾跟她確證一些資訊,她也是簡單的回答。有些回答不上的立馬問其他人然後發現其他人也回答不上。發現ssss對銷售的培訓太過基礎或者說銷售對自己的職業並不是特別喜歡,僅僅是個工作。

「美女,就買思域啦,謝謝你這麼耐心。炫動藍MT。」

大概是愣了2秒鐘,「啊?!手動嘛,嗯,手動可能會等很久的。而且你要的又是藍色。現在基本出來的都是白色和橙色的。」

「要多久?」

「現在CVT的基本都是2個月,如果不是白色和橙色,可能要3個月,MT基本沒貨出來,我估計可能要三四個月吧。」

「我去,這麼久啊?」

「不好意思,我們也沒辦法,我們小地方本來配額就不多,我們現在其實都挺怕賣思域的,天天被催。」

預習的時候看了7月份的銷售資料,思域7月預定量是16000多台,出貨量是8000多台,如果從鋪貨開始就這樣的話,確實需要等很久,畢竟不是只有張家港在賣,如果她說的是實話的話,東本可能是集中走的CVT和主打色,要MT的也確實應該不多。於是又看了下宣傳冊,頂配「尊耀版」和次頂配「尊貴版」除了主動安全和後排出風口之外,和次頂配沒區別。可以說思域厚道的很。

「那就炫動藍次頂配吧。」

「好的,大概3個月。」

「哦~~~我去,3個月呢。」

於是又認真的去看珍珠白的顏色,和ES200的珍珠白比,這個珍珠白視覺質感上要差不少,但能接受。琥珀橙顏色本身接受不能。暗金藍和拉力紅沒見過實車,如果按照白色的質感猜紅色,估計會看上去比白色更沒感覺。這種應該是炫動藍最適合了哎呀呀。 B級車以下不考慮黑色。 暗金藍都不知道是個啥顏色,那就白色吧。

跑不開的「加價」話題

當時「2016年7月」看到網上很多都是加價5K左右也有8K的,我的心理價位就是5K,如果超過就死命砍砍不下去就不買。

當時實際情況8月,上牌費3K,也就是變相加價3K,簡直喜出望外 不過我要的光車,地毯貼膜什麼的統統沒要。看著從前到後眼鏡妹沒有一句行銷的話,而且在保險、配件上面的推薦都很實在。主動加了個鍍晶服務,定在提車後1年「考慮到1年後可能會出掉換車」。雷到我的是她不知道啥是鍍晶跑去售後問了才確認有鍍晶服務可以1年後做。最終17.38落地。交3W定金,一是確定肯定要買的二也是防止自己心猿意馬的再去花心思看其他車,那就沒底了。

後來加價越來越高,可能東本賣出信心來了,也可能ssss也賣出信心來了,10月份提車那會兒正好是跑量的季節,本地思域加價反而兩級跳,從7月份的3000變成5000,沒過幾天,變成8000, 今年2月本地居然加價到10K,簡直賺了的感覺。

關於加價

個人感覺,看這是市場行為還是銷售的個體行為。

如果是銷售店的個體行為,很簡單,換店。

如果是市場行為的話,

這一點就看自己對這輛車的認可度,其實做橫向比較是有些耍流氓和不合理的,同期上市的幾輛車要麼價格更高要麼配置不如思域,說不合理是因為每個品牌的造車理念多少有些區別,對品牌的認可和對車型的喜好都是看自己選擇。

「我自己還有一個,就是當年很心水但買不起的第一代英朗剛上市的時候官方指導價可是裸車17萬起的,除了NVH,空間動力都不如的。思域17萬可以買頂配了。尤其是在真正上手開了思域之後,覺得完全對得起這個價格。 」

如果從第一篇選車部分的內容對照這裡來看,可能對加價會有一個更理性的看法。 如果上路價超出自己的最高預算,那就是超預算了,這樣就可以不考慮買這輛車。 這樣殘念是肯定有的,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呐。

等待和提車

雖然說是2個月,心裡還是做了超過2個月的準備的,但是一邊又希望兩個禮拜就能拿到車。交定金之後就沒再和眼鏡妹聯繫過也沒再關注行情啥的,做自己的事兒,繼續小牛和自行車,時間過得也挺快的。

大概是一個半月的時候,眼鏡妹聯繫我了,她-辭-職-了-, 她辭職了。

「帥哥,你那邊有什麼我能做的工作麼,我辭職了。。。。。。真不好意思,不過你放心都幫你交接好了,這個人你可以放心的,姓名xxx電話xxx一會兒發給你,還有那個,真不好意思,之前我主動說給你爭取一個原廠車模的,現在管理比較嚴格,不准打擦邊球做這些事了要被罰的,沒辦法弄到了,真不好意思。 」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當時在做的事兒包括幾位在招聘的朋友的需求都看了下,還真沒有適合她做的,後來她去一家早教中心去當助教去了。

--------------------------------------

2個月還差1個禮拜的時候, xxx一大早打電話過來,「帥哥,你前面有個和你訂的車一摸一樣的,他現在不要了,你看你是要這輛還是等你自己那輛,你那輛應該也要發貨了,估計10天左右能到。」

變化一個個比計畫快,決定先去看下。那天大雨。

到了之後看了下車子,漆面沒問題,就有幾處保護膜沒撕乾淨。很自然的就開始想我前面那個人為啥不要這車了,隨口也就問了一句

「這車沒什麼問題吧」, 但是轉念一想,又笑著說「肯定沒問題的。」

xxx也笑了,補了一句「你放心, 就是你得趕緊去加油站,只有5公里左右的油了」。

「我艸,也太小氣了吧。」

對方一臉憨笑,「不好意思。」

等辦理手續上保險拿臨牌,xxx跑來跑去忙了會兒都好了,根據隨車冊子對比了下隨車東西都沒缺,就開著去加油站了。

ssss出門左拐紅綠燈等待的時候,一輛炫動藍從旁邊開過,「艸,炫動藍真TM好看。」

關於提車驗車,上個帖子裡提了,這裡偷懶黏貼一下

提車曬單的帖子非常多,都會分享比如在提車前如何檢查汽車車況,誇張一點的還有說帶聽診器去打開引擎蓋聽發動機運轉是否正常。先不說發動機肯定是沒問題才會出廠的, 就算是老司機,又能聽出些什麼呢,比如爆震,如果不給油就爆震,那這車也絕對不會出廠的。 比如當時比較出名的科魯茲爆震事件,也是在怠速之後起步給油才會發生。 所以說這些都是徒勞。

車子下線檢測,工廠入庫檢測,出庫檢測,運輸到店之後入店倉庫檢測,提車前出庫檢查,無論如何,銷售敢把車子拉出來給你提走,這輛車至少在他們眼裡是沒毛病的或者至少咱是看不出有毛病的。

我還記得有一個帖子,是一個汽車銷售說的自己的經歷,顧客來提車了,倉庫出庫檢查好了,從倉庫開到提車點的幾十米的路上被蹭了,這時候顧客已經在大廳等啦,於是他施展各種智慧拖延了半小時,那邊在清理補漆拋光打蠟,然後正常提車。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提車檢查非常簡單,看漆面,著車檢查車燈工作是否正常,喇叭是否正常,然後就可以開走了。 相互信任一些,事情更好辦。

說明書

扯一個類似的例子,有人買了單反,很激動,但是不會操作,這也來問那也來問,最後問他看說明書了麼? 得到的回復是一個反問「說明書有什麼用?」

如果考駕照之前不是有強行理論考試,估計教練一個個都得瘋掉。

新車到手第一件事兒就是看說明書, 常規開車都一樣,但是關於電子系統操作,一些特有功能的實現,看說明書是最直接高效的。那麼厚一本說明書,也是花錢噠。

新車到手第一件事兒,看說明書。 或者在提車之前,可以在網上先看PDF版的,有些還有視頻版的,非常方便。

1000KM以內

磨合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

就像有人喜歡用紅白噪煲耳機一樣,有人喜歡原地熱車低轉用車來度過磨合期。

我煲耳機就是聽不同的音樂用不同的音量有時候就稍大音量開著播放鍵一夜不關。 對汽車磨合,說法太多,個人始終是一個習慣,著車等儀錶盤資料都重定也就是著車自檢完成,通常就是兩三秒的事兒,系好安全帶,掛擋開走。然後1000km以內不拉高轉。 就這麼簡單。

應該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經歷,終於滿里程要去首保了,開到ssss去保養,售後一般會確認是否上過高速,如果沒上過高速或者沒拉過高轉,一般是建議跑個高速再去保養的。

個人如何界定轉速高低,比較直接簡單暴力,紅區起點的一半,比如思域為3000轉左右。 但是如果覺得低了點兒話,就紅區中間數值的一半。要是按照踩斷油的一半就不知道到底多少了。估計一輛車到出手都不會有機會踩斷油,而且現在的車子都有斷油保護。

有一點需要注意,出地庫如果有大角度上坡「陡坡」的話,尤其是低溫天氣,可以在地庫裡小轉一圈再出地庫,讓機油跑個遍。因為是新車,也不用擔心機油標號的選擇之類的問題。原車第一罐機油肯定是最適合的。

也就是說,冷車啟動之後不要立刻大負載用車。不拉高轉也是這個道理。

首保之前

就個人而言,過了1000km該怎麼開就怎麼開了,什麼轉速啊啥的,高興就地板油。其他也真沒什麼特別值得再去注意的。發動機老是憋著也難受的,給它油,讓它爽爽,自然精神抖擻,腳下有力啦。

從定車前就在計算能不能在過了首保之後過年,老婆想回家過年。本來把可能需要等待的三個月也計算了進去,最終結果比預計的理想多了,3個月變成7周,幾乎早了一半了。提前心裡有準備,就不會焦躁,一焦躁就會去煩銷售,銷售煩了,自然可能就會有不好的反應,都不是好事兒。

首保之後

整體來說,汽車和任何消費品一樣,我們對車好一點,車也會對我們有正回饋。 前提是咱需要知道怎麼對車好。 現在資訊這麼發達,汽車達人那麼多,真的想關心一件事兒,應該沒有自己努力找不到的資訊了。

整個過程記錄完畢。

------------------------------------

關於用車,偷懶把前一貼裡分散在各處的個人理解集中到一塊兒,僅供參考。

少在朋友圈嘮嗑半小時,把這半小時拿出來看一集比如38的車評,特別是跟自己同款的車那最好了,增加對汽車的理性認知。本站比如@kimi838的人氣帖,偏技術類的,也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路怒症可以有,太多人欠罵了,好像我們得為他們的生命負責一樣,他們自己都那麼不寶貝自己的生命,該罵。但是,咱不要對方向盤油門撒氣,不要對馬路撒氣。邊罵邊冷靜開車。漸漸的,就跟同傳做翻譯時可以織毛衣一樣駕輕就熟。

關於對汽車事故尤其是熱門車禍的解讀,我們一定要客觀的儘量從多角度的去考慮,不盲目關於這一點,前一篇中特意拿自己的車禍舉了個例子, 小標題是「對車建立客觀的認識」。供消遣。

-----------------------------------------

長途出行之前,最好檢查一下胎壓,檢測胎壓需要在冷胎狀態下檢測,也就是差不多停車半小時以上吧。

導航除了幫助達到目的地,還有一個功能「巡航播報模式」非常有用,可以幫助自己及時瞭解不同的路段不同限速、限行、單雙道、交通狀況等等。 現在發展都快,鋪路也快修路也快,舊的指示牌還沒來得及摘掉,新的已經豎上去了, 到底該看哪個,就聽聽導航啦。 還有在不少高速的匝道上限速特別低,有些只有40kph,比較容易超速。 有巡航播報模式,就能提前避開這些坑。

合理的快

在路上可以看的出來,不少司機對行車安全的第一反應就是——慢。

高速上只有一條車道——超車道,車速永遠是最低速80。或者喜歡跟著別的車跑,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超車道和行車道左右前後幾輛車排排坐齊頭並進,速度80.情況類似下圖。 整個通行速度都被拉下來了。

老司機有雲, 珍惜生命,遠離大車。 咱一直謹記於心。 其實不光是超大車,總體上只要是超車,都要乾脆快速,減少並排前進。

延伸一些廢話,就是不光自己要充分合理利用車燈,給別人信號也是為自己安全,同時更要注意周圍車的提示燈。 在有些情況下,比如長拖掛車,可以注意觀察旁邊車的前輪,打方向前輪總會有些些變化,稍有不對立馬就要做出反應。 該快的時候一定要快, 超車一定要乾淨俐落。

這個快放到城市道路上來說,首先是紅綠燈等待起步之後快,可以提高單次紅綠燈通行數量;

掉頭、橫穿馬路看好情況之後也要快不猶豫,越慢之前的觀察越無效,路上其他車不都是靜止不動的;

並線要乾脆,觀察無誤後打燈並線,儘量減短並線距離,更不能跨線行車,那個最討厭了。;

城市道路上保持合理的快,還能減少被追尾的情況,然後還有一點就是和下面擺脫車流的原因類似,減少需要照顧的不確定因素。

應急道,永遠不要去佔用來行車,也許有人的生命正指望著這條快速通道呢。

擺脫車流

經常開高速可以發現,高速上的車是一群一群分佈的,可能覺得跟著別人一起跑比較熱鬧喜歡紮堆還有安全感。個人感覺應該擺脫車流,在車流與車流之間行車更安全。

在車流裡需要注意路面以及周圍車子的情況,到車流前面並且離開一定距離變成路上可能就自己一輛車的時候就最理想了, 這時候除非突然有貓狗橫穿,或者爆胎,不定因素更少一些。萬一有緊急情況,反應的餘地更大一些,還能充分利用速度上限。

只要是在路上,遇到緊急情況記得按下雙閃提示後車。

其他一些零碎

剛下高速不要洗車,容易損傷刹車盤,主要是冷熱變化容易使刹車盤變形。

夏季快速給車內換氣,除了網上流行的開門關門的辦法,不捨得的話還有一個辦法,打開駕駛側就是左前窗和右後窗,對角開窗,有點速度就能快速換氣了。

夏天空調在目的地前三四公里或者十來分鐘就可以關了,同時合理利用內迴圈,一是省油,二是可以防止管路積水產生異味兒。

車內要吸煙的話,開天窗關閉內迴圈,沒天窗開一個窗即可。 我是煙民,所以車子必須有天窗。 愛唯歐那會兒已經算很注意了,車內還是有些煙味兒的。

說到除味,不用花錢買炭包之類的,吃剩的柳丁皮柚子皮橘子皮什麼亂七八糟的,用網兜兜住掛在座椅後面,換個幾次基本就好了。不用網兜直接扔地板上也可以。除味快,還有清香。

冬季制熱記得關閉壓縮機,利用發動機熱量足夠。如果車停露天的話,達到目的地前一公里的樣子,關空調開斜對角窗,讓車內溫度迅速下降儘量減少與車外溫度,這樣第二天早上起霜或者結冰的程度要輕很多,甚至不結冰。吹那麼一會兒會兒沒事兒,第二天早上除冰才麻煩呢。萬一上班要遲到,多虧啊。」

唯獨日系車沒得開,以前開日系車都還是幾年前的事兒了,確定車型只花了幾分鐘。 ES200, 思鉑睿 ,新馬六,新馬三,CX4。 這樣的選擇給予自己老舊的印象,完全沒有預習資料,思路很簡單, 舒適,外觀,稍稍運動。這樣一定,就已經很開心了,省錢了。

非常巧,就第二天朋友給他女兒買的珠光白2016款2.0 ES200提車了,當天下午就去蹭開了一下,然後就排除了。 外觀,好看,空間和後排,沒槽點。就是關於滿足自己那一點點的沒能滿足——不運動,很不運動。回頭想想,跟ES200說運動,也真的是太難為自己了。

阿特茲和昂克賽拉之前的馬三馬六都開過,留下印象的是操控,胎噪和後排空間尤其是縱向空間。抱著「換代車總該有改觀」的希望去ssss看車的,到店之後連同CX4,全都被後排給排除了,全部。馬六的外觀,CX4的外觀,真的,額~~~~~~很捨不得,但是必須斷舍離,不能猶豫。

同一天上午去東本看思鉑睿,進店擺在大門口一輛車,外觀很不錯,我都不知道是什麼車,車頂的牌子上寫著思域blablabla,第一反應是「我艸,思域長這樣兒啦」。九代八代都開過看到這台幾乎是我夥呆,本田工程師確實要比豐田工程師開竅的多。

先認真看思鉑睿,調整完之後,駕駛座沒槽點,但是一到副駕駛,立馬另一個感覺,再跑到後排,好了,靠背的角度和坐墊的配合都不怎麼舒服。

覺得好失敗,預想的車型都不行。於是又坐到XRV,傑德上,XRV座椅太硬,傑德當時可能是因為那輛7座展車後面的兩個座位,後排坐上去感覺怪怪的,駕駛位還不錯腰線還低看著很爽。 銷售推薦看看雅閣和CRV,這兩個不需要試,太熟悉。

於是試了試思域,當時思域在充電,沒法調整座椅。副駕駛和後排都試了下,嘿,尤其是後排,靠背角度、支撐,坐墊長度和柔軟度都還不錯「身高180體重80」。 沒有試駕車只有一輛展車,也沒法試駕。我也怕一下子太有好感先入為主又激動起來。接待的銷售是個眼鏡妹,從頭到尾除了介紹車子之外沒有任何一句行銷的話,非常喜歡她。就跟她拿了思域的冊子留了個電話,回家研究思域。

|------確定車型

YYP給了9.5分的評分讓人覺得他被充值了,他很久沒給過9.5分這麼高的評分了,尤其在A級車裡橫向對比,這也太高了吧。

搜視頻的時候因為一個標題「性能只是副產品」對新思域的測評,知道了38這個人,看完那段視頻,因為38評車的切入點、理念以及實際看法,一下子把他2016年所有的視頻全看了,越看越喜歡,太對味兒了。他說思域是這樣,那就這樣了吧。我對車的需求,思域都滿足了。如果改天他改行去賣車了我都覺得是應該的。對他就一點,可能是被噴太多太多了,他經常在視頻裡頭做解釋,也是挺辛苦的。

再回過頭去看YYP的評分,似乎倒也不過分。

--------------------------------------------

第二天晚上老婆拿水果給我,

「你怎麼還在看這個胖子呀,他長得又不好看。」

俺把思域的DM冊子給她看了,

「呀,這車挺好看的。」

我又補充了對後排和副駕駛的主觀感受以及38視頻裡的評價。

「就這個胖子嗎?! 那要不就買這個?! 我去叫寶寶過來看看。」

女兒表示也喜歡,不過「這個顏色不好看,我喜歡藍色,紅色,綠色, 還有... ...嗯......謝霆鋒。(12道鋒味看多了)」, 一個4周歲的孩子,她說喜歡那就肯定沒錯。

好了,就愉快的決定要藍色, 思域炫動藍MT,又省錢了。

交流,改動,定車

仔細的看和體驗了新思域靜態

駕駛座區的調整,方向盤四向座椅電動八向,坐姿配合,按照我的坐姿(比北京躺好一丟丟),身高180頭頂有一拳,對於駕駛區來說已經足夠了, 都滿意。網上都有說儀錶盤有科技感啊啥的,個人倒是不在意。

副駕駛坐姿,座椅沒槽點。就是前排兩個座椅的靠背上部收的有點狠,但是承托沒問題,也就無所謂了。後排兩個座位坐墊角度高低縱深柔軟度靠背角度柔軟度承托配合起來以及頭頂1拳,老婆171身高肯定沒問題,和第一次試坐感覺一致,挺舒服的。A級合資車裡頭, 這個後排表現可以了。

尾箱蓋,是個槽點,不是液壓撐杆,打開需要一手開到頂否則容易下壓回來,開口不大,如果能做成整體掀背豈不更好。之後和值友在蘇州面基還在宜家拖了一張1.8M的電腦桌回家的,後排能分割放倒,容量上面沒問題。

非全尺寸備胎。

最後看整體這個加分的外觀,除了稍遠處正面看前臉和引擎蓋到A柱的過渡不太好看, 正面看屁股感覺有些怪怪的之外,外觀上面挺喜歡的。

對於一輛不到20萬的車,還想怎樣。 由於繼續沒有試駕車只有這兩頂配展車,關於駕駛部分就信38啦。因為他測評的車裡頭一些開過的感受大體一致。

就這樣決定了。

從頭到尾,眼鏡妹幾乎沒說過話,偶爾跟她確證一些資訊,她也是簡單的回答。有些回答不上的立馬問其他人然後發現其他人也回答不上。發現ssss對銷售的培訓太過基礎或者說銷售對自己的職業並不是特別喜歡,僅僅是個工作。

「美女,就買思域啦,謝謝你這麼耐心。炫動藍MT。」

大概是愣了2秒鐘,「啊?!手動嘛,嗯,手動可能會等很久的。而且你要的又是藍色。現在基本出來的都是白色和橙色的。」

「要多久?」

「現在CVT的基本都是2個月,如果不是白色和橙色,可能要3個月,MT基本沒貨出來,我估計可能要三四個月吧。」

「我去,這麼久啊?」

「不好意思,我們也沒辦法,我們小地方本來配額就不多,我們現在其實都挺怕賣思域的,天天被催。」

預習的時候看了7月份的銷售資料,思域7月預定量是16000多台,出貨量是8000多台,如果從鋪貨開始就這樣的話,確實需要等很久,畢竟不是只有張家港在賣,如果她說的是實話的話,東本可能是集中走的CVT和主打色,要MT的也確實應該不多。於是又看了下宣傳冊,頂配「尊耀版」和次頂配「尊貴版」除了主動安全和後排出風口之外,和次頂配沒區別。可以說思域厚道的很。

「那就炫動藍次頂配吧。」

「好的,大概3個月。」

「哦~~~我去,3個月呢。」

於是又認真的去看珍珠白的顏色,和ES200的珍珠白比,這個珍珠白視覺質感上要差不少,但能接受。琥珀橙顏色本身接受不能。暗金藍和拉力紅沒見過實車,如果按照白色的質感猜紅色,估計會看上去比白色更沒感覺。這種應該是炫動藍最適合了哎呀呀。 B級車以下不考慮黑色。 暗金藍都不知道是個啥顏色,那就白色吧。

跑不開的「加價」話題

當時「2016年7月」看到網上很多都是加價5K左右也有8K的,我的心理價位就是5K,如果超過就死命砍砍不下去就不買。

當時實際情況8月,上牌費3K,也就是變相加價3K,簡直喜出望外 不過我要的光車,地毯貼膜什麼的統統沒要。看著從前到後眼鏡妹沒有一句行銷的話,而且在保險、配件上面的推薦都很實在。主動加了個鍍晶服務,定在提車後1年「考慮到1年後可能會出掉換車」。雷到我的是她不知道啥是鍍晶跑去售後問了才確認有鍍晶服務可以1年後做。最終17.38落地。交3W定金,一是確定肯定要買的二也是防止自己心猿意馬的再去花心思看其他車,那就沒底了。

後來加價越來越高,可能東本賣出信心來了,也可能ssss也賣出信心來了,10月份提車那會兒正好是跑量的季節,本地思域加價反而兩級跳,從7月份的3000變成5000,沒過幾天,變成8000, 今年2月本地居然加價到10K,簡直賺了的感覺。

關於加價

個人感覺,看這是市場行為還是銷售的個體行為。

如果是銷售店的個體行為,很簡單,換店。

如果是市場行為的話,

這一點就看自己對這輛車的認可度,其實做橫向比較是有些耍流氓和不合理的,同期上市的幾輛車要麼價格更高要麼配置不如思域,說不合理是因為每個品牌的造車理念多少有些區別,對品牌的認可和對車型的喜好都是看自己選擇。

「我自己還有一個,就是當年很心水但買不起的第一代英朗剛上市的時候官方指導價可是裸車17萬起的,除了NVH,空間動力都不如的。思域17萬可以買頂配了。尤其是在真正上手開了思域之後,覺得完全對得起這個價格。 」

如果從第一篇選車部分的內容對照這裡來看,可能對加價會有一個更理性的看法。 如果上路價超出自己的最高預算,那就是超預算了,這樣就可以不考慮買這輛車。 這樣殘念是肯定有的,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呐。

等待和提車

雖然說是2個月,心裡還是做了超過2個月的準備的,但是一邊又希望兩個禮拜就能拿到車。交定金之後就沒再和眼鏡妹聯繫過也沒再關注行情啥的,做自己的事兒,繼續小牛和自行車,時間過得也挺快的。

大概是一個半月的時候,眼鏡妹聯繫我了,她-辭-職-了-, 她辭職了。

「帥哥,你那邊有什麼我能做的工作麼,我辭職了。。。。。。真不好意思,不過你放心都幫你交接好了,這個人你可以放心的,姓名xxx電話xxx一會兒發給你,還有那個,真不好意思,之前我主動說給你爭取一個原廠車模的,現在管理比較嚴格,不准打擦邊球做這些事了要被罰的,沒辦法弄到了,真不好意思。 」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當時在做的事兒包括幾位在招聘的朋友的需求都看了下,還真沒有適合她做的,後來她去一家早教中心去當助教去了。

--------------------------------------

2個月還差1個禮拜的時候, xxx一大早打電話過來,「帥哥,你前面有個和你訂的車一摸一樣的,他現在不要了,你看你是要這輛還是等你自己那輛,你那輛應該也要發貨了,估計10天左右能到。」

變化一個個比計畫快,決定先去看下。那天大雨。

到了之後看了下車子,漆面沒問題,就有幾處保護膜沒撕乾淨。很自然的就開始想我前面那個人為啥不要這車了,隨口也就問了一句

「這車沒什麼問題吧」, 但是轉念一想,又笑著說「肯定沒問題的。」

xxx也笑了,補了一句「你放心, 就是你得趕緊去加油站,只有5公里左右的油了」。

「我艸,也太小氣了吧。」

對方一臉憨笑,「不好意思。」

等辦理手續上保險拿臨牌,xxx跑來跑去忙了會兒都好了,根據隨車冊子對比了下隨車東西都沒缺,就開著去加油站了。

ssss出門左拐紅綠燈等待的時候,一輛炫動藍從旁邊開過,「艸,炫動藍真TM好看。」

關於提車驗車,上個帖子裡提了,這裡偷懶黏貼一下

提車曬單的帖子非常多,都會分享比如在提車前如何檢查汽車車況,誇張一點的還有說帶聽診器去打開引擎蓋聽發動機運轉是否正常。先不說發動機肯定是沒問題才會出廠的, 就算是老司機,又能聽出些什麼呢,比如爆震,如果不給油就爆震,那這車也絕對不會出廠的。 比如當時比較出名的科魯茲爆震事件,也是在怠速之後起步給油才會發生。 所以說這些都是徒勞。

車子下線檢測,工廠入庫檢測,出庫檢測,運輸到店之後入店倉庫檢測,提車前出庫檢查,無論如何,銷售敢把車子拉出來給你提走,這輛車至少在他們眼裡是沒毛病的或者至少咱是看不出有毛病的。

我還記得有一個帖子,是一個汽車銷售說的自己的經歷,顧客來提車了,倉庫出庫檢查好了,從倉庫開到提車點的幾十米的路上被蹭了,這時候顧客已經在大廳等啦,於是他施展各種智慧拖延了半小時,那邊在清理補漆拋光打蠟,然後正常提車。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提車檢查非常簡單,看漆面,著車檢查車燈工作是否正常,喇叭是否正常,然後就可以開走了。 相互信任一些,事情更好辦。

說明書

扯一個類似的例子,有人買了單反,很激動,但是不會操作,這也來問那也來問,最後問他看說明書了麼? 得到的回復是一個反問「說明書有什麼用?」

如果考駕照之前不是有強行理論考試,估計教練一個個都得瘋掉。

新車到手第一件事兒就是看說明書, 常規開車都一樣,但是關於電子系統操作,一些特有功能的實現,看說明書是最直接高效的。那麼厚一本說明書,也是花錢噠。

新車到手第一件事兒,看說明書。 或者在提車之前,可以在網上先看PDF版的,有些還有視頻版的,非常方便。

1000KM以內

磨合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

就像有人喜歡用紅白噪煲耳機一樣,有人喜歡原地熱車低轉用車來度過磨合期。

我煲耳機就是聽不同的音樂用不同的音量有時候就稍大音量開著播放鍵一夜不關。 對汽車磨合,說法太多,個人始終是一個習慣,著車等儀錶盤資料都重定也就是著車自檢完成,通常就是兩三秒的事兒,系好安全帶,掛擋開走。然後1000km以內不拉高轉。 就這麼簡單。

應該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經歷,終於滿里程要去首保了,開到ssss去保養,售後一般會確認是否上過高速,如果沒上過高速或者沒拉過高轉,一般是建議跑個高速再去保養的。

個人如何界定轉速高低,比較直接簡單暴力,紅區起點的一半,比如思域為3000轉左右。 但是如果覺得低了點兒話,就紅區中間數值的一半。要是按照踩斷油的一半就不知道到底多少了。估計一輛車到出手都不會有機會踩斷油,而且現在的車子都有斷油保護。

有一點需要注意,出地庫如果有大角度上坡「陡坡」的話,尤其是低溫天氣,可以在地庫裡小轉一圈再出地庫,讓機油跑個遍。因為是新車,也不用擔心機油標號的選擇之類的問題。原車第一罐機油肯定是最適合的。

也就是說,冷車啟動之後不要立刻大負載用車。不拉高轉也是這個道理。

首保之前

就個人而言,過了1000km該怎麼開就怎麼開了,什麼轉速啊啥的,高興就地板油。其他也真沒什麼特別值得再去注意的。發動機老是憋著也難受的,給它油,讓它爽爽,自然精神抖擻,腳下有力啦。

從定車前就在計算能不能在過了首保之後過年,老婆想回家過年。本來把可能需要等待的三個月也計算了進去,最終結果比預計的理想多了,3個月變成7周,幾乎早了一半了。提前心裡有準備,就不會焦躁,一焦躁就會去煩銷售,銷售煩了,自然可能就會有不好的反應,都不是好事兒。

首保之後

整體來說,汽車和任何消費品一樣,我們對車好一點,車也會對我們有正回饋。 前提是咱需要知道怎麼對車好。 現在資訊這麼發達,汽車達人那麼多,真的想關心一件事兒,應該沒有自己努力找不到的資訊了。

整個過程記錄完畢。

------------------------------------

關於用車,偷懶把前一貼裡分散在各處的個人理解集中到一塊兒,僅供參考。

少在朋友圈嘮嗑半小時,把這半小時拿出來看一集比如38的車評,特別是跟自己同款的車那最好了,增加對汽車的理性認知。本站比如@kimi838的人氣帖,偏技術類的,也是非常值得參考的。 路怒症可以有,太多人欠罵了,好像我們得為他們的生命負責一樣,他們自己都那麼不寶貝自己的生命,該罵。但是,咱不要對方向盤油門撒氣,不要對馬路撒氣。邊罵邊冷靜開車。漸漸的,就跟同傳做翻譯時可以織毛衣一樣駕輕就熟。

關於對汽車事故尤其是熱門車禍的解讀,我們一定要客觀的儘量從多角度的去考慮,不盲目關於這一點,前一篇中特意拿自己的車禍舉了個例子, 小標題是「對車建立客觀的認識」。供消遣。

-----------------------------------------

長途出行之前,最好檢查一下胎壓,檢測胎壓需要在冷胎狀態下檢測,也就是差不多停車半小時以上吧。

導航除了幫助達到目的地,還有一個功能「巡航播報模式」非常有用,可以幫助自己及時瞭解不同的路段不同限速、限行、單雙道、交通狀況等等。 現在發展都快,鋪路也快修路也快,舊的指示牌還沒來得及摘掉,新的已經豎上去了, 到底該看哪個,就聽聽導航啦。 還有在不少高速的匝道上限速特別低,有些只有40kph,比較容易超速。 有巡航播報模式,就能提前避開這些坑。

合理的快

在路上可以看的出來,不少司機對行車安全的第一反應就是——慢。

高速上只有一條車道——超車道,車速永遠是最低速80。或者喜歡跟著別的車跑,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超車道和行車道左右前後幾輛車排排坐齊頭並進,速度80.情況類似下圖。 整個通行速度都被拉下來了。

老司機有雲, 珍惜生命,遠離大車。 咱一直謹記於心。 其實不光是超大車,總體上只要是超車,都要乾脆快速,減少並排前進。

延伸一些廢話,就是不光自己要充分合理利用車燈,給別人信號也是為自己安全,同時更要注意周圍車的提示燈。 在有些情況下,比如長拖掛車,可以注意觀察旁邊車的前輪,打方向前輪總會有些些變化,稍有不對立馬就要做出反應。 該快的時候一定要快, 超車一定要乾淨俐落。

這個快放到城市道路上來說,首先是紅綠燈等待起步之後快,可以提高單次紅綠燈通行數量;

掉頭、橫穿馬路看好情況之後也要快不猶豫,越慢之前的觀察越無效,路上其他車不都是靜止不動的;

並線要乾脆,觀察無誤後打燈並線,儘量減短並線距離,更不能跨線行車,那個最討厭了。;

城市道路上保持合理的快,還能減少被追尾的情況,然後還有一點就是和下面擺脫車流的原因類似,減少需要照顧的不確定因素。

應急道,永遠不要去佔用來行車,也許有人的生命正指望著這條快速通道呢。

擺脫車流

經常開高速可以發現,高速上的車是一群一群分佈的,可能覺得跟著別人一起跑比較熱鬧喜歡紮堆還有安全感。個人感覺應該擺脫車流,在車流與車流之間行車更安全。

在車流裡需要注意路面以及周圍車子的情況,到車流前面並且離開一定距離變成路上可能就自己一輛車的時候就最理想了, 這時候除非突然有貓狗橫穿,或者爆胎,不定因素更少一些。萬一有緊急情況,反應的餘地更大一些,還能充分利用速度上限。

只要是在路上,遇到緊急情況記得按下雙閃提示後車。

其他一些零碎

剛下高速不要洗車,容易損傷刹車盤,主要是冷熱變化容易使刹車盤變形。

夏季快速給車內換氣,除了網上流行的開門關門的辦法,不捨得的話還有一個辦法,打開駕駛側就是左前窗和右後窗,對角開窗,有點速度就能快速換氣了。

夏天空調在目的地前三四公里或者十來分鐘就可以關了,同時合理利用內迴圈,一是省油,二是可以防止管路積水產生異味兒。

車內要吸煙的話,開天窗關閉內迴圈,沒天窗開一個窗即可。 我是煙民,所以車子必須有天窗。 愛唯歐那會兒已經算很注意了,車內還是有些煙味兒的。

說到除味,不用花錢買炭包之類的,吃剩的柳丁皮柚子皮橘子皮什麼亂七八糟的,用網兜兜住掛在座椅後面,換個幾次基本就好了。不用網兜直接扔地板上也可以。除味快,還有清香。

冬季制熱記得關閉壓縮機,利用發動機熱量足夠。如果車停露天的話,達到目的地前一公里的樣子,關空調開斜對角窗,讓車內溫度迅速下降儘量減少與車外溫度,這樣第二天早上起霜或者結冰的程度要輕很多,甚至不結冰。吹那麼一會兒會兒沒事兒,第二天早上除冰才麻煩呢。萬一上班要遲到,多虧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