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新穎:黃永玉談老一代知識份子

黃永玉先生聊天記

二〇一四年七月底, 忽然收到李輝郵件:“黃先生八月四日九十歲生日, 下午要辦一個小範圍的自助生日宴,

黃先生問我, 你有無可能來參加?請回復。 ”

哪裡有不參加的道理!

……

黃永玉口中的沈從文

我問了一個不少讀者問我的問題:“黃先生, 沈從文四九年、五〇年已經過得很不好了, 為什麼還寫信讓您回來?

黃先生先是哈哈笑, 說起話來就神情嚴肅:

“噢, 他, 他是很會超脫的, 他是很真實的, 他已經超脫自己遭遇之外。 不止他一個人, 還有一個鄭可先生, 一個老先生, 他也是。 鄭可先生比我早回來一年, 從香港, 並不等於他自己生活得非常好了, 或者怎麼樣了, 就很朦朧, 很蒙昧。 當時大家都看到好的一方面, 個人的遭遇可以忍受, 是吧;那麼後來就感覺到……比如說住的地方, 每一個教授都這麼差, 可大家都開心, 感覺到樸素, 大家都應該去怎麼樣,

沒有想到另外一方面的問題。 我一回來就這樣。 香港的生活當然比這裡好, 一回來怎麼這樣呢?連我尊敬的人生活也是這樣的, 想那一定是有道理的, 哈哈。 所以說, 基本上是很超脫。 ”

接著, 黃先生講了一個故事:

“沈從文有個年輕時候的朋友, 是我的乾爹, 叫做朱早觀, 中央軍委辦公廳副主任。 他是沈從文當年的小朋友, 而且是我爸爸的親家, 他們的好朋友。 這個人, 脾氣聽說很怪, 怪到什麼程度呢, 在延安的時候, 讓他做賀龍的參謀長, 賀龍都不敢要, 讓他做彭德懷的參謀長, 彭德懷不敢要, 最後呢, 王震要了, 做了王震的參謀長, 一直做到解放, 打仗很厲害的。 解放不久, 他跑去看沈從文, 抱了個大西瓜, ‘你看啊, 你要是早幫共產黨, 現在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好意, 但是軍人的那個表達法, 粗, 直。 所以那種氣勢, 壓力很大。 朱早觀的那幾句話, 給他, 也不好受。 ‘啊, 哈哈哈, 你要是當時幫著共產黨, 你今天就不怎樣怎樣, 你看丁玲, 啊, 你看現在人家怎麼怎麼樣……’”

鳳凰舊友、苗族將領朱早觀到中老胡同看望沈從文, 時間是一九四九年六月, 其時沈從文正處在自殺之後的精神恢復過程中。

黑妮過來, 請父親切蛋糕。 誰說了一句, 昨天這麼熱, 今天這麼涼快。 黃先生道:“因為我生日嘛, 當然天氣好了。 ”大家都笑了。

我又問:“您看沈從文和巴金這兩個人, 性格很不一樣, 文章的風格也很不一樣, 但是兩個人一直很好。 這個怎麼解釋呢?”

“巴金呢, 是一個中心, 在精神上, 是一個中心, 老大,

也不算老。 什麼中心?可能就是人格中心, 道德中心。 每一個人都找他, 寫信, 談問題。 曹禺, 蕭乾, 包括以前的麗尼, 陸蠡啊, 那一幫人, 他年紀不一定最老, 但是很多人都找他, 在修身方面做裁判。 曹禺, 蕭乾, 寫一大堆的信, 跟他談, 沈從文也是這樣, 交談, 是這麼一個關係, 到後來是越來越成為這麼一個中心……他本來是這樣, 他本身的成就, 對文化上的貢獻, 在朋友中間的影響, 還有人格的影響, 這樣的。 他文字, 沒有沈從文好玩, 但就是一講到巴先生, 都很尊敬。 沈從文來往的人, 像金岳霖, 朱光潛, 梁思成, 楊振聲, 關係很多, 但是在文化上成為中心的人是巴金。 ”

黃先生又說:“巴金的文字是很不講究的……這些老人家面前, 我最怕巴金, 在他面前我沒有什麼話講。

“您這個性格, 不應該是這樣呀。 ”

“不是, 你講話, 他沒有話同你對答, 坐著。 你想, 坐著是不是厭煩我們在那裡, 咱們走, 他又不希望你走。 黃裳也有這感覺。 黃裳要是寫巴金, 就很有寫頭, 他同他的關係, 又住得很近, 可以寫很多。 黃裳寫了一點點, 他去世以後。 ”

“您昨天跟我說, 沈從文服飾研究的書, 郭沫若作序, 是最大的一個侮辱。 ”

“是不是?你說沈從文怎麼能反對。 當然不會是他去要求他的嘛。 就是沈從文去要求郭沫若, 郭沫若能答應嗎?是吧。 ”

“沈從文這個人, 也很矛盾。 您看他的性格, 外表很軟弱, 但是內心又特別堅強。 這個軟弱和堅強混合在一起。 ”

“沒有辦法。 你比如說, 第二次文代會, 五三年, 我回來了, 馬上就能夠參加文代會了。 當時基本上天天見面,因為住得近。‘好,你們年輕人多參加活動,好!我們這些老人就不要了,也可以了。’這一類的話,心情是很寂寥的。第二天早上要開會,大清早,他從東堂子胡同跑到大雅寶胡同,走路過來。‘永玉永玉,今天早上收到請柬。’啊,高興得。老人家嘛,寂寞。後來當了政協委員。”

……

“《沈從文全集》裡面,都沒有給您的信。”

“幾百封信,文革都抄掉了。”

“都抄掉了,太可惜了。”

“他寫給我的第一封信都有。”

“他這一輩子,寫了那麼多的信,太孤獨了,要跟人說。”

“寫小字,毛筆字。”

……

“您看了我這個《沈從文的後半生》,您覺得有沒有必要再寫一本《前半生》?”

“前半生,不要了。”

“不要了?”

“因為很清楚了。實際上他寫家裡,《從文自傳》裡面,寫的事情並不多,是吧?你怎麼可能能寫得更詳細呢?不可能。有的是他以後想像出來的。你比如說,我有一次同他回家鄉。我對表嬸說,回去吧。她說,你得問他。那我等於是強迫他回去,他居然同意了。然後回來,他就多謝我。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時候,他說多謝,要不然的話,他就不能回家。我說,等你好了以後,咱們再好好地回去一次。我說,咱們找一隻民船,你以前在白河游水的那種民船,自下而上往上走,往湘西那邊走,到一個碼頭,你有印象,咱們停下來,過了幾天再往前走。他說,沒有人做飯哪。我說,做飯很容易啊。他說,讓曾祺一起,曾祺會做飯,菜炒得好。我說,嗯,可以找他一下……以後就不行了。唉,真是。”

“您看,他的身體,從五十年代的時候,就開始血壓高。”

“流鼻血。四十年代、三十年代、二十年代就流鼻血,晚上寫東西就流鼻血。他愛強調兩樣,一個就是,自己身體經常不好,強調這個。”

“是不是真的不好,我想問問。”

“也有。這種情況呢,是一個弱者的表現,哎呀我身體不好,這樣。這個弱者的表現呢,從心理學上來講,是一種自我發揮,另外一種發揮。他愛強調的另一樣,寫字,書法,喜歡寫,但老是說用五分錢的毛筆啊這些,經常喜歡去做點這個。實際上他字寫得好,但又說是‘學書’。這就是湘西人的那種毛病,老人家的那種毛病,把否定當成肯定。像錢鐘書就強大。社科院讓他參加一次人大會堂的宴會,通過辦公室專門來找他。他說,‘我不去。’‘上級,江青同志讓你去的。’‘我不去,我很忙,我現在工作很忙。’‘那我可不可以說你身體不好?’‘不,我身體很好啊。’這就是強大。沈從文沒有這樣的強。”

“他比較溫和。”

“實際上內心很強大。”

“如果把他的書法收集起來,現在也收集不全了,印一本他的書法集,也挺好。”

“唉,可惜了,好多都毀了。”

“章草現在很少有人會了。”

“他寫得多好,寫得最好的一個人。”

……

“那個時候,有一些沙龍,像林徽因、梁思成的沙龍,多少的精華啊。凱撒大帝總結他的經驗,他不是有三條經驗嘛,一個是閱讀,一個是思考,還有一個交遊。人生文化成長的三個要點,一個是讀書,讀完了思考,還要交遊。交遊,在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圈裡面,都存在這個問題。比如說,十八世紀末的那個印象派,都住在塞納河的沿岸、兩邊,大家匯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作風,我免得同你一樣,我形成我的作風,你免得同我一樣、同他一樣,所以有自己的作風。因為交流,大家談陽光的問題,怎麼表現光,大家就研究這個。那麼生活也吵架,就是這樣的事———在中國,交遊,就成了小集團。”

……

黃先生太熟悉老朋友的性情了

他說起黃裳:

“這麼多朋友,只有我敢冒犯他。有的時候,我就住在他家,就批評他,談什麼問題。但也不是隨時,有機會,就把他窮講一頓。講完呢,就算了。”

又說起另一個老朋友:

“上海還有個朋友,殷振家,我們認識了幾十年。四十年代初,在江西贛州,我呢,進了他這個演劇二隊,他又是大演員,又是導演,長得特別瘦,特別小,很有才華,跟張樂平他們在一起。我是一個小弟弟嘛,當時。那麼,殷振家後來呢,就一直相忘於江湖。我知道他在上海。

“一直到九十年代,有一個小青年,在《蘋果日報》工作的,他要回上海,我說,你回上海呀,你幫我打聽一下,有這麼一個朋友。他打聽回來告訴我,說,還從來沒見過有人過這麼苦的日子。我說,怎麼一回事呢?他的愛人鋸了條腿,他所有的錢就都放到這個愛人身上。殷振家一解放,就安排在北京人藝,後來打回上海,先在戲劇學院,後來又弄到楊華生那裡,搞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是他編的,從來沒有他的名字。老出事,老出事,就這麼一個朋友。但是呢,對朋友是很好,在贛州,同張樂平啊,我們關係都很好。所以老想念他。

“知道他這樣的情況,我就趕緊去幫助他。有時給他畫,他拿去賣啊,怎麼怎麼的,所以也買了個房子,兒子啊什麼也看得起他了。所以每到上海就看兩個人,一個謝蔚明,一個是殷振家。殷振家是先死。謝蔚明告訴我,我就跑到上海,去參加他的悼念會———也無所謂,也沒有人開會。”

沉默了一會兒,黃先生又說:“殷振家是真可惜,他這個演戲,演得可真好!就像石揮這樣的……他愛人鋸了一條腿,我趕快幫忙;緩過來了,又鋸了一條腿,癌,然後就死了,是老北京美專的學生。我給他寫很多信,回憶當年在贛州的情景,我一邊寫,一邊就畫插圖:門口是什麼樣子,小街上突出一塊,那個是廁所,上面有個煙囪,牆上用白灰寫的‘抗戰必勝,建國必勝’,我都畫出來了。我告訴李輝,這個信,你要把它找到就好了。”

……

“您還記不記得,四十年代在上海認識的賈植芳先生?”

“怎麼不記得!好朋友。九十年代我回去,我找他了,找他聊天。他的話,山西話,是吧?有時候聊天,一半他愛人翻譯給我聽。這個人真是難得。”

由賈先生這個“胡風分子”,談到胡風,以及胡風周圍年輕的朋友們。

“我呢,跟胡風有過幾次見面,沒有什麼關係。你比如說,喬冠華、邵荃麟他們,在香港給他開座談會,這個是大事。當晚他就來找樓適夷。我跟樓適夷住在一個夾板房樓上,一個很好的洋房,中間隔了板,樓適夷在前頭客廳,他們兩個講了一個通宵。我也懂不得這些事兒,那個時候二十多歲,也不關心這個事兒,一天到晚刻木刻,不懂什麼政治問題。兩個人講哪,胡風就講他的委屈。我在最後那個房,中間還隔了另外一個人的房。搞到半夜,樓適夷來向我們要點心,我也拿點心給他。這樣一直到天亮。”

黃先生說:“胡風講‘到處是生活’,是對的,但是你跟他們那些人談什麼!這麼真誠地講文學的規律,他們也不一定看得懂。沒有用!這麼多的人受牽連迫害,真是可惜,可惜。而且都是有能力的人,像路翎啊,彭燕郊啊,綠原啊,這幫人,好慘好慘,真是。胡風有一句話叫做‘愧對戰鬥者’,這句話是對的。現在有些人來做節目,我就只說一些事情,不像‘傷痕文學’。我就說,憐憫,這種事情,學上帝的態度,在天上,唉呀,這麼殘忍,為什麼這麼殘忍,為什麼這麼幼稚。”

停頓了好一會兒。抽煙,喝茶。

談話如流水,流過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事。

“蕭乾這個人哪,非常有意思。

人也很有趣,博學,知識廣闊,聊天,玩兒啊,真是太好了!一把雨傘擺在家裡,報館也得擺一把;雨衣,這裡一件,那裡一件。香港《大公報》晚上開夜班,一看九點鐘,抽屜打開,一瓶一瓶的藥,開水,吃這個藥,吃那個藥……落魄了,做右派,窮了,到街邊買處理的水果,一半是壞的,買回來,洗乾淨,把壞的切了,用布擺好,刀、叉、餐巾,一一擺好。

文革後,我搬到三裡河,知道他也住在附近,我寫了個信給他。我說,現在日子好了,太平了,平安了,不再恐懼了,我有吃的好東西,聽到好的音樂,我就想到你。他回了封信,‘那你得先來看我。’我說當然要來看你了,就又來往了。然後我就忙去了,毛澤東紀念堂啊,這裡那裡,忙得不得了。

再以後呢,我就到香港去了,我就不想待在這裡,在政協裡頭,在香港可以安心畫畫。他《尤利西斯》翻譯出來了,我打電報祝賀他。他翻譯的書,特別好,特別順。不久就去世了。很好玩兒的一個人,很幽默,懂幽默。唉,很想念他。”

……

“王遜,跟沈從文來往得比較多的,因為我的關係,他才住到我們大四合院來,表叔經常到我們這裡來。他是在昆明西南聯大的時候,就跟沈從文很親近,我是在美院之後才認得他的。很有學問,談吐妙透了。他結婚,我在他窗子的六扇玻璃上面畫了熱帶魚,彩色的,黑蠻給他畫了個燈罩。文革開始,他把玻璃拆下來。

那是北窗啊,他有氣管炎啊什麼的毛病,北京城的北窗,床頭沒有玻璃啊,多可怕,這麼過日子。他什麼事兒也沒有,但是害怕;加上他自己抽煙啊,肺啊什麼都有問題。黑妮那時候小,給他領糧食,在抽屜裡找糧本兒,他都不能說話了,看見他臉都綠了,就叫我愛人,趕快給他愛人打電話,送他去搶救,搶救好了再回來,回來又出事兒,再送,半路死了。

這個人很好,很多才,小學、中學、大學、做研究生,一直都是,沒有什麼!他在教書的時候,有留學生給他教,他教來學中國美術史的。留學生嘛,又不是特務。美術學院,我的留學生最多。為什麼?我現在研究了,新的藝術思潮,可能我具備得多一點。徐悲鴻他們,沒有時間,所以就讓我教;還有一個,就是王遜。哪一個外國人到中國學油畫呢,你想?就來學版畫嘛。他就這麼死了,這麼有學問的人。”

……

“梁漱溟,這個知識份子了不起。是吧?有人問,‘毛主席、周總理逝世了,你有什麼感想?’‘寂寞。’這個氣派很大!還有對你,抄你家,燒你的東西,你有什麼感覺?都身外之物了,祖宗傳下來的,沒有什麼;有一件事,我對不起,北大有個窮學生,我向他借了一本詞典,一起燒了,我沒有辦法還給別人,我失信於人,這一點我抱歉。就講這個。還有呢,政協,‘批林批孔’。他那一組,在政協三樓,一圈,包括董竹君,這是董竹君講給我聽的。他故意把一張凳子擺在中間,他坐在中間,老是不說話。大家就批。怎麼說呢,‘你應該積極地參加批林批孔。’他說,‘這樣,批林還可以,批孔怎麼可能。我都不行,你們怎麼行!’‘那你應該學習馮友蘭同志。’‘友蘭呢,是我的學生,我呢,覺得他人格有點問題。’”

……

“樓適夷先生的資歷是很老的,在為人啊,道德上,是很好、很好的。我們的李樺,說文藝界的最好的一個人就是樓適夷;樓適夷說,你們美術界,最好的就是李樺。他們兩個人都是,老實極了,總幫人家的忙……我將來寫到樓適夷先生的時候,我也會這麼寫。”

……

不知怎麼就談到了胡喬木:“我住在三裡河的時候,錢鍾書也住在三裡河,胡喬木有時候就來找找錢鍾書聊天,找找我聊天。要看胡喬木的一般的生活,非常沒有意思。來我們家談別的東西,聊玄天,很有意思。他主要的為什麼呢,他想擺脫那些,才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我呢,有一個注意的地方,就是,不打聽事情。他愛說什麼,我們聽,不提出什麼問題。同他來往,哇哇哇的,很好。有時候我送書,他居然會很喜歡我的“動物篇”、《永玉三記》啊那些。他的注解啊,有時候弄得很多,弄了六七張信紙,排字排錯了啊,用詞用錯了啊,什麼什麼的。”

“他,也是一個矛盾的人。”

“對,就是矛盾的生活,寂寞。來,大家互相尊重,就好了。”

“當年他把沈從文調到社科院,是他個人的意思,還是上面也有這個意思?”

“不,不,有好多人幫忙。”

……

再坐下來,話題轉到《無愁河的浪蕩漢子》

第一部三大本八十萬字已經出版了,第二部仍然在《收穫》上連載。喜歡的人期待著,每兩個月才能看一段,兩三萬字;也有不喜歡的人,非常發愁,怎麼還不完、還不完啊。嘿嘿,早著呢,第二部走出了鳳凰,走上了社會,但還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我現在寫另外一個環境了,不是家鄉。那個社會的學問很深奧。你比如說,當時的泉州,泉州的開元寺,有一個劇團,從宋朝傳下來,它演的戲呀,佛經故事,還有宋朝的打諢,包括演完戲還有角鬥,這都是傳統。同泉州其他的戲,高甲戲啊,什麼戲,不一樣。我能夠那麼地碰到,真不簡單。”

“這個跟您的注意力也有關。也有很多人碰到,不注意就……”

“本地人就都不注意。”

“您的記憶力真好,很多的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

“現在有的人說,我的人名太多了,是個缺點。我說我不寫這個人名,事兒就出不來。人是跟著事兒出來的,沒有人,就沒有事兒。十一月份,我就特別寫了一段聲明,講這個問題。我說,現在人名太多,你不要認真去看它,晃過去就行了。幾百個上千個人的名字,你記它幹嘛!你就記事情,這個事情是嚴肅的。我本來想寫當代的文章,開頭改了四五次,他們嫌故事太少。這是個大故事。後來我把這幾段刪掉了。你就往下看。看什麼呢?老朋友,天天見面,哪有這麼多故事嘛?不可能啊。講囉裡囉嗦的事!我就是講這麼囉裡囉嗦的那一類事。最後我用‘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那一段,我說,我找‘我’也找了半輩子,就這麼寫就完了,不寫別的。”

黃先生抽了口煙,又說:“還有,對悲劇,不發感歎,就把這個端出來就是了。”

又抽一口煙。“有個老頭在鄉下,專門研究李卓吾的,泉州的李卓吾,很多的版本他都有,是個小地主一樣的人,村子裡面非常富裕,我的同學在這個村子,福建南安。他喜歡我,讓我到他樓上去,打開櫃子,看,不要走近,你遠遠地看,他介紹,版本什麼的。介紹到一半,他說,‘我累了,腰都酸了,下半你不用我介紹了,我就不介紹給你了。’我說,‘我是不是可以摸一下?’他說,‘你不能摸。’”

黃先生講得我跟他一起笑起來。

……

八月五日上午十點,我到黃先生家,黑妮說,早就等著你了。在客廳坐下,黃先生先交給我《無愁河》校樣,我回上海帶給《收穫》。校樣是李輝昨天留下的,晚上我們散去之後,黃先生看了這兩三萬字,用紅筆改了多處,精力真是讓人驚奇。其中一幅插圖印的有問題,黃先生標出之後,又特意在裝校樣的信封背面,再加提醒:“洛陽橋插圖分裂了,不知怎麼一回事?請注意。”

“您昨天晚上是幾點鐘睡覺的?”

“我啊,一點多。”

“平常呢?”

“平常也是一點多,兩點。最近看電視,到床上還在看,看摔跤啊,青海台啊,河南台啊。”

“那您一天睡幾個小時啊?”

“我隨時睡。無所謂的。”

“看電視的時間挺長?”

“有些時候長,看影碟啊。我主要有一點,工作時間是指定的,工作時間之外,隨便做什麼,不管自己的。”

“上午工作?”

“上午在寫小說,下午就是外來的一些人,什麼買畫呀,買字呀,或者是看看零碎的書,做做筆記,反正這一類的事兒。”

“現在寫文章用的時間,比畫畫用得多了。”

“可不,這樣已經五六年了。連載,一催稿,就緊張。別的沒有什麼,畫畫很自由。”

“連載這個形式也挺好,沒有這個形式逼著,您可能就拖了。”

“我就玩啊,或者什麼了,那就不可能寫完了……所以李輝是監督員,我的監督員,很好。沒有他的敦促,不是很容易寫得完的。”

黃先生一邊說話,一邊抽煙鬥,或者雪茄。我說您一直抽,影響不影響喉嚨?黃先生反問道:“你聽我說話,覺得有什麼影響沒有?———也有一點,別人讓我現在唱歌,我就唱不好了。”說完,哈哈笑。

……

黃先生問我:“你去過鳳凰嗎?”

“去過,但是我去得已經比較晚了。後來又建了很多東西。你們那個地方,在清朝其實是湘西的中心。”

“不僅是清朝,民國也是。民國時候,為什麼成為一個中心呢?因為陳渠珍在那兒。有十三縣,湘西十三縣,由陳渠珍管,國民黨來打國民黨,共產黨來打共產黨,三十一年的太平。所以呢,經濟生活、軍事、文化,各方面都是很自高自大的,很了不起的。包括我們有槍工廠,做槍的工廠;皮工廠,包括做軍官的皮帶啊,駁子炮的殼還是什麼的。還自己有湘西十三縣的鈔票!”

“他這獨立王國。對陳渠珍這個人,應該重新認識。”

“就是這麼一回事,陳渠珍就是這麼一回事。解放後,他算是有功勞嘛,紅軍長征他借過東西啊,資助過,所以請他當特邀代表,不算他的老賬。前幾年,他的孩子們就找我,他的遺體、骨頭還擺在長沙,老搞工地蓋房子啊,一下這裡,一下那裡,老在搬遷,想回鳳凰來。我說鳳凰來好啊,那我就幫他講話,不光是講話,也不需要政府出錢嘛。就在南華山,選可以看到鳳凰全景的這麼一個角落,把骨頭盤回來,我給他設計一個陵園。然後呢,他的太太很多,有十一個,寫哪一個呢?我說你們認為寫哪一個好?他們說,‘我們的媽媽都不用寫了,就寫西原一個人。’就寫西藏的那一個,其他不用寫了。我說你們很開明啊。所以我就做了一個銅的西原的像,趴在他的墳墓那裡,現在就擺在那兒。那篇墓誌銘也是我寫的,就寫他過去的事,除了黨的關係,什麼都寫了。”

“這個好。他在鳳凰,比在長沙好。”

“因為我跟他的關係還是比較近的,小時候老到他那兒去玩兒。為什麼我能去玩兒呢?因為他的太太,有一個是我媽媽的同學,而且是同班。”

“在《無愁河》裡面寫了。你們那個地方,雖然偏僻,卻一點都不封閉。很早的時候,像您父親啊,您母親啊,就受現代教育,那麼早的年代。”

“主要是經濟的關係,有錢,沒有錢也辦不到。我外公是寧波知府,最末一任,清朝末一任寧波知府,是曾國藩的部下。慈禧要分散曾國藩的力量,把他弄到寧波,寧波知府是很大,很權威,所以他的孩子能念大學、念師範啊什麼的。而且外婆是寧波人。”

……

“您下放到河北磁縣農場勞動的時候,那段日子還輕鬆吧?”

“非常不輕鬆。不輕鬆。對我呢,比較好,因為到底下,那兩派的力量還在那邊頂,對我呢,比較放心,我只是寫動物那個東西,被人家揭發出來了,別的我沒有。我歷史一點問題也沒有,作風,也沒有問題,親戚,也沒有問題,而且教書非常認真———當然後來被批判成為資產階級教育方法,那沒有辦法———但是教書,百分之百地投入,非常認真。要不,這麼一個資產階級的教授在這裡,老早踢掉了,就是因為你認真,他沒有辦法那個。而且我脾氣又不好,他竟然還要你。所以呢,到了幹校,對我這方面,沒有派系,覺得可靠,讓我送報,各個班由我來送,讓我當草藥組的組長,采草藥給軍部上繳,做感冒丸啊,做什麼丸。”

……

“我在佛羅倫斯,星期天,小車子可以開進市區,女兒就帶著我到了小街上,我就畫呀,畫一個多少世紀以來賣顏料、美術用品的一條街,什麼顏料它現在都可以給你配。我去買顏料,買慣了。所以我換了一個街,是一個大橫街的中間一條小胡同,我就坐在那個胡同對面的馬路上,支起畫架,就在畫。那邊有個教堂,做完禮拜,一個老太太出來,‘撲通’倒在地上。大家就‘哇’地嚷起來,幾十個人。我就放下筆,過去看一看。老太太臉都綠了,躺在那兒。我做過草藥組的組長,基本東西還知道,給她進行按摩啊,腦後面揉呀,人中掐呀,後肩胛骨給她按摩,好了。神父也來,拿水給我來弄弄。救護車也來了,大家說不用了,‘中國醫生’把她醫好了。我女兒回來,看到這個事,就叫他們說不要說‘中國醫生’,因為我不是‘中國醫生’,說‘中國醫生’要涉及到‘無牌行醫’呀。”

“下放時候做草藥組組長,這下用上了。”

“老太太嘛,一大群,鄉下的,城郊的,要送錢。我說不要不要,就過去了。我不像雷鋒,雷鋒做了好事,就寫在日記上面。我呢,修養很差,我到處跟人講,而且還要告訴我的朋友,我這個修養很差。那是快樂,那是高興哪。”

高興得現在講起這件事,還哈哈大笑。

▼<>

周海濱微說

請關注我們的小夥伴:

汽車有文化

ID:Autocul

當時基本上天天見面,因為住得近。‘好,你們年輕人多參加活動,好!我們這些老人就不要了,也可以了。’這一類的話,心情是很寂寥的。第二天早上要開會,大清早,他從東堂子胡同跑到大雅寶胡同,走路過來。‘永玉永玉,今天早上收到請柬。’啊,高興得。老人家嘛,寂寞。後來當了政協委員。”

……

“《沈從文全集》裡面,都沒有給您的信。”

“幾百封信,文革都抄掉了。”

“都抄掉了,太可惜了。”

“他寫給我的第一封信都有。”

“他這一輩子,寫了那麼多的信,太孤獨了,要跟人說。”

“寫小字,毛筆字。”

……

“您看了我這個《沈從文的後半生》,您覺得有沒有必要再寫一本《前半生》?”

“前半生,不要了。”

“不要了?”

“因為很清楚了。實際上他寫家裡,《從文自傳》裡面,寫的事情並不多,是吧?你怎麼可能能寫得更詳細呢?不可能。有的是他以後想像出來的。你比如說,我有一次同他回家鄉。我對表嬸說,回去吧。她說,你得問他。那我等於是強迫他回去,他居然同意了。然後回來,他就多謝我。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時候,他說多謝,要不然的話,他就不能回家。我說,等你好了以後,咱們再好好地回去一次。我說,咱們找一隻民船,你以前在白河游水的那種民船,自下而上往上走,往湘西那邊走,到一個碼頭,你有印象,咱們停下來,過了幾天再往前走。他說,沒有人做飯哪。我說,做飯很容易啊。他說,讓曾祺一起,曾祺會做飯,菜炒得好。我說,嗯,可以找他一下……以後就不行了。唉,真是。”

“您看,他的身體,從五十年代的時候,就開始血壓高。”

“流鼻血。四十年代、三十年代、二十年代就流鼻血,晚上寫東西就流鼻血。他愛強調兩樣,一個就是,自己身體經常不好,強調這個。”

“是不是真的不好,我想問問。”

“也有。這種情況呢,是一個弱者的表現,哎呀我身體不好,這樣。這個弱者的表現呢,從心理學上來講,是一種自我發揮,另外一種發揮。他愛強調的另一樣,寫字,書法,喜歡寫,但老是說用五分錢的毛筆啊這些,經常喜歡去做點這個。實際上他字寫得好,但又說是‘學書’。這就是湘西人的那種毛病,老人家的那種毛病,把否定當成肯定。像錢鐘書就強大。社科院讓他參加一次人大會堂的宴會,通過辦公室專門來找他。他說,‘我不去。’‘上級,江青同志讓你去的。’‘我不去,我很忙,我現在工作很忙。’‘那我可不可以說你身體不好?’‘不,我身體很好啊。’這就是強大。沈從文沒有這樣的強。”

“他比較溫和。”

“實際上內心很強大。”

“如果把他的書法收集起來,現在也收集不全了,印一本他的書法集,也挺好。”

“唉,可惜了,好多都毀了。”

“章草現在很少有人會了。”

“他寫得多好,寫得最好的一個人。”

……

“那個時候,有一些沙龍,像林徽因、梁思成的沙龍,多少的精華啊。凱撒大帝總結他的經驗,他不是有三條經驗嘛,一個是閱讀,一個是思考,還有一個交遊。人生文化成長的三個要點,一個是讀書,讀完了思考,還要交遊。交遊,在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圈裡面,都存在這個問題。比如說,十八世紀末的那個印象派,都住在塞納河的沿岸、兩邊,大家匯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作風,我免得同你一樣,我形成我的作風,你免得同我一樣、同他一樣,所以有自己的作風。因為交流,大家談陽光的問題,怎麼表現光,大家就研究這個。那麼生活也吵架,就是這樣的事———在中國,交遊,就成了小集團。”

……

黃先生太熟悉老朋友的性情了

他說起黃裳:

“這麼多朋友,只有我敢冒犯他。有的時候,我就住在他家,就批評他,談什麼問題。但也不是隨時,有機會,就把他窮講一頓。講完呢,就算了。”

又說起另一個老朋友:

“上海還有個朋友,殷振家,我們認識了幾十年。四十年代初,在江西贛州,我呢,進了他這個演劇二隊,他又是大演員,又是導演,長得特別瘦,特別小,很有才華,跟張樂平他們在一起。我是一個小弟弟嘛,當時。那麼,殷振家後來呢,就一直相忘於江湖。我知道他在上海。

“一直到九十年代,有一個小青年,在《蘋果日報》工作的,他要回上海,我說,你回上海呀,你幫我打聽一下,有這麼一個朋友。他打聽回來告訴我,說,還從來沒見過有人過這麼苦的日子。我說,怎麼一回事呢?他的愛人鋸了條腿,他所有的錢就都放到這個愛人身上。殷振家一解放,就安排在北京人藝,後來打回上海,先在戲劇學院,後來又弄到楊華生那裡,搞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是他編的,從來沒有他的名字。老出事,老出事,就這麼一個朋友。但是呢,對朋友是很好,在贛州,同張樂平啊,我們關係都很好。所以老想念他。

“知道他這樣的情況,我就趕緊去幫助他。有時給他畫,他拿去賣啊,怎麼怎麼的,所以也買了個房子,兒子啊什麼也看得起他了。所以每到上海就看兩個人,一個謝蔚明,一個是殷振家。殷振家是先死。謝蔚明告訴我,我就跑到上海,去參加他的悼念會———也無所謂,也沒有人開會。”

沉默了一會兒,黃先生又說:“殷振家是真可惜,他這個演戲,演得可真好!就像石揮這樣的……他愛人鋸了一條腿,我趕快幫忙;緩過來了,又鋸了一條腿,癌,然後就死了,是老北京美專的學生。我給他寫很多信,回憶當年在贛州的情景,我一邊寫,一邊就畫插圖:門口是什麼樣子,小街上突出一塊,那個是廁所,上面有個煙囪,牆上用白灰寫的‘抗戰必勝,建國必勝’,我都畫出來了。我告訴李輝,這個信,你要把它找到就好了。”

……

“您還記不記得,四十年代在上海認識的賈植芳先生?”

“怎麼不記得!好朋友。九十年代我回去,我找他了,找他聊天。他的話,山西話,是吧?有時候聊天,一半他愛人翻譯給我聽。這個人真是難得。”

由賈先生這個“胡風分子”,談到胡風,以及胡風周圍年輕的朋友們。

“我呢,跟胡風有過幾次見面,沒有什麼關係。你比如說,喬冠華、邵荃麟他們,在香港給他開座談會,這個是大事。當晚他就來找樓適夷。我跟樓適夷住在一個夾板房樓上,一個很好的洋房,中間隔了板,樓適夷在前頭客廳,他們兩個講了一個通宵。我也懂不得這些事兒,那個時候二十多歲,也不關心這個事兒,一天到晚刻木刻,不懂什麼政治問題。兩個人講哪,胡風就講他的委屈。我在最後那個房,中間還隔了另外一個人的房。搞到半夜,樓適夷來向我們要點心,我也拿點心給他。這樣一直到天亮。”

黃先生說:“胡風講‘到處是生活’,是對的,但是你跟他們那些人談什麼!這麼真誠地講文學的規律,他們也不一定看得懂。沒有用!這麼多的人受牽連迫害,真是可惜,可惜。而且都是有能力的人,像路翎啊,彭燕郊啊,綠原啊,這幫人,好慘好慘,真是。胡風有一句話叫做‘愧對戰鬥者’,這句話是對的。現在有些人來做節目,我就只說一些事情,不像‘傷痕文學’。我就說,憐憫,這種事情,學上帝的態度,在天上,唉呀,這麼殘忍,為什麼這麼殘忍,為什麼這麼幼稚。”

停頓了好一會兒。抽煙,喝茶。

談話如流水,流過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事。

“蕭乾這個人哪,非常有意思。

人也很有趣,博學,知識廣闊,聊天,玩兒啊,真是太好了!一把雨傘擺在家裡,報館也得擺一把;雨衣,這裡一件,那裡一件。香港《大公報》晚上開夜班,一看九點鐘,抽屜打開,一瓶一瓶的藥,開水,吃這個藥,吃那個藥……落魄了,做右派,窮了,到街邊買處理的水果,一半是壞的,買回來,洗乾淨,把壞的切了,用布擺好,刀、叉、餐巾,一一擺好。

文革後,我搬到三裡河,知道他也住在附近,我寫了個信給他。我說,現在日子好了,太平了,平安了,不再恐懼了,我有吃的好東西,聽到好的音樂,我就想到你。他回了封信,‘那你得先來看我。’我說當然要來看你了,就又來往了。然後我就忙去了,毛澤東紀念堂啊,這裡那裡,忙得不得了。

再以後呢,我就到香港去了,我就不想待在這裡,在政協裡頭,在香港可以安心畫畫。他《尤利西斯》翻譯出來了,我打電報祝賀他。他翻譯的書,特別好,特別順。不久就去世了。很好玩兒的一個人,很幽默,懂幽默。唉,很想念他。”

……

“王遜,跟沈從文來往得比較多的,因為我的關係,他才住到我們大四合院來,表叔經常到我們這裡來。他是在昆明西南聯大的時候,就跟沈從文很親近,我是在美院之後才認得他的。很有學問,談吐妙透了。他結婚,我在他窗子的六扇玻璃上面畫了熱帶魚,彩色的,黑蠻給他畫了個燈罩。文革開始,他把玻璃拆下來。

那是北窗啊,他有氣管炎啊什麼的毛病,北京城的北窗,床頭沒有玻璃啊,多可怕,這麼過日子。他什麼事兒也沒有,但是害怕;加上他自己抽煙啊,肺啊什麼都有問題。黑妮那時候小,給他領糧食,在抽屜裡找糧本兒,他都不能說話了,看見他臉都綠了,就叫我愛人,趕快給他愛人打電話,送他去搶救,搶救好了再回來,回來又出事兒,再送,半路死了。

這個人很好,很多才,小學、中學、大學、做研究生,一直都是,沒有什麼!他在教書的時候,有留學生給他教,他教來學中國美術史的。留學生嘛,又不是特務。美術學院,我的留學生最多。為什麼?我現在研究了,新的藝術思潮,可能我具備得多一點。徐悲鴻他們,沒有時間,所以就讓我教;還有一個,就是王遜。哪一個外國人到中國學油畫呢,你想?就來學版畫嘛。他就這麼死了,這麼有學問的人。”

……

“梁漱溟,這個知識份子了不起。是吧?有人問,‘毛主席、周總理逝世了,你有什麼感想?’‘寂寞。’這個氣派很大!還有對你,抄你家,燒你的東西,你有什麼感覺?都身外之物了,祖宗傳下來的,沒有什麼;有一件事,我對不起,北大有個窮學生,我向他借了一本詞典,一起燒了,我沒有辦法還給別人,我失信於人,這一點我抱歉。就講這個。還有呢,政協,‘批林批孔’。他那一組,在政協三樓,一圈,包括董竹君,這是董竹君講給我聽的。他故意把一張凳子擺在中間,他坐在中間,老是不說話。大家就批。怎麼說呢,‘你應該積極地參加批林批孔。’他說,‘這樣,批林還可以,批孔怎麼可能。我都不行,你們怎麼行!’‘那你應該學習馮友蘭同志。’‘友蘭呢,是我的學生,我呢,覺得他人格有點問題。’”

……

“樓適夷先生的資歷是很老的,在為人啊,道德上,是很好、很好的。我們的李樺,說文藝界的最好的一個人就是樓適夷;樓適夷說,你們美術界,最好的就是李樺。他們兩個人都是,老實極了,總幫人家的忙……我將來寫到樓適夷先生的時候,我也會這麼寫。”

……

不知怎麼就談到了胡喬木:“我住在三裡河的時候,錢鍾書也住在三裡河,胡喬木有時候就來找找錢鍾書聊天,找找我聊天。要看胡喬木的一般的生活,非常沒有意思。來我們家談別的東西,聊玄天,很有意思。他主要的為什麼呢,他想擺脫那些,才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我呢,有一個注意的地方,就是,不打聽事情。他愛說什麼,我們聽,不提出什麼問題。同他來往,哇哇哇的,很好。有時候我送書,他居然會很喜歡我的“動物篇”、《永玉三記》啊那些。他的注解啊,有時候弄得很多,弄了六七張信紙,排字排錯了啊,用詞用錯了啊,什麼什麼的。”

“他,也是一個矛盾的人。”

“對,就是矛盾的生活,寂寞。來,大家互相尊重,就好了。”

“當年他把沈從文調到社科院,是他個人的意思,還是上面也有這個意思?”

“不,不,有好多人幫忙。”

……

再坐下來,話題轉到《無愁河的浪蕩漢子》

第一部三大本八十萬字已經出版了,第二部仍然在《收穫》上連載。喜歡的人期待著,每兩個月才能看一段,兩三萬字;也有不喜歡的人,非常發愁,怎麼還不完、還不完啊。嘿嘿,早著呢,第二部走出了鳳凰,走上了社會,但還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我現在寫另外一個環境了,不是家鄉。那個社會的學問很深奧。你比如說,當時的泉州,泉州的開元寺,有一個劇團,從宋朝傳下來,它演的戲呀,佛經故事,還有宋朝的打諢,包括演完戲還有角鬥,這都是傳統。同泉州其他的戲,高甲戲啊,什麼戲,不一樣。我能夠那麼地碰到,真不簡單。”

“這個跟您的注意力也有關。也有很多人碰到,不注意就……”

“本地人就都不注意。”

“您的記憶力真好,很多的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

“現在有的人說,我的人名太多了,是個缺點。我說我不寫這個人名,事兒就出不來。人是跟著事兒出來的,沒有人,就沒有事兒。十一月份,我就特別寫了一段聲明,講這個問題。我說,現在人名太多,你不要認真去看它,晃過去就行了。幾百個上千個人的名字,你記它幹嘛!你就記事情,這個事情是嚴肅的。我本來想寫當代的文章,開頭改了四五次,他們嫌故事太少。這是個大故事。後來我把這幾段刪掉了。你就往下看。看什麼呢?老朋友,天天見面,哪有這麼多故事嘛?不可能啊。講囉裡囉嗦的事!我就是講這麼囉裡囉嗦的那一類事。最後我用‘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那一段,我說,我找‘我’也找了半輩子,就這麼寫就完了,不寫別的。”

黃先生抽了口煙,又說:“還有,對悲劇,不發感歎,就把這個端出來就是了。”

又抽一口煙。“有個老頭在鄉下,專門研究李卓吾的,泉州的李卓吾,很多的版本他都有,是個小地主一樣的人,村子裡面非常富裕,我的同學在這個村子,福建南安。他喜歡我,讓我到他樓上去,打開櫃子,看,不要走近,你遠遠地看,他介紹,版本什麼的。介紹到一半,他說,‘我累了,腰都酸了,下半你不用我介紹了,我就不介紹給你了。’我說,‘我是不是可以摸一下?’他說,‘你不能摸。’”

黃先生講得我跟他一起笑起來。

……

八月五日上午十點,我到黃先生家,黑妮說,早就等著你了。在客廳坐下,黃先生先交給我《無愁河》校樣,我回上海帶給《收穫》。校樣是李輝昨天留下的,晚上我們散去之後,黃先生看了這兩三萬字,用紅筆改了多處,精力真是讓人驚奇。其中一幅插圖印的有問題,黃先生標出之後,又特意在裝校樣的信封背面,再加提醒:“洛陽橋插圖分裂了,不知怎麼一回事?請注意。”

“您昨天晚上是幾點鐘睡覺的?”

“我啊,一點多。”

“平常呢?”

“平常也是一點多,兩點。最近看電視,到床上還在看,看摔跤啊,青海台啊,河南台啊。”

“那您一天睡幾個小時啊?”

“我隨時睡。無所謂的。”

“看電視的時間挺長?”

“有些時候長,看影碟啊。我主要有一點,工作時間是指定的,工作時間之外,隨便做什麼,不管自己的。”

“上午工作?”

“上午在寫小說,下午就是外來的一些人,什麼買畫呀,買字呀,或者是看看零碎的書,做做筆記,反正這一類的事兒。”

“現在寫文章用的時間,比畫畫用得多了。”

“可不,這樣已經五六年了。連載,一催稿,就緊張。別的沒有什麼,畫畫很自由。”

“連載這個形式也挺好,沒有這個形式逼著,您可能就拖了。”

“我就玩啊,或者什麼了,那就不可能寫完了……所以李輝是監督員,我的監督員,很好。沒有他的敦促,不是很容易寫得完的。”

黃先生一邊說話,一邊抽煙鬥,或者雪茄。我說您一直抽,影響不影響喉嚨?黃先生反問道:“你聽我說話,覺得有什麼影響沒有?———也有一點,別人讓我現在唱歌,我就唱不好了。”說完,哈哈笑。

……

黃先生問我:“你去過鳳凰嗎?”

“去過,但是我去得已經比較晚了。後來又建了很多東西。你們那個地方,在清朝其實是湘西的中心。”

“不僅是清朝,民國也是。民國時候,為什麼成為一個中心呢?因為陳渠珍在那兒。有十三縣,湘西十三縣,由陳渠珍管,國民黨來打國民黨,共產黨來打共產黨,三十一年的太平。所以呢,經濟生活、軍事、文化,各方面都是很自高自大的,很了不起的。包括我們有槍工廠,做槍的工廠;皮工廠,包括做軍官的皮帶啊,駁子炮的殼還是什麼的。還自己有湘西十三縣的鈔票!”

“他這獨立王國。對陳渠珍這個人,應該重新認識。”

“就是這麼一回事,陳渠珍就是這麼一回事。解放後,他算是有功勞嘛,紅軍長征他借過東西啊,資助過,所以請他當特邀代表,不算他的老賬。前幾年,他的孩子們就找我,他的遺體、骨頭還擺在長沙,老搞工地蓋房子啊,一下這裡,一下那裡,老在搬遷,想回鳳凰來。我說鳳凰來好啊,那我就幫他講話,不光是講話,也不需要政府出錢嘛。就在南華山,選可以看到鳳凰全景的這麼一個角落,把骨頭盤回來,我給他設計一個陵園。然後呢,他的太太很多,有十一個,寫哪一個呢?我說你們認為寫哪一個好?他們說,‘我們的媽媽都不用寫了,就寫西原一個人。’就寫西藏的那一個,其他不用寫了。我說你們很開明啊。所以我就做了一個銅的西原的像,趴在他的墳墓那裡,現在就擺在那兒。那篇墓誌銘也是我寫的,就寫他過去的事,除了黨的關係,什麼都寫了。”

“這個好。他在鳳凰,比在長沙好。”

“因為我跟他的關係還是比較近的,小時候老到他那兒去玩兒。為什麼我能去玩兒呢?因為他的太太,有一個是我媽媽的同學,而且是同班。”

“在《無愁河》裡面寫了。你們那個地方,雖然偏僻,卻一點都不封閉。很早的時候,像您父親啊,您母親啊,就受現代教育,那麼早的年代。”

“主要是經濟的關係,有錢,沒有錢也辦不到。我外公是寧波知府,最末一任,清朝末一任寧波知府,是曾國藩的部下。慈禧要分散曾國藩的力量,把他弄到寧波,寧波知府是很大,很權威,所以他的孩子能念大學、念師範啊什麼的。而且外婆是寧波人。”

……

“您下放到河北磁縣農場勞動的時候,那段日子還輕鬆吧?”

“非常不輕鬆。不輕鬆。對我呢,比較好,因為到底下,那兩派的力量還在那邊頂,對我呢,比較放心,我只是寫動物那個東西,被人家揭發出來了,別的我沒有。我歷史一點問題也沒有,作風,也沒有問題,親戚,也沒有問題,而且教書非常認真———當然後來被批判成為資產階級教育方法,那沒有辦法———但是教書,百分之百地投入,非常認真。要不,這麼一個資產階級的教授在這裡,老早踢掉了,就是因為你認真,他沒有辦法那個。而且我脾氣又不好,他竟然還要你。所以呢,到了幹校,對我這方面,沒有派系,覺得可靠,讓我送報,各個班由我來送,讓我當草藥組的組長,采草藥給軍部上繳,做感冒丸啊,做什麼丸。”

……

“我在佛羅倫斯,星期天,小車子可以開進市區,女兒就帶著我到了小街上,我就畫呀,畫一個多少世紀以來賣顏料、美術用品的一條街,什麼顏料它現在都可以給你配。我去買顏料,買慣了。所以我換了一個街,是一個大橫街的中間一條小胡同,我就坐在那個胡同對面的馬路上,支起畫架,就在畫。那邊有個教堂,做完禮拜,一個老太太出來,‘撲通’倒在地上。大家就‘哇’地嚷起來,幾十個人。我就放下筆,過去看一看。老太太臉都綠了,躺在那兒。我做過草藥組的組長,基本東西還知道,給她進行按摩啊,腦後面揉呀,人中掐呀,後肩胛骨給她按摩,好了。神父也來,拿水給我來弄弄。救護車也來了,大家說不用了,‘中國醫生’把她醫好了。我女兒回來,看到這個事,就叫他們說不要說‘中國醫生’,因為我不是‘中國醫生’,說‘中國醫生’要涉及到‘無牌行醫’呀。”

“下放時候做草藥組組長,這下用上了。”

“老太太嘛,一大群,鄉下的,城郊的,要送錢。我說不要不要,就過去了。我不像雷鋒,雷鋒做了好事,就寫在日記上面。我呢,修養很差,我到處跟人講,而且還要告訴我的朋友,我這個修養很差。那是快樂,那是高興哪。”

高興得現在講起這件事,還哈哈大笑。

▼<>

周海濱微說

請關注我們的小夥伴:

汽車有文化

ID:Autocu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