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李士懋:老有所為,身擁“三寶”

【國醫大師李士懋】1936年生人, 河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 1962年1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河北省名中醫。 集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思辨特點, 出版專著8部;研製中藥新藥5項, 均獲臨床批件。 擅治心腦血管疾病等疑難雜症, 遍及臨床各科。

國醫大師李士懋教授每日在家和校區、出診醫院之間步行往來, 許多學生跟著他都覺得吃力, 而他卻始終精力充沛。 談到養生, 李老謙虛地說:“我對生活無奢望, 隨遇而安;養生不刻意, 順其自然。 ”

李士懋特別推崇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精神,

他堅持以患者為本, 無論貴賤貧富, 一視同仁, 遣方用藥完全根據患者病情需要而定, 從不以經濟利益為目的, 給患者開大處方、高價藥。 特別是給學生治病, 他常常就是開出幾角錢1副的方劑, 真正體現出中醫的簡、便、廉、效。

李士懋常說, 最令人欣慰的就是當他用書中的理論、方法用諸臨床實踐, 取得顯著療效之時。 心得積累多了, 他就構思個提綱, 集腋成裘, 寫成一本書。 當著作出版時, 更是覺得從醫之偉大, 亦倍覺珍愛。

李士懋教授和夫人田淑霄教授相識相知相愛50年, 中醫藥事業成就他們的秦晉之好, 他們夫妻倆風雨同舟, 共克時艱, 相濡以沫, 攜手一生, 傳為中醫藥事業領域的佳話。 多年來, 李老和老伴始終把讀書、看病、寫作當成生活的重要內容。

他說, 雖已老了, 只要能為社會、為人民做點事, 就感到生活很充實, 就能整日沉浸在快樂幸福之中。 李老說, 有這種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心態, 而無庸人自擾的煩惱, 也是一種養生。

李士懋教授說起居有常, 作息合理, 就能保養人的精神, 使人精力充沛, 神采奕奕。 人必須要順應自然, “和於陰陽, 調於四時”, 使人體生理節律彼此協調, 並與外環境的節律同步。 《四時調攝箋》說:“人能順此調攝, 神藥頻餐, 助以導引之功, 慎以宜忌之要, 無竟無營, 與時消息, 則疾病可遠, 壽命可延。 ”說明了養生應四時的重要性。

李士懋教授提倡“睡子午覺”, 原則是子時大睡, 午時小憩。 早上3時至9時, 是一日之春, 而春季不生, 夏日不長, 正所謂“孤陰不生, 孤陽不長”。 由於白天忙於講學、科研、應診、帶教等繁忙的工作, 所以, 李老堅持每天淩晨4時起床, 開始研讀寫作。 也因為要淩晨研讀, 他為了在下午工作更有精力, 每天堅持午休, 因為, “午時屬心, 此時小憩, 心氣強, 則精氣充”。 李老已經這樣堅持了幾十年。

李士懋教授強調, 人身有三寶, 即精、氣、神, 三者之中, 神是最重要的。 在讀書看病之中, 感受無限快樂與幸福, 也算是不養生的養生、無為而有為。

│湖南中醫藥大學-劉朝聖、彭麗麗/文, 張麗/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