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好家規代代傳承 勞作之餘 不忘教育

王萬春介紹家族的家訓家規

成都市郫都區唐元鎮, 居住著一個傳統的農耕世家——王氏家族。 王氏的後人, 近的散佈在郫都區唐元鎮、三道堰鎮、新都區、彭州市等地,

遠的居住在北京、甘肅、新疆、遼寧、貴州等省市區。

王氏家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尤其是近三四十年, 王氏家族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中有15人考入大專院校讀書, 其中碩士研究生一人, 婦產科專家一人, 教師6人。 王氏家族耕讀傳家第十二代傳承人王萬春1949年11月21日生, 退休前曾任郫都區唐元小學文科教研員、圖書管理員、黨支部書記等職。 他說, 就是“窮不丟豬, 富不丟書”“禮讓”“勤儉”“謙遜”“和諧”“友愛”等家訓成為影響他人生的最大一筆財富。

祖輩故事 自古不忘教育

王萬春告訴記者, 郫都區王氏家族, 祖籍在江蘇省吳縣, 在距今300多年前的清朝順治年間, 王氏家族始祖王應升搬遷至現郫都區三道堰鎮青杠樹村臨水而居。

清乾隆五十九年, 由於人口興, 六世族人兆瑞公遷至現郫都區古城鎮水梨村租田耕種。 清咸豐七年, 遷至現郫都區唐元鎮福昌村十三社定居置地佃田, 過著自耕農生活, 直至解放過後。 勞作之餘, 不忘教育、督促晚輩看書習字。 清道光二十一年, 七世族人王曉航參加郫筒科舉考試, 金榜題名。 清光緒三十年, 九世族人王文軒在崇甯縣考秀才, 在家鄉留下仗義疏財佳話。 清末, 十世族人王家驥藏書萬卷, 就在自家老宅辦起私塾堂, 除教育本族人的子女以外, 還招收方圓幾裡的農家弟子入學。 教後人遵聖人之道, 知禮義廉恥。 雖然族中也未出多麼顯赫的達官貴人, 但也廣受地方鄉紳的推崇與敬重。

上個世紀20年代,

王氏族人中5人考入大學, 4人讀到高中。 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十代族人王君槐1922年考入原華西協和大學, 畢業後曾任璧山縣長等職, 清正廉潔, 為清除縣境匪患, 盡職盡責。 十一代族人王亨勉1944年考入大學, 解放後一直供職于《成都晚報》社。 十一代族人王大才1947年畢業于成都列五中學。 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縣武裝部任幹事, 為革命雙目失明, 然而身殘志不殘, 自學盲人按摩、盲文, 為鄉親服務, 教盲文為盲人服務, 1960年5月, 評為全國盲聾啞先進個人。

王氏家規

“窮不丟豬富不丟書”

仔細翻讀、查閱王氏古人遺留下的文字記載, 包括了“窮不丟豬富不丟書”“禮讓”“勤儉”“謙遜”“和諧”“友愛”等家訓。

其中第一條就是“窮不丟豬, 富不丟書”的祖訓。

王萬春表示, 王氏家族世世代代教育晚輩在農耕之餘, 重視教育, 教育子孫多讀書、勤讀書, 這樣家族才興, 代代相傳, 澤及後人。

現在, 王氏家族的後人在每年的清明節, 都會邀約聚集到彭州市桂花鎮龍頭山的祖墳前拜祭祖先。 在祭祖儀式上, 讀家訓、說歷史, 通過先祖艱苦創業等故事, 激勵王家後人謹記家訓, 繼續發揚傳承王氏傳統的耕讀文化。

王萬春從教40年, 現任唐元小學退休黨支部書記。 平時喜歡收藏歷史古籍、寫作、鑽研本地歷史文化。 編寫過《唐元歷史拾遺》《中國民俗志, 郫縣卷唐元篇》《韭黃之鄉、生態唐元》《抗戰時期的唐元記憶》《九年如一日, 情系學生安全》《建設西門口衛星城, 搞好鄉村文化建設》《百善孝為先——在平凡中彰顯》等文稿。

說到王氏家訓, 王萬春坦言, “爺爺是我的啟蒙老師, 他是一名文墨、學識、聲望出眾的鄉村文人, 曾經辦過私塾, 受到大家的推崇與敬重。 家訓以及爺爺的言傳身教是影響我人生的最大財富。 ”

講到自己如何傳承王氏家規, 王萬春說:“我經常跟學生說, 要勞逸結合, 不要死讀書, 對待家人、朋友, 要謙虛禮讓。 ”

“王氏家訓對我們後人是一筆拿錢都買不到的財富, 只要是我在一天, 我就會把王氏老祖宗的祖訓繼續傳承下去。 就算有一天我不在世了, 還有我兒子、孫子……接力, 繼續傳承。 ”王萬春的女兒研究生畢業後, 在青白江區任教, 她表示:“父親對我的教育是我的人生信條, 而我的孩子也在通過我接受王氏族家族的好家訓、好家規教育。 ”

本報記者 晨迪 圖片由王萬春提供

原標題:好家規代代傳承 勞作之餘 不忘教育

本報記者 晨迪 圖片由王萬春提供

原標題:好家規代代傳承 勞作之餘 不忘教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