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陽明: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

你死都不怕,

還在乎一條內褲?

你死都不怕,

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 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 這個大盜冥頑不靈, 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

王陽明親自審問他, 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 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 今天就不審了。 不過, 天氣太熱, 你還是把外衣脫了, 我們隨便聊聊。 ”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 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

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 沒什麼大不了的。 ”又過了一會, 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 不如把內褲也脫了, 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 慌忙擺手說:“不方便, 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 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 是有良知的, 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總有人感歎人心險惡, 可王陽明告訴我們, 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 心中也是有良知的。 明白了這一點, 就能明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懲罰, 而是感化。 這就是慈悲。

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從而自暴自棄, 破罐子破摔。 王陽明則告訴我們, 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無是處的, 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

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 堅信自己的價值。

喜歡蔑視、貶低和打壓別人的人, 修養品行往往都是下乘, 這種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

反而是王陽明這種修養精深、境界高明的人, 往往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 很多時候, 並不是你錯了或者沒有用, 你只是還沒等到有能力欣賞你的人。

你未看此花時, 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 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有一年春天, 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 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 心外無理, 心外無物。 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 受你心的控制。 你看這朵花, 在山間自開自落, 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 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 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 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 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 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 卻是由我來決定的。 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電閃雷鳴、暴雨大作,

只要我心中安然, 便永遠是在桃花源、豔陽天。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 心靈的一切問題, 追到根子上, 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 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 只要我心不動, 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

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轉載自:明代大儒王陽明

有一天,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他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

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是在譏笑王陽明。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陽明的最後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誰不會愛戴?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確實已經是真正的聖人。

僅僅一句話,既說出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修養,也說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則,感化世人。所以別再懷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不是這個世間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轉載自:明代大儒王陽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