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兒女口中的那些抗日名將父親

1950年, 李濟深和夫人率子女身著解放裝在北京西總部胡同留影。 中排右三為李沛瓊。

1936年, 張自忠在天津市市長任上的戎裝照。

1939年10月23日, 張素我(後排中)陪同宋美齡(前排右一)、郭幼儀(前排右二)在前方慰勞傷兵, 在湖南衡陽碼頭的留影。

我們的父親 周海濱 著 華文出版社 2011年2月

1932年底, 李濟深和夫人雙秀清及三個年幼的孩子乘船南下香港, 從此走上反蔣抗日的道路。

李濟深夫婦在兒子李沛鈺結婚時, 與李沛鈺夫婦(前排右三、右二)及眾親人合影留念。

他們有的身先士卒戰死沙場 有的解甲歸田宛若農翁 《我們的父親》出版

本專題采寫及圖片整理 記者 吳波

近日, 一本講述抗日名將的新書——《我們的父親:國民黨將領後人在大陸》在各地隆重上市, 口述歷史作家周海濱通過採訪張治中、楊虎城、蔡廷鍇、蔣光鼐、張自忠、李濟深、郝夢齡等名將的後人, 揭示了那個風雲激蕩年代的家國命運。

60年來, 他們有的身先士卒戰死沙場、有的解甲歸田宛若農家翁……他們的後代會向讀者講述怎樣的家國志?新書上架之際本書作者周海濱接受了本報採訪, 他表示:“在過去的60多年中, 這些將領對於不少讀者來說還是缺乏細節的名詞, 伴隨著《我們的父親》出版, 人們得以從親歷者口中還原這些‘父親們’的形象。 ”

10位抗日高級將領子女口述歷史

《我們的父親》是作家周海濱歷經多年採訪楊虎城、張治中、張自忠、李濟深、黃維等近10位原國民黨高級將領在內地的子女後凝結而成的作品, 字裡行間充滿了孩子們對自己父親的深深懷念, 也透露了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史實。

晚清至民國, 納妾之風尚未一掃而空, 打著一夫一妻之名喜新厭舊更是屢見不鮮。“和平將軍”張治中身居高位一生卻只有一個妻子。今年已經93歲的張素我女士說她的母親洪希厚是一個一字不識的農村婦女,但父母二人一生相濡以沫不離不棄整整60年。

張廉雲女士在回憶父親張自忠將軍時表示,父親一生最大的委屈是為了保護北平委身與日寇談判,卻一度被國人汙為漢奸。但是張將軍在犧牲之前,已率眾擊潰日寇“鐵軍”板垣師團,為台兒莊大捷立下頭功。武漢會戰,他的威名連日本人都很欽仰,“漢奸”之名早已不攻自破。

黃維將軍作為戰犯在被關押期間潛心研究“永動機”,一直被認為是他“抗拒改造”的證據,有人認為這也許是他最後一批被“特赦”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其女兒黃慧南在書中卻一再表示,父親是真喜歡或者說是真的迷上了“永動機”的研究。他在自己的論文裡面寫道:“許多重大發現總是從大膽的猜想開始,逐漸得到證實,並發展成為科學史上重要成就。”這股子韌勁成就了他“書呆子”的外號。

一本中國人的家訓

“這是一本家訓,一本傳統中國人的家訓書,他講的是民族危亡之時,張治中、楊虎城、蔡廷鍇、蔣光鼐、張自忠、李濟深、郝夢齡、黃維這些當時的翹楚人物怎樣挽救民族危亡,同時他們中的一些人和他們的家人在1949年之後的命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周海濱表示,“也許,這些名將們並未對子女說過什麼訓誡的話,甚至沒有時間關心自己子女的教育。但是,50年過去了,100年過去了……他們的兒女也都已經成為耄耋老人,而老人們對於父輩們的記憶還是如此深刻。因為,這些名將們已經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子女們寫下了一部深刻的‘家訓’。他們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他們的孩子明白了什麼是‘家國天下’,而這些‘家訓’也應該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信條。”

《我們的父親》記錄的不光是名將們的言行,更是名將們的氣節和精神。從家來看國,由家庭的變遷來看國的命運,家國命運緊緊相連,正是周海濱這本書的切入角度。

這些將領們或奮戰沙場或為國捐軀或為民請命。但不管如何,他們的言行都成為了他們的孩子們之後人生道路上不可忽略的人生信條。

對話周海濱:

他們每個人都值得尊敬

廣州日報:談談你創作《我們的父親》這本書的緣起?

周海濱:一種記錄的想法。我無法當面去詢問這些革命元勳們,於是我想到了他們的後代。這些後代是最後瞭解他們的機會,因為他們也在逐漸老去。同時,他們兩代人之間面對歷史和現實、往事與細節時候,有過怎樣的掙扎和選擇,他們之間的生離死別是什麼樣的,這些都是我很好奇的。

廣州日報:您覺得《我們的父親》是一本怎樣的書?

周海濱:這是一本家訓,一本傳統中國人的家訓,講的是民族危亡時,張治中、楊虎城、蔡廷鍇、蔣光鼐、張自忠、李濟深、郝夢齡、黃維這些當時的翹楚人物怎樣挽救民族危亡,以及他們和家人的命運。這些風雲人物流露出的對歷史重大事件的態度如何?他們有什麼情緒變化?他們可能在外面浩然正氣、正襟危坐,但是在家庭裡會表現出更為生動的個性特點。比如郝夢齡“撕遺書”,他有了赴死之心,又不想家人知道,但是女兒偷看後,他撕毀遺書扔到馬桶裡。

父輩留下前行的力量

廣州日報:還原“父親們”的形象,意義在哪裡?

周海濱:他們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們中的年長者經歷強弩之末的大清王朝,年幼者亦能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馳騁,他們經歷辛亥革命的洗禮或影響,追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他們把革命作為自己的成人禮和人生信條,因而他們可以稱之為革命一代。

我們在懷疑當下理想缺少的時候,其實有一群人的“理想記憶”值得去挖掘。就是這些在20世紀上半葉的歷史舞臺上的年輕身影,他們肩負著喚醒民眾、傳播真理、奮然革命的責任,他們依靠簡陋的作戰工具去對抗強敵的入侵,他們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勇氣去驅逐著侵略者。這並不是說教。我在感受他們的時候,真的經歷了一場思想的洗禮。理想在驅使著他們,所以他們才有前行的力量。

廣州日報:您覺得他們的言行對孩子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周海濱:當時的那些孩子們最年輕的也有60多歲了。其中張治中的長女張素我已經97歲了,她自己本身就是一部歷史書。在他們的父輩為理想奮鬥的時候,這些孩子們還不明白身邊的大人發生了什麼。只有遇到生離死別時才意識到父親遠去了,生活需要自己去走了。當他們真正理解了父輩們所創造的輝煌與所承受的傷痛時,父輩們卻多半已經離開了自己。“如果你的一生能重新開始,你會改變什麼?假如有這樣一種按鈕,按一下可以回到童年,你會不會按?”張素我老人告訴我,她不會回到童年,因為每個人生都有自己的坎,翻過這個坎就好了。李立三的夫人李莎也說:“我不會按這個按鈕,也不願改變什麼,這是肯定的。這是命運。在我走過的人生道路上,我沒有邁錯步,沒有做過任何虧心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父輩留給他們的是鼓勵前行的力量。

採訪細節讓人難以忘記

廣州日報:《我們的父親》中,您最欣賞哪個人物?

周海濱:他們每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是真要選一個的話,我覺得還是張自忠將軍,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為國捐軀了,而是因為他在此之前,為了保護北平城的居民而不惜和日寇談判,而被民眾扣以“漢奸”的駡名。但是他還是以他的堅強和信念最終證明了自己。現在每次坐地鐵路過張自忠路站,我都會想起張自忠將軍和張廉雲老人含淚口述父親最後遠去的場景。

廣州日報:採訪中,有哪些情景,對您觸動最深?

周海濱:2010年9月29日,黃維將軍逝世21周年後,黃維將軍之女黃慧南和女婿向我講述父親的改造歲月和晚年生活時候,我們一起聽黃維將軍在上世紀80年代的對台廣播。在這個需要仔細聆聽的嗓音中,黃維回顧了作為戰犯的27年,妻子蔡若曙等待了黃維27年,終於迎來了丈夫,但是團聚僅一年之後,蔡若曙卻投護城河自殺。2010年6月8日,蔣光鼐的忌日。蔣光鼐之子蔣建國穿著黑色的衣服在北京中山公園接受我的訪談。他的母親是黎族人,他的妹妹是老版人民幣5角的紡織女工原型。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海濱微說

請關注我們的小夥伴:

汽車有文化

ID:Autocul

打著一夫一妻之名喜新厭舊更是屢見不鮮。“和平將軍”張治中身居高位一生卻只有一個妻子。今年已經93歲的張素我女士說她的母親洪希厚是一個一字不識的農村婦女,但父母二人一生相濡以沫不離不棄整整60年。

張廉雲女士在回憶父親張自忠將軍時表示,父親一生最大的委屈是為了保護北平委身與日寇談判,卻一度被國人汙為漢奸。但是張將軍在犧牲之前,已率眾擊潰日寇“鐵軍”板垣師團,為台兒莊大捷立下頭功。武漢會戰,他的威名連日本人都很欽仰,“漢奸”之名早已不攻自破。

黃維將軍作為戰犯在被關押期間潛心研究“永動機”,一直被認為是他“抗拒改造”的證據,有人認為這也許是他最後一批被“特赦”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其女兒黃慧南在書中卻一再表示,父親是真喜歡或者說是真的迷上了“永動機”的研究。他在自己的論文裡面寫道:“許多重大發現總是從大膽的猜想開始,逐漸得到證實,並發展成為科學史上重要成就。”這股子韌勁成就了他“書呆子”的外號。

一本中國人的家訓

“這是一本家訓,一本傳統中國人的家訓書,他講的是民族危亡之時,張治中、楊虎城、蔡廷鍇、蔣光鼐、張自忠、李濟深、郝夢齡、黃維這些當時的翹楚人物怎樣挽救民族危亡,同時他們中的一些人和他們的家人在1949年之後的命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周海濱表示,“也許,這些名將們並未對子女說過什麼訓誡的話,甚至沒有時間關心自己子女的教育。但是,50年過去了,100年過去了……他們的兒女也都已經成為耄耋老人,而老人們對於父輩們的記憶還是如此深刻。因為,這些名將們已經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子女們寫下了一部深刻的‘家訓’。他們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他們的孩子明白了什麼是‘家國天下’,而這些‘家訓’也應該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信條。”

《我們的父親》記錄的不光是名將們的言行,更是名將們的氣節和精神。從家來看國,由家庭的變遷來看國的命運,家國命運緊緊相連,正是周海濱這本書的切入角度。

這些將領們或奮戰沙場或為國捐軀或為民請命。但不管如何,他們的言行都成為了他們的孩子們之後人生道路上不可忽略的人生信條。

對話周海濱:

他們每個人都值得尊敬

廣州日報:談談你創作《我們的父親》這本書的緣起?

周海濱:一種記錄的想法。我無法當面去詢問這些革命元勳們,於是我想到了他們的後代。這些後代是最後瞭解他們的機會,因為他們也在逐漸老去。同時,他們兩代人之間面對歷史和現實、往事與細節時候,有過怎樣的掙扎和選擇,他們之間的生離死別是什麼樣的,這些都是我很好奇的。

廣州日報:您覺得《我們的父親》是一本怎樣的書?

周海濱:這是一本家訓,一本傳統中國人的家訓,講的是民族危亡時,張治中、楊虎城、蔡廷鍇、蔣光鼐、張自忠、李濟深、郝夢齡、黃維這些當時的翹楚人物怎樣挽救民族危亡,以及他們和家人的命運。這些風雲人物流露出的對歷史重大事件的態度如何?他們有什麼情緒變化?他們可能在外面浩然正氣、正襟危坐,但是在家庭裡會表現出更為生動的個性特點。比如郝夢齡“撕遺書”,他有了赴死之心,又不想家人知道,但是女兒偷看後,他撕毀遺書扔到馬桶裡。

父輩留下前行的力量

廣州日報:還原“父親們”的形象,意義在哪裡?

周海濱:他們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們中的年長者經歷強弩之末的大清王朝,年幼者亦能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馳騁,他們經歷辛亥革命的洗禮或影響,追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他們把革命作為自己的成人禮和人生信條,因而他們可以稱之為革命一代。

我們在懷疑當下理想缺少的時候,其實有一群人的“理想記憶”值得去挖掘。就是這些在20世紀上半葉的歷史舞臺上的年輕身影,他們肩負著喚醒民眾、傳播真理、奮然革命的責任,他們依靠簡陋的作戰工具去對抗強敵的入侵,他們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勇氣去驅逐著侵略者。這並不是說教。我在感受他們的時候,真的經歷了一場思想的洗禮。理想在驅使著他們,所以他們才有前行的力量。

廣州日報:您覺得他們的言行對孩子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周海濱:當時的那些孩子們最年輕的也有60多歲了。其中張治中的長女張素我已經97歲了,她自己本身就是一部歷史書。在他們的父輩為理想奮鬥的時候,這些孩子們還不明白身邊的大人發生了什麼。只有遇到生離死別時才意識到父親遠去了,生活需要自己去走了。當他們真正理解了父輩們所創造的輝煌與所承受的傷痛時,父輩們卻多半已經離開了自己。“如果你的一生能重新開始,你會改變什麼?假如有這樣一種按鈕,按一下可以回到童年,你會不會按?”張素我老人告訴我,她不會回到童年,因為每個人生都有自己的坎,翻過這個坎就好了。李立三的夫人李莎也說:“我不會按這個按鈕,也不願改變什麼,這是肯定的。這是命運。在我走過的人生道路上,我沒有邁錯步,沒有做過任何虧心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父輩留給他們的是鼓勵前行的力量。

採訪細節讓人難以忘記

廣州日報:《我們的父親》中,您最欣賞哪個人物?

周海濱:他們每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是真要選一個的話,我覺得還是張自忠將軍,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為國捐軀了,而是因為他在此之前,為了保護北平城的居民而不惜和日寇談判,而被民眾扣以“漢奸”的駡名。但是他還是以他的堅強和信念最終證明了自己。現在每次坐地鐵路過張自忠路站,我都會想起張自忠將軍和張廉雲老人含淚口述父親最後遠去的場景。

廣州日報:採訪中,有哪些情景,對您觸動最深?

周海濱:2010年9月29日,黃維將軍逝世21周年後,黃維將軍之女黃慧南和女婿向我講述父親的改造歲月和晚年生活時候,我們一起聽黃維將軍在上世紀80年代的對台廣播。在這個需要仔細聆聽的嗓音中,黃維回顧了作為戰犯的27年,妻子蔡若曙等待了黃維27年,終於迎來了丈夫,但是團聚僅一年之後,蔡若曙卻投護城河自殺。2010年6月8日,蔣光鼐的忌日。蔣光鼐之子蔣建國穿著黑色的衣服在北京中山公園接受我的訪談。他的母親是黎族人,他的妹妹是老版人民幣5角的紡織女工原型。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海濱微說

請關注我們的小夥伴:

汽車有文化

ID:Autocu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