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行業觀察丨生鮮電商遭洗牌,企業如何突圍?

今日話題:

生鮮電商企業命運多舛, 又一家被傳倒閉, 這次輪到的是許鮮網。

這隱約暴露出生鮮電商正在面臨一場殘酷洗牌, 行業同質化競爭進入激烈階段。

1

又一生鮮電商面臨倒閉

公開資料顯示, 許鮮網成立於2014年, 是主打新鮮水果的O2O電商平臺。 歷時2年半的迅猛發展, 許鮮網註冊用戶超過150萬, 直營及聯營門店超過300家。 熬過2016年生鮮電商行業哀鴻遍野的倒閉潮, 卻在3周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 面臨癱瘓。 截止7月7日許鮮網官網所有店面依舊顯示“裝修”字樣。

2

融資與倒閉同在 出局者不斷

記者梳理了近年來, 頭頂光環, 風光一時, 頻頻獲得融資, 最後慘遭出局的生鮮電商, 發現, 融資與倒閉同在。 上海生鮮電商業的業內人士黃立峰強調, 生鮮電商靠補貼和燒錢的日子很難持久運營, 一旦融資失敗, 資金鏈斷掉, 企業很快就會垮掉。 在這場生鮮電商的淘汰賽裡, 曾經名噪一時的愛鮮蜂、美味七七、菜到啦、果食幫、壹桌網, 等均未擺脫厄運, 紛紛不幸落馬。

愛 鮮 蜂

成立於2014年5月, 是最早一批進入O2O領域的社區電商, 一年半時間內融資4輪合計1.1億美金。 然而, 從2016年4月份起, 愛鮮蜂陷入了困局。 1100名員工瞬間砍至約700人, 連北京的辦公樓都縮減為原先的一半。

2016年11月4日, 愛鮮蜂宣佈獲得美團點評融資, 知情人表示, 此次融資完成後, 美團點評將控股愛鮮蜂, 並獲得公司控制權。 曾經輝煌一時的愛鮮蜂也沒擺脫賣身的命運。

美 味 七 七

2013年5月成立, 是亞馬遜在華投資的第一家生鮮電商, B輪融資達2000萬美元, 曾被稱為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生鮮電商品牌之一;2016年4月, 美味七七宣佈資金鏈斷裂倒閉。

菜 到 啦

2015年1月成立, 並在同年年底獲得500萬元天使投資, 是一家菜場O2O電商平臺。 菜到啦創始人、CEO谷元福的曾說“2019年是個轉捩點, 如果在2018年做不大, 我可能會被市場消滅掉。 ”最終, “菜到啦”沒有迎來期望的曙光, 於2017年2月24日, 停止現有生鮮配送, 並將To C業務併入家樂寶平臺。

果 食 幫

創始人無奈表示“承認失敗需要用勇氣”。

壹 桌 網

3

用戶看中食品安全, 看中物流體驗, 更看中價格

小編查閱艾瑞諮詢的《中國線上生鮮食品消費研究報告》發現:

生鮮網購用戶最看重食品安全, 但對價格敏感度依然很高。 據艾瑞調研資料顯示, 在生鮮網購用戶選購商品最看重因素中, 食品安全以57.0%的比例位列第一, 價格為第二看重因素;而在影響決策的因素中, 價格卻成為首要的關注要素, 關注比例為42.6%, 食品安全為第二關注要素, 比例為36.4%。 用戶最看重食品安全, 但在決策時受價格等影響更多。 艾瑞分析認為, 由於生鮮品類眾多, 且同一品類下的產品由於品牌、產地等不同, 差異較大, 但用戶在購買過程中並不能有效區分不同產品的差異,

所以在購買決策時會選擇參考更直白的價格因素。

生鮮網購用戶對物流配送滿意度最高, 對價格滿意度最低。 生鮮食品具有即時的特點, 縮短配送時間, 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是各大生鮮平臺的基本設計之一, 目前很多平臺可以實現次日達、當日達、兩小時達, 甚至30分鐘達,物流的及時性以及冷鏈配送對新鮮度的保證共同推動了用戶對物流和食品安全的高滿意度。

但是,用戶對價格的滿意度最低,平均評分僅為7.85。一方面,生鮮電商的倉儲及冷鏈配送成本等較高,可能沒有達到消費者對網購的價格預期;另一方面,一部分定位于中高端食品或主打進口、精選的生鮮電商平臺,由於產品的品牌或產地等不同,客單價較高,也造成了部分消費者對網購生鮮食品價格偏高的印象。

4

千億市場,如何突圍

據艾瑞諮詢最新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80%,預計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以達1500億元。

面對如此誘人的生鮮電商市場前景,資本的前僕後,左右突圍,生鮮電商的市場競爭已十分激烈。伴隨阿裡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的加入,中小型生鮮電商面對的是更加困難更加殘酷的局面。

“站在風口,豬也能飛”,但是風停的時候,飛的再高,也會掉下來。就像是潮退了,才知道究竟是誰在沙灘上裸泳一樣。生鮮電商企業究竟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處於領先地位?我們拭目以待。

往期精彩回顧

甚至30分鐘達,物流的及時性以及冷鏈配送對新鮮度的保證共同推動了用戶對物流和食品安全的高滿意度。

但是,用戶對價格的滿意度最低,平均評分僅為7.85。一方面,生鮮電商的倉儲及冷鏈配送成本等較高,可能沒有達到消費者對網購的價格預期;另一方面,一部分定位于中高端食品或主打進口、精選的生鮮電商平臺,由於產品的品牌或產地等不同,客單價較高,也造成了部分消費者對網購生鮮食品價格偏高的印象。

4

千億市場,如何突圍

據艾瑞諮詢最新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80%,預計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以達1500億元。

面對如此誘人的生鮮電商市場前景,資本的前僕後,左右突圍,生鮮電商的市場競爭已十分激烈。伴隨阿裡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的加入,中小型生鮮電商面對的是更加困難更加殘酷的局面。

“站在風口,豬也能飛”,但是風停的時候,飛的再高,也會掉下來。就像是潮退了,才知道究竟是誰在沙灘上裸泳一樣。生鮮電商企業究竟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處於領先地位?我們拭目以待。

往期精彩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