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震雲北大演講:這個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

劉震雲, 1958年5月生於河南新鄉延津縣, 著名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茅盾文學獎得主。 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

劉震雲, 1958年5月生於河南新鄉延津縣, 著名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茅盾文學獎得主。 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

代表作品《一地雞毛》《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

感謝張旭東教授, 感謝姚洋院長, 使我有機會又回到母校, 回到百年講堂。 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 這裡好像是大飯堂。 當時每一個北大的同學手裡會提一個飯袋, 是用羊肚子手巾縫成的。 我記得我提了四年飯袋, 但我不記得我洗過這個飯袋。

當時大飯堂的飯菜有四個階級:第一個階級是五分錢的:炒土豆絲、炒圓白菜、炒蘿蔔絲;第二等是一毛錢的:雞蛋番茄、鍋塌豆腐;一毛五的開始有肉了:魚香肉絲、宮煲雞丁;兩毛錢的有回鍋肉、紅燒肉和四喜丸子。 我是一個農村孩子, 一毛五以上的菜我在北大四年從來沒有接觸過;雞犬之聲相聞, 老死不相往來。 我最愛吃的菜是鍋塌豆腐, 不是肉菜, 但因為豆腐被炸過, 油水比較大, 拌上米飯, 人生不過如此, 夫複何求?

大食堂最大的驚喜不是你排隊買到了鍋塌豆腐, 而是當你排到的時候, 你是最後一個買到的。 到最後了, 盆裡面的湯湯水水, 大廚一下子倒到你碗裡。 最悲催的是你前面一個同學買到,

到你這兒沒了。 他買到鍋塌豆腐之後, 會看你一眼, 已經到了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 慶倖之餘有些幸災樂禍。 最大的奇跡在我身上發生過, 等我排到的時候, 前面還有一個同學, 鍋塌豆腐就剩了一份, 但這個同學思索了一下, 剩了最後一份的鍋塌豆腐一定特別涼, 我改主意了, 我想吃魚香肉絲, 鍋塌豆腐就到了我的飯盆裡。 我吃著幸福的鍋塌豆腐, 找到吃魚香肉絲的同學問, 你是哪個系的啊師兄, 他說他是經濟系的。 經濟系不就是我們國發院的前身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我的意思是, 你和母校的關係不在於你在母校的時候, 而是當你離開母校、再想起鍋塌豆腐的時候;當你十年之後再路過北大的時候, 來到百年講堂的時候。

我在母校參加這種場合的活動有三次:第一次是2013年新生入學時, 在未名湖畔的大操場, 有1萬多名新生;第二次是中文系百年校慶的時候;第三次是今天, 國發院983名學生畢業的時候。 入學和畢業還是不一樣的, 因為入學是相聚的時候, 畢業是分別的時候。 自古人生傷離別。 但我還是祝賀983名同學畢業, 因為從今天開始,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又多了983名我的同學。 我這些年最深切的體會——同學是通往世界的一張特別有效的通行證。 不管到世界的哪個國家、哪個角落, 他告訴我:師兄, 我也是北大的。 同學能夠使陌生到熟悉的時間極大地縮短。 你們馬上可以談論一下北大、北大相同的老師和北大的鍋塌豆腐。

2015年, 法國里昂有一個作家的圓桌會議,

我遇到一個北大同學, 在里昂大學當教授。 法國有名的雕塑家巴托爾迪, 曾雕塑過自由女神, 他雕塑的里昂噴泉是幾匹馬往不同的方向拉一個車。 我看到雕塑就想起了商鞅。

這個同學對我說:師兄, 你在生活中不能上當啊。 我問不能上什麼當, 他說, 比如有人請你到外頭吃飯, 一定不是同學, 應該到家裡。 如果到家裡請你吃牛排也一定不是同學, 應該包餃子。 接著我就到他家包餃子。 里昂和巴黎最大的區別是, 巴黎只有一條河——塞納河;里昂有兩條河。 每次看到這些大河波濤洶湧向東流去的時候, 我就想, 這些河要是在我們村南邊該有多好。

我去他家吃餃子, 同學的家在里昂郊區, 河旁邊。 他先帶我去地上看看,

他說, 房子、車、法國女朋友, 都是八成新, 怎麼樣?我說, 好。 接著帶我到地下看了看, 有個酒窖。 鎮窖之寶是1985年的三瓶拉菲。 同學說:1985年到2015年三十年, 人生有幾個三十年?今天咱們把這三瓶拉菲喝了!我說且慢, 今天如果喝了, 你明天後悔怎麼辦?他說, 有好酒不讓同學喝讓誰喝呢, 如果不讓同學喝, 有好酒又有什麼用呢?他上升到哲學層次。 我也熱血沸騰, 說, 喝!就著餃子……我還沒怎麼樣, 他喝多了, 開始跟我講現代金融學理論, 講外匯市場, 股票市場, 現代金融學理論在企業的運用……我一句沒聽懂, 拉菲真不錯。 我的意思是, 當你們在學校是同學時, 你並不知道什麼是同學, 當你離開學校再重逢時, 你才知道什麼是同學。 什麼是同學?就是他說的話你一句都聽不懂, 你還跟他聊了一晚上。

剛才姚洋院長和張維迎教授做了特別好的發言,談到了我們的母校是什麼。北大是什麼人?一代一代的北大人認為,這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德先生和賽先生的產生地。不但北大人這麼認為,全世界的人也這麼認為。這裡產生了嚴複、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和魯迅。蔡先生辦學方針是“思想自由,相容並包”。這些人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高矮胖瘦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是民族的先驅者。什麼是先驅者?當幾萬萬同胞生活在當下時,他們在思考民族的未來。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不切實際的理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黑暗中沒有火炬,我只有燃燒了我自己。我以我血薦軒轅。哪怕他們知道幾萬萬同胞會蘸著他的血來吃饅頭。這就牽涉到知識份子存在的必要性。為什麼人類需要知識份子?他除了要考慮這個民族的過去、當下,最重要的是未來。每一個知識份子的眼睛應該像一盞探照燈,更多的知識份子像更多的探照燈聚焦一樣,照亮我們民族的未來。如果這些探照燈全部都熄滅了,這個民族的前方是黑暗的。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說,這個民族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我們的校徽是魯迅先生設計的。魯迅先生的作品讀來讀去,我讀出了三個人。一個是我們的父親阿Q。阿Q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哪個同學能跟我說下?——對了這不是中文系——最大的特點是沒老婆,出門就挨打。出門挨打不叫受欺負,但是你的智商被欺負了而不自知,你又是我們的父親,我們跟著這個父親受欺負就叫受欺負了。另外他塑造了一個我們母親的形象,祥林嫂。她最大的特點是沒丈夫,有一個孩子也被狼吃了。她一輩子最大的工作是要把這個悲劇講成喜劇。另外魯迅先生還塑造了一個知識份子的形象,孔乙己。他最大特點是腿被打斷了。如果知識份子的腿被打壞了,他看的遠處比平常人還要矮近,那這個民族就會出現像孫中山先生所講的那種情況。思想自由,相容並包,應該是我們北大人捍衛這個民族、這個民族生命的所在。大家應該知道我們的母校是誰,我們的老師是誰。

大家畢業以後是從一所大學到達了另一所大學,從一本書到另外一本書。大家最需要知道的是這個民族最缺失什麼。這個民族不缺人,不缺錢。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最有錢。我覺得這個說法是最欺負人的。如果14個人有10塊錢,另外2個人有9塊錢,用我們國發院現代金融學的理論來衡量,到底誰有錢?我們的馬路頭一年修,第二年要拉開看一看;我們的大橋,壽命不會超過30年;一下雨,我們的城市就淹了。缺什麼?我們這個民族缺遠見。遠見,對於這個民族,如大旱之望雲霓,如霧霾之望大風。

大家在另外一個大學起步時,有兩句話千萬不要信:一是,世界上的事是不可以投機的,千萬別信,世界上的事是可以投機的。另外一句話,世界上是沒有近路可走的,這句話我也不同意。投機分子走近路成功的人在人中起碼占80%。但主要的區別是,他們得到的利益只是針對他們自己。你做的這些事情是只對自己有利還是你促進了這些事情的發展。這個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

我在北大有很多特別好的導師,我在另外一個學校也有兩個特別好的導師。一個是我的外祖母,她是個普通的中國農村婦女,不識字,她和上個世紀同齡,1900年出生,1995年去世,活了95年。她在方圓幾十裡是一個明星,如果演電影她就是安吉莉娜o朱莉,如果踢足球她就是梅西,如果打籃球她就是杜蘭特,如果跑步就是博爾特。但她一輩子給地主打長工。她個子只有一米五六,但是我們黃河邊三裡路長的麥趟子,每次割麥子時她都是頭把鐮。頭把鐮是什麼?就是第一提琴手。當她把麥子從這頭割到那頭的時候,一米七八的大漢才割在地頭中間。她晚年的時候,我跟她有個爐邊談話。我說,你為什麼割得比別人快?她說,我割得不比任何人快,只是割麥子我一哈下腰,就從來不直腰;因為你直一次腰你就會直十次、二十次;我無非是在別人直腰的工夫我割得比別人快一點。接著她跟我語重心長地說了句話:我是個笨人啊。這是一個偉大明星的教誨。

我有個舅舅,是個木匠,小時候得過天花,臉上有麻子,大家叫他劉麻子。劉麻子做的箱子櫃在周圍四十裡賣得最好。漸漸周邊就沒有木匠了。所有木匠都說劉麻子這個人特別毒,所有顧客都說他做的箱子櫃特別好。他晚年時我跟他有個爐邊談話,我說:舅舅,你的同行說你毒,你的顧客說你好,你到底是什麼人?他說別人說你毒,和說你好,並不能使你成為好木匠;我能成為好木匠,是因為別人打一個箱子花三天時間,我花六天時間;你只花六天時間也不是好木匠,我與別的木匠的區別是,我打心眼裡喜歡做木匠。我特別喜歡做木匠活刨出的鉋子花的味道;你只是喜歡做木匠活,你也當不好,我當木匠會有恍忽的時候,比如我看到一棵樹,如果是松木、柏木、楠木,哪家的閨女出嫁的時候打個箱子櫃該多好;如果是棵楊樹,楊樹是最不成材的,只能打個小板凳。他已經達到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境界。他雖然不是北大哲學系的,但已經達到了哲學系畢業的水準。

有時候,我開車路過我們民族的馬路,馬路兩邊基本上全是楊樹,因為楊樹長得快。但你去像歐洲、北美那些發達國家,路兩旁全是松樹、椴樹、楠樹、橡樹、白蠟。樹的品質對比能代表一個民族的心態。

所以我送在座的師妹師弟兩句話:種樹要種松樹,做人要做劉麻子;舉起你們手裡的探照燈,照亮我外祖母沒工夫直腰的麥田。還有一句特別重要的話,記得下次見面的時候請我吃餃子。

延伸閱讀

劉震雲:希望“一九四二”不再重演

沒有比視生死如兒戲更幽默的

人物週刊:作為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的作者,怎麼評價電影《一九四二》?

劉震雲:電影花了19年,才能拍攝呈現在大家面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小剛用兩句話概括,我覺得準確:不堪回首,天道酬勤。還有朋友說是堅持的力量。有一點要說的就是,小說和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首先,藝術形式就不一樣。小說可以特別伸展來寫一些東西,電影有長度限制,小剛這樣的導演,院線能容忍到兩小時,再長院線就瘋了,一個廳老在放一個電影,賺不了錢。

書跟電影確實不一樣,客觀原因大家都能理解。本來小說是無法改成電影的,沒有故事,沒有人物,沒有情節,電影的元素都沒有。小剛93年說要改成電影的時候,我是非常猶豫的。我也不知道怎麼改,但他堅持要改。最後,我們找了一幫專家論證這個事,看這個小說能不能改。專家有十幾個,也許在別的電影、生活和社會觀點都非常不同,但對《一九四二》要改成電影,確實是眾口一詞說:不可能。

為什麼小剛一直堅持,幾起幾落?一定是這個導演一定看到了電影之外的東西,一定看到了比電影元素更重要的東西。我問他為什麼要改成電影,他說他喜歡這個小說的味道,喜歡這個小說裡面幽默的部分。如果要拍一個特別嚴肅的災難片,已經有了,比如《辛德勒的名單》。但用幽默的態度面對災難,是沒有的。他看到的就是面對災難的態度。中華民族面對災難的態度是非常獨特的。

人物週刊:這個態度如何獨特?為什麼採取這樣的態度?

劉震雲:之所以會採取這種態度。一個是因為,這事值得調侃。另一個就是,這個事情太嚴峻了。這個事不斷重複。我寫《溫故一九四二》的時候,研究了河南從東周以來的旱災,不包括澇災、冰雹,發現隔三差五,都會來這麼一茬,饑饉、大疾、餓死人,包括人吃人,易子而食,特別常見。頭一次看到會觸目驚心,你一次次看到,看下來全這樣,你就熟視無睹了。

如果用嚴峻的態度對付這種嚴峻的話,太多了,嚴峻成家常便飯的話就不嚴峻了,這個時候只能用幽默的態度來對待。用嚴峻的態度對付重複的嚴峻就活不成了。用幽默的態度來對待就化解了。問你一個月之前的中午飯吃了什麼,你肯定忘記了,但是你要一個月之前中午飯吃的是老虎肉,你肯定就記得。說明餓死人的事不是老虎肉,就是家常便飯,所以,要採取幽默的態度。

人物週刊:幽默地對待歷史,可能是從整體上來看歷史時才會有這樣的態度。但是對於個體來說,那可能就是刻骨銘心的經歷。我在採訪1942年的倖存者時,幾乎所有人一提那段經歷就哭,很難幽默起來。

劉震雲:我說的幽默肯定不是個體的幽默,一個人說這個事的時候,如果把這個事當成笑話說了,那叫沒心沒肺。我說的幽默是結構上的幽默,人吃人的事不斷重複,隔三差五就來了是不是一種幽默?同樣的事不斷重複他就是一種幽默。祥林嫂不斷說,他孩子死了。你就會覺得很荒唐很幽默。這是結構上事和事的幽默。

人物週刊:可以用“荒誕”來理解你所說的“幽默”嗎?

劉震雲:荒誕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凡是幽默,裡面一定有荒誕的成分。沒有比視生死如兒戲更幽默的吧。你平常說個笑話就是個生活中的笑話,那你把生死當成笑話這個事就特別大了。更何況我曾經說過,這不是因為旱災而死人,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貓膩,比如日本人要佔領河南,中國人要把河南作為包袱甩給日本人,日本人又不接,甩來甩去,這是不是很幽默?這幽默不像我們平常相聲小品理解的這種幽默。

人物週刊:用幽默對抗幽默,用荒誕對抗荒誕?

劉震雲:小剛說他看重的是這個,那我就覺得他看到了比電影元素更重要的東西。換一個導演,也許一看調查體小說,沒有故事沒有情節,他就不改了。但他一直要改。這個是我覺得肅然起敬的東西,那他一定不同于別的導演。但電影不能違反電影規律,所有專家都說不行,按小說拍沒法拍,電影必須有人物故事情節細節。從哪來?一個就是在賓館裡編,還有一個就是像你一樣,順著這個逃荒的路線走一遍,順著白修德的路線走一遍,順著蔣介石的路線走一遍,再順著日本人進攻的路線走一遍。走的過程中,這些人物一個個都產生了。產生故事的來源,並不是要借鑒生活中哪個人物,哪個慘烈的事情,哪些特別生動的細節和語言,關鍵是災民思維的邏輯。

人物週刊:災民的邏輯是什麼?

劉震雲:老東家這個人物的產生,其實在小說裡已經有了。我採訪了一個叫郭有運的人。郭有運就說,所有逃荒的人裡面,我最不值得。逃荒是為了什麼?一家人沒東西吃才出去逃荒嘛,電影裡面不是說“爹,啥叫逃荒啊?”“村裡人都快餓死了,出門尋吃的叫逃荒。”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但他逃荒逃到潼關,發現家裡人全死了,剩他一個人了,那我為什麼要逃荒?如果不逃荒的話,家裡人能死在一塊,現在可能是一個死在鞏義,一個死在洛陽,一個死在三門峽,一個死在潼關,七零八落的。這個時候,他就不是個災民,是個哲學家,他在思考一個特別悖論的問題,這個問題比哈姆雷特那個要嚴重。哈姆雷特那個說的是自殺,這個既不是自殺也不是他殺,是什麼殺?很簡單,沒吃的就餓死了,一個民族在不斷地餓死人,這個民族不值得思考嗎?這個思考具體落在了郭有運這個人身上,這個思考會形成一個戲劇的結構。電影裡,老東家出門逃荒的時候是個地主,後來什麼都沒了,他不逃荒了,他想不通啊。

作品人物的態度就是最好的態度

人物週刊:寫劇本的時候,有過哪些特別大的改動?

劉震雲:一開始我們在創作的時候,還是有態度的,這個態度可以借助小說裡的態度,小說裡還是很激憤的,還是有主觀傾向的,而且這個主觀傾向和激憤,在原稿裡是有個代表人物的,是有個現代人,回到1942來採訪。原來劇本裡有一個像記者或作家一樣的人物,有點像日本電影《望鄉》,一個記者在不斷採訪過去妓女的狀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也有一個記者或作家在採訪。但是,最後你會發現,這樣很難成立。因為災民特別排斥他,你總覺得他出來是不舒服的,因為他是吃飽的,災民沒得吃。一個吃飽的人去採訪沒得吃的人,特別不舒服,而且態度有點居高臨下。最後,就把這個代表給拿掉了,突然變得特別舒服。

人物週刊:提到態度,你的態度是什麼?

劉震雲:過去創作,不管是作者也好,導演也好,是有態度的。怎麼從有態度變成沒態度了?災民的態度就是你的態度,白修德的態度也是你的態度,蔣介石的態度還是你的態度,你要尊重作品裡人物的態度。由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電影《一九四二》,我和小剛最大的收穫就是,這個態度到底是什麼。這個態度就是沒態度。作品人物的態度就是最好的態度。

人物週刊:這19年,還有哪些困難的事兒?

劉震雲:還有劇本本身,從戲劇理論來講,是不成立的,因為主要人物在裡面是不見面的,委員長跟老東家是不見面的,相互沒有糾結的矛盾和衝突。那電影怎麼成立呢?我跟小剛再仔細討論後覺得,可能好就好在不見面,他們什麼見面了呢,就是他們的態度見面了。正是因為不見面,所以做出了這麼一盆雜拌粥。

19年為什麼一直要拍這個東西,那是因為他一定超過了一部電影的感情,是在路上一個一個人物出來的,他對他充滿了感情,總是想有一天能坐一塊一吐為快。

任何一個民族的生活都有被遺忘的角落,恰恰是在這些被遺忘的角落,藏著這個民族的歷史,而不是探照燈照出來的光明大道裡有歷史,歷史存於角落。文學和電影真正的意義,就是照不到的地方你的燈光照過去了。

人物週刊: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拍出來,還有哪些遺憾?

劉震雲:不管電影呈現出的是什麼,有很多客觀原因,他可以拍得特別逼真,可以深刻得多也透徹得多,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電影是個妥協的藝術啊。

結尾的時候,老東家不逃荒往回走了,他親人都死去了,其他人都不認識了,碰到個小女孩也是親人都死去了剩下人也不認識了。你也不知道是老東家拯救了小女孩,還是小女孩拯救了老東家,但是老東家說,叫一聲爺,咱倆不就認識了嗎?她叫了一聲爺,他就拉起她的手,兩個陌生人瞬間成了親人,我們對親人這個概念瞬間有了新的理解。

《一九四二》是親人一個個離去的過程,所有人慢慢都變成陌生人了。當都變成陌生人的時候,兩個陌生人瞬間能成為親人,這個就是黑暗角落裡有一絲微弱的人性的溫暖。這是個體之間的,我覺得這是照亮民族生存最重要的方面,而不是我們平常聽到的探照燈下說出來的冠冕堂皇的話,跟著這些沒關係。

他們的生存是個體行為,不是聽了好多宏大的聲音,宏大的聲音永遠在廣播你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他們是個體行為。電影試映的過程中,所有看過電影的朋友,不管其生活觀點是什麼,社會觀點是什麼,你能夠深刻地體會出來,他人變得善良了。

解決饑荒的辦法:建立民主制度

人物週刊:在小說和電影裡,蔣介石的形象也有所不同,電影裡好像給了他更多“理解之同情”?

劉震雲:我覺得是真實吧,委員長真實的處境到底是什麼。災民的處境是一方面。尊重他們的態度首先要尊重他們的處境。委員長你也要理解他的處境,因為中國是個積貧積弱的民族,到了1942年,已經差不多快支撐到極點了。他就是一個歷史人物,那個歷史產生出這個人物是必然的,蔣介石在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很難形成政令統一,一方面有外敵入侵,軍閥相互之間有矛盾,內憂外患,處在這樣一個處境下,到底應該怎麼辦,他跟災民其實是一樣的,無非看你放在什麼背景下。

日本進攻中國是從1931年開始的,到了1941年12月9號,才對日宣戰。為什麼?因為12月7號發生了珍珠港事件,8號,美國宣戰了,9號中國緊跟著宣戰了。委員長整天要看誰給他援助,所以才要看美國人、英國人、蘇聯人臉色。這個時候,地方上發生旱災,一定是個小事情。你是委員長也這麼想。只有真實地還原了,才符合1942年各個人的處境。白修德調查完就回美國了,他當然跟蔣介石不一樣,蔣介石身上是有擔子的,包括河南省政府主席,到重慶彙報災情,說一定要告訴委員長,可是當他發現委員長身邊說的每件事都比河南事大,就不說了。

《一九四二》的演員,好就好在他們不表演了,這次大家很認真,整個過程他們都在減肥,所以在路上也走不動,走不動的時候都顧不上表演了,就是沒力氣說話。我去探班的時候,國立跟我說,能不能把臺詞寫得越短越好,他說不出來,沒這個力氣,我就覺得他找到狀態了。《一九四二》裡的態度跟平常親人之間的態度都是非常不一樣的,女兒被賣了,爹挺高興,人販子走了他特失望。人販子回來了,女兒主動說我識字的,賣錢多嘛,人販子又相中了,他挺高興,不賣出去,人都餓死了,我覺得這個把握還是不錯。

人物週刊:電影裡,蔣介石說他很羡慕毛澤東。

劉震雲:因為他身上沒有負擔。

人物週刊:你如何理解蔣介石對待河南災情的態度?

劉震雲:蔣介石未必不知道,但他覺得這些小事會攪亂人心,攪亂國際局勢,他是個政治家嘛,但是他確實在大和小的問題上打錯了算盤,把小當大,把大當小了,他肯定覺得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是重要的,河南一個災民是不重要的嘛。恰恰最後是,羅斯福把他放棄了,美國人把他放棄了,這些災民也把他放棄了。他覺得不重要的東西突然變得重要了。百姓不單幫助日本人,在解放戰爭的時候,確實是幫了共產黨,因為他腐敗嘛,沒有救災嘛,這就決定了他在去臺灣時的命運。

人物週刊:你覺得歷史是一個迴圈嗎?是在不斷重複嗎?

劉震雲:我不覺得歷史是一個迴圈,但是,歷史確實是在重複。客觀的東西是不斷在變化,現在跟秦朝比,秦朝沒有電、冰箱、空調、飛機……這樣的變化日新月異,但是人性的變化很小。你要是瞭解河南旱災,你可以看到,人性的變化進展是非常緩慢的,這也是我要寫《溫故一九四二》的一個原因。

“一九四二”這樣的事情在世界上肯定很多。對待災荒的態度會很不一樣,中國人的態度就是容易遺忘災荒,因為太多了。如果100年來一次,像奧斯維辛集中營,在歐洲就是特別大的事件。

中國新聞界在1942年沒怎麼關注這件事,2012年還是關注了,所有有影響的報刊都在做這件事,這就很好。這也是從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電影《一九四二》的意義。

我們都是災民的後代

人物週刊:“一九四二”被人所知,更多的是因為你當初寫了這件事,是不是有偶然因素?

劉震雲:偶然和必然確實存在。“一九四二”跟我相遇是偶然,因為當初這個題材並不在我寫作規劃裡,一個朋友要做這個事,我又是河南人。拍成電影,也是偶然,要是沒有小剛,別的導演也不會拍,也不會堅持19年,也不會不見面的戲劇結構就這樣拍,最後連鎖反應,造成最後大家都關注,大家要知道真實的歷史,才能夠知道現在和未來。

人物週刊:在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出來的時候,就有評論家說,這像是材料的堆砌,有損作品的藝術性?也有評論者覺得,到了電影,是不是也會存在這樣的遺憾,那就是藝術性不足,更多的是事實的震撼?

劉震雲:我覺得,事實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把幾個事實塊狀地堆積在一起是藝術最有力的體現。從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電影《一九四二》,小說當時確實歸納不到任何體裁裡,說是小說,他是非虛構的,說是報告文學,他又沒有有頭有尾地描寫人物,說是紀實性的調查體,也不是,是幾塊材料的堆積。到了電影,又是這樣,是不是藝術?按照過去藝術的標準判定,就不應該變成電影。這個問題我一直遇到。比如說《一地雞毛》,它像不像小說?好多人說不是,小說要有起承轉合的故事,要有情節細節,但是《一地雞毛》沒有,就是小林今天怎麼了明天怎麼了的流水帳。

有形的藝術一定是符合這個規律的,無形的藝術一定是打破或者沒有在意這些規律的,沒有注意這些清規戒律突然出來這個四不像的東西。

《一九四二》是不是故意要用塊狀的力量來結構這個作品,不是。而是《一九四二》確實是像寒冬裡生長出來的野草,不是西湖楊柳有藝術感,好就好在沒藝術感,可能這就是最大的藝術,這點小剛認識得非常清楚。但是,凡是和過去不一樣的東西大家肯定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大家用過去的觀影習慣看,這不像小說,不像電影。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來講,凡是大家說像的,我心裡打鼓,它是不是沒有創造性?說不像,我覺得行,這次幹得還行。

人物週刊:《溫故一九四二》的結尾,你提出一個問題:是寧可餓死當中國鬼呢,還是不餓死當亡國奴呢?你現在的選擇是什麼?

劉震雲:我覺得,不能簡單用中國鬼、亡國奴來講,你把他 放到1942年的背景下面理解。比如說賣人這件事,任何一個人在現在把老婆把自己賣了肯定是個悲慘的事,但在1942年,肯定是個喜悅的事。好多哲學家要把事情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去看,這個觀點不是我的觀點,是災民的觀點。要餓死的情況下,有人給你飯吃,你吃不吃?反正我是吃。

人物週刊:電影裡的哪一個場景你最欣賞,最能表達你所有的想法?

劉震雲:最後一個鏡頭和最後一個鏡頭之後的獨白。電影到這個時候其實是另外一部電影的開始。為什麼不吃肉?為什麼不流淚?母親從哪來的?這是這個作品最重要的一個命題。

人物週刊:我們都是災民的後代,你同意嗎?

劉震雲:這是真實存在。你的祖先如果不是河南災民,那一定是中國其他災難裡的災民。中華民族真是多災多難。

人物週刊:1942年,還會上演嗎?

劉震雲:我們做這件事情,不就是希望不上演嗎?

你還跟他聊了一晚上。

剛才姚洋院長和張維迎教授做了特別好的發言,談到了我們的母校是什麼。北大是什麼人?一代一代的北大人認為,這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德先生和賽先生的產生地。不但北大人這麼認為,全世界的人也這麼認為。這裡產生了嚴複、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和魯迅。蔡先生辦學方針是“思想自由,相容並包”。這些人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高矮胖瘦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是民族的先驅者。什麼是先驅者?當幾萬萬同胞生活在當下時,他們在思考民族的未來。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不切實際的理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黑暗中沒有火炬,我只有燃燒了我自己。我以我血薦軒轅。哪怕他們知道幾萬萬同胞會蘸著他的血來吃饅頭。這就牽涉到知識份子存在的必要性。為什麼人類需要知識份子?他除了要考慮這個民族的過去、當下,最重要的是未來。每一個知識份子的眼睛應該像一盞探照燈,更多的知識份子像更多的探照燈聚焦一樣,照亮我們民族的未來。如果這些探照燈全部都熄滅了,這個民族的前方是黑暗的。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說,這個民族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我們的校徽是魯迅先生設計的。魯迅先生的作品讀來讀去,我讀出了三個人。一個是我們的父親阿Q。阿Q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哪個同學能跟我說下?——對了這不是中文系——最大的特點是沒老婆,出門就挨打。出門挨打不叫受欺負,但是你的智商被欺負了而不自知,你又是我們的父親,我們跟著這個父親受欺負就叫受欺負了。另外他塑造了一個我們母親的形象,祥林嫂。她最大的特點是沒丈夫,有一個孩子也被狼吃了。她一輩子最大的工作是要把這個悲劇講成喜劇。另外魯迅先生還塑造了一個知識份子的形象,孔乙己。他最大特點是腿被打斷了。如果知識份子的腿被打壞了,他看的遠處比平常人還要矮近,那這個民族就會出現像孫中山先生所講的那種情況。思想自由,相容並包,應該是我們北大人捍衛這個民族、這個民族生命的所在。大家應該知道我們的母校是誰,我們的老師是誰。

大家畢業以後是從一所大學到達了另一所大學,從一本書到另外一本書。大家最需要知道的是這個民族最缺失什麼。這個民族不缺人,不缺錢。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最有錢。我覺得這個說法是最欺負人的。如果14個人有10塊錢,另外2個人有9塊錢,用我們國發院現代金融學的理論來衡量,到底誰有錢?我們的馬路頭一年修,第二年要拉開看一看;我們的大橋,壽命不會超過30年;一下雨,我們的城市就淹了。缺什麼?我們這個民族缺遠見。遠見,對於這個民族,如大旱之望雲霓,如霧霾之望大風。

大家在另外一個大學起步時,有兩句話千萬不要信:一是,世界上的事是不可以投機的,千萬別信,世界上的事是可以投機的。另外一句話,世界上是沒有近路可走的,這句話我也不同意。投機分子走近路成功的人在人中起碼占80%。但主要的區別是,他們得到的利益只是針對他們自己。你做的這些事情是只對自己有利還是你促進了這些事情的發展。這個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

我在北大有很多特別好的導師,我在另外一個學校也有兩個特別好的導師。一個是我的外祖母,她是個普通的中國農村婦女,不識字,她和上個世紀同齡,1900年出生,1995年去世,活了95年。她在方圓幾十裡是一個明星,如果演電影她就是安吉莉娜o朱莉,如果踢足球她就是梅西,如果打籃球她就是杜蘭特,如果跑步就是博爾特。但她一輩子給地主打長工。她個子只有一米五六,但是我們黃河邊三裡路長的麥趟子,每次割麥子時她都是頭把鐮。頭把鐮是什麼?就是第一提琴手。當她把麥子從這頭割到那頭的時候,一米七八的大漢才割在地頭中間。她晚年的時候,我跟她有個爐邊談話。我說,你為什麼割得比別人快?她說,我割得不比任何人快,只是割麥子我一哈下腰,就從來不直腰;因為你直一次腰你就會直十次、二十次;我無非是在別人直腰的工夫我割得比別人快一點。接著她跟我語重心長地說了句話:我是個笨人啊。這是一個偉大明星的教誨。

我有個舅舅,是個木匠,小時候得過天花,臉上有麻子,大家叫他劉麻子。劉麻子做的箱子櫃在周圍四十裡賣得最好。漸漸周邊就沒有木匠了。所有木匠都說劉麻子這個人特別毒,所有顧客都說他做的箱子櫃特別好。他晚年時我跟他有個爐邊談話,我說:舅舅,你的同行說你毒,你的顧客說你好,你到底是什麼人?他說別人說你毒,和說你好,並不能使你成為好木匠;我能成為好木匠,是因為別人打一個箱子花三天時間,我花六天時間;你只花六天時間也不是好木匠,我與別的木匠的區別是,我打心眼裡喜歡做木匠。我特別喜歡做木匠活刨出的鉋子花的味道;你只是喜歡做木匠活,你也當不好,我當木匠會有恍忽的時候,比如我看到一棵樹,如果是松木、柏木、楠木,哪家的閨女出嫁的時候打個箱子櫃該多好;如果是棵楊樹,楊樹是最不成材的,只能打個小板凳。他已經達到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境界。他雖然不是北大哲學系的,但已經達到了哲學系畢業的水準。

有時候,我開車路過我們民族的馬路,馬路兩邊基本上全是楊樹,因為楊樹長得快。但你去像歐洲、北美那些發達國家,路兩旁全是松樹、椴樹、楠樹、橡樹、白蠟。樹的品質對比能代表一個民族的心態。

所以我送在座的師妹師弟兩句話:種樹要種松樹,做人要做劉麻子;舉起你們手裡的探照燈,照亮我外祖母沒工夫直腰的麥田。還有一句特別重要的話,記得下次見面的時候請我吃餃子。

延伸閱讀

劉震雲:希望“一九四二”不再重演

沒有比視生死如兒戲更幽默的

人物週刊:作為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的作者,怎麼評價電影《一九四二》?

劉震雲:電影花了19年,才能拍攝呈現在大家面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小剛用兩句話概括,我覺得準確:不堪回首,天道酬勤。還有朋友說是堅持的力量。有一點要說的就是,小說和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首先,藝術形式就不一樣。小說可以特別伸展來寫一些東西,電影有長度限制,小剛這樣的導演,院線能容忍到兩小時,再長院線就瘋了,一個廳老在放一個電影,賺不了錢。

書跟電影確實不一樣,客觀原因大家都能理解。本來小說是無法改成電影的,沒有故事,沒有人物,沒有情節,電影的元素都沒有。小剛93年說要改成電影的時候,我是非常猶豫的。我也不知道怎麼改,但他堅持要改。最後,我們找了一幫專家論證這個事,看這個小說能不能改。專家有十幾個,也許在別的電影、生活和社會觀點都非常不同,但對《一九四二》要改成電影,確實是眾口一詞說:不可能。

為什麼小剛一直堅持,幾起幾落?一定是這個導演一定看到了電影之外的東西,一定看到了比電影元素更重要的東西。我問他為什麼要改成電影,他說他喜歡這個小說的味道,喜歡這個小說裡面幽默的部分。如果要拍一個特別嚴肅的災難片,已經有了,比如《辛德勒的名單》。但用幽默的態度面對災難,是沒有的。他看到的就是面對災難的態度。中華民族面對災難的態度是非常獨特的。

人物週刊:這個態度如何獨特?為什麼採取這樣的態度?

劉震雲:之所以會採取這種態度。一個是因為,這事值得調侃。另一個就是,這個事情太嚴峻了。這個事不斷重複。我寫《溫故一九四二》的時候,研究了河南從東周以來的旱災,不包括澇災、冰雹,發現隔三差五,都會來這麼一茬,饑饉、大疾、餓死人,包括人吃人,易子而食,特別常見。頭一次看到會觸目驚心,你一次次看到,看下來全這樣,你就熟視無睹了。

如果用嚴峻的態度對付這種嚴峻的話,太多了,嚴峻成家常便飯的話就不嚴峻了,這個時候只能用幽默的態度來對待。用嚴峻的態度對付重複的嚴峻就活不成了。用幽默的態度來對待就化解了。問你一個月之前的中午飯吃了什麼,你肯定忘記了,但是你要一個月之前中午飯吃的是老虎肉,你肯定就記得。說明餓死人的事不是老虎肉,就是家常便飯,所以,要採取幽默的態度。

人物週刊:幽默地對待歷史,可能是從整體上來看歷史時才會有這樣的態度。但是對於個體來說,那可能就是刻骨銘心的經歷。我在採訪1942年的倖存者時,幾乎所有人一提那段經歷就哭,很難幽默起來。

劉震雲:我說的幽默肯定不是個體的幽默,一個人說這個事的時候,如果把這個事當成笑話說了,那叫沒心沒肺。我說的幽默是結構上的幽默,人吃人的事不斷重複,隔三差五就來了是不是一種幽默?同樣的事不斷重複他就是一種幽默。祥林嫂不斷說,他孩子死了。你就會覺得很荒唐很幽默。這是結構上事和事的幽默。

人物週刊:可以用“荒誕”來理解你所說的“幽默”嗎?

劉震雲:荒誕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凡是幽默,裡面一定有荒誕的成分。沒有比視生死如兒戲更幽默的吧。你平常說個笑話就是個生活中的笑話,那你把生死當成笑話這個事就特別大了。更何況我曾經說過,這不是因為旱災而死人,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貓膩,比如日本人要佔領河南,中國人要把河南作為包袱甩給日本人,日本人又不接,甩來甩去,這是不是很幽默?這幽默不像我們平常相聲小品理解的這種幽默。

人物週刊:用幽默對抗幽默,用荒誕對抗荒誕?

劉震雲:小剛說他看重的是這個,那我就覺得他看到了比電影元素更重要的東西。換一個導演,也許一看調查體小說,沒有故事沒有情節,他就不改了。但他一直要改。這個是我覺得肅然起敬的東西,那他一定不同于別的導演。但電影不能違反電影規律,所有專家都說不行,按小說拍沒法拍,電影必須有人物故事情節細節。從哪來?一個就是在賓館裡編,還有一個就是像你一樣,順著這個逃荒的路線走一遍,順著白修德的路線走一遍,順著蔣介石的路線走一遍,再順著日本人進攻的路線走一遍。走的過程中,這些人物一個個都產生了。產生故事的來源,並不是要借鑒生活中哪個人物,哪個慘烈的事情,哪些特別生動的細節和語言,關鍵是災民思維的邏輯。

人物週刊:災民的邏輯是什麼?

劉震雲:老東家這個人物的產生,其實在小說裡已經有了。我採訪了一個叫郭有運的人。郭有運就說,所有逃荒的人裡面,我最不值得。逃荒是為了什麼?一家人沒東西吃才出去逃荒嘛,電影裡面不是說“爹,啥叫逃荒啊?”“村裡人都快餓死了,出門尋吃的叫逃荒。”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但他逃荒逃到潼關,發現家裡人全死了,剩他一個人了,那我為什麼要逃荒?如果不逃荒的話,家裡人能死在一塊,現在可能是一個死在鞏義,一個死在洛陽,一個死在三門峽,一個死在潼關,七零八落的。這個時候,他就不是個災民,是個哲學家,他在思考一個特別悖論的問題,這個問題比哈姆雷特那個要嚴重。哈姆雷特那個說的是自殺,這個既不是自殺也不是他殺,是什麼殺?很簡單,沒吃的就餓死了,一個民族在不斷地餓死人,這個民族不值得思考嗎?這個思考具體落在了郭有運這個人身上,這個思考會形成一個戲劇的結構。電影裡,老東家出門逃荒的時候是個地主,後來什麼都沒了,他不逃荒了,他想不通啊。

作品人物的態度就是最好的態度

人物週刊:寫劇本的時候,有過哪些特別大的改動?

劉震雲:一開始我們在創作的時候,還是有態度的,這個態度可以借助小說裡的態度,小說裡還是很激憤的,還是有主觀傾向的,而且這個主觀傾向和激憤,在原稿裡是有個代表人物的,是有個現代人,回到1942來採訪。原來劇本裡有一個像記者或作家一樣的人物,有點像日本電影《望鄉》,一個記者在不斷採訪過去妓女的狀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也有一個記者或作家在採訪。但是,最後你會發現,這樣很難成立。因為災民特別排斥他,你總覺得他出來是不舒服的,因為他是吃飽的,災民沒得吃。一個吃飽的人去採訪沒得吃的人,特別不舒服,而且態度有點居高臨下。最後,就把這個代表給拿掉了,突然變得特別舒服。

人物週刊:提到態度,你的態度是什麼?

劉震雲:過去創作,不管是作者也好,導演也好,是有態度的。怎麼從有態度變成沒態度了?災民的態度就是你的態度,白修德的態度也是你的態度,蔣介石的態度還是你的態度,你要尊重作品裡人物的態度。由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電影《一九四二》,我和小剛最大的收穫就是,這個態度到底是什麼。這個態度就是沒態度。作品人物的態度就是最好的態度。

人物週刊:這19年,還有哪些困難的事兒?

劉震雲:還有劇本本身,從戲劇理論來講,是不成立的,因為主要人物在裡面是不見面的,委員長跟老東家是不見面的,相互沒有糾結的矛盾和衝突。那電影怎麼成立呢?我跟小剛再仔細討論後覺得,可能好就好在不見面,他們什麼見面了呢,就是他們的態度見面了。正是因為不見面,所以做出了這麼一盆雜拌粥。

19年為什麼一直要拍這個東西,那是因為他一定超過了一部電影的感情,是在路上一個一個人物出來的,他對他充滿了感情,總是想有一天能坐一塊一吐為快。

任何一個民族的生活都有被遺忘的角落,恰恰是在這些被遺忘的角落,藏著這個民族的歷史,而不是探照燈照出來的光明大道裡有歷史,歷史存於角落。文學和電影真正的意義,就是照不到的地方你的燈光照過去了。

人物週刊: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拍出來,還有哪些遺憾?

劉震雲:不管電影呈現出的是什麼,有很多客觀原因,他可以拍得特別逼真,可以深刻得多也透徹得多,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電影是個妥協的藝術啊。

結尾的時候,老東家不逃荒往回走了,他親人都死去了,其他人都不認識了,碰到個小女孩也是親人都死去了剩下人也不認識了。你也不知道是老東家拯救了小女孩,還是小女孩拯救了老東家,但是老東家說,叫一聲爺,咱倆不就認識了嗎?她叫了一聲爺,他就拉起她的手,兩個陌生人瞬間成了親人,我們對親人這個概念瞬間有了新的理解。

《一九四二》是親人一個個離去的過程,所有人慢慢都變成陌生人了。當都變成陌生人的時候,兩個陌生人瞬間能成為親人,這個就是黑暗角落裡有一絲微弱的人性的溫暖。這是個體之間的,我覺得這是照亮民族生存最重要的方面,而不是我們平常聽到的探照燈下說出來的冠冕堂皇的話,跟著這些沒關係。

他們的生存是個體行為,不是聽了好多宏大的聲音,宏大的聲音永遠在廣播你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他們是個體行為。電影試映的過程中,所有看過電影的朋友,不管其生活觀點是什麼,社會觀點是什麼,你能夠深刻地體會出來,他人變得善良了。

解決饑荒的辦法:建立民主制度

人物週刊:在小說和電影裡,蔣介石的形象也有所不同,電影裡好像給了他更多“理解之同情”?

劉震雲:我覺得是真實吧,委員長真實的處境到底是什麼。災民的處境是一方面。尊重他們的態度首先要尊重他們的處境。委員長你也要理解他的處境,因為中國是個積貧積弱的民族,到了1942年,已經差不多快支撐到極點了。他就是一個歷史人物,那個歷史產生出這個人物是必然的,蔣介石在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很難形成政令統一,一方面有外敵入侵,軍閥相互之間有矛盾,內憂外患,處在這樣一個處境下,到底應該怎麼辦,他跟災民其實是一樣的,無非看你放在什麼背景下。

日本進攻中國是從1931年開始的,到了1941年12月9號,才對日宣戰。為什麼?因為12月7號發生了珍珠港事件,8號,美國宣戰了,9號中國緊跟著宣戰了。委員長整天要看誰給他援助,所以才要看美國人、英國人、蘇聯人臉色。這個時候,地方上發生旱災,一定是個小事情。你是委員長也這麼想。只有真實地還原了,才符合1942年各個人的處境。白修德調查完就回美國了,他當然跟蔣介石不一樣,蔣介石身上是有擔子的,包括河南省政府主席,到重慶彙報災情,說一定要告訴委員長,可是當他發現委員長身邊說的每件事都比河南事大,就不說了。

《一九四二》的演員,好就好在他們不表演了,這次大家很認真,整個過程他們都在減肥,所以在路上也走不動,走不動的時候都顧不上表演了,就是沒力氣說話。我去探班的時候,國立跟我說,能不能把臺詞寫得越短越好,他說不出來,沒這個力氣,我就覺得他找到狀態了。《一九四二》裡的態度跟平常親人之間的態度都是非常不一樣的,女兒被賣了,爹挺高興,人販子走了他特失望。人販子回來了,女兒主動說我識字的,賣錢多嘛,人販子又相中了,他挺高興,不賣出去,人都餓死了,我覺得這個把握還是不錯。

人物週刊:電影裡,蔣介石說他很羡慕毛澤東。

劉震雲:因為他身上沒有負擔。

人物週刊:你如何理解蔣介石對待河南災情的態度?

劉震雲:蔣介石未必不知道,但他覺得這些小事會攪亂人心,攪亂國際局勢,他是個政治家嘛,但是他確實在大和小的問題上打錯了算盤,把小當大,把大當小了,他肯定覺得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是重要的,河南一個災民是不重要的嘛。恰恰最後是,羅斯福把他放棄了,美國人把他放棄了,這些災民也把他放棄了。他覺得不重要的東西突然變得重要了。百姓不單幫助日本人,在解放戰爭的時候,確實是幫了共產黨,因為他腐敗嘛,沒有救災嘛,這就決定了他在去臺灣時的命運。

人物週刊:你覺得歷史是一個迴圈嗎?是在不斷重複嗎?

劉震雲:我不覺得歷史是一個迴圈,但是,歷史確實是在重複。客觀的東西是不斷在變化,現在跟秦朝比,秦朝沒有電、冰箱、空調、飛機……這樣的變化日新月異,但是人性的變化很小。你要是瞭解河南旱災,你可以看到,人性的變化進展是非常緩慢的,這也是我要寫《溫故一九四二》的一個原因。

“一九四二”這樣的事情在世界上肯定很多。對待災荒的態度會很不一樣,中國人的態度就是容易遺忘災荒,因為太多了。如果100年來一次,像奧斯維辛集中營,在歐洲就是特別大的事件。

中國新聞界在1942年沒怎麼關注這件事,2012年還是關注了,所有有影響的報刊都在做這件事,這就很好。這也是從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電影《一九四二》的意義。

我們都是災民的後代

人物週刊:“一九四二”被人所知,更多的是因為你當初寫了這件事,是不是有偶然因素?

劉震雲:偶然和必然確實存在。“一九四二”跟我相遇是偶然,因為當初這個題材並不在我寫作規劃裡,一個朋友要做這個事,我又是河南人。拍成電影,也是偶然,要是沒有小剛,別的導演也不會拍,也不會堅持19年,也不會不見面的戲劇結構就這樣拍,最後連鎖反應,造成最後大家都關注,大家要知道真實的歷史,才能夠知道現在和未來。

人物週刊:在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出來的時候,就有評論家說,這像是材料的堆砌,有損作品的藝術性?也有評論者覺得,到了電影,是不是也會存在這樣的遺憾,那就是藝術性不足,更多的是事實的震撼?

劉震雲:我覺得,事實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把幾個事實塊狀地堆積在一起是藝術最有力的體現。從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電影《一九四二》,小說當時確實歸納不到任何體裁裡,說是小說,他是非虛構的,說是報告文學,他又沒有有頭有尾地描寫人物,說是紀實性的調查體,也不是,是幾塊材料的堆積。到了電影,又是這樣,是不是藝術?按照過去藝術的標準判定,就不應該變成電影。這個問題我一直遇到。比如說《一地雞毛》,它像不像小說?好多人說不是,小說要有起承轉合的故事,要有情節細節,但是《一地雞毛》沒有,就是小林今天怎麼了明天怎麼了的流水帳。

有形的藝術一定是符合這個規律的,無形的藝術一定是打破或者沒有在意這些規律的,沒有注意這些清規戒律突然出來這個四不像的東西。

《一九四二》是不是故意要用塊狀的力量來結構這個作品,不是。而是《一九四二》確實是像寒冬裡生長出來的野草,不是西湖楊柳有藝術感,好就好在沒藝術感,可能這就是最大的藝術,這點小剛認識得非常清楚。但是,凡是和過去不一樣的東西大家肯定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大家用過去的觀影習慣看,這不像小說,不像電影。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來講,凡是大家說像的,我心裡打鼓,它是不是沒有創造性?說不像,我覺得行,這次幹得還行。

人物週刊:《溫故一九四二》的結尾,你提出一個問題:是寧可餓死當中國鬼呢,還是不餓死當亡國奴呢?你現在的選擇是什麼?

劉震雲:我覺得,不能簡單用中國鬼、亡國奴來講,你把他 放到1942年的背景下面理解。比如說賣人這件事,任何一個人在現在把老婆把自己賣了肯定是個悲慘的事,但在1942年,肯定是個喜悅的事。好多哲學家要把事情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去看,這個觀點不是我的觀點,是災民的觀點。要餓死的情況下,有人給你飯吃,你吃不吃?反正我是吃。

人物週刊:電影裡的哪一個場景你最欣賞,最能表達你所有的想法?

劉震雲:最後一個鏡頭和最後一個鏡頭之後的獨白。電影到這個時候其實是另外一部電影的開始。為什麼不吃肉?為什麼不流淚?母親從哪來的?這是這個作品最重要的一個命題。

人物週刊:我們都是災民的後代,你同意嗎?

劉震雲:這是真實存在。你的祖先如果不是河南災民,那一定是中國其他災難裡的災民。中華民族真是多災多難。

人物週刊:1942年,還會上演嗎?

劉震雲:我們做這件事情,不就是希望不上演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