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涯教育將成為南京高中生必修課 他國如何指導學生選擇職業方向

央廣網北京7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 又是一年高考志願填報季, 填什麼學校, 選什麼專業, 未來幹哪個行當是每個考生和家庭都會糾結的問題。

調查顯示, 超過七成的大學生入學後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 希望可以重新選擇;部分學生因為不喜歡所學的專業, 或重新參加高考、或跨越條件苛刻的轉專業門檻;還有部分學生參加工作後還在為尋找自己的興趣而繼續摸索、不斷跳槽。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缺少職業生涯教育與生涯規劃教育。

“南京高中生涯教育示範學校成果分享會”近日舉行,

記者從會上瞭解到, 根據教育部對課程改革的設計, 生涯教育將成為高中生的必修課。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資深生涯教育專家顧雪英說, 目前, 包括南京一中、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第九中學、燕子磯中學等學校借助他們的平臺指導學生使用“生涯”測評系統。 通過回答網上175道題, 先分析出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才能等, 學校會設計相應的課程。 “更多的是通過活動體驗, 比如認定自己喜歡藝術, 就去畫畫, 看有沒有天分。 從技術出發幫他個性化認識。 ”

南京九中老師張冉說, 通過前期電腦分析, 他們把學生分成了六種類型, 包括社會型、藝術型、技能型等, 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

江蘇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馬斌說,

現在很多學生關注學習, 卻不瞭解未來專業, 關注本校卻不瞭解高校, 教育部門需要在高中階段加強學生生涯教育。

其他國家的學校如何指導學生為自身做科學的定位, 進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澳大利亞:從小學就有生涯教育 注重培養孩子探究能力

2012年, 澳大利亞出臺了《國家生涯發展戰略》, 要求學校在提高學生生涯發展方面要做到如下幾點:一、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有助於生涯發展的專門課程;二、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不同職業及相關教育和培訓。

《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 在澳大利亞的學校中, 很多生涯教育的指導老師是由心理諮詢師兼職的, 擔任生涯教育輔導從業者的入門資格必須是研究生或者同等的學歷。

悉尼的新南威爾士州在生涯教育方面做得最為出色, 幾乎全州每一所中學都有全職的生涯指導教師。 整個教育過程中, 在小學和中學低年級階段, 學校會注重培養孩子探究問題的能力, 通過發現和解決問題, 讓孩子從課堂和課本外尋求答案, 更好的接觸和瞭解社會。

中學高年級階段, 學校一般會全面推出制定好的職業課程活動模式和大綱, 通過參觀大學, 開展職業日、職業展覽活動, 或者請真正的企業家到學校和學生座談等形式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職業觀。

線上生涯教育也做得有聲有色。 2013年, 澳大利亞出臺了“我的未來”網站, 學生可以非常方便的選擇和瞭解各種職業資訊,

家長也可以通過這個網站幫助孩子一起規劃未來。

英國:職業生涯教育與指導隨正規課程一併實施

生涯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協同運作。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英國觀察員侯穎介紹, 職業生涯教育與指導是英國教育的重要內容, 是隨著正規課程的實施一併運行的。

按照1997年《教育法》要求, 從1998年9月1日起, 英國學校為13到16歲的學生提供了一系列適合生涯教育與引導課程。

英格蘭威爾士等地區專門定制了11到19歲生涯教育指導框架體系, 也有專門的機構為學校和繼續接受教育的學生提供指導, 在所有的生涯教育體系中都詳細列出了不同層次的學習內容、活動方案、考評方式以及應達到的效果。

這個體系並不局限於理論介紹, 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們的主動參與, 其中既有校內的模擬遊戲, 又有社會上的實踐活動。 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充分瞭解自我、認識社會的過程中, 不斷選擇與取捨, 最終向自己的理想職業邁進。

俄羅斯:生涯教育不強調目的性 更重視發展性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 生涯教育在俄語中, 字面上的意義解釋為“不停歇的教育”, 即整個人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都是隨時接受教育的過程。 大部分國家的生涯教育一般都有很強的目的性, 通過各種測評, 確定最終目標, 並以此制訂詳細計畫。 而俄羅斯的生涯教育並不過於強調目的性, 更重視的是發展性。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社會加速更新換代,每個人在動態發展之中。如果學生只憑藉從中小學起早早建立起來的系統性深度生涯教育,妄圖適用幾十年後風雲變化的就業市場,顯然具有一絲刻舟求劍的諷刺。不僅會讓學生在職場中固步自封,更滿足不了快速發展的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俄羅斯的中小學並不過於挖掘學生生涯教育的最終目的,而是嘗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興趣。

學生通過不停的嘗試、更換興趣確定比較喜歡的發展方向,通過掌握的學習能力在完善的教育體系中自我推進。《俄羅斯聯邦教育法》中開放的各種教育機構可以確保公民隨時再次接受教育,比如大學期間可以在本校內換專業或攻讀第二學位。就業之後,俄羅斯還有大學後專業教育機構。所以,培養國民職業生涯學習能力才是俄羅斯新教育模式的根本目的。

更重視的是發展性。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社會加速更新換代,每個人在動態發展之中。如果學生只憑藉從中小學起早早建立起來的系統性深度生涯教育,妄圖適用幾十年後風雲變化的就業市場,顯然具有一絲刻舟求劍的諷刺。不僅會讓學生在職場中固步自封,更滿足不了快速發展的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俄羅斯的中小學並不過於挖掘學生生涯教育的最終目的,而是嘗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各方面的興趣。

學生通過不停的嘗試、更換興趣確定比較喜歡的發展方向,通過掌握的學習能力在完善的教育體系中自我推進。《俄羅斯聯邦教育法》中開放的各種教育機構可以確保公民隨時再次接受教育,比如大學期間可以在本校內換專業或攻讀第二學位。就業之後,俄羅斯還有大學後專業教育機構。所以,培養國民職業生涯學習能力才是俄羅斯新教育模式的根本目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