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同樣是周迅,《明月幾時有》到底比《風聲》差在哪?

想像一下, 用王家衛文藝愛情片的風格去拍攝盧旺達大屠殺這樣沉重題材的影片會是什麼效果?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就是這麼做的。

原本沒打算看這部片子, 但一方面是國產保護月, 近期院線實在無片可看, 另一方面是沖著《風聲》裡的周迅, 以為這部片能帶來一些驚喜, 最終還是失望了。

許鞍華的片子我此前沒看過, 不瞭解, 但同為抗戰題材, 《明月幾時有》和《風聲》、《色戒》這種同樣沒有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的作品比起來, 差距還真是挺大的。

國產電影保護月, 除了部分國外大片無法被引進, 也會紮堆上映一些目的性很強的作品, 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這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獻禮片, 上映日期特地選在了2017年7月1日。

雖然是抗日題材, 但許鞍華的電影風格顯然不是手撕鬼子、敵我對立, 而是融入了香港元素和文藝氣息, 導致大海這種沖著周迅和《風聲》來的影迷,

看完才發現兩部片子完全不是一個類型。

影片的豆瓣評分從6.7緩慢爬升到7.0, 算不上是一部爛片。 但是和同類型影片比起來, 僅好於28%的歷史片、27%的戰爭片。

片名“明月幾時有”, 正是蘇軾《水調歌頭》中的一句詞, 寄託了詩人對弟弟蘇轍的思念。

在山河破碎、國恨家仇的血腥年代, 無數普通人經歷了與親人的生離死別, 只留下一句“勝利後見。 ”何時才能迎來勝利, 與親人朋友再相見, 正是影片的主題。

影片有兩處大量讀詩的片段, 例如方姑(周迅 飾)朗誦茅盾的作品《黃昏》:

遠處有悲壯的笳聲。

夜的黑幕沉重地將落未落。

不知到什麼地方去過一次的風, 忽然又回來了;

這回是打著鼓似的:勃侖侖, 勃侖侖!不, 不單是風, 有雷!風挾著雷聲!

海又動盪, 波浪跳起來, 轟!轟!

在夜的海上, 大風雨來了!

不過在生死存亡的抗戰時期, 念的如果是辛棄疾那種金戈鐵馬、氣壯山河的豪放派詩詞也就罷了, 這種文藝調調總讓我覺得有些不合時宜。

影片以香港人的視角, 講述了香港人的抗戰。 在柴米油鹽的日常瑣事中, 反抗法西斯的大風雨在緩緩醞釀。

歷史上, 香港在抗日戰爭期間並沒有發生大規模戰鬥, 所以導演在講述這段歷史的格局很小, 沒有講國共兩黨, 沒有講世界局勢, 而是花了較大篇幅去描寫香港普通市民在被日本佔領期間的生活,

包括物資的匱乏和治安的紊亂。

尤其是那段婚宴的戲, 普通人家結婚要“撒米”, 但艱難時局之下, 親家說:“人都吃不飽, 還撒什麼米喂雞?”就連飯館裡的餐具也經常被客人順走, 老闆不得不叮囑夥計要小心留意。

但隨後轟炸聲四起, 一陣戰機掠過, 行人死傷無數, 原來是盟軍反攻了。

對於大多數香港人而言,他們其實是這場戰爭的旁觀者。二戰前後,香港的統治者由英國人變成日本人,然後又換回英國人,無論哪一方掌權,香港依舊是一塊殖民地。

明月幾時有?蘇軾吟這句詩的時候想念的是自己兄弟,香港抗日志士想的是祖國大陸。

於是影片的第一章節,就講述了方姑、劉黑仔(彭于晏 飾)等人營救茅盾(郭濤 飾)等文化名人的故事。

1941年,日軍進攻香港,不久駐港英軍投降,香港進入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時期。當時,包括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梁漱溟、茅盾、梅蘭芳、蔡楚生等人在內的數百名文化名人被困香港,隨時可能遭遇不測。

這些文化名人不願接受日偽的官職自汙,於是香港抗日遊擊隊克服千辛萬苦,短短數月便使數百文化名人擺脫了日軍搜捕,通過秘密通道安全被送往內地大後方。

其實大海覺得單把這個拯救行動拿來拍成電影就會很精彩,不過意外的是這段戲在影片前半段就結束了,轉移的細節和艱險被一筆帶過,總感覺很多事情沒交代清楚。

造成這種碎片感的是影片章節化的敘事方式。

影片以老年彬仔(梁家輝 飾)的回憶展開。抗戰時期,彬仔是兒童團的一員,見證了方姑、劉黑仔等人的抗日經歷,在他的講述下,多個不同的抗日故事被串聯到一起。

在一般的影片中,這種回憶畫面只會在影片開頭和結尾出現,遙相呼應,將觀眾拉回現實。

而在《明月幾時有》中,影片多次穿插了老年彬仔講故事的畫面,也許導演是故意想營造一種紀錄片的真實感,不過在大海看來,眼前這個人分明是梁家輝啊,怎麼看也不像一個普通計程車司機。

影片的第二章節,講述方姑、劉黑仔和李錦榮(霍建華 飾)三人以各自的方式投身抗日救國運動。

方姑在劉黑仔的招募下組建市區中隊,為抗日遊擊隊發放傳單、運送物資。李錦榮則潛伏進日偽機關,和春夏飾演的社會名媛一起做情報工作。

遊擊隊長劉黑仔則是俠客型的人物。他槍法不俗,懂得隨機應變,手下還有一批得力幹將。先是單人消滅一群日本兵,爾後潛入宴會擊斃漢奸頭目,就差手撕鬼子了。

不過在方姑的母親(葉德嫻 飾)被日軍抓獲後,導演沒有讓劇情朝著抗日神劇的方向發展。

可以說,方姑救母這條線是影片最後的一個高潮,然而這個高潮就像那個慶功宴上扔的手榴彈一樣,是個啞彈。觀眾期待的交火場面沒有出現,方母犧牲的場景也沒有太多煽情,主人公去向不明,故事有些沒頭沒尾。

抗戰戲,並不是說只有槍林彈雨才是高潮,文戲一樣可以精彩。同題材影片中,《風聲》的敵我對立十分明晰,日偽特務對抗日志士的酷刑折磨讓觀眾的心始終是揪著的;《色戒》的淒慘結局令人震撼,王佳芝與易先生的愛恨關係和模糊立場讓人津津樂道。

相比之下,《明月幾時有》就顯得太悶了,該有的情緒衝突沒有醞釀出來,所有人物和情節的處理都和柴米油鹽一樣被平庸化了。

《明月幾時有》的英文譯名為《Our Time Will Come》,“我們的時代終將到來”,其實影片主旨和抗日神劇是一回事,無非是嘗試了另一種風格。但這種風格可能更適合“小確幸”,似乎許鞍華的其他影片也都是這個基調,不過這種風格放到嚴肅宏大的革命題材就有些水土不服了。

也許是香港人對抗戰的印象不是很深刻,所以可以用這種平淡瑣碎的態度去講述那段歷史。但在大海看來,打個比方,你能用王家衛愛情片的風格去講述盧旺達大屠殺這樣沉重的故事嗎?

如果說《明月幾時有》是一部命題作文,那許鞍華沒有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對於大多數香港人而言,他們其實是這場戰爭的旁觀者。二戰前後,香港的統治者由英國人變成日本人,然後又換回英國人,無論哪一方掌權,香港依舊是一塊殖民地。

明月幾時有?蘇軾吟這句詩的時候想念的是自己兄弟,香港抗日志士想的是祖國大陸。

於是影片的第一章節,就講述了方姑、劉黑仔(彭于晏 飾)等人營救茅盾(郭濤 飾)等文化名人的故事。

1941年,日軍進攻香港,不久駐港英軍投降,香港進入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時期。當時,包括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梁漱溟、茅盾、梅蘭芳、蔡楚生等人在內的數百名文化名人被困香港,隨時可能遭遇不測。

這些文化名人不願接受日偽的官職自汙,於是香港抗日遊擊隊克服千辛萬苦,短短數月便使數百文化名人擺脫了日軍搜捕,通過秘密通道安全被送往內地大後方。

其實大海覺得單把這個拯救行動拿來拍成電影就會很精彩,不過意外的是這段戲在影片前半段就結束了,轉移的細節和艱險被一筆帶過,總感覺很多事情沒交代清楚。

造成這種碎片感的是影片章節化的敘事方式。

影片以老年彬仔(梁家輝 飾)的回憶展開。抗戰時期,彬仔是兒童團的一員,見證了方姑、劉黑仔等人的抗日經歷,在他的講述下,多個不同的抗日故事被串聯到一起。

在一般的影片中,這種回憶畫面只會在影片開頭和結尾出現,遙相呼應,將觀眾拉回現實。

而在《明月幾時有》中,影片多次穿插了老年彬仔講故事的畫面,也許導演是故意想營造一種紀錄片的真實感,不過在大海看來,眼前這個人分明是梁家輝啊,怎麼看也不像一個普通計程車司機。

影片的第二章節,講述方姑、劉黑仔和李錦榮(霍建華 飾)三人以各自的方式投身抗日救國運動。

方姑在劉黑仔的招募下組建市區中隊,為抗日遊擊隊發放傳單、運送物資。李錦榮則潛伏進日偽機關,和春夏飾演的社會名媛一起做情報工作。

遊擊隊長劉黑仔則是俠客型的人物。他槍法不俗,懂得隨機應變,手下還有一批得力幹將。先是單人消滅一群日本兵,爾後潛入宴會擊斃漢奸頭目,就差手撕鬼子了。

不過在方姑的母親(葉德嫻 飾)被日軍抓獲後,導演沒有讓劇情朝著抗日神劇的方向發展。

可以說,方姑救母這條線是影片最後的一個高潮,然而這個高潮就像那個慶功宴上扔的手榴彈一樣,是個啞彈。觀眾期待的交火場面沒有出現,方母犧牲的場景也沒有太多煽情,主人公去向不明,故事有些沒頭沒尾。

抗戰戲,並不是說只有槍林彈雨才是高潮,文戲一樣可以精彩。同題材影片中,《風聲》的敵我對立十分明晰,日偽特務對抗日志士的酷刑折磨讓觀眾的心始終是揪著的;《色戒》的淒慘結局令人震撼,王佳芝與易先生的愛恨關係和模糊立場讓人津津樂道。

相比之下,《明月幾時有》就顯得太悶了,該有的情緒衝突沒有醞釀出來,所有人物和情節的處理都和柴米油鹽一樣被平庸化了。

《明月幾時有》的英文譯名為《Our Time Will Come》,“我們的時代終將到來”,其實影片主旨和抗日神劇是一回事,無非是嘗試了另一種風格。但這種風格可能更適合“小確幸”,似乎許鞍華的其他影片也都是這個基調,不過這種風格放到嚴肅宏大的革命題材就有些水土不服了。

也許是香港人對抗戰的印象不是很深刻,所以可以用這種平淡瑣碎的態度去講述那段歷史。但在大海看來,打個比方,你能用王家衛愛情片的風格去講述盧旺達大屠殺這樣沉重的故事嗎?

如果說《明月幾時有》是一部命題作文,那許鞍華沒有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