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蘇州河百年變遷:從近現代工業緣起到投資創業樂土

蘇州河水太湖源, 源源流長六千年。 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 也是中國近現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 留下了大量的工業遺產。 而如今, 蘇州河沿岸則是文化特色鮮明、功能特徵顯著、規模企業集聚的生態商務區。 7月10日, “共舞長江經濟帶”媒體團來到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長風生態商務區, 感受蘇州河百年來從中國近現代工業緣起到如今投資創業樂土的變遷史。

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

歷史:從民族工業起跑線到重污染工業區

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 伴隨著一系列與帝國主義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包括上海在內的口岸城市被迫開埠, 外商開始在中國開設工廠, 主要集中於蘇州河以北和黃浦江西岸。 在“實業救國”的理想下, 上海的民族資本開始發展起來, 中國最早的紡織、麵粉、火柴、化工等民族工業從這裡起步。

抗日戰爭時期, 美國膠印機作為“戰略物資”被進口到中國, 用於印製鈔票

曾幾何時, 蘇州河畔的傳統工業步入垂暮之年, 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 曾面臨生產下降, 虧損面大, 企業瀕臨破產等困境。 在蘇州河沿岸, 長風生態商務區的前身“長風工業區”以化工、製造業為主, 日排污水百噸以上企業眾多、年耗煤量巨大。

上世紀末, 大批工業企業遷出時留下許多廠房倉庫, 違法出租、違章搭建普遍, 區域內道路蜿蜒、斷頭路眾多, 沿蘇州河2.7公里岸線上無一座橋樑連通對岸。

民國時期生產的風扇

現代:老廠址變遺跡產權交易輻射世界

圍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產業發展新定位, 長風生態商務區土地開發利用中既做“減法”, 又做“加法”, 一方面, 堅決調整不符合發展方向的落後產業, 在土地收儲過程中, 園區先後調整外行企業40多家;另一方面, 又通過土地的二次開發, 推動產業升級。

長風工業區的第一份改建調研報告, 在2002年9月由普陀區政府出臺。 報告決定, 以“生態”為核心, 通過綜合開發, 把長風建成集貿辦公、旅遊娛樂、中高檔住宅為一體的大型社區, 充分留存蘇州河歷史文化脈絡, 對沿岸火柴廠、味精廠等工業遺跡進行系統保護, 利用老廠房等設施籌建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商標火花收藏館、長風遊艇遊船館、成龍電影藝術館等。 同時提升園區產業能級的,

積極打造“上海普陀並購金融集聚區”, 發揮園區內上海聯交所和長風金融港平臺功能作用, 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具有事業法人資格的綜合性產權交易服務機構, 成立於2003年12月,是集物權、債權、股權、智慧財產權等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臺,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選定的從事中央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指定機構,是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理事會理事長單位。

位於上海聯交所內的“並購博物館”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已有1200多家會員單位,交易所講解員向媒體團介紹說,目前轉讓方、投資人當中,民營主體、個體的活躍度都在不斷增加,2016年上海聯交所成交金額突破2500億,2016年共計12000多家境內外機構和個人參與各類交易,體現出交易所極強的輻射力。在交易所內,還有一座“並購博物館”,介紹了中外企業重要的並購事件,堪稱一部濃縮的中國經濟史、金融史。

未來:全球城市核心中央活動區

如今,長風生態商務區已形成“兩園兩帶”綠軸綠網系統,“兩園”指園區與中山公園,“兩帶”指蘇州河景觀帶和綠化廊帶。目前長風地區綠化覆蓋率50%,沿蘇州河2.7公里黃金水岸建設了80米至130米寬的綠色長廊。而園區新建樓宇大量採用環保新手段,包括太陽能、冰蓄冷、地源熱泵、垂直生態綠牆、呼吸式幕牆等。“我們就是按照國際水準、海派風格、生態效益三個標準打造長風生態商務區的。”長風生態商務區黨委書記、管委辦主任、長風投資公司董事長江蕾向媒體團介紹說。

目前,集聚在長風生態商務區的企業總數已超過3000家,被國家住建部授予“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被譽為老工業區轉型發展的典範,也是普陀區“一軸兩翼”功能佈局的重要區域。園區擁有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區行政服務中心、跨國採購國際會展會議中心等功能平臺和服務視窗,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華師大四附中等生活配套、近鐵城市廣場、長風大悅城、JW萬豪酒店等商業配套。園區產業轉型發展不斷提升,以加快推動上海並購金融集聚區建設為核心,著力推進各類並購要素集聚,重點發展並購金融、商貿會展、智慧服務、創意設計和文化旅遊等產業。

“目前我們長風金融港已經擁有200多家基金、股權投資公司,服務了300多個專案。”江蕾表示,長風生態商務區在未來的發展中將圍繞人的活動維度、空間的形態維度、產業的競爭力維度,以生態、活力和品質為特色和名片,定位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的中央活動區之一,使普陀長風地區成為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未來之城。

成立於2003年12月,是集物權、債權、股權、智慧財產權等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臺,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選定的從事中央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指定機構,是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理事會理事長單位。

位於上海聯交所內的“並購博物館”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已有1200多家會員單位,交易所講解員向媒體團介紹說,目前轉讓方、投資人當中,民營主體、個體的活躍度都在不斷增加,2016年上海聯交所成交金額突破2500億,2016年共計12000多家境內外機構和個人參與各類交易,體現出交易所極強的輻射力。在交易所內,還有一座“並購博物館”,介紹了中外企業重要的並購事件,堪稱一部濃縮的中國經濟史、金融史。

未來:全球城市核心中央活動區

如今,長風生態商務區已形成“兩園兩帶”綠軸綠網系統,“兩園”指園區與中山公園,“兩帶”指蘇州河景觀帶和綠化廊帶。目前長風地區綠化覆蓋率50%,沿蘇州河2.7公里黃金水岸建設了80米至130米寬的綠色長廊。而園區新建樓宇大量採用環保新手段,包括太陽能、冰蓄冷、地源熱泵、垂直生態綠牆、呼吸式幕牆等。“我們就是按照國際水準、海派風格、生態效益三個標準打造長風生態商務區的。”長風生態商務區黨委書記、管委辦主任、長風投資公司董事長江蕾向媒體團介紹說。

目前,集聚在長風生態商務區的企業總數已超過3000家,被國家住建部授予“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被譽為老工業區轉型發展的典範,也是普陀區“一軸兩翼”功能佈局的重要區域。園區擁有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區行政服務中心、跨國採購國際會展會議中心等功能平臺和服務視窗,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華師大四附中等生活配套、近鐵城市廣場、長風大悅城、JW萬豪酒店等商業配套。園區產業轉型發展不斷提升,以加快推動上海並購金融集聚區建設為核心,著力推進各類並購要素集聚,重點發展並購金融、商貿會展、智慧服務、創意設計和文化旅遊等產業。

“目前我們長風金融港已經擁有200多家基金、股權投資公司,服務了300多個專案。”江蕾表示,長風生態商務區在未來的發展中將圍繞人的活動維度、空間的形態維度、產業的競爭力維度,以生態、活力和品質為特色和名片,定位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的中央活動區之一,使普陀長風地區成為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未來之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