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位奇鎮:“三治融合”提升村級治理水準

中國張掖網訊:山丹縣位奇鎮以黨建為引領, 立足實際, 探索推行農村“法治、德治、自治”的“三治”融合社會治理模式, 成立“百姓參政團”、“道德評判團”和“百事服務團”51個, 著力形成大事一起幹, 好壞大家判, 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該鎮充分發揮百姓參政團作用, 組織百姓參政團成員深入農家院落、田間地頭、施工一線, 在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中, 廣泛徵求意見, 將徵集到的民情民意, 提交議事會座談討論, 共同協商解決, 使百姓擁有知情權、參與權和建議權。 至目前, 各村召開群眾座談交流會議34場次,

徵集群眾意見建議60多條, 協商解決專案工程前期規劃、存在的問題13件, 真正實現黨委政府、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題問題中發出百姓聲音, 體現群眾意願, 維護百姓合法權益, 切實提高了村級事務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 將傳統鄉賢自治與道德評判有機結合, 搭建群眾自治平臺, 以群眾自我教育的形式, 推動以“誠孝儉勤和”為主要內容的新民風建設。 在各村黨組織的領導下, 由群眾推選德高望重的老黨員、離任村幹部、道德模範等“鄉村精英”15至20人, 組成道德評議團, 每季度開展道德評議1次以上。 通過“聽”群眾呼聲、“說”身邊事例、“論”是非對錯、“亮”正反典型, 厘清是非曲直、提高自治能力。 至目前, 共開展道德評議12場次,
評選出“文明家庭”17戶, “五好家庭”51戶, “五星文明戶”121名, 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等37名。 評判不講衛生、不贍養老人等反面典型群眾9名, 並進行批評教育和在道德紅黑榜曝光。 同時, 針對貧困戶“等靠要”, 非貧困戶“爭訪鬧”等現象, 各村開展脫貧攻堅專題道德評議會, 集中對他們開展回訪走訪、集中評議、教育引導、勸教幫扶。

與此同時, 成立以幫扶工作隊、技術指導員、鄉村和事佬、社會愛心人士為主的幫貧扶困、技術指導、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志願隊100余支, 與貧困戶、困難黨員等弱勢群體結成對子200多條, 開展環境整治、義務勞動、關愛弱勢群體等志願活動60場次。 積極推行駐村幹部1+1駐村坐班制和村幹部全程幫辦代辦等制度, 至目前, 入戶宣傳民政低保、養老保險等政策300余人次、幫辦代辦大病救助、代理繳費等實事200餘件,

開展法制進校園、進企業、進村社11次, 調解矛盾糾紛35件, 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李為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