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新城崛起風景這邊獨好

2013年起, 省城西寧東側, 一座現代化新城迅速崛起。 年輕的海東處處散發著青春的活力, 作為省內智慧環保節能城市、全國新型城鎮化城市、綜合管廊示範城市的“代言人”, 她的成長有目共睹。

今年, 第十六屆環湖賽把眼光定格在海東, 盛大的開幕式在海東核心區——樂都區舉行。 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伴隨著今日的開幕式登上世界舞臺, 在全球媒體的聚光燈下, 迎來了屬於她“精彩亮相”的時刻。

今天, 不妨讓我們騎行海東, 一同穿梭于風景秀麗的湟水河畔, 駐足于廠房連片的海東工業園區, 流連於依山傍水的濕地公園……看看屬於這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

騎行第一站:

跳躍的城市“兩心”

按照海東市核心區規劃, 未來的海東市有“兩心”, 即核心區樂都、平安中心城區, 總面積約197平方公里, 人口規模70萬, 規劃區範圍西起平安區小峽鎮, 東至樂都區老鴉峽, 全長85公里。

騎行就從“兩心”開始。 樂都朝陽山片區, 這裡是未來海東市的行政中心。 曾經, 這裡是螞蟻山山腳下一片荒蕪的土地, 而如今一棟棟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建設工地塔吊林立, 車輛穿梭, 一個個項目的落地讓這裡煥然一新。 大地灣濕地公園、沙溝公園、河湟碑林等景點形成了樂都鮮明的山水城市格局, 讓她的魅力恰到好處。 作為核心區之一的平安區, 舊城改造步伐的不斷加快,

新城建設也在強力推進。

按照規劃, 海東市這“雙心”分別承擔著不同的功能, 樂都區計畫建成全省職業教育基地、醫療健康養老基地、河湟文化旅遊展示基地和海東政治文化中心;平安區計畫建成全省商貿物流樞紐、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基地、現代空港城區和海東經濟中心, 承擔青海副中心城市功能。 這“兩心”的蓬勃發展, 將為海東的迅速崛起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騎行第二站:

神秘的地下管廊世界

地下管廊是海東城市建設標誌性的“名片”, 騎行路上不防一探究竟。

我們知道, 以往的城市建設中, 各部門的各種地下管線往往各自為陣地被敷設在道路的淺層地下, 在擴容、增容、維護時, 就需要不斷對路面“開膛破肚”,

既花費大量資金, 又容易對交通和市民生活造成影響。 而海東市建設的地下綜合管廊, 將所有管線都納入到一個“腔體”內, 投資一次, 永續利用百年。 置身地下六七米深的封閉廊道內, 眼前近500米的管廊如一個時光隧道一般, 在燈光下向兩側延伸。 管廊高3米左右, 兩側牆面上佈設了密密麻麻的支架, 支架間空餘的地方有1米左右, 可供人或小型電瓶車通信。 廊壁兩側每條支架設置了7至8層托架, 中上部管線為預留的電力線路和通信光纜, 靠近地面的是供水管線。 在這個管線的地下“集體宿舍”裡, 電線、通信線路、供水線路等都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上下鋪”。

按照海東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 到2030年, 海東將規劃建設管廊123公里,

徹底解決污水收集、中水回用、“馬路拉鍊”等問題。 在這裡你會發現, 未來海東人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不再是夢。

騎行第三站:

出門見綠的濕地公園

水澤茫茫、植被豐茂、百鳥翔集、天藍地廣……在海東, 這樣的秀麗景色越來越多, 它們與山水相融, 正在發揮“地球之腎”的生態功能, 並以獨有的風貌, 為生態海東建設增添無限風光。

騎行于平安心濕地公園, 這裡空氣清新, 微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 小橋流水曲徑通幽, 各種蔥蘢的樹木點綴其中。 無論是迎風搖曳的沙棘花、月季花, 還是靜靜在水裡生長的青草, 都讓每位來到這裡的市民有了“安心之所”。 而在樂都大地灣國家濕地公園, 湟水河濱水景觀帶、水塘濕地游賞片區、民俗文化體驗片區、農田觀光片區等景點,

讓市民出門見綠不再是夢。 公園內, 湟水河河道兩岸引種的各種花木與人工種植的蘆葦、菖蒲及荷花交相輝映。 這些花草, 不僅是詩情畫意美景的“主角”, 更是吸收土壤中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淨化水質的“治汙能手”。 今年海東將啟動建設樂都大地灣國家濕地公園、平安驛州濕地公園、祁家河古驛公園等6處濕地公園。 今後的海東人, 將在山水環抱間體會綠色城市的“有氧”生活。

騎行一圈, 海東城市的魅力遠不止於此, 你會發現, 和內地千篇一律的城市相比, 海東城區風格乾淨明快且特色鮮明, 這座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高原生態宜居城市, 正在青海東部城市群建設中, 打造著獨一無二的海東印記。

打造著獨一無二的海東印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