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奧迪將發力下半年 價格戰或成重要手段

今年上半年, 對奧迪來說, 是失去的半年。

從當年“A6駛入中南海”的傳說, 到如今路人皆知的“官車”, 奧迪來華二十多年的時間裡, 從未有像今年上半年如此窘迫過。

資料顯示, 今年上半年, 國內豪華車市場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其中, 賓士(含smart)1-6月份完成銷量30.4萬輛, 位居豪華車市之首, 賓士也成為豪華車市半年考的銷量冠軍。

寶馬則僅以1萬輛的微弱劣勢排在賓士的後面, 其1-6月份的銷量為29.3萬輛。

相比之下, 奧迪的資料要比兩位元德系老對手差了不少。 1-6月份, 奧迪僅僅完成銷量25.3萬輛, 與第二位的寶馬有著將近四萬輛的差距。

對於一個蟬聯中國車市銷量冠軍十餘年, 兩年前還是鐵打不動“豪車一哥”的奧迪來說, 這種市場走勢, 堪比看了一場災難片。

產品力沒有問題, 品牌也沒有什麼大的負面新聞, 奧迪之所以在上半年遭遇滑鐵盧, 很明顯, “上汽奧迪”事件要背鍋。

中國有句俗語:“家和萬事興”, 如果家裡不和, 甚至禍起蕭牆, 那麼萬事一定“衰”。 上汽牽手奧迪, 本來是一件好事, 結果一汽奧迪經銷商與奧迪品牌的“內鬥”, 讓“上汽奧迪”這門親事頗為尷尬。

當然, 更尷尬的, 是奧迪的市場走勢。 經銷商與奧迪品牌的“拉鋸戰”, 最直接的結果, 就是奧迪在與賓士寶馬這對老對手的較量中, 直接處於了下風, 而且差距極大。

不過, 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奧迪畢竟蟬聯十多年的“豪車一哥”, 絕不會容忍“四個環”就此墮落。 在內鬥和外敵之間, 內鬥的雙方往往有共同利益的驅使,

去結束內亂共同對外。

而這, 也正是奧迪眼下的做法。 近日, 有消息曝出, 奧迪品牌與經銷商之間已經達成和解, 並且要“一致對外”, 希望在下半年完成“絕地反擊”。

奧迪“絕地反擊”的手段很“簡單粗暴”, 那就是——補貼。

消息稱, 奧迪品牌與經銷商雙方擬定採用單車補貼的方式,

一輛車補貼至少可達6000元。 也就是說, 在現有商務政策基礎上, 經銷商每賣出一輛車, 奧迪方面就給予6000元的補貼。

很明顯, 在如今漸入焦灼的車市行情下, “簡單粗暴”的補貼, 可能會非常有效。 畢竟這會直接拉低終端車價。

其實, 給經銷商以補貼的說法, 並非現在才有。早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就有消息曝出奧迪與經銷商們進行談判,一汽大眾奧迪初步同意按照3%的經營平衡線標準對經銷商2016年銷售虧損給予補貼。圍繞補貼經銷商的議題成為維持奧迪持續經營和實現銷量快速恢復的首要條件。

而7月7日在青島舉行的“2017年一汽-大眾奧迪特許經銷商投資人峰會”上,補貼經銷商的政策得以落實,隨之而來的是奧迪方面對扭轉上半年落後的趨勢,下半年實現快速恢復的戰略要求。

據悉,會議上雙方達成的年度目標為57萬輛,按照上半年的銷量完成度來看,下半年要完成32萬輛,這對於眼下的奧迪管道體系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畢竟,今年是奧迪新產品的“小年”,尤其是下半年,奧迪並沒有重磅新車推出。在這個產品導入空檔,想要扭轉市場局勢,就必須依靠巨額的補貼,和超出尋常的終端優惠力度。

很顯然,下半年,奧迪必將開啟價格戰模式,而且會比以往的價格戰,要更加“慘烈”。

正所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困境之中的奧迪,勢必在下半年發起反擊。一場以價格戰為先導的“王者復仇戰”即將上演。

並非現在才有。早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就有消息曝出奧迪與經銷商們進行談判,一汽大眾奧迪初步同意按照3%的經營平衡線標準對經銷商2016年銷售虧損給予補貼。圍繞補貼經銷商的議題成為維持奧迪持續經營和實現銷量快速恢復的首要條件。

而7月7日在青島舉行的“2017年一汽-大眾奧迪特許經銷商投資人峰會”上,補貼經銷商的政策得以落實,隨之而來的是奧迪方面對扭轉上半年落後的趨勢,下半年實現快速恢復的戰略要求。

據悉,會議上雙方達成的年度目標為57萬輛,按照上半年的銷量完成度來看,下半年要完成32萬輛,這對於眼下的奧迪管道體系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畢竟,今年是奧迪新產品的“小年”,尤其是下半年,奧迪並沒有重磅新車推出。在這個產品導入空檔,想要扭轉市場局勢,就必須依靠巨額的補貼,和超出尋常的終端優惠力度。

很顯然,下半年,奧迪必將開啟價格戰模式,而且會比以往的價格戰,要更加“慘烈”。

正所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困境之中的奧迪,勢必在下半年發起反擊。一場以價格戰為先導的“王者復仇戰”即將上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